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晓彤等:中小学创客教学模式研究

 阅读与探究 2017-09-17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改进策略:(1)在教学开始时展示社会创客空间中相关的创客作品及其分享视频,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迭代设计”与“作品创作”两个环节按照任务难度由基础任务到提高任务再到拓展任务逐级进行。基础任务以模仿学习为主,模仿教师展示的案例,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编程知识。提高任务到拓展任务对学生的创新程度要求逐步提高,拓展任务要求学生利用Arduino套件与多种传感器元件,创新性地解决自己发现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第二轮教学实施——改进完善

  第二轮教学实施以该校另一个创客小组(包括五年级学生三人、四年级学生三人、三年级学生两人,按照男女搭配、不同年级混合的方式将八名学生两两分为一组)为研究对象。八名学生均具有对Arduino套件以及Scratch可视化编程的基本了解。

  与第一轮研究相比,本轮教学实施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相比于第一轮教学实践学生提出了更多具有新颖性和价值性的创意构想;教师在展示传感器应用案例的同时,提供案例的具体设计方案和编程思路,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先模仿案例进行创客作品的制作,再尝试改进原有设计,进而提出自己的创意构思。通过对授课教师的访谈和对课堂的观察,本研究发现,学生在进行作品展示时普遍缺乏基本的演讲和展示方法,不能够流畅地展示出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针对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补充了网络空间的学习资源,提供了国内外创客空间链接及其他创客作品的展示视频,为学生进行创意构思提供启发和帮助。同时,教师在课堂提供演讲和进行汇报展示的一般方法,如可以从构思来源、设计方案、特色亮点等方面对自己的创客作品进行展示。

  3.CMT模式的完善

  通过两轮教学实施,本研究修改、完善了CMT模式,如图1所示。

  该模式的特色和创新点是:

  (1)该模式在创新教育、项目化学习、设计型学习理论指导下,按照以创客作品创作的“TDCS”过程为核心环节的中小学创客教学“七步”操作流程,采取基础任务、提升任务、拓展任务的迭代设计范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该模式以网络空间为支撑环境,并将网络空间在创客教学中的功能作用具体化,通过提供创客教学资源,提供创客设计、创作和评价工具,结合线上线下创客空间,进而打通创客教育课内外教学,连通社会创客,实现创客教学效益最大化。

  四、CMT模式的效果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创客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中小学创客教学的核心环节,具有创新性的创客作品是中小学创客教学物化的教学结果。CMT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客作品的创新性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外在体现。因此,CMT模式的效果评价包括创客作品的评价和学生本身创新能力的评价两部分。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Robert Sternberg)对创新性的解读[8],具有创新性的创客作品应同时具有新颖性和价值性。一方面,创客作品应是独创的,既可以是某一技术或方法在另一个全新情境下的应用,也可以是多个技术或方法的组合应用;另一方面,创客作品应具有一定的个人价值或社会价值,能够解决一定的生活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同时,创客作品作为一种人工制品,其外形设计和功能实现也体现了学生的设计和动手能力的高低。因此,对创客作品的评价包括作品的新颖性、作品的价值性、作品的外形设计、作品的功能实现等四个二级指标。

  根据威廉斯创造力测量方法,创新能力的评价包括认知和情意两个方面[9],即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一种思维能力,也表现为一种情感态度。同时,创客教学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CMT模式中创客作品的创作过程分析,学生在利用工具进行设计和制作以及展示环节都应具有相应的技能。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三个一级指标。其中,创新意识是指个体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对应的二级指标是好奇心、冒险性、挑战性;创新思维是个体创造性的具体表现,其核心是发散性思维,对应的二级指标是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独创性;创新技能是指将创新的想法转化为设计并制作成作品,以及对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的具体技能,对应的二级指标是利用工具进行设计的技能、利用工具进行制作的技能、作品展示的技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