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乱月风华,专业游戏讲解师、区域美食评论员 《猴王七十二变,今天你要秀哪一面?》 西游中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而美猴王的形象也常常被各种文学影视作品引用,恐怕被塑造的猴王的形象已经早早超出千变万变,那到底哪一面才是真的猴王呢? (纯真而美好的大圣,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六小龄童老师在央视经典的八六版西游中演绎的美猴王绝对是很多人眼中最为深刻甚至是唯一正宗的猴王映像了。的确,在那个无论是技术还是艺术都极度受限的年代,老一代艺术家们倾其一生所学奉献打造的经典西游,放在现在依然是雅俗共赏的佳作。其中悟空表现出的神通广大的能力,以及对应的其内心的转变,承载的与责任共存的心里负担,都把握的恰到好处,深得人心。 八六版西游中明显的突出大圣的神通广大和情感变化,对应的,唐僧,八戒,沙僧的形象塑造的相对比较浅。为了凸显大圣的神通,那么其他角色的能力就要被限制,八戒的懒惰,唐僧的庸腐,沙僧的迟钝,都是为了大圣而服务。在那个年代,成为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是每一个小朋友的梦想,而当黑暗和危险出现时,人们心中变希望有那么一个孙悟空出现,惩奸除恶,守卫光明,很直白,很纯真。那个无论何时都能给予我们安全感和勇气的大圣是人们心中最期待的大英雄。 (像小丑一般的大圣,让我们了解欢笑背后的辛酸) 当技术和艺术的限制被解放时,人们开始向外探索崭新的世界,同时也开始向内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周星驰这一代喜剧之王,在《大话西游》中塑造的至尊宝美猴王的形象告诉人们一个英雄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无奈。星爷由一个默默无闻的龙套成就被人们深深喜爱的喜剧之王,对于生活的领悟都被放入了他的作品中,善于塑造小人物大作为的星爷,让人们心中出现了一个更加复杂却更加容易被理解的齐天大圣。是的,英雄也是由凡人而生,英雄难过美人关,更难过情关。在人们听腻了理所当然的大义凛然之后,至尊宝的出现给了人们一种新的启示:英雄也是人,也有感情,也有爱的人,也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情愫,可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就是能过得了美人关,拿得起,放得下那比江山更重的感情,一段“世间最难过的”独白之后,英雄无悔。 (经历过人世间最难过的事的绝对不止大圣一人) 当每一个独自为生活奋斗的人,面对梦想与现实,家庭与事业,感情与责任的两难选择时,被生活的艰辛压得喘不过气时,都会理解至尊宝的嬉笑怒骂,我们都是生活里的龙套,当命运来临时,我们只能做出艰难的抉择,泪往心中流,努力去做,不要后悔。那个然我们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欣慰的笑了的大圣是人们心中最心疼的真英雄。 大圣作为中国最红的猴子,红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然有不少的粉丝,既然有粉丝,也就少不了黑粉。对于美猴王形象的塑造也不乏偏激庸俗之辈,但是国内的作品中,大圣的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不好找到把活生生的一个大圣贬成凡人的作品,神通广大已然是“孙猴儿”的中国定义,这点甚至扩散到国际效应。 只有国外的一部分“黑粉”们对于西游的认知不是很全面,可能知道有一只神通官大的猴子,在过去对于“中国猴子”和中国“猴子”的偏颇认知,导致少数外国文学作品里体现的“猴王”在表现力和立意上着实莫名其妙的黑了大圣一把。而那样莫名其妙的猴子便是人们心中最不在状态的大圣吧。 (内心强大不怕辣眼睛的可以去搜一搜……) 随着技术和艺术创作投入市场后的彻底解放,人们对自己心中的经典的解读显得有些没有上限,也没了下限。中国人的英雄,黑的最凶的,必须还是自己人。