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良散 《圣济总录》卷一百 五十二方。治妇人五色带下不止。 吴茱萸 ( 黑豆同炒 ) 、寒食面、干姜 (炮 ) 各一两。为细末。每服二钱 匕 ,食前温酒调下 ,日三。 土瓜根散 《金匮要略》卷 下方。治带下 , 经水不利或一月再 见 ,少腹满痛。亦治阴 肿。土瓜 根、芍药、桂枝、 虫各三分。为细 末。每服一方寸匕 , 温酒送 下 , 日 三次。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方。 治脾黄。土瓜根、栝蒌根、炙甘草、 枳壳 ( 麸炒 ) 各 半两。为 细末。每 服三钱 ,水煎 ,不拘时服。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方。 治小儿阴 肿硬 , 时复疼痛。赤芍 药、当归 ( 炒 ) 各半两。为细末。每 服一钱 ,水煎 , 量儿大小 , 以意加减 服之。 大豆紫汤 治五色 带下。方 见“产后病·大豆紫汤”。 万安散 《济阴纲目》卷三方。 治妇人赤白带下 , 或出白物如脂 , 或有臭浊污水, 小茴香 ( 炒 ) 、木香 各二钱 半 , 黑牵 牛 ( 另取 头末 ) 一 两。为细末。每服二钱, 以生姜汁 调下 , 临卧服。取尽恶物为 效 , 未 尽 ,间日再服二钱 , 后以白粥补之。 忌热毒物。 卫生汤 治腹痛 , 带下 不止 , 脉微弱。方见“痿痹·卫生汤”。 马护干散 《圣济总录》卷一 百五 十二 方。治妇 人 带 下五 色。 马护干。烧灰细研。每服一钱匕 , 食前温酒调下 , 日三次。 牛角 散 《太平圣惠方》 卷七十三方。治妇人血气不和 , 赤 白带下。牛角 (烧灰 ) 三两 , 桂心 半两 ,当归 (锉 , 微炒 ) 半两 , 牛膝半 两。为 末。每 服 二 钱 , 食 前 温 酒 调下。 《圣济总录》卷一百六十 五 方。治产后血痢 不止。黄牛角 (烧灰 ) 二两半 , 橡实 ( 烧 ) 一两 , 侧 柏叶( 锉 , 焙 ) 半两。为细末。每服 二钱匕, 空腹米饮调下。 双白丸 《万病回春》卷六方。 治白带。石灰 一两 , 白茯苓二两。 为细末, 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 十丸 ,空腹白水送下。 玉仙散 《济阴纲目》卷三方。 治赤 白带 下。干 姜 ( 焙 )、白 芍 药 (炒 )、香附( 炒焦 ) 各一两, 甘草 ( 生 用) 五钱。为细末 , 每服三钱 , 白酒 调下。 艾叶煎丸 治妇人月经冷 病 带下。方见“虚损·艾叶煎丸”。 四圣 散 治 妇 人 赤白 带 下。 方见“虚损·四圣散 ”。 石脂 散 《类 编 朱氏 集 验 医 方》卷十方。治带下青黑 黄白 , 阴 挺 , 腹闷攻痛 , 眩晕耳聋 , 痰上壅。 赤芍药 ( 炒 ) 四两 , 干姜、香 附子各 二两。为细末。每服三钱 , 空腹酒 下 , 如带赤冷 , 煎阿胶艾汤 或用陈 米饮下, 若要顺气加茴香。 石榴皮汤 治白带。方见“泄 632 带下病 五画~六画 ] 泻·石榴皮汤 ”。 石燕散 治 赤白带 下。方见 “肛痔病·石燕散”。 四仙散 《万病回春》卷六方。 治妇人白带。苍术 ( 酒浸去黑皮 , 炒干 ) 一 两 , 白 芷、川芎、附子 ( 面 裹 ) 各五钱。为细末。每服五分 , 空腹酒调下。 白马 蹄 散 治 带 下久 不 瘥。 方见“跌打损伤·白马蹄散 ”。 白术 散 治 室 女 带下 诸 疾。 方见“妊娠病·白术散 ”。 白头翁丸 治妇人产后带下。 方见“虚损·白头翁丸”。 白芷散 治妇人赤白带下。 方见“金 刃刺 伤· 白 芷散 ”。 治妇人带下脓腥 , 脐腹冷痛 , 方 见“金刃刺伤·白芷散 ”。 白蔹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 妇人门》方。