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劲气猛透纸背,轻柔似水流花放:书法艺术欣赏——力道

 自华居 2017-09-16

力道,就是写得力饱气足,使人看起来得劲。鲁迅在谈到中国画时指出:“毛笔作画之有趣,我想,在于笔触;而用软笔画得有劲,也算中国画之一种本领。”又说,木刻“自然也可以逼真,也可以精细,然而这些之外有美,有力;仔细看去,虽在复制的画幅上,总可以看出一点‘有力之美’来”。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书法艺术。

麦方鼎铭(商周时期)

笔力是书者精神的表现,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件书法作品的艺术生命力。“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已经成为历代书家和书法理论家们品评书法作品所公认的标准之一。人们欣赏书法作品,要求“骨劲气猛”、“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即具有一种“有力之美”。

后汉蔡邕在《九势论》中谈到:“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有力,肌肤之丽,故日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清包世臣也说过,“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意思是说,要想获得“有力之美”的艺术效果,首先取决于作者驾驭毛笔这一特殊工具的技能。

平复帖(西晋,陆机)

用笔得法,下笔才能有力,墨也才会沉着不浮,也就不但能使字成形,而且可以增加它的色泽风神,并渗透着作者的情意,使之富有生气。而出现上述这些奇异之观的艺术效果,只有毛笔柔软的性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才可能达到。因此,前人主张“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贺捷表(三国魏,钟繇)

当然,这种力,并不是一味求其表面上的张扬外露,剑拔弩张,也不是机械地笔加上力,而是使力与感情相融合的藏于笔墨之中的锥沙印泥之妙。也就是说具有一种“骨劲”和“内美”。正如历来书画家们所孜孜以求的:“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道劲于婉媚之内,所谓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刚劲如刀斩斧截,轻柔似水流花放。俗话说:“戏法人人变,越巧越好看”,那些内不足而外张、表壮里不壮的作品,仍然不能算作是力道,也不配称为“有力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