分享

金明立道长:从“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看道教“承负”论

 加深 2017-09-16

金明立道长:从“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看道教“承负”论

尊敬的各位老师、善信道友们,大家慈悲!我是来自陕西临潼骊山老母殿的金明立。

刚才我在进入会场的路上,还在想,我的祖上到底积了什么样的德,才致使我这么幸运、有这样的机缘能和在座的各位高大德一起来分享学习我今天所讲的“从‘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看道教‘承负’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刚才我说的那句话:“我的祖上到底积了什么样的德,才致使我如此幸运”,相信大家都说过或者听别人说过类似的话,比如我们在劝别人向善的时候,会说,不要做坏事儿,否则你的儿女会遭报应的。其实,这些耳熟能详的话,就是道教的“承负”思想,“承”是继承的承,“负”是担负的负,简单来说,“承付”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作恶,后人遭殃”。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后人岂不是很惨,自己的命运好坏完全掌握在前人的手中,这对后人完全不公平啊!

这种疑惑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很多人包括很多道教认士只知道佛教的“轮回报应”而对道教的“承负”却知之甚少。

道教的“承负”与佛教的“轮回报应”有本质上的明显的区分。佛教的“三报”思想的基础就是轮回,强调人死以后,其身体可以毁灭,但他的灵魂却不会消亡,它可以独立存在,同时也可以转移到另外一个生命体内,灵魂就这样不断从消灭了的身体转移到另一个新的身体内。因而,一个人的今生或者是来世的贫富贵贱、吉凶祸福都是他前世行善和做恶的结果。而道教的“承负”,则强调,“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也就是善恶报应就像影子一样紧紧跟随着我们,不用等到来世,今世就会报应,同时还会报应到自己的子孙后代。

所以,道教“承负”中的“承”是后人承接前人善恶行为带来的吉凶祸福;而“负”的意思就是后人也要负担自己善恶行为而导致的结果。比如我们在座的每个人,包括我自己,就是“后人”的身份,也是未来的“前人”。当然,出家人虽然没有成家,没有儿女,但师父就是父母,徒弟就是儿女。同样,我们既要承接前人遗留下来的善恶报应,也要负担自己所作善恶而导致的结果,不仅如此,我们的行为还会影响到后人。

那么,道教“承负”思想它究竟来源于哪里呢?它来自道教早期《太平经》,《太平经》说:“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之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天道”会对我们每个人以及家族、甚至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所积累的善恶进行核对清算,清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善人,惩罚恶人。那么,天道在进行清算的时候,标准和依据又是什么呢?依据就是道祖老子《道德经》中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也就是说,天道对任何人,都没有任何偏私偏爱而一视同仁,这就是“天道无亲”,“天道”虽然客观公正,但它唯独“偏爱”一种人,哪种人呢?当然的“善人”,也就是“常与善人”。所以“善人”更容易在天道的清算中得高分,同时他的晚辈也因此更容易得到福报。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中的“善”,它究竟包含了那些涵义呢?难道仅仅指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期许的“慈悲善良”吗?

我认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中的这个“善”有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就是“象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慈悲善良,天道往往会喜欢也保佑这类人;第二层涵义是“善于”的意思——善于把握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在复杂的社会中,善于洞悉社会人心,也即是《阴符经》所讲的“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观察与探究自然社会的运行规律,进而掌握这些规律,运用这些规律来做人做事。也就是《道德经》六十八章:“善为士着不武;善胜敌者怒;善用人着为之下。”有了这种“自然”,“处下”和“不争”的善,也会得到天道的帮助。

所以要想在天道的“清算”中得高分,“善”的这两层涵义缺一不可。相应的,如果一个人或一个社会能做到这两层涵义上的“善”,那他的子孙后代必然会得到福报。

比如说,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对很了不起的母子,他们将“善”的这两层含义做的是非常完美,这对母子就是汉文帝刘恒和他的母亲薄姬。薄姬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她为人谦和,从来不与其他嫔妃在皇帝刘邦面前争宠,而是将精力都用在了教育儿子刘恒怎样正确做人做事上。在以“吕氏集团”为代表的“造反派”被灭亡后,经过众大臣商议,推举刘恒为接班人,但薄姬认为,儿子刘恒不宜在血腥风雨的宫廷斗争中生活,所以坚决不同意刘恒当皇帝,后来,在太尉周勃等大臣们的真诚感化下,才勉强同意让刘恒进京即位,当上皇帝的刘恒,亲自到乡下迎接母亲进宫享福,而薄姬为了不影响儿子治国理政,拒绝了进宫的请求,自居民间。在薄姬病重的三年里,刘恒日夜尽心服侍母亲,连母亲喝的汤药,他都必须亲口尝过,然后才让母亲服用。不仅如此,刘恒在位期间,大力发展农业,加强中央集权领导,加强北方防御力量,为全面反击匈奴做准备。同时,他还废除了秦朝遗留下来的刺字、割鼻、跺脚等酷刑。

