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I3K抑制剂的安全性问题

 ccchengphd 2017-09-17

 Archie Sun 

新浪医药专栏作者 | 从事创新药物研发,关注全球研发(包括临床试验,注册批准,市场分析等)最新动向。



    


申请成为专栏作者,或原创投稿

请联系:editor@med.sina.com



2017年9月15日,FDA基于一项II期临床试验加速批准了拜耳的PI3Kα和δ亚型抑制剂Aliqopa(copanlisib)上市,用于治疗罹患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


然而2014年7月全球首个上市的PI3Kδ抑制剂Zydelig (idelalisib),上市时就携带有4项黑框警告,提示存在包括致命性肝脏问题在内的风险。2016年3月在临床研究中出现感染相关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而先后遭到EMA和FDA的警告和调查。Gilead随后宣布暂停了Zydelig的所有临床研究,表示不再寻求将Zydelig开发成血液肿瘤的一线疗法。


至此,抗肿瘤热门靶点PI3K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进入了“冷宫”。Zydelig的毒性是因为靶点本身所引起的,还是药物本身结构呢?目前还机理还不清楚。EMA和FDA在对Zydelig审查后,声明临床医生不可以使用idelalisib治疗先前未经治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并建议所有经治疗的患者均需接受抗生素来预防感染。



PI3K抑制剂相对传统化疗药物,似乎耐受性较好,但临床研究中发现idelalisib在联用其他靶向或化疗药物在一线或二线中,出现了免疫介导的毒性和感染性并发症。所以,临床中建议医生不要将idelalisib作为一线药物等使用或者联用除了rituximab之外的其他药物


小编在查阅文献后,给大家总结了PI3K抑制剂目前存在的毒性问题,以便为国内PI3K靶点新药的开发提供借鉴。一般来说,PI3K靶点迄今观察到的毒性可分为三类:免疫介导的毒性,骨髓移植和感染相关疾病等。一些药物也有别的相关毒性,比如高血糖,高血压和精神相关疾病,特别是与非γ或δ亚型抑制剂。免疫介导引起的常见毒性是肺炎,肝炎和肠炎,详细的研究可见参考文献。表1就总结了PI3K抑制剂常见的毒性。


表1 PI3K抑制剂常见引起的毒性

注:当联合其他药物使用可能会扩大毒性;

神经相关毒性包括抑郁,焦虑等。

=不良反应发生率>10%

=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10%


最后,给大家总结了国内1.1类包含PI3K靶点的抗肿瘤药物(不包括多靶点),见表2。


表2 国内1.1类PI3K抑制剂


参考文献:

Clinical use of PI3K inhibitors in B-cell lymphoidmalignancies: today and tomorrow. Expert Review of Anticancer Therapy. 2017 Mar;17(3):271-279.

作者:Archie Su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