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腾腾爸: 睡前一帖:价投与港股

 曾经的你o2o 2017-09-16
关于价值投资,市场上有很多误解,其中之一就是认为:价投就是长期投资——就是买了之后一放几年、几十年,甚至死了也不卖的那种方式。
虽然TTB经常买了之后一放就是几年,但对上述观点嗤之以鼻。
关注跟踪我三个月以上的朋友,或者看过我雪球文集中大多数文章的朋友,应该熟悉和了解我的这个观点。

欲要分析“价投就是长线”这一误区,我们可能首先得从价投的概念入手。
那么,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价值投资呢?
这个问题看似很蠢,成天价投价投的,难道连它的概念也搞不清吗?其实,这个问题虽然老生常谈,但它的确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争论性话题。“捡烟屁股”是一种价投,成长投资也是一种价投。对于价值的不同理解,也就导致了不同的价投观念。也就是说,价值投资是分很多门派的。就像华山派中“气宗”与“剑宗”的区别。
TTB是一个挺老式的“夹头”,所以我对价投的理解,既原始又简单。
价投在我心目中是个什么样子呢?
打个比喻:这件东西原本价值10块钱,现在却被卖成了5块钱,于是这中间就有了至少5块钱的便宜可赚。于是,买入,持有。待到价格恢复到10块钱,或者更高之后,卖掉。然后,再去寻找下一个被低估的目标。
也就是说,以明显低于本身价值的价格购买,然后待价值回复或有明显溢价后再卖出,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价投。
循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看到:价投只和价值、价格有关,而与持有的时间无关。
也就是说,在我心目中:只要以明显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入就行了,坚信低估的价值早晚回归,所以并没有太多考虑时间成本的。
如果我相中的品种,今天买入,明天暴涨——也就是马上即实现了价值回归的,那么我的持有时间也许一天就足够了。
反之,如果我相中的品种,买入后迟迟得不到价值的回归,那么我只有安心持有、耐心等待喽。
第一种情况虽然很爽,但从当前国内A股的规则环境看,很少碰到,而第二种情况则极为常见。所以如我一般的“夹头”只好把价投搞成了长线持股。
我想,正是因为这样,价投在人们心目中才产生了“价投就是长线持股”的错误印象吧。
实际上不是的。
长线只是一种被迫的等待。
是否长线取决于价值回归的速度、烈度与时间。
记住我的话,以后再也不要认为价投就是长线,这种理论很偏颇(甚至可以说,是很愚蠢),不是价投的真义。
价投的真义,一句话概括就是:买得便宜。

但是,市场上也的确存在着奉行长期投资的价值投资者,为何?
原因很简单:当价投认识到长线只是一种被迫的等待之后,便会安然于这种长线的等待——在买入被套后,他的持仓心理因为成熟的投资体系而得到有效的提升和纯化。
于是被动的死守变成了主动的等待。
是被动的持有,还是主动的等待,这是价投与伪价投最本质上的区别。
至于是否长线嘛,真的不是主要的因素。

写到这里,也许会有朋友质疑:做投资,不计算时间成本,这算哪门子投资?
问得好!
今天投资1块钱,明天就收益1块钱,这样的投资效率当然好。
今天投资1块钱,10年之后才能收回成本,这样的投资当然失败。
这样的道理,难道TTB还不懂吗?
但我们还需要记住更重要的一条:股市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它是有周期性的。
这一点,市场上关于周期理论和钟摆理论的论述已经汗牛充栋,我就不多说了。
只要记住一点,中国股市的周期性,基本上就是五六年一个轮回。在最变态的08-15年大熊市中,也不过七年一个轮回。
如果按均值5年计算,且5年的等待能有100%以上的收获,那么即便算上时间成本,复合收益率也将完胜GDP和通胀的增长。如果进行红利再投资,那么真实的复合收益率还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这样的收益,对保守投资者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事实上,这个收益恐怕也是市场上绝大多数激进投资者所难以达到的目标——注意,我说的是绝大多数,不是指所有,那些一年几倍几十倍的股神是不在此列的。[大笑]
如果眼光再独到一点,或者运气再好一点,坚守5年,能换来一个200%的投资回报,那么收益率就更是亮瞎你的狗眼了哈[大笑]
如果是300%呢?
400%呢?
在实践中,合理的股票组合是能够相对轻松的完成这一点的。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两只股票表现神勇,而其他股票表现平庸(只要完成100%的价值回归就好),那么整体收益率就会变得相当可观了。
可能还会有朋友抬杆说:日本还有失落的二十年呐!
其实不用抬杆,您打开日本近二十年的股市K线图看看,自大崩盘后,近二十年来,日本股市从最底部以来,是一种什么样的走势?
缓慢抬升与周期循环理论同样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正因为懂得这些,所以才决定了我下述的几条投资规则:
1、高估值的东西坚决不碰,越高估躲得要越远(这就是我今天不敢碰神创的主要原因——再好的高增长,也被泡沫给抵消了);
2、长期低迷的股票,同时满足低市盈、低市净、高分红等条件的,应当予以重点关注;
3、经过充分思考后买入的股票,很难避免短期被套,但基于周期性波动,坚信价值回归必然到来,故安心持有,耐心等待;
4、投资,持股,时间不是问题。