刘恒母子,就是这样以身作则,将“善”的这两层含义,都潜移默化给予了子孙后代——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对照“善”有两层涵义,他们母子不仅尽到了“母慈子孝”之善,而且又善于治国,善于用兵。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开疆阔土,打败凶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文景盛世’。

前段时间,有居士问我,为什么有的人做了很多善事,最后却没有好报?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都是个大恶人,最后却没得到相应的惩罚,甚至还活的顺风顺水呢?

今天,我们可以从杭州保姆纵火案中来找答案,今年的年6月22日,在杭州的一个高层公寓里,保姆纵火烧死了她的女主人和她的三个孩子。据杭州公安局上城分局通报:这位保姆是个贪得无厌的赌徒,每月可以领到女主人7500元工资,女主人朱小贞对保姆非常好,保姆曾经偷了女主人价值30余万元的名表后,女主人非但没有责怪,反而还借给保姆10万钱,让保姆回家买房子。因为保姆说偷表的目的是为了回家买房子。而这次纵火的原因,是保姆想自己先放火后再救火,想以此立功而讨得女主人感恩后再借钱赌博,最后,由于控制不了火情,她便抛下女主人和孩子,自己从保姆专用通道逃生而去。

这是个令人悲伤和愤怒的事情,新闻里的女主人朱小贞以前来过我们骊山老母殿,我见过本人,通过和她一个多小时的交谈,发现这女主人非常的善良,经常救济社区里的贫困低保户,这样一个好人,为啥还落得这样悲惨的结果呢?

根据道教“承负”思想对“善”的要求,她虽然拥有善的第一层涵义——做善事,救济穷人,帮助保姆。但她不具备善的第二层涵义,那就是不善于把握规律,不善于洞悉社会人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在发现保姆偷手表时,女主人脑子里肯定闪现过将保姆移交公安机关的的念头,可是马上感情占了上风,幻想着保姆会改邪归正,这种盲目行善势必得不到天道的帮助,不仅使她自己“承负”了因盲目行善而失去了生命,而且让他的三个孩子也“承负”了因她不妥善处理保姆而失去了幼小的无辜生命。这就像《农夫与蛇》故事中的那个农夫,他确实做到了善的第一层涵义——善良,在寒冷的冬天,将一条冻僵了的蛇抱在怀里,但在善的第二层涵义上,农夫愚蠢至极,不了解蛇冬眠的规律,感性的幻想蛇具有人类的感情,认为蛇会报恩,最后被蛇咬死。蛇有错吗?蛇也没错,蛇在冬眠的时候,被陌生的物种抱在怀里,自然会认为被侵犯,咬农夫是出于自卫。

所以我们在行善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了解事情的全部情况,对于被施救的人,有一个准确的分析。如果对方是值得施救的,而且不会出现“农夫”的后果,那么就应该尽量去帮助人,但对方如果是恶人,在感化无果的前提下,那就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只会对自己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们应该象《东郭先生和狼》故事中的这位东郭先生学习,这位东郭先生同样也是个农夫,但他知道,作为人要做好事,但也要明白消灭忘恩负义的狼,同样也是一种善举。

从保姆纵火案中,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做了很多善事,最后却没落个好的报应。至于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都是大恶人,最后却没得到相应的惩罚,甚至还活的顺风顺水,那是因为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没有到。

我老家有个叫王世彬的人,因为在父母万般宠爱下长大而变得非常骄纵,经常对父母拳打脚踢,气的父母早早身亡。王世彬在父母死后依然不知悔改,依然吃喝嫖赌,很快将家业败得一干二净,沦为街边的乞丐,当地一位善良富有的陈姓老人收留了他,让他做一些简单的杂活儿,却给他丰厚的报酬,还为他说了媳妇,成了家。解放之后,王世彬被认定为贫农,当上了村长。就任以后的王世彬,无恶不作,欺男霸女,以权害人。但在山高皇帝远偏僻山区,面对王世彬的作恶,村民们是敢怒而不敢言。然而,时过境迁,五十多年过去了,王世彬的儿孙竟然成为村里最穷的一家人,他的小儿子还被山洪冲走。

