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你可以不怕死  4

 山之子曦 2017-09-17

第三章 深观的修持
佛陀传授的所有实修方法中,都蕴藏着三法印的教法。佛陀所说的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如同所有重要的法律文件都盖着见证者的印鉴,佛陀所有的实修方法也都带有三法印的特质。
深入探索一下第一法印——诸行无常,我们发现它并不仅仅意味着诸事多变。深观事物的本性将会使我们认清,没有一件事能在两个刹那之间维持不变。每一个刹那事物都在变化,并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或恒常的自性。因此在诸行无常的教法里,我们永远找不到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性。我们称之为无我。就因为事物永远在转变,而且没有不变的自性,所以我们才能得到解脱。
第三法印是涅槃寂静。它意味着充实与自由,从所有的概念和观念中解放出来。涅槃的正确解释是熄灭所有的概念。深观诸行无常,将引领你发现诸法无我。发现了诸法无我,你就能证入涅槃。涅槃便是进入了神的国度。
洞悉诸行无常,可以帮助我们超越所有的概念
修持以及洞悉诸行无常,并不是另一种对实相的描述,而是帮助我们转化、治疗和解脱的一个工具。
无常暗示着诸事多变,下一刻,事物已经不再是原貌了。虽然事物每一刻都在起变化,你仍然无法确切说出他们和上一刻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如果我们去昨日的河里沐浴,他们还是不是同一条河呢?赫拉克利特说过,我们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他是正确的。今日的河水与我们昨日沐浴过的河水已经是截然不同了。不过河仍然是同一条河。当年孔子站在岸边观看河水流逝时,也曾经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洞悉诸行无常,可以帮助我们超越所有的概念,超越异同和来去。它能帮助我们认清那河水虽非昔日的河水,却也不相异。它昭示我们,入睡前在床边点燃的那支蜡烛,已经不是晨间仍在燃烧的那支蜡烛了。桌上的烛火虽非不同的火焰,但也不尽相同了。
感谢无常,所有的事才可能发生
当事情生变时,我们会感到痛苦和哀伤,然而变易与无常也有积极的一面。感谢诸行无常,所有的事才可能发生,生命本身才可能诞生。假如一粒玉米不是无常的,它永远也不会转变成玉米的根茎,假如根茎不是无常的,它永远也无法提供我们可以食用的玉米。假如你的女儿不是无常的,她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小妇人,这么一来你的孙子就不会诞生了。与其报怨无常,我们不如说,欢迎无常,愿无常能长命百岁。这样我们才会感到快乐。一旦认清了无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常的神奇性,我们的哀伤和痛苦就会消失。
无常也应该从依他起性的角度来加以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他们不断地彼此影响着。据说,地球的一端如果有只蝴蝶扇动翅膀,另一端的气候就会受到影响。事物不可能永远维持原状,他们时时刻刻都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
单凭智力是无法证悟实相的
每个人都能借着智力理解无常的道理,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了悟。单凭智力是无法解脱的,它不可能引导我们证悟实相。只有当我们变得稳定与专注时,才能深观。若是因深观而洞悉了无常的本质,就能专注于这份深刻的洞识,而这份对无常的洞识,则会逐渐成为我们存在的一部分。他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我们必须保住这份对无常的洞识,才能时时刻刻看到无常,享受无常。若是懂得善用无常作为禅修的对象,就能培养出对无常的体悟,然后它才能随时活在我们心中。如此修持下去,无常将会成为开启实相之门的那把钥匙。
然而我们不能只是暂时洞察到无常,随后又遮蔽住它,而将一切的事物看成是恒常不变的。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一位,孩子会永远留在我们身边,我们从不思考一下,也许三四年后,他们就会离开我们,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去了。因此,我们总是不懂得珍惜孩子与我们相处的时光。