多如繁星的国产西游的储存量,不是外国西游作品可以比拟的,按照金字塔定律,那我们作为厚实基垫的渣土塔底老厚实了。 (各种国产西游“奇作”绝对颠覆你的认知) 从另一个方面说,对于大圣的黑历史,需要“道听途说”的外国有人哪有我们了解的全面呢?所以在深挖大圣的黑历史,阴暗面上,国人也是黑出了新高度。同样是星爷的作品,《西游降魔篇》里的大圣就如之前所说的,国产大圣的能力绝对是毁天灭地的,而保证这个力量的前提下,要黑大圣,那也只能从立意上下手了。这毁天灭地的能力作为反面存在,那就是最后的大BOSS了。有不少评论《降魔篇》是最为接近原著的西游作品,的确,那个躲在河中食人的大鱼,面目狰狞的猪刚鬣,以及没有如来的束缚便肆意挥霍能力的野猴子着实是还原了他们原本作为妖的面目。 (恐怕这是史上最丑的“美猴王”,黄老师躺枪……) 《伏妖》、《降魔》主角更像是唐僧,《降魔》里告诉我们若要出世,必先入世的不是猴王,而是那唱着《儿歌三百首》最后使出那万众期待的如来神掌的唐宝宝。《伏妖》里的大圣更加莫虐成性,为了挣脱束缚不惜弑师灭祖的大圣,加上空前的后期特效,这一代黑暗大魔猴几乎是彻底颠覆哦不,毁灭了美猴王的称谓。成魔的能力,如果没有一定束缚,合理的引导,使用在正途上,将是世间的灾难。这样欲扬先抑,令人后知后觉的表达,使得原本让难以接受的黑化猴王也有了自己的立意,有点类似暴力美学的艺术塑造,令人们惊叹力量的威力,进而对于一向只懂得猴王的美,猴王的好的纯真的人们,对于猴王的力量多了一份应有的敬畏。当我们认识到自己能力的成长,希望去获取能力的时候,更加需要去为这份新获得的也许有些小强大的能力找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样放肆破坏而令人生畏的大圣,是人们心中最黑暗最难以描述的大圣。 (拥有毁天灭地能力的大圣,看上去本来应该就是“绝非善类”) 那么多或是令人振奋,或是令人怜惜,又或是令人啼笑皆非,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圣,哪一个才是最真实的大圣呢? (这么多的大圣,咦,好像混进一些奇怪的东西……) 其实如同白昼与黑夜,暖春与寒冬,只有真善美的大圣是人们心中的期许,只有奸恶恶丑的猴子是亦是过于偏激的理解。为什么《西游》作为四大名著,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瑰宝?一部西游折射出的人心,人性的理解远不止七十二变。 当我们回归原著,细细翻阅那一百回的西游:向往自由生活,好为群猴之首的美猴王是大圣;被太白金星忽悠,一怒之下大闹天庭的弼马温是大圣;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饱经风雨时间打磨的小猴子是大圣;陪同师父一路西行,经历人间疾苦,九九八十一难的悟空是大圣;盛怒攻心,杀戮成魔的妖猴是大圣;放下屠刀,修心成佛,为世间不平而战的斗战圣佛亦是大圣。 大圣七十二变,变出的是人们心中,那个对于完美的自己的期许。 也许我们小时候都喜欢简简单单的英雄,但是成为英雄的道路上,我们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后来我们因为种种原因成为了自己最不愿意成为的庸庸碌碌的凡人,在生活的无奈面前我们领悟到,也许自己天生就是一个凡人,但做了好久的凡人,我们又发现,原来每个凡人都有不平凡的一面,那一面和我们曾经要成为的英雄是那么相似…… 所以,如果你今天觉得自己被庸碌的人生磨去了菱角,那也许你会期待一个敢爱敢恨的大圣来振奋自己;如果你今天因为生活的艰苦,黑夜的孤独而失去了勇气,那也许你可以依靠一个英勇无惧的大圣来鼓励自己;如果你正是被无聊的经历折磨的失去了人生的乐趣,那么也许你需要大圣化作一个莫名其妙的小猴子可以然你放松一笑;又如果你面对瞬息百变,信息爆炸的世界感觉迷失了自己,那也许你需要一个曾经堕入黑暗,然后寻得自己归路的大圣来警示自己。 他们都是那么真实的大圣,他化作七十二变,以我们最需要的状态去保护着我们,我们心中的英雄梦。兴许当我们经历过一百回的西游后,曾记得,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花果山,那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内育仙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