治室女冲任虚 寒 , 带 下纯白。鹿茸 ( 醋蒸 ) 二两 , 白蔹、 狗脊各一 两。为细末 , 用艾、醋煎 汁 ,打糯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五十丸 ,空腹温酒送下。 白薇丸 《圣济总录》卷一百 五十二 方。治妇 人白带 不止。白 薇一两 , 赤芍药、乌贼骨 ( 去甲 ) 各 半两。为细末。以醋熬膏 , 丸如梧 桐子 大。每服 二 十 丸 , 食 前 热水 下 ,日二次。 地黄益母汤 治妇人赤白带 下。方见“月经病·地黄益母汤”。 当归 散 治 妇 人 赤白 带 下。 方见“衄血·当归散 ”。 肉豆蔻丸 《太平圣惠方》 卷七十三方。治妇人白带下 , 腹内 冷痛。肉 豆蔻 一 两, 附子 ( 炮 ) 二 两 ,白石脂二两。为细末 , 蜜丸如 梧桐 子 大。每 服 二 十丸 , 食 前 热 酒下。 《圣 济 总录》卷 四十 四 方。 治脾脏久冷 , 滑泄不止。肉豆蔻五 两 ,附子 ( 炮 ) 五枚。为细 末, 酒 煮 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 至 二十丸, 空腹温米饮下。 《圣 济 总录》卷 六十 四 方。 治留饮宿食不消。肉豆蔻 ( 去核 , 面裹煨, 锉 ) 半两 , 半夏 ( 与 茱萸半 两煮 , 只用半夏 , 焙干 ) 三分 , 巴 豆 七枚 ( 去皮去 油 ) 。为细 末。酒 煮 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 , 食后 茶酒任下。 《圣 济 总录》卷 七十 六 方。 治血痢久不差, 脐腹刺痛。肉豆蔻 一两 , 食茱 萸 一两 , 陈米 一两 半。 前二味为末 , 同米拌匀 , 炒黄去米 , 粟米粥和捣为丸如梧子大。每 服 五十丸, 空腹温陈米饮下。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 八 方。治水湿腹胀如鼓 , 不食。肉豆 蔻、槟榔、轻粉各一分 , 黑牵牛 ( 取 头末 ) 一两半。为细末 , 面糊丸 如 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 , 食后 煎连翘汤下 , 日三服。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 众方》方。治胃气虚冷 , 胸膈痞闷 , 腹中疼痛 , 呕吐痰饮。肉豆蔻 ( 去 皮) 一两 , 桂 心三分 , 干姜 ( 炮 ) 三 分 , 诃黎勒皮三分。为细末 , 煮枣 肉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 食 前温米饮下。 伏龙散 《博济方》卷四方。 治妇人赤白带下 , 久患不瘥 , 肌瘦 黄瘁 ,多困乏力。棕榈 ( 烧灰 ) 不拘 多少 ,梁上尘、伏龙肝 ( 炒令烟尽 ) 各等分。为细末 , 入龙脑、麝香少 带下病 六画~十二画 633 ] 许令匀。每服二钱, 温酒或盐醋汤 调下。 《外 科真诠》方。治手足阳 明经风热而致的丹毒。症见面上 赤肿 , 后渐渐由头而下 , 至身亦赤 肿。灶心土、黄柏 ( 炒 ) 各三 钱 , 冰 片二分。为细末 ,鸡子清调搽。 如圣 丹 治 妇 人 赤白 带 下。 方见“月经病·如圣丹”。 杉节散 治 带下不 止。方见 “月经病·杉节散”。 束带汤 《辨证录》卷十一方。 治妇人经年累月, 带下白物 , 如涕 似唾 , 甚则臭秽。鸡冠花一两 ( 鲜 者三两) ,白术一两。水煎服。 利肝解湿汤 《辨证录》卷十 一方。治 妇人 肝 经 湿热 , 带 下色 青 ,甚则色绿, 气腥 , 稠粘不断。白 芍二两 ,茯苓一两 , 干鸡冠花五钱 , 栀子( 炒 )三钱。水煎服。 阿胶 散 治 妇 人 赤白 带 下。 方见“月经病·阿胶散 ”。 