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白带方剂大全收集整理(三)

 火帝养生_WSH 2021-08-22

72、导痰调经汤

  【处方】秦归3钱,丹参3钱,橘红1钱半,建菖蒲1钱,竹茹3钱,泽兰4钱。

  【功能主治】养血祛痰。主妇人月经错后,色淡量少而稠粘,白带甚多,身体肥胖,胸闷脘胀,痰多,胃纳减少,面色苍白或淡黄,头晕心悸,舌质淡红,脉细滑。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73、当归泽兰丸

  【处方】当归(去须,酒浸)60克 白芍(炒)60克 熟地黄(酒制)60克 生地黄90克 泽兰叶 艾叶 白术各45克 黄芩30克 川芎60克 香附480克(分为四份,每份各120克,分别用童便、酒、醋、米泔各浸一宿)

  【制法】上药为末,醋为丸,如赤豆大。

  【功能主治】主妇人经水不调,赤白带下,日久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腹时用白水或酒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十

74、当归养血丸

  【处方】当归、牡丹皮、赤芍药、延胡索,各二两;(炒)肉桂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产后恶血不散,发歇疼痛,及恶露不快,脐腹坚胀,兼室女经候不匀,赤白带下,心腹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温酒,米饮下三十圆,食前温服。痛甚,细嚼咽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5、当归养血丸

  【处方】玄胡(炒)丹皮 当归(去芦)白芍各60克 肉桂30克

  【制法】上为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产后恶血不散,小腹疼痛,时作时止;或恶露不快,脐腹坚胀,兼治经候不匀,赤白带下,及心腹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或米汤送下,痛甚者细嚼咽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76、当归养血丸

  【处方】当归 白芍 茯苓 黄耆 香附 阿胶各90克 生地240克 白术 杜仲各120克 丹皮6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主妇人经水不调,赤白带下,或子宫寒冷,久不受孕。(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6~9克。

  【摘录】《饲鹤亭集方》

77、当归丸

  【处方】当归2两,葶苈2两,附子2两,吴茱萸2两,大黄2两,黄芩1两半,桂心1两半,干姜1两半,牡丹1两半,芎1两半,细辛1两6铢,秦椒1两6铢,柴胡1两6铢,厚朴1两6铢,牡蒙(1方无)1两,甘草1两,虻虫50个,水蛭50个。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女人脐下症结刺痛,如虫所啮,及如锥刀所刺,或赤白带下十二疾,腰背疼痛,月水或在月前,或在月后。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以酒送下,日2次。

  【注意】有胎勿服之。

  【摘录】《千金》卷四

78、大胜金丸

  【处方】牡丹1两,藁本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白芷1两,白薇1两,白茯苓1两,当归1两,赤石脂1两,白芍药1两,甘草1两,川芎1两,没药1两,延胡索1两,桂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保养冲任,顺政子道,温中益气,进美饮食。主妊娠风冷,气血劳伤,头旋体瞤,怔忪惊悸,寒热往来,心腹胁痛,肢节烦倦,赤白带下,胎气不宁,难产疼痛,及产后一切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五

79、大圣泽兰散

 【处方】泽兰9分(使嫩者,不用根),白术3分(米泔浸,切作片子,以麸炒令黄),白芷3分(湿纸裹,煨过),人参3分,川椒1两(只取3分红皮用),厚朴1两(去皮,姜汁炙),藁本2分,桔梗1两,白芜荑7分(拣择,只用仁子),阿胶半两(研,炒令虚,别杵),细辛1两,丹参3分,肉桂5分(去皮,不见火),生干地黄1两半,吴茱萸4分(洗,炒),黄耆3分,川乌头3分(炮,去皮脐),卷柏4分(不用根),白茯苓1两,甘草7分(炙),石膏2两(研细,水飞过),五味子3分,柏子仁1两(生用),防风1两,当归7分,芍药7分,川芎7分(微炒),干姜3分(炮),白薇2分(去土)。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常服暖子宫,和血气,悦颜色,退风冷,消除万病。主妇人子脏虚冷,频频堕胎;或子死腹中,疼痛;产后血晕、血癖、血滞、血崩,胎衣不下;伤寒呕吐,遍身生疮,经候不调,赤白带下,咳嗽寒热。丈夫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泽兰散(《苏沈良方》卷十)、大圣泽兰散(《永类钤方》卷十九)。

  【摘录】《博济》卷四

80、大温经汤

  【处方】当归2.4克 白芍2.1克 川芎l.5克熟地1.5克 人参 白术(土炒)茯苓各1.5克 甘草0.9克 香附2.4克(童便制)陈皮(炒)砂仁(炒)小茴各1.2克 沉香0.9克(另研)吴茱萸(炮)延胡索(炒)鹿茸(酒炙)各1.5克

