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忆是一中心小学

 丹琳书斋 2017-09-16

最忆是一中心小学

 2017-09-14 麟泗 

 

    近期闲来无聊,撰写了十余篇“忆故乡念童年”之回忆性文章,从“十八家内”出发,沿着后许、寺后街、县前街、澄中、小公园,转了一圈,现又回到一中心小学,我受教育啟蒙的地方,故曰: 最忆是一中心小学”!

 

(学校正门旧观)

 

    一中心小学历史不短,有一定年头了。民国15(1916)澄城陈氏宗族在其宗祠开办思成私塾。民国25(1926)改称思成小学。解放后(1950)该校改为城关区第一小学。1952年改为城东小学,1953年该校被定位澄海县第一中心小学。1967年改名东方红小学。1969年又改名城东小学。1981年改名城关镇中心小学。后原地重建,现称为澄海凤翔中心小学。

这就是它的历史,因我就读时叫一中心小学(称“一中心”,也简称“一小”),所以我的记忆里,它还是“一小”。不管你怎样更改学校名称,它的血脉里流淌的永远是“一中心”的精神!

 

    一中心小学与“十八家内”、后许毗邻,也是我童年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地方,特别是后墩,故有着特殊的感情。原一中心小学正门朝向双忠公、王厝田,正门上方,“澄海县第一中心小学”九个大字,特别显眼,我觉得自豪的就是“第一”及“中心”的字眼,它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旧时,一中心小学面积甚广,除了王厝田校本部外,可延至后墩、陈家祠,甚至跨过寺后街的麦埔后。我小学一年级就在麦埔后那排破烂昏暗低矮的教室里上课的,若按当今观点,肯定是“危房”。以后就在陈家祠的课室里上课,一直至小学毕业。这六年里,我每天都要穿过后许,经过后墩,准时出现在陈家祠的教室里,接受老师之教育。自从学校重建,更名凤翔中心小学后,每次返乡探亲均要多次经过(正门口改为面向万盛市场),但只在门口看看,并未踏进半步,因为已找不到一丝丝可引起回忆的地方,它已经脱胎换骨,没有了昔日模样。

 

    我就读一中心小学时,校长是杜雨生,副校长郑守民,教导主任王放东,给我授课或还有印象的老师,依稀记得有:艾妫、宝华、有信、英伟、瑞玲、谦和、运昌、涵甫、德之、啟纯、典章等老师。快毕业时来了位新校长佘锐言,接触时间不长,因为是同姓宗亲,本来姓佘的就少,故也就留下了此最后的印象。

 

在诸多老师中,印象深刻的有典章老师,他一到“一小”任职,就接管我们这个三()班,任语文老师、班主任。他的宿舍也安排在陈家祠门房,课余时间,我也常到他宿舍玩。他质朴和蔼,擅长乐器,上课没有过多语言,浅显易懂,没有德之老师算术课生动,但也看不到德之老师式的“抛物线”。

 (作者童年照)

 

    典章老师随和热情,那年他还曾用自行车驮我到了他的老家苏南乡下,就在南洋溪下游右畔。在一农家院子里,他的母亲大人为我们做了一顿丰盛的农家菜,几十年过去了,仍让我难忘。

    小学毕业了,他赠送我一书,上题“送佘麟泗留念,陈典章。”年代已久,可惜此书已不见了踪影,有些遗憾。

    我自走出澄海,回家乡探亲时,曾登门拜访过典章老师两回,共叙师生情。约四、五年前一次探亲,秋风乍起,略显萧杀,我想再次拜访典章老师,电话接通,话筒那边传来的却是老师儿子的声音,说道“老师已走了七天”。闻之无言,连“节哀”都说不出口,一阵沉默之后,我走出家门,又来到毗邻的凤翔小学门口徘徊,好想能从学校里再找出一丝丝过去的印象,那已经消逝了的童年,我心中的一中心小学和那老一辈老师的影子(他们大多数已作古了),可惜怎么样也找不到了。此时,仿佛听到典章老师当年辅导我们的班级节目小组唱,“小扁担,三尺三……”,歌声一直缭绕在我耳旁!

 

(校园现貌)

 

在“一小”六年间,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地方。有亲爱的老师的教育,也有丰富的校园生活和社会活动,同样丰富了我的童年生活。印象较深的有1961年到水关亭迎接杜国庠先生骨灰回澄安葬,以及学校组织的到莲花山矿参观并与工人师傅文艺联欢,到白沙农场参加欢送古巴农业技术人员回国招待会等等。无不给在校的我,增添了许多学习和接触社会的机会,使童年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小学是个启蒙教育阶段,人生也是从这里出发。

 

虽年已渐老,也走过了千山万水,但仍忘不了我的童年生活、我的人生出发点——澄海县第一中心小学!今天,我又不由自主的写了这篇回顾文章,回忆童年,怀念小学老师,还有那心中留有重要位置的澄海县第一中心小学,因为忘不了,故谓之《最忆是一中心小学》。谨此,献给我的童年,我的老师,我的小学!

 

 

         2017.9.13.    于佛山高明。

 

 

 

 

 

 

 

 

 

 

 

原创声明(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公众号ID与作者,谢谢)

投稿声明(投稿须原创,配图片为佳,请联系我们,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