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培养可参照孔子的“君子不器”|疏敏钩沉

 百科知识博览 2017-09-16

微信

自我培养可参照孔子的“君子不器”|疏敏钩沉

孔子是最早提倡“复合型人才”和“跨界思维”的教育家。当代我们的一些知识分子,只躲在书斋里不能出来,你做的东西确实很高端,但是很难平民化和大众化。

【疏敏钩沉】

孔子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弟子子贡,他本名复姓端木,叫做端木赐。有一天子贡问孔子: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何器也?曰:胡琏也。意思是:子贡问:老师您觉得我子贡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就回答他说:你像一个器物。子贡很好奇问:你觉得我像什么东西呢?孔子说:像瑚琏。

瑚琏分别是两样东西,在商朝和夏朝分别代指的是礼器,就是祭祀用的一种器物,而且是一种很高贵得礼器。也就是说孔子把子贡比喻为高贵的礼器,在那个时代对子贡的评价算是很高的:你很高贵啊,行事高雅很有见识啊。感觉对子贡评价特别好,子贡也就特别开心。

自我培养可参照孔子的“君子不器”|疏敏钩沉

但你千万别以为孔子说这话是完全夸奖子贡的,因为把他比作一尊高高在上用于祭祀的礼器,也暗示了,你不接地气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孔子之前还有一句名言。曾经有人问孔子:我们做人应该像什么样的人才好呢?孔子就回了一句话“君子不器既君子。”就是说做人不能像一件器物,而得像水一样。比如你遇到一个杯子,倒在里面就是杯子的形状而倒在马桶里头,那就是马桶的形状。

总之你没有固定的形态,而应该是根据环境的变化,你才会有所形态,这叫君子不器。也就是说你跟好人在一起得像谦谦君子,你要与恶人一起,你得比恶人还要恶。你应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够跟所有人玩到一起去,既能进得书斋做得学问,你也要下得了田头,能跟农民聊到一起去。总之你不能像一个固定的东西一样,要做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自我培养可参照孔子的“君子不器”|疏敏钩沉

孔子是最早提倡“复合型人才”和“跨界思维”的教育家。我们在重新解读一些圣贤的经典名言的时候,往往能够跟现在很多观点契合。孔子那个时代的书生上马能杀江湖下马能治军啊,吟得了诗干得了活。这都是孔子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他自己就是个复合型人才,这叫“君子不器”。这一观点难道对我们当代没有意义吗?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当代我们的一些知识分子,只躲在书斋里不能出来,你做的东西确实很高端,确实很精尖,但是你怎么能把这些东西给平民化和大众化,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呢?这个过程中一定离不开商业支持和商业帮助,一定离不商业运作。在读孔子的一些表述和观点的时候,每每总能给我们以启发,总能想到在这个时代让,我们作为知识分子应该进行很好的转型。

自我培养可参照孔子的“君子不器”|疏敏钩沉

自我培养可参照孔子的“君子不器”|疏敏钩沉

《疏敏钩沉》

第一财经广播推出的创新栏目,本栏目根据历史故事、典故或古典文学经典人物片段等来剖析现今经济生活和现代企业管理中涌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以史鉴今。(更多第一财经广播的音频产品,您可在阿基米德中收听。)

17:50~18:00(重播)

主讲人:赵疏敏,沪上著名讲师,精通历史、金融、经济法学,同时受聘于全国各地企业教授公司管理和金融理财等课程。

往期《疏敏钩沉》精选作品:

作者:赵疏敏 财经讲师

编辑:秦川

监制:叶柳

声明:本文系“第一财经广播”微信公众号独家内容,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第一财经广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