写到这里,忍不住想谈谈当前投资港股的一点思考。
这些年,港股可以说一直处于夹生饭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本地投资者数量有限,完全国际化的自由投资环境,这一切决定了它的走势要看国际主要股市,尤其是美国股市的脸色;另一方面,背靠祖国大陆,经济与大陆唇齿相依,股市中大批的中资企业,这样的环境又决定了它的走势还要看着中国股市的脸色。
所以我们看到,08年股灾以来,美股率先走出低谷,收复完股灾中的失地后创新高,创出新高后又迭创新高,而港股也明显走出底部,但只走到了半山腰,与迭新高的美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几年来,这种上不敢上、下不敢下的窘境毕露无疑。
再来说说港股中的中资股,尤其是以银行为代表的国企蓝筹。
境遇似乎更加悲催:受国际大环境影响,也想上涨;但甫一上涨,就受到国际资金打压。
那种两头受气的境况似乎更为显著。
所以我们看到:前两年,同样的一家企业,H股明显溢价于A股,而自去年A股行情启动后至今,A股溢价又显著于H股。
很多人都将这一点归结于H股比A股更理性。
我看未必。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H股特殊的政治、经济、历史乃至于地理上的位置。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呀。[大笑]

但是,作为投资者,尤其是奉行长期投资的价值投资者,我们需要做的,不就是在市场间寻找这种因处尴尬地位而被市场偏见抛弃所制造出的低估机会吗?
我们应该看到今天H股明显低于A股的市场估值所显现出的明显优于A股的投资机会和价值呀。
买入,然后持有,这是价值投资者的不二选择。

当年H股溢价于A股,A股始终拽着H股不让它高飞远走;今天H股又拽着A股不让A股高飞远走。
时移势易,真是让人不胜唏嘘!

不要悲观。
一定要看清港股的前途究竟在哪?

还是祖国,还是大陆。

很多人认为,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崛起,香港被边缘化是早晚的事,尤其是香港股市被边缘化更是板上钉钉的事。
我不这样看。
第一,香港不会被边缘化。如果国家想进一步改革开放,我认为香港还是一个最好的参照版本,也还是最近最好把控的一个窗口单位。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制度上,它都依然保持着独到的先进性。尤其是后者,会给我们很大的想像空间。深港地区的大融合现在虽然因为种种政治上的原因而进展缓慢,但进展缓慢不代表没有进展。现在是积攒量变的过程,无论是香港本地人,还是香港之外的外地人,对香港的悲观情绪也许就是量变过程中的一个小因素。他日一旦突破,前途不可限量。
第二,即便香港的发展暂时受到瓶颈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也并不代表香港股市会长期低迷。一句话解释,港陆融合恐怕还是未来两地市场发展的主基调。目前沪港通已通,深港通如箭在弦。此后,投资标的的扩宽,投资门槛的降低,会更加值得我们期待。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想开通沪港通的,还有个50万资本门槛的限制,将来要是不停地降低,甚至完全地放开呢?说实在的,这其间所蕴含的内生性潜力真是不可限量。当有一天,我们坐在家中,或者拿起手机,想买沪股买沪股,想买深股买深股,想买港股买港股的时候,那会一副什么样的情景?
最近一谈到AH股股价倒挂,就有朋友拿这个例子笑话我:北京的房价和你小县城的房价能是一个价格吗?
狗屁不通的比喻!
这是北京的房价和小县城的房价之比吗?
我认为,这个比喻这样修改更为恰当:同样一座北京的房子,在上海交晚所报价是1000万,而在香港报价则只有800万,而你既不用到北京,也不用到上海,更不用到香港,你只要拿起手机,坐在自己家中,随便敲击一个小键就能搞定——那么,你会以800万的报价购买呢,还会以1000万的报价购买?

A股的出路在开放,H股的出路在融合。

讲完了,吃饭,碎觉。


@今日话题

我是腾腾爸雪球文集:http://xueqiu.com/1373073106/44229347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中国银行(SH601988)$  $创业板指(SZ399006)$    $雅戈尔(SH600177)$  $中国平安(SH601318)$   $农业银行(SH601288)$      $五粮液(SZ00085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