  【制法】上药锉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妇女气血虚弱,寒凝气滞,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食少肢倦。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先服加味八物汤,后服此药。

  汗出不止,加黄耆、酸枣仁(炒)各6克,潮热,加柴胡、黄芩各7.5克,咳嗽,加杏仁、桔梗、五味子、半夏。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81、地黄益母汤

  【处方】生地黄汁半碗,益母草汁半碗。

  【功能主治】妇人血伤不止,兼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上药各取半盏,同煎至7分,每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82、地黄丸

  【处方】熟干地黄1两1分,山茱萸(连核用)1两,白芜荑1两,白芍药(锉,微炒)1两,代赭石(醋淬,煅5-6次)1两,干姜(炮)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白僵蚕(去丝嘴,炒)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月经不调,每行数日不止,兼有白带,渐渐瘦悴,饮食少味,累年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酒送下,日3次。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熟地黄气味甘苦微寒,入足少阴;山茱萸气味酸微温,入足厥阴;白芜荑气味辛平,入手足阳明、足太阴;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白芍药气味酸微寒,入足厥阴;代储石气味甘平,入手少阴、足厥阴;厚朴气味辛温,入足阳明、太阴;白僵蚕气味辛咸平,入手足阳明,能引药入络。温酒送药,亦引入经络也。此妇人月经不调,兼有白带,渐渐瘦悴,饮食无味,累年无子者,急宜治之,使血气冲和,否则终身不孕育也。

  【摘录】《本事》卷十引庞老方

83、大效内补丸

  【处方】萆薢4两,牛膝2两,五加皮2两,白术2两,川乌(炮)1两,枳实(炒)1两,丹参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受气虚弱及五劳七伤,脏腑积冷,痃癖症块,虚胀或经脉不调,疳冷,赤白带下,口苦舌干,面色萎黄,心烦惊悸,头目眩晕,不美饮食,痰涕粘涎,手足百节热痛无力,肌肉消瘦,子息断续。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空心、日午、晚食前各进1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84、定坤丹

  【处方】本品为人参、鹿茸、西红花、鸡血藤、三七、白芍、熟地黄、当归、白术、枸杞子、黄苓、香附、茺蔚子、川芎、鹿角霜、阿胶、延胡索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大蜜丸。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先甜而后苦、涩。

  【功能主治】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半丸至1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伤风感冒时停服。

  【规格】每丸重10.8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85、丁香胶艾汤

  【处方】熟地黄 白芍药各0.9克 川芎 丁香各1.2克 阿胶1.8克 生艾叶3克 当归3.6克

  【功能主治】主劳役饮食不节,以致心气不足,崩漏不止,自觉脐下如冰,欲求厚衣被以御其寒,白带量多,时有鲜血,右尺脉时微洪者。

  【用法用量】上药(除阿胶)为末,用水1.5升,煎作200毫升,去滓,入阿胶,微煎,空腹时温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86、兜肚方

  【处方】白檀香1两,零陵香5钱,马蹄香5钱,香白芷5钱,马兜铃5钱,木鳖子8钱,羚羊角1两,甘松5钱,升麻5钱,丁皮7钱,血竭5钱,麝香9分。

  【制法】上为末,用蕲艾絮绵装白绫兜肚内,做成3个兜肚。

  【功能主治】痞积,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及妇人经脉不调,久不受孕。

  【用法用量】初服者,用3日后1解,至第5日复服,至1月后常服。

  【注意】有孕妇人不可服。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十一

87、断下丸

  【处方】杞子1两,覆盆子1两,车前子1两(炒),煅龙骨1两,煅牡蛎1两,党参1两,茯苓1两,淮山药1两,杜仲1两(酒炒),柴胡1两,赤石脂1两,生地黄1两,棉花子仁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2-3钱,白术泡汤送下。

  【摘录】《医方简义》卷五

88、阿胶丸

  【处方】阿胶(炙燥)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芍药(炮)1两,黄连(去须,炒)1两,木香(一半生一半炒)1两,当归(切,焙)1两半,地榆(锉)1两半。

  【制法】上为末,用陈苦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89、阿胶丸

  【处方】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绿矾1两(烧赤),白石脂2两,釜底墨1两,乌贼鱼骨1两(烧灰)。

  【制法】上为末,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久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热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90、阿胶散

  【处方】阿胶(炒燥)半两,白龙骨半两,赤石脂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酒调下;崩漏,艾汤下。

  【摘录】《施圆端效方》引李子良方(见《医方类聚》卷二一○)