苦楝丸 《医学正传》卷七方。 治赤白带下。苦楝 ( 粹 , 酒浸 ) 、茴 香 ( 炒 ) 、当归各等分。为细 末 , 酒 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 空 腹温酒下。 茅花散 治 赤白带 下。方见 “月经病·茅花散”。 矾石丸 治 白带时 下。方见 “月经病·矾石丸 ”。 固肠丸 治 妇人白 带。方见 “泄泻·固肠丸 ”。 金银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 五方。治 妇人 冲 任 不足 , 子 脏久 寒 , 肢 体 烦 疼 , 带 下 冷 病。牡 蛎 (煅 ) 八两 , 硫黄 ( 生研 ) 二两。为细 末 , 面 糊 丸如 梧 子 大。每 服 三十 丸 ,食前米饮下。 威喜丸 治精气不固 , 白带自 漏。方见“虚损·威喜丸”。 桂附 汤 《兰 室秘 藏 · 妇 人 门》方。治 白 带腥 臭 , 多悲 不 乐。 黄柏、知母各五分 , 肉桂一钱 , 附子 三钱。为细末。水煎 ,食远热服。 桃仁煎 治带下。方见“产后 病·桃仁煎 ”。 破故纸 散 《校 注妇 人 良 方》卷一方。治赤白带下。破故纸 (炒 ) 、石 菖 蒲 ( 炒 ) 各等 分。斑 蝥 (去翅足头 , 糯米同炒黄 , 去米 ) 五 分。为细末。每服二钱 , 用菖蒲浸 酒调下, 温服。 《证 治 准绳》幼 科卷 二 方。 治小儿膀胱虚冷 , 夜间遗尿 , 或小 便不 禁。补骨 脂 ( 生用 或 炒 用 )。 为细末。每服一钱, 热水或黄柏煎 汤调下。 黄白牛车散 《辨证录》卷 十 一方。治妇人赤带。牛膝一两 , 车 前子 三 钱 , 黄 柏二 钱 , 白 芍一 两。 水煎服。 黄连散 治妇人带 下。方 见 “疟疾·黄连散 ”。 硇砂丸 治妇人白带下 , 脐腹 冷痛。方见“腹痛 腹胀 · 硇 砂 丸 ”。 麻子酒 治妇人带 下。方 见 “产后病·麻子酒 ”。 绿矾丸 治妇人带白带下 , 经 年不愈。方见“便血尿血·绿矾丸 ”。 硝石大 丸 治妇人 带下。方 见“积聚·硝石大丸”。 黑附 散 《类 编 朱氏 集 验 医 方》卷十方。治血海虚损 , 或因 产 634 妊娠病 二画 ] 时用力过度 , 或产时使性气 , 或食 生冷 , 以致带下淋漓不断 , 心腹疼 痛。干姜、乌梅各一两, 棕榈 ( 烧存 性 ) 二两。为 细末。每服三 钱 , 陈 米饮或煎乌梅汤下。如血过多 , 煎 艾汤送下, 空腹服。 敦阜糕 治 妇人带 浊。方见 “泄泻·敦阜糕”。 蒲黄丸 治妇人血伤 , 兼赤白 带下。方见“月经病·蒲黄丸 ”。 漏芦 丸 治 妇 人 带下 诸 疾。 方见“疳证·漏芦丸 ”。 樗皮 丸 治 湿 热 赤白 带 下。 方见“产后病·樗皮丸 ”。 醋煎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 五方。治血海久冷 , 赤白带 下 , 月 候不调, 脐腹刺痛。高良姜 ( 锉 , 油 炒) 二两 ,干姜 ( 炮 ) 二两 , 附子 ( 炮 ) 六钱 , 狗脊 ( 去毛 ) 一两。为细末。 别用艾叶末二两 , 醋三升 , 煎至一 升半 , 次入面一两再熬成膏 , 和前 药末为丸 , 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 丸 ,空腹淡醋汤下。 震灵丹 治 妇人带 下。方见 “虚损·震灵丹”。 镇心丹 治心气不足 , 女子带 下。方见“惊悸怔忡·镇心丹”。 露华汤 《传信适用方》卷四 方。治妇人赤白带下。干莲房 ( 隔 年者良 ) 。为 细末。每服二 钱 , 空 腹麝香米饮下 , 日三服。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中医病证小方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