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维和军人范韬从南苏丹发来的一组纪实图片

 致虚守静666 2017-09-17

非洲,世界第二大洲,撒哈拉、尼罗河作为两个世界之最足以让这“高原大陆”傲视全球,这里曾经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在世人眼中,仿佛总蒙着古老而神秘的面纱。让我们跟随一个赴南苏丹维和的战士,管中窥豹,从他的世界、他的水墨间欣赏一下现在的非洲。

非洲东北部,基涅提山下,尼罗河水流潺潺,一个古老的文明就躺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尼格罗人用双手建起自己的家园,稳定的部族延续了几千年。这里植被茂密、物产丰富,花鸟草木、物竞天择,人们稍作简耕、悠然放牧,就可安享劳动果实和大自然丰厚的馈赠,如生来就在一片乐土,生活就如此简单,这个美丽的国度叫南苏丹。

近三个世纪的战乱,再无安祥宁静可言,这个美丽的国度至今还在饱受苦难,多少沃土烧成焦土,多少生灵遭受涂炭,多少孩童妇女失去了快乐容颜,大批民众被迫离开故土家园,从居民变为流民,从流民沦为难民,在拥挤的难民营里,在简陋的铁丝网内,祈求短暂的平安。

有一群人,头戴蓝盔、领系蓝巾,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为和平呼吁斡旋,为生灵扶困帮难,修路架桥恢复社会重建,辛苦付出每一天。长巡路上,历尽千难万险,难民营里,日夜维护治安,疾病面前,勇敢坚守一线,施工场地,哪管扬尘似狼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为保一方平安,为和平早日实现,为难民重返牧场和田园。

 南苏丹瓦乌官方通报因饥荒而导致的死亡有27人,人道主义危机越来越严重。有人开始逃荒,也有人开始抢粮。当我们为日益增加的体重烦恼不已,为尝到某一道好菜啧啧赞叹时,有些人拨拉着沙土里洒落的玉米粒咽着口水。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产生了太多的悲剧。《二号难民营发放救济粮》。

走进二号难民保护区,相比之下,这些身处战乱、饱受背井离乡之苦的人们,才是我们最值得同情和保护的人。对难民分发粮食的活动仍然在继续。雨季原本是当地人耕种的大好时光,保护区里却一派人声鼎沸的景象,丝毫不见有难民离开这片拥挤不堪的空间前往任何一块土地播下收获的种子。阳光火辣辣地照射在她们身上,一股混杂了汗臭的难以描述的气味扑鼻而来。为了领取食物,她们从早上四点在外面的主路上排队,经过初步筛选,符合条件的被引导到分粮处,这些领取食物的人的家属早已急不可物的快乐。

UN二号难民营拍摄,图一在泥水里捡洒落的粮食、图二地上玩耍的孩子、图三帐篷里坐着学习的孩子……难民营里有五万来人,内部环境特别脏乱,气味特别难闻,条件特别简陋,他们却仍然觉得很幸福。所谓幸福就是没有战争!珍惜我们的生活,“珍爱生命,珍爱和平”。

下午天气比较炎热,我和警察何队为一号难民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所小学,捐赠了我从国内带来的美术绘画用品,途中拍摄了大量难民区的照片,路上遇见一名儿童耳部有明显的化脓,就用携带的药物红霉素软膏进行涂抹。难民庇护区妇女和儿童最多占的,经过了解得知部分都是因为战争而失去的丈夫......

梦想之所以渴望,是因为他承担着夙愿,和平之所以可贵,是因为他离开得太遥远,正如旱季的非洲,烈日炎炎,牛羊躲去不见,枯草也被蒸出水烟,太需要一场久违的大雨,滋润这饥渴的地田。中国自古以来提倡“和为天下先”,灿烂文明传承五千年,一如这丹青绣像,安静、祥和、朴素、淡恬,一切的表达尽在这或浓或淡、或彩或青的水墨间。战乱,带不来久违的甘甜,和平,才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家园。


图文:范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