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4.13 痹症 (二)

 zhouhaibo69 2017-09-16

4.4.13痹症(二)

 一:坐骨神经痛        

 

坐骨病神经疼痛,

桂枝倍芍药汤烹,(桂枝汤202)

视病情灵活加减,

要锻炼量力而行。

主要症状:

起病可急可缓,钝痛、灼痛、钻痛、抽痛,以经筋掣痛

   为突出,疼痛由腿部、髋部 或腰部开始,向下沿大

    腿后侧,小腿外侧,和足背外侧传导,脉弦或紧。

    芍药重用。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发炎,

中间、寒、热三型体现,

中间型式、寒热不突,

独活寄生、芪仙汤煎;(独活寄生汤169、芪仙汤363)

寒型快用、舒筋除痹,(舒筋除痹汤269)

壮阳化湿、也可争先;(壮阳化湿汤110)

阴虚内热、脉形细数,

丁氏清络、或养阴煎;(丁氏清络饮35、养阴煎471)

阳明热证、高热苔黄,

白虎加桂枝汤可观;(白虎加桂枝汤91)

湿热内盛、溏泄欲吐,

化湿汤下、法力无边。(化湿汤67)

 

主要症状:

好发于小关节,常为对称性,病程迁延反复,多侵犯指、腕、趾、肘、髂、脊柱等关节,初期关节疼痛肿胀,晚期消瘦贫血,关节呈梭状畸形、强直和功能障碍。属祖国医学“湿热痹”“骨痹”“历节风”

一.中间型:

关节掣痛,昼轻夜重,稍有恶风怕冷,体温不高,寒热征象不突出,苔薄白脉弦。

二.寒型:

形寒恶冷,怕风,易感冒,盛夏也棉衣棉被,肢体关节疼痛剧重,患处不红不热,得热痛减,遇寒加重,苔薄白脉弦紧。

三.热型

体温增高,关节发热,红肿疼痛,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痛不可近,遇冷则舒为其通症。

1.阴虚内热—午后潮热,自汗盗汗,肌肉萎缩,口渴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2.阳明热证—高热持续不退,口渴引饮,大汗出,小便黄赤,大便干,舌苔黄厚,脉洪大。

3.湿热内盛—发热,饮食无味,食欲不振或恶心,泛泛欲吐,大便一日多次或溏泻,苔厚腻,脉滑数或沉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