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给大家介绍道教静心法时介绍了啸法,很多人不会啸,这里详细的给大家说说啸法。虽上是以八仙中的蓝采和,但在历史上最长啸最有名的是诸葛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注引“《魏略》曰:亮)每晨夜以从容,常抱膝长啸。”文人多以此说诸葛亮怀才不遇忧愁难接故啸,其实啸法不就是调节心情,在道教看来它还能养生驱邪。 
东汉桓帝时有豫章(《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今南昌一带。)太守栾巴,此人擅长道术以啸法闻名。他到任后听闻庐山有庙,庙里有个神仙可和凡人对话饮酒,但凡人不见其身,栾巴认为此是妖术耳。此时假神仙装作书生去拜见齐郡太守,栾巴在太守府外长啸,假神仙闻啸神后化作狐狸而逃。 啸法有诸多神奇,这里只谈如何养生长啸,长啸不一定要学诸葛亮抱膝,但一定要挺直腰杆让身体直立,如此才能保证气息通常。 
在长啸之前不可烦躁!不可于不美之地长啸。长啸前如心不禁,应行于山明水秀之地,养心中精神,待精神内定,行立坐卧依喜好而变,切记以横膈膜压迫气息,张口以共鸣。 【外激】以舌约其上齿之里,大开两胥,而激其气令其出,谓之外激也。舌顶上颚,大张其口,让气息从舌头两侧穿过,此法可疏散心中抑郁之气。 【内激】用舌以前法,闭两唇于一角,小启如麦芒,通其气,令声在内,谓之内激也。舌头依然顶上颚,但闭双唇唯留一角,此法可震荡五脏,养人元气。 【含】用舌如上法,两唇但起,如言殊字,而激其气,令声含而不散矣。舌法如上,两唇稍开如吹火,然后长啸,切记要缓,亦有养生之用。 
除此三法外依有诸多啸法,啸法之时切记躯干要正,身体要直,气息要通畅悠久,身心要舒缓自然。如心中烦闷则想心中郁结虽声而出;如身是养生则感受声音在体内的共鸣。啸法不拘时,但以山明水秀之地为佳,有自然之美加以长啸方能身心两安。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的道教养生、民间故事、八字、风水类知识,请关注玄继易道的微信h1552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