王世彬的大半生虽然顺风顺水,没遭什么报应,但他长期以往的无恶不作却给村民们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人们见了他的子孙总是避而远之,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王世彬的儿孙稍微做一点儿错事,邻居们都会戴着有色眼镜放大他们的缺点。这样一来,王世彬的儿孙们在村子里的人际很不好。我们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终身教师,王世彬的一言一行势必会影响他儿女们的价值观,固步自封,自高自大,好吃懒做,土改时期的得意,让他们没有对未来有忧患意识,于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大家可以回忆当年同村里特别恶的人,到现在,已经过了三五十年了,再看这些恶人,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子孙的结局又是如何?一般下场都很凄凉,尽管不是全部,但一定是绝大部分。这些作恶的人,在“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考核中,一定得低分,根据道教“承负”,他们的后代都不会有好的未来,除非他们自己努力向善改变命运。

道教“承负”论不仅仅是局限于个体的家庭之中,从宏观上看,人类社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包含着“承负”,包含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比如当今社会,全世界所有国家对地球资源的掠夺,不注意保护环境,这样大规模的恶行,必定会使后代子孙遭殃,子孙后代一出生什么也没做,就要无辜受苦,比如吸入污浊空气导致肺炎,吃进被污染的水就会致癌,这就是前人作恶,后人遭殃最典型的例子。

在道教“承负”思想中,“天道”是善恶报应的主宰力量,它赏善罚恶,使“承负”得以实现。如前所述,“善”有两层涵义,只有竭尽全力,才能完整。第一层涵义的“善”,除了那些反人类性格的人,比如希特勒等杀人恶魔之外,而大部分人都有恻隐之心而成为一个善人;第二层涵义上的“善”,要求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奉天心、合地意、顺天道,这话听起来很高深莫测,其实不然,比如《阴符经》说:“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有饮食有规,起居有常,按照自然规律做人做事,遵纪守法,这样的‘善’会得到健康和平安的福报;

《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的运行是永不停止的,君子应当效法天的自强不息精神。我们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点书,把握的是天道酬勤、持之以恒的“善”,这样的‘善’会增加智慧的福报;

曾国藩小时候,有一次老师给他布置了,背一段书的家庭作业,曾国藩用了足足大半个晚上反复背读,这可苦了他家的那位梁上君子。原来,有一位小偷很早就潜伏在他的床下,想等他睡着了好偷点东西。三更天都过去了,小偷耳边还不停的传来曾国藩朗朗的读书声,小偷终于忍耐不住,爬出来对曾国藩骂道:“好你个没出息的东西,我都听得能背了,而你还在这里几里哇啦的读。”曾国藩不信,于是,小偷就一字不差地背给他听,之后扬长而去。小偷虽然聪明,但最终还是小偷,而曾国藩就是靠着天道酬勤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功成名就。

面对亲人之间的矛盾,像水一样放低自己的姿态,和和气气解决问题,这掌握的是“家道酬和”的‘善’,这样的善会承负家庭的和谐美满。这让我想起了我已经去世的三姑和姑父,两位老人白头偕老一辈子。我至今还记得有一次去她们家做客,我三姑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在我姑父碗里,问我姑父好不好吃,其实我三姑做今天做的红烧肉,可能是放了双倍的盐特别咸,无法入口,但我姑父却很享受的吃掉肉,还笑着说:“如果再少放点盐就更好吃了。”我三姑立马就明白,俩人相视一笑。这对相互包容的夫妻,就这样把这种“善”慢慢地潜移默化给予他们的儿孙,使得他们的儿孙人财两旺,家庭幸福,这不就是晚辈承负了父母的福报吗?

言谈至此,或许有些道友会在心里说:“出家人没有成家啊,那来的机会享受到这么温馨的福报。”其实,我们有家,庙就是家啊!在各自的道观里,道友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虽然各自血管里流淌的不是相同血液,但我们是奔着共同的信仰才走到了一起,在我心里,年龄大的老修行就是我们的父母,同龄道友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年龄比我们小的就是我们的儿女。有了这种信仰,就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而同心同德,这样我们的道业才能精进,各位所在的道观必然会兴旺发达。

总之,我们在行善的同时,应该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中的“善”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道教“承负”思想有一个精准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以行善为己任,在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在顺应天道,扶危救难,济世利人的同时,也要学会妥善保护自己,在复杂的社会人情中,善于把握时机,妥善处理问题,这样,祖师爷才会保佑我们,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平安和吉祥!

福生无量!  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