91、二白丸

  【处方】石灰1两,茯苓2两。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

  【功能主治】白带,淋带。

  【用法用量】《女科切要》本方用法:为细末,用荞麦面、鸡子清调糊为丸。

  【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92、二黄三白汤

  【处方】酒扁柏5钱,川连5钱,黄柏5钱,醋香附1两,白石脂1两,白术1两,白芍1两,椿白皮2两。

  【功能主治】阴虚烦热,赤白带下;或七情所伤,脉数带下,属热者。

  【摘录】《妇科玉尺》卷五

93、二妙丸

  【处方】苍术(炒)500g 黄柏(炒)500g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涩。

  【炮制】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燥湿清热。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94、二气丹

  【处方】舶上硫黄1两(熔化,倾入水中,如此7次),朱砂1两,官桂1两,干姜(炮)1两,大附子(面包煨,去皮)5钱,鹿茸2两(酥炙),麝香1钱。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盐汤送下。如虚劳发热,先以四物汤4钱,小柴胡6钱,合和煎服,后用十全大补汤。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引丁平溪方

95、封脐丹

  【处方】丁香7个 肉果1个 牙皂60克(去筋)大倍子1个(炒)麝香0.15克

  【制法】上药为末,醋调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主治痢疾,水泻;妇人白带。

  【用法用量】用时放入脐内,外贴膏药。

  【摘录】《惠直堂经验方》卷一

96、二益丹

  【处方】草果2斤,砂仁2斤,紫蔻1斤,广木香2斤,丁香1斤,母丁香1斤,肉桂3斤,附片2斤,蛇床子2斤,炙草2斤,煅龙骨2斤,炒吴萸2斤,云苓皮2斤,北细辛2斤,花椒2斤,檀香2斤,枯矾2斤,当归6斤,白芷10斤,山奈2斤,海蛸2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调经,止带,暖宫。主经血不调,赤白带下,行经腹痛,心口痛疼。

  【用法用量】每丸1钱2分重。每付10丸,粘金1张,作丸时加酥油少许。每日服2次,每次1丸,早、晚用黄酒送下;开水亦可。

  【注意】忌生冷、油腻等食物。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

97、分清饮

  【别名】分清散、萆薢分清饮

  【处方】益智仁1两(醋浸),川萆薢1两,石菖蒲(去毛)1两,天台乌药1两,白茯苓1两,甘草4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思虑过度,清浊相干,小便白浊,白带。

  【用法用量】分清散(《普济方》卷三二一)、萆薢分清饮(《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摘录】《仁斋直指方论》卷十

98、粉霜丸

  【处方】丁香2钱,木香2钱,粉霜2钱,五灵脂2钱,朱砂2钱,硇砂1钱,乳香1钱,麝香1钱,信(湿纸裹,煨候烟尽)1钱,肉豆蔻2两,巴豆(去壳,湿纸裹,煨香)2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心痹疼,气刺撮痛,腹胀满闷,咳逆满闷,小肠冷气疼,膈气翻胃,小儿羸瘦,脾寒疟疾,癫狂失志,小便频并,十种水气肿.血痢,五般淋沥,盗汗,酒积肚腹痛,赤白痢,中暑热,山岚瘴气,妇人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2丸,随汤引下;若心痹疼,石菖蒲汤送下;气刺撮痛,陈皮汤送下;腹胀满闷,萝卜汤送下;咳逆满闷,柿叶汤送下;小肠冷气疼,水盐汤送下;膈气翻胃,丁香汤送下;小儿羸瘦,藿香汤送下;脾寒疟疾,草果汤送下;癫狂失志,柳桃汤送下;小便频并,茴香汤送下;10种水气肿,猪苓汤送下;血痢,槐花甘草汤送下;五般淋沥,灯心汤送下;盗汗出,龙胆草汤送下,酒积肚腹痛,温酒送下;赤白痢,煎陈皮汤送下;中暑热者,沙糖水送下;水泻不调,生姜汤送下;山岚瘴气,不服水土,温酒送下,妇人赤白带下,艾醋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五

99、妇宝胜金丹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炙草1两,当归1两,白芍1两,熟地1两,川芎1两,白薇1两,肉桂1两,藁本1两,白芷1两,丹皮1两,没药1两,元胡1两,赤石脂1两,香附15两(1次稻叶,2次童便,3次米醋)。

  【制法】上药蜜丸。

  【功能主治】妇人经水不调,色淡色瘀,行经腹痛,赤白带下,子宫虚冷,久不受孕,症瘕癖痞,胎前产后一切之患,及半身不遂,中风瘫痪。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酒化下。

  【摘录】《饲鹤亭集方》

100、附桂汤

  【处方】附子3钱,肉桂1钱,黄柏5分,知母5分,升麻5分,甘草5分,黄耆1钱半,人参7分。

  【功能主治】虚寒带下,白带腥臭,多悲不乐,大寒;兼治浊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