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新西兰苹果全球行业竞争力第一?

 阳光普照一生 2017-09-16

世界苹果报告在今年五月发布了2016年世界苹果主要生产国家的竞争力排名,新西兰在33个苹果主要生产国中排名第一,再次成为世界上苹果行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

这个国际排名不仅仅取决于生产果园系统,还包括配套供应和市场营销的基础设施,以及该国更广泛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影响排名的三个指标包括生产效率、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金融和市场因素,新西兰在所有指标中都排名前五位,总体位居第一。智利和美国的综合排名分别居第二和第三位。

世界苹果报告认为新西兰侧重于关注苹果的新品种和专有品种,并拥有开发优质高价新品种苹果的历史,这使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大幅度的价格优势。


长期以来,选育、推广新优品种一直是该国提升苹果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主要从事园艺作物研究的 HortiResearch(现为Plant and Food Research)虽几经改制,但苹果育种研究工作却能够长期得以延续,而且制定有中长期的育种研究战略目标。

“优质”一直是新西兰苹果育种的重要目标,除要求果肉质地细、脆外,一般要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7%以上,并有合适的糖酸比,以保证有好的风味。

自上世纪60年代选育出“嘎拉(Gala)”品种以来,新西兰又相继育出了布瑞本(Breaburn)和太平洋玫瑰(Pacific Rose)等世界性品种,近年新开发的爵士(Jazz)、爱妃(Envy)、皇后红玫瑰(Queen)、天后(DIVA)、迪万(Divine)等新品种。近年推出的伊芙(Enw)品种,表现脆、甜、硬等突出特点,在新西兰栽培综合表现好于富士(Fuji),正逐渐成为新西兰苹果出口亚洲市场的主导品种。

作为苹果界的新贵,新西兰rockit苹果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最小的苹果,这也是全球第一种迷你苹果品种。其凭借果实小、甜度高、口感脆,再加之包装时尚精美、方便携带到各种场合,这个新鲜的水果品种市场度接受度很好。

1998年,新西兰开始红肉苹果品种选育计划,目前已杂交了4代,选育出两种红肉类型,一种是果心白色、中间果肉红色;另一种是果心红色、中间果肉白色,部分优系已进入区试评价阶段,有望不久推出新的红肉类型栽培品种。

采用矮化栽培方式,以调节肥水供给来调控果树的生长节奏是新西兰苹果优质高效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新西兰苹果栽培普遍采用矮化密植方式,栽植密度一般为3.5×2米,也有采用3×1米栽植密度的果园。树形采用简便易行的细长纺锤形或高纺锤形。在新西兰苹果主产区(北岛的 Hawks Bay地区和南岛的Nelson地区)的商业化果园看到,M9上嫁接 Enw品种,3年生树每亩产量可达2.7吨、6年生树可达5.3吨,产量很高。

肥水管理是新西兰苹果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保证。新西兰商业化果园多为沙石土壤,但由于采用节水灌溉设施,在整个生长季节(至采收前),每周保证微灌一次,并结合果树养分需求补充施用少量化肥,取得了树势健旺、硕果累累的效果。

新西兰作为世界苹果栽培发达国家,近年在苹果安全生产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总体来看,该国正在逐步由 IFP生产制度向有机栽培(新西兰实施的项目称其为“AppleFuture”)方向发展。据介绍,在苹果害虫防治方面,生物防治技术近年跨步很大。但对于病害的防治每年仍要喷10次以上药剂。近两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新西兰有机苹果生产价格与普通果价格相当(之前差价达50%以上),果农实施有机苹果生产积极性有所下降。

新西兰苹果还得益于成熟而完善的苹果采前、采中、采后一整套产业链。苹果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后统一采摘,采摘后的苹果在分拣、包装等过程中,通过质量感测技术自动区分苹果质量,从而确保了新西兰苹果以最佳状态、最佳时间内出口到合适的市场。

目前,新西兰苹果种植面积约13.5万亩,产量55万吨,其中70%以上用于出口。皇家嘎拉(Royal Gala)是最重要的出口品种,今年上半年出口量为11.6万吨。第二个出口品种布瑞本逐渐减少,爵士苹果出口多于去年,但是跟几年前差不多。爱妃苹果大部分出口美国,皇后苹果多数出口中国。因为其总的出口量占世界供应总量的比例很小,新西兰的供给并不能够填满任何一个单一市场。

责任编辑:清扬(wlswt20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