我认识许多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一到十八九岁就会离开家庭,独自生活。这些失去孩子的父母经常自怨自艾,他们仍然不珍惜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光。夫妻之间也是同样的状况。你以为你的配偶会永远陪在身边,你怎能如此确定呢?我们真的不知道二十年、三十年或者后天,父母亲会在哪里。每一天都要深观无常,这是非常重要的事。
透过无常之眼来洞察情绪
假如某人对你说了一些令你愤怒的话,你恨不得他立刻就消失,此时,请以无常之眼深观一下。如果 他真的离开了,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会感到开心,还是会伤心落泪。进行这样的深观,会带来很大的助益。有一个偈子可以帮助我们:
从终极层面看待愤怒,
我们闭上双眼开始深观
由此刻算起的三百年后
你在何处,我又在何方
当我们生起时,通常会做出什么举动?我们会大吼大叫,把自己的问题怪罪在别人身上。如果以无常之眼来看待愤怒,我们就会息怒而开始留意自己的呼吸。若是能从终极面来看待彼此的愤怒,我们就能闭目深观。试着去遥想三百年后的未来,那是你会是什么模样?我会是什么模样?你在哪里?我又在哪里?我们只需要深深的呼气和吸气,看看自己的未来和对方的未来。甚至不需要看到三百年后,也许五六十年后,我们已经不在人世了。
遥想未来,就会认清对方是值得珍惜的。任何时刻我们都可能失去对方,如果有了这份体认,我们就不会再生气了。我们会拥抱,然后说,真高兴你还活在人世,我怎么能对你生气呢?有一天我们都会死的。只要我们还活着,而且还在一起的话,对彼此生气就是一件愚蠢的事。
我们会愚蠢到令自己痛苦也令对方痛苦,是因为我们忘了自己和对方都是无常的。死亡来临的那一天,我们将会失去所有的财物、权力和家人。眼前我们所拥有的最贵重的东西,就是我们的自由、祥和及喜悦。但是缺少了对无常的体察,我们是不可能快乐的。
有些人在某人活着的时候连一眼都不看他,但此人一过世,他们却奉上鲜花,写下动人心弦的讣闻。那一刻,斯人已逝,再也无法享受鲜花的芳香了。如果我们真的了悟并谨记人生无常的道理,我们一定会尽力让那个人在此时此地便感到开心。我们会浪费二十四小时生爱人的气,是因为我们对无常一无所知。
从终极层面看待无常,我闭上了双眼。闭上双眼是为了观想心爱的人在一百年后或三百年后的模样。如果你观想自己和心爱的人在三百年后的模样,你会非常高兴自己今天还活着,爱人也还健在。当你睁开双眼,怒气已经消失了,你会伸开手拥抱对方,然后观照自己的呼吸,吸气时,我感谢你还活着。呼气时,我觉得无比快乐。闭上双眼观想自己和对方在三百年后的模样,就是在冥思无常的真理。从终极层面看,愤怒其实是不存在的。
嗔恨也是无常的。纵使此刻被嗔恨吞没,一旦了悟嗔恨也是无常的,我们就能做一些事来转化它了。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必定有能力消解掉嫌恶和嗔恨。如同转化愤怒一般,我们也闭上眼深观,一百年后我们会在哪里?从终极层面体认嗔恨,它会在瞬间立刻消失。
以无常来滋养爱
因为愚昧,而且忘了无常的道理,所以我们无法正确的滋养心中的爱。刚结婚时,我们的爱非常强烈,我们认为如果失去对方,自己可能连一天也活不下去。但因为不懂得深观无常,所以一两年后,我们的爱就变成了挫败和愤怒。现在我们竟然会怀疑,如果和自己曾深爱过的人继续相处下去,不知还能不能撑过眼前这一天。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别无选择,于是我们决定离婚。若是能体察到诸行无常,就会懂得培养和滋养我们的爱。只有如此,关系才能持久。你们必须滋养和照料心中的爱,它才会逐渐增长。
无我,并不意味着我不存在
无常,乃是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待实相,无我则是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待实相。它们是实相的两个层面。无我是透过无常而显现出来的,无常则是透过无我而显现出来的。如果事物是无常的,他们一定没有独立的自性。如果事物没有独立的自性,它们必定是无常的。无常意味着每一个刹那事物都在转变,这就是实相。既然没有一件事是不变的,又怎么会有一个不变的我,或是独立的自性呢?当我们在用我这个字眼的时候,我们指的是一个天天都不会改变的东西,然而没有一件事是如此的。我们的身体是无常的,我们的情绪是无常的,我们的愤怒哀伤爱恨以及我们的意识,都是无常的。
因此,真的有一个恒常不变,可以被我们称为我的东西吗?在白纸上写下的这些字,并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性,它们会存在,是因为有云朵、森林、太阳、大地、造纸的人和机器。如果这些东西存在,纸就会出现。如果这些东西不存在,纸就不会出现。假设我们把这张纸烧了,纸上的我又在哪里?
