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常出汗, 说明它正在求救! “湿人”不能大意

 森林资料收藏屋 2017-09-16

有的人,很喜欢出汗,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对于肥胖的人,炎热的天气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有时候开着个风扇在吹着,还是觉得热。而且肥胖的人动不动就会出汗,一身的汗酸味,一天要洗好几次的澡,感觉一个夏天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在洗澡。通常体质不同,流汗情况也不同,有的人微微出汗,有的人却是大汗淋漓。很多人认为,大汗淋漓当时天气太燥热引起的,反而忽略了,这也有可能是我们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汗液颜色异常——肝肺胆有问题

真正的汗水是没有颜色的。如出现黄色是因为微生物对汗水当中的一些微量原素发生化学反应所致。而且,某些身体有疾病的人,汗水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当出现不同于一般颜色的汗水时,就要考虑会不会是身体生病了,需要及时就诊。

【黄汗】

汗液呈现黄色,多是由于血液中一种称为胆红素的物质浓度过高所引起,主要见于肝胆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肝硬化等。此外,过多进食胡萝卜、橘子、柑橙等蔬果,也可出现暂时性的黄汗。

【白汗】

从中医看,白色属肺,肺色外露则现白汗,多为心肺阳虚所致,常与心肺功能虚弱有关。有时,疼痛剧烈(如肚子痛)也可引起白汗淋漓。

【红汗】

汗液呈现红色,多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也可能是身体某部位在出血。可能是位于面部和腋窝处产生色素的细菌所致,也可能是药物所致,如服用碘化钾等化学制剂,也可有红汗出现。

【绿汗】

汗液变为青绿色,提示有胆汁外泄,如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气虚和脾胃出了问题

中医大夫分析道,身体表虚、气虚或脾胃功能紊乱的人,也容易动不动就出汗。一吃饭就大汗淋漓被中医称为饮食汗,“饮食后随即汗出,甚至汗下如雨之证,因正虚胃热所致。”

我国医学古籍《证治汇补·汗病章》中就有提到:“饮食汗者,因正气空虚,反为饮食慓悍之气所胜,故食入汗出。”因此,避免饮食汗,气虚和脾胃问题患者就要用中药调补虚弱之气,调理好肠胃。

所以要多吃健脾胃的食物

健脾胃的食物就得要说到薏米了,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薏米到底是何方神圣吧。目前市面上最多的薏米是,云南曲靖薏米,贵州兴仁薏米、以及福建金沙薏米, 金沙薏米产于福建省仙游县龙华镇金沙村,因金沙村得名,别名玉芦、玉珠珠,是著名的土特产, 金沙村有句民谣唱道:“薏米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立功劳”。在宋代就有栽培,已有千年历史,在明代贵为朝廷贡品。

中医认为,薏米的颗粒越小,药用价值越高,众多的薏米中,金沙薏米颗粒是最小的。也只有它曾为朝廷贡品,说明了它的营养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正是金沙薏米。它是目前国家唯一确认的粮药兼用、唯一有国家地理保护标识的的薏米

【薏米红豆粥】【薏米山药粥】

材料:薏米100克、红豆(山药)50克、芡实10克、枸杞5克;

做法:将薏米、红豆(山药切块)等洗净、薏米要提前浸泡1小时。然后将所有材料盛入炖盅,放入适量的水,文火炖3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3个穴位让你少出一些汗

其实,出汗是正常生理现象,它有助于调节体温、促进体内“毒素”外排,盲目抑制排汗反而对健康不利。出汗过多往往是一些内科病的外在表现,如甲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等,患者常出现自汗、盗汗等异常现象。

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可以辅助按摩下面3个穴位,有助于止汗。平常汗多的人,也可照此按摩,防止过度出汗。

1.合谷穴

位于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间凹陷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

按揉合谷穴对止手汗效果明显。“合谷”意指大肠经气血汇聚于此,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现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达到使汗腺收缩的效果。

按揉要点:操作时用一手的大拇指来用力按揉对侧手的合谷穴即可,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2.复溜穴

位于小腿内踝和跟腱之间向上2指宽处。

“复溜”一词中,“复”是反复,“溜”是悄悄地散失,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蒸发上行。按揉复溜穴的止汗功效在于刺激它能使水分代谢正常。合谷和复溜穴是止汗的“最佳搭档”。

按揉要点:合谷穴要重点揉,复溜穴要轻揉。出汗过多时,可先按揉合谷2分钟,以感觉明显酸痛为度,再轻揉复溜2分钟。

3.足三里

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

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按摩它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按足三里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能提高机体防病的能力。按揉足三里对常年身体虚弱、汗出过多的患者更为适宜。

按揉要点: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先垂直向下按压,边按边揉,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5分钟。

总结:你经常出汗吗?你知道你出什么问题了吗?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