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0doc网文摘手

 鹿茸图书馆 2019-06-18

他们曾和死亡擦肩而过 安徽维和警察讲述南苏丹维和故事

2019年06月18日 07:22来源:合肥晚报

原标题:他们曾和死亡擦肩而过安徽维和警察讲述南苏丹维和故事

一年前,11名来自安徽的警察走出国门,飞往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成为中国第七支(安徽)赴南苏丹维和警队。6月17日,在安徽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的大楼里,凯旋的维和警察们讲述了自己在南苏丹维和的生死瞬间。

我是交警也是维和警察

张正辉是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架桥大队的一名交警,2018年4月21日,张正辉和其他维和队员一起,踏上了飞往南苏丹的飞机。初到南苏丹,这里黄沙漫漫,高温如沸,蚊虫肆虐,疟疾、霍乱等疾病无处不在。他和战友挤在不到10平米的集装箱里,没有蔬菜,只能以面条充饥,甚至连饮用水都成问题。

异常恶劣的生活条件严重考验着维和队员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但乐观的张正辉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进入了工作状态。几个月后,张正辉被派到条件最艰苦、环境最恶劣的本提乌难民营工作,担任案件评估队队长。

2018年10月17日,正在执行任务的张正辉接到了难民营女孩巧蒂尔(音译)的报警求助,原来巧蒂尔的妈妈刚刚生了第三个孩子,妈妈支使巧蒂尔外出借点红糖水。在路上,巧蒂尔遇见了4个身背AK47步枪劫匪,劫匪们逼问巧蒂尔家里的下落,并跟随巧蒂尔一起抢走了家里仅剩的两条毛毯和高粱,失去了唯一的“财产”。

张正辉立即展开调查,最终成功破获了这起抢劫案。像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在这里张正辉和队员们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引入到联合国的日常警务中,使得本提乌难民营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降低了75%,受到了联合国驻本提乌最高行政首长的赞赏。

那晚手雷惊魂记忆犹新

孙鹏是阜阳界首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的一名警察。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期间,孙鹏主要负责首都朱巴地区难民营的日常工作。这里的难民营周边盘踞着很多黑帮势力,他们非法持有武器,从事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活动,对在那里工作的维和警察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2018年12月13日,正在赶报告的孙鹏突然接到了对讲机中传来的紧急通知,“各单位注意,3号难民营联防队抓获一名携带手雷的不明人员,请立即前往处理。”孙鹏抓起防弹衣,赶忙联系防暴警察,一起驱车赶往了现场。

在控制嫌疑人之后,孙鹏向难民营的联防队员提出联系排雷专家处理爆炸物,但负责排雷的专业组织UNMAS因为宵禁无法赶到现场。

这时难民营的联防队员出于恐惧已经有些不耐烦,他们催促孙鹏和同事带走手雷。

这是一颗俄式F-1碎片式反步兵手雷,内装60克高爆炸药,有效杀伤范围为30米,手雷的安全栓已经不见了,分离后的雷体爆炸部也裂开了口。面对这样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手雷,同为战友的中国维和警察张凯主动提出自己拿着手雷,让孙鹏所在的威胁评估组押解嫌疑人。在没有任何防护装备的情况下,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维和警察小心翼翼地撤出难民区,将手雷安全移交给了专业人员。“那一夜的手雷惊魂,给我们短暂又漫长的维和任务留下了烙印。”

我的火焰翻译“约瑟夫”

李堃是芜湖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的一名民警,在维和警察的分享会上,李堃谈到的是他在南苏丹遇到的一位火焰翻译——约瑟夫。

约瑟夫是南苏丹少数民族人,他的父亲死于战乱,2017年由于解决不了住宿和生活问题,约瑟夫只能放弃大学的求学机会,逐渐在难民营里混日子,直到遇到了中国维和人员。

部署在瓦乌的中国维和队员不仅为他们带去了安全,还鼓励约瑟夫努力读书。

在难民营里,约瑟夫充当着志愿翻译者的角色,无论任务有多晚,约瑟夫回答李堃的永远是“Yes,sir”。别的志愿者习惯性地向维和警察索要钱和食物,但约瑟夫从来没有开过口,他用不算太熟练的中文告诉李堃。“不吃嗟来之食。”约瑟夫的做法让李堃心中生出了敬意。“他很贫穷,却有笔直的脊梁。”善良勇敢的约瑟夫最终心想事成,在李堃等中国维和警察的帮助下,约瑟夫成功进入了大学校园学习。

目前,南苏丹任务区被联合国评估为世界上最危险、最艰苦的维和任务区之一,但不怕苦不怕难的中国维和警察用自己的热血和勇气,书写了大国风范,播撒了爱与和平。

[责任编辑:靳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