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牙齿和年龄

 闲之寻味 2017-09-16
大明般若的博客 

大明般若的博客


​ 

传说在古代,有个善于相马的人叫伯乐。他能轻而易举地发现怎样的马是千里马。很多的千里马就是因为他的发现才脱颖而出。后来,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有感于当时人才多被埋没的情况,还写过一篇《马说》,来表现他对上层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的愤慨。我们当然不能像伯乐那样,能分辨千里马。但是,在农村里很多老农,却能够轻松地分辨出这些动物的年纪大小。你知道他们怎么做到的吗?

答案就在年龄的龄字里。

先给大家看看这个龄字的篆书:

也许你要说,这个篆书龄字哪里有答案?

答案就是它的左旁“齿”呀!年龄和牙齿是很有关系的。

请看甲骨文的四个齿字(均出自商·殷墟甲骨文):

           

意思不说你也懂,这里面四四方方的就是嘴巴,嘴巴里的牙齿多少不一,结合一下你自己的经历,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对了,我们嘴里的牙齿就是逐渐由少变多,然后又由多变少。这分明预示着你逐渐长大,不是吗?

动物是不会主动告诉你他几岁的。乡间的老农就根据牙齿来判别动物年龄长幼的。有一个老农曾经教我:牛犊在初生时就有一对乳门齿,出生后四到五个月乳门齿全部长齐。过后乳门齿便开始脱落,换生永久齿,并逐渐磨损,这里面是有规律的,依次有“二岁一对牙”,“三岁二对牙”,“四岁三对牙”,“齐口”等等称呼。可惜我并不是很明白,还是不会辨别牛的长幼。很多知识是要实践后才会真正理解的,“绝知此事要躬行”嘛!

先民用可以看到的牙齿来造出表示不可见的年纪,就是这种生活经验的体现,也是农耕文化的遗留。

后来,在这个基本字形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声旁“止”,于是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吴昌硕篆书·齿)

而年龄的龄字,就又加上一个声旁“令”。就是我们见到的繁体的“齡”。在这个字里,四颗牙齿的形状还历历在目,没有掉光。简化后成了“龄”,四颗牙齿只剩一颗了,也许是老了吧。对了,你可千万别把这仅有的一颗牙齿给打叉打掉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