没有一样事物可以独立存在,任何事物的存在必须依赖其它的事物,这就叫做依他起性。存在也暗示着相依相生。纸、阳光和森林是相依相生的。花也不能独立存在,它必须跟土壤、雨、草及昆虫相互依存。独立的存在是不成立的,相依相生才是真理。
深观一朵花,我们看见花是由各种非花的因素组合成的。从依他起性的角度体悟存在,我们和真相就贴近多了。依他起性既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依他起性暗示着没有所谓独立存在的身份,也没有所谓独立存在的自我感。
无我也意味着空,这个佛学名相值得是独立自我的空 。我们的本性是无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存在,也不意味着没有一个东西是存在的。一个杯子可能是空的,也可能装满了水,但是为了空或满,杯子必须存在。因此,空并不代表不存在,也不意味着存在。它能转化所有的概念。深观无常、无我和依他起性的本质,你就能洞悉宇宙的终极实相——涅槃寂静的本质。
我们是谁
我们一位身体是自己的,或者身体便是自己。我们以为自己的身体就是我或我的。深观之下你却发现,你的身体不但是祖先的、父母的,同时也是子子孙孙的;因此它既不是我,也不是我的。你的身体充满了其他的东西,无穷非身体的因素,只有一个东西除外——独立存在的自我。
我们必须透过空、依他起性和无我的见地来认识无常。这些事都不是消极的。空真是奇妙极了。公园二世纪佛教著名的中观导师龙树曾经说过,因为空,一切事物才可能存在。
在无常中你会看见无我,在无我中看到无常。然而事情不止如此,你还必须在无常之中见到涅槃,也必须在无我之中见到涅槃。假设我画一道线,一边可能是无常和无我,另一边可能是涅槃。这道线或许能带来帮助,也可能误导。涅槃意味着超越所有的概念,包括无常和无我在内。如果能在无我及无常之中见到涅槃,就表示我们并美誉受制于无我或无常之类的概念。
无我和无常是了悟实相的一种说法,不是实相本身
无常和无我并不是佛陀传下来的行持规范,他们是打开实相之门的钥匙。因为恒常之见是错的,佛土才用无常的教诲帮助我们改变恒常之见。但是如果受制于无常之见,我们就尚未证悟涅槃。有我之见错误,所以才用无我之见对治,如果受制于无我之见,这个见地仍然对我们不利。无常与无我本是修持的钥匙,它们不是绝对真理,我们不能为了他们去杀人或献身。
佛法里没有任何足以让我们去杀人的观念或偏见。我们不能因为别人不接受我们的宗教就去杀人。佛陀的法只是一些善巧的方法,而不是绝对真理,因此我们必须认清无常和无我只是帮助我们通往实相的权宜教示,而不是绝对真理。佛陀说过,我的法是指向月亮的那根手指。不要以为手指就是月亮。但也因为有了手指,你才看得见月亮。
无常和无我是了悟实相的一种说法,他们不是实相本身,他们只是工具而非绝对真理。无常不是一则使你觉得必须为它而死的教条。切勿因为别人的观念和你的观念相左而监禁他们,也不要用某种观念来对抗别的观念。这些方法只是引导我们通达终极实相的工具。佛法是一条能够为我们带来裨益的善巧道路,它不是狂热主义之道。佛教徒永远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宗教浴血奋战,杀人如麻。就因为无常之中包含了涅槃的本质,所以我们才不受制于这些观念。如果你正在研究和修持佛法,就必须从观念和概念中解脱出来,这也包括无常和恒常之见在内。如此我们才能解脱痛苦和恐惧,这便是涅槃,也就是神的国度。
涅槃,就是熄灭所有的概念
我们因为有了生与死,增与减,存在与不存在的概念而感到恐惧。涅槃意味着熄灭所有的观念和概念。如果我们能解脱所有的概念,就能联结上我们真实本性里的那份祥和。
有八种基本的概念会助长我们的恐惧,生与死、来与去,同与异、存在与不存在。这些概念令我们无法快乐。对治这些概念的传统教法称为“八不”,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对快乐抱持执著的想法,快乐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如何使自己快乐的概念。如果重新思考这些对快乐所抱持的概念,将会是非常有益的事情。不妨列出一张清单,看看我们认为可以使自己快乐的条件有哪些:“如果……我就会快乐了。”把你想要和不想要的都写下来。看看这些概念是从哪里来的,他们是实相吗,或许这些只是你的一些想法罢了。对快乐抱持执著的想法,快乐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快乐来自于各方,若是认为它只能源自于一方,你就失去了其他的机会。因为你会一直希望它是从你想要的那个方向来的。你会说:不跟她结婚的话,我宁愿死掉。我宁死也不能丢掉我的工作、我的名誉。如果得不到那个学位、那幢房子、那个升迁的机会……我是不可能快乐的。“你在自己的快乐上附加了许多条件。但纵使开出的条件你都达到了,你还是不快乐,你仍然想要更高的学位、更好的工作、更漂亮的房子。
政府官员也可能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令国家兴盛、人民快乐的执政方针。政府和国家很可能执著于自己的治国理念,甚至长达百年或更久的时间。在那段漫长的时间里,它的子民将饱受痛苦。任何一个持反对意见或敢于对抗政府理念的人,都会被监禁起来,甚至被判定为精神失常的人。如果你执著于一份治国理念,很可能会把整个国家都变成监牢。
请记住,你对快乐所抱持的概念,很可能是极度危险的。佛陀说过,快乐只能出现在此时此地,所以请深刻地回顾和检视一下你对快乐抱持的概念。你可能会发现,目前你生活中的条件已经足以使你快乐了。如此深观,心中的快乐就会立即生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