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之源:第三章 龙与伏羲

 百科知识博览 2017-09-17
    第一节、龙的脚步

    最早的龙,是8000年前“兴隆洼文化”之“查海遗址”中,一条长约19.7米、宽近两米的堆塑形龙(图)。

    这条龙的造型,完全是根据恐龙的骨架塑造出来的,说明最早的、关于龙的意识,是来自于对恐龙巨大身躯的崇拜。

    “龙”通“隆”音,可能暗示,恐龙的骨架,是从雷雨造成的洪流中冲刷出来的。“农”也通“隆”音,是听到第一声春雷,就要准备开始农业生产的意思。而“农”的字形中含“辱”,表示从事农业生产辛劳和委屈。在这样的情况下,“龙”“农”同音,也说明,崇拜龙,是源于农业生产。如果人类有恐龙那么大的身躯,那么,从事农业生产,就没有什么委屈和辛劳了

    后来,到7000年前的“赵宝沟文化”,龙的形象,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成了猪首蛇身(图)。

    北方的猪,和南方的鱼一样,是福禄与富足的象征。崇拜猪,说明这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富足。而崇拜蛇,说明这时候,战争比较频繁,能屈能伸的智慧,又被他们崇拜了。

    到了6400年前左右,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中,龙的形象,又变成了扬子鳄。龙,从陆地进入水中了(图)。

    而在扬子鳄的脖颈处,又出现了马鬃。这就是传说中的“龙马”。

    扬子鳄,代表的是凶狠,代表的是战斗精神,同时也有南方水系的地域特点;而马,是龙的部族从燕山之北带来的、只有他们才有的战争工具,代表速度,代表战斗力。

    此后,就是继承“赵宝沟文化”的“红山文化”中,大量的“C型龙”了(图)。

    “C型龙”的龙头,有猪头,也有鳄鱼头,但它们的龙身,无疑的,都是蛇身。

    这暗示了,龙的部族,在中原遭遇了十分重大的惨败,它们要收敛性情,重新发扬蛇的能屈能伸的精神了。

    “红山文化”之后,龙的足迹遍地开花,并且,形象也变得多种多样,总之,是又庄严、又轻盈,能上天入地、千变万化(图)。

    这说明,龙的部族再次入主中原,并且经过岁月的锤炼,已经变得威严和庄重,软硬实力,都无人能敌。

    第二节、濮阳西水坡

    濮阳“西水坡遗址”,在行政区划上,属于今天的河南省,但其地理位置,是在由开封开始北折之黄河的西北岸,位于濮阳县城西南一隅。

    从战略位置上来说,占据此地,向南,可以进攻河南,向东,可以进攻山东。

    1987年至1988年,文物工作者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开挖探方125个,探沟3条,发掘面积6000平方米。

    遗址自下而上,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东周、汉、唐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最下层的一个墓葬中,用蚌壳摆砌而成的三组龙虎图案(B1、B2、B3)(图)。三组图案呈一字形南北排列。

    B1为墓葬主体,里面,墓主人居中,为一壮年男性。墓主的头部开挖成圆形,脚下则开挖成方形,很明显地表示出了“天圆地方”之意念;龙居于墓主人之右侧,虎居左侧,显示了“右青龙左白虎”之“四灵”意识;主人脚下还有一堆石块,与一对人腿骨,组成一个“北斗”标志,示意“北斗绕北极”之观念;墓的外围还有三个孩子陪葬,表示陪伴在“北极星”身边的“三公”星。

    B2中为龙、虎、鹿的蚌壳造型。鹿卧于虎背之上,二者皆头朝北,寓意墓主人回望北方的故乡;龙头向南,则表示墓主人锐意前行;龙身与虎叠压,右上方摆一精致石斧以及似鸟的蚌砌动物图案,表示墓主人的权力通行天下。

    B3中是北虎南龙,背对着背,虎头向西而龙头向东,龙背骑一蚌砌人形。这是龙要归位于东方,统治天下的意思。

    西水坡的这一考古发现,在报刊报道后,震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瞩目。

    由于二、三、四层的文化性质都属于“仰韶文化”,所以,所有的专家、学者,便一致地想当然,以为这个处于最下面一层的文化,也是属于“仰韶文化”。

    但是,这些专家、学者们没有注意到,这一文化层,除了使用天然的蚌壳做蚌塑图案外,并没有任何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东西。

    那么,能够显示其文化性质的,是什么呢?

    就只能是由蚌塑图案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之文化归属了。

    那么,首先,龙、虎、鹿文化,是属于“仰韶文化”吗?

    所有的对“仰韶文化”有所了解的人士都可以想一想,除了这个地方,在其它任何地方的“仰韶文化”遗址中,有发现龙、虎、鹿的形象吗?

    龙、虎、鹿,都是属于阳刚之物,而“仰韶文化”,是阴柔的。

    “仰韶文化”的主要符号,是蛙、鱼、花。

    别说“仰韶文化”,同时期及以前的其它任何文化,都没有龙、虎、鹿文化。

    龙、虎、鹿文化,是当时赵宝沟文化的专属。

    其次,这个墓葬的整个结构,就是一个“天盖图”。

    墓主的头部是圆形,脚下是方形,表示“天圆地方”;左青龙、右白虎,脚下还有北斗星,墓主,正在天盖图中北极星的位置,表示他是世界的中枢,天下的主宰;墓外,还有三个孩子陪葬,他们是表示陪伴北极星的“三公”星。

    天文文化,源自哪里?

    在“赵宝沟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中,就刻画有神兽纹天象图案,包含了四时天象的内容(图)。

    而在这之前的其它文化遗址,都没有关于天象的内容。

    濮阳“西水坡遗址”中的墓葬,是对“赵宝沟文化”之天文文化的放大与延伸。

    燕山之北的“赵宝沟文化”,在黄河西北岸出现,显示的是,这时候的“赵宝沟文化”,已经越过燕山,统治了黄河以北,正在虎视河南与山东地区。

    第三节、伏羲

    各种字、词典中,直接而又简介地介绍:“伏羲”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

    唐代司马贞在其《三皇本纪》中记载:

    “太皞庖犧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犧于成纪。蛇身人首(按伏犧风姓,出《国语》。其华胥已下,出《帝王世纪》。然雷泽,泽名,即舜所渔之地,在济阴。成纪、亦地名,按天水有成纪县),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按谯周《古史考》,伏犧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也)。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犧氏(按事出《汉书·历志》。宓,音伏);养犧牲以庖厨,故曰庖犧。(【考证】《索隐》单本,以下无庖厨故曰四字)。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皞。皞,明也)。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按皇甫谧,伏犧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其后裔,当春秋时,有任、宿、须、句、颛臾,皆风姓之胤也”。

    这里,“伏羲”除“太皞”这个尊称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名字,一是“宓犧”,二是“庖犠”。

    而细思之下,这三个名字,还是有区别的。

    “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犧氏”,这句话说明,伏羲氏是在学会了织网,从而教授大家以更先进的方法进行渔猎之后,才名之曰“宓犧氏”的。“养犧牲以庖厨,故曰庖犧”,这句话又说明,伏羲氏是在学会了畜牧,能够以最好的牲畜,在厨房里做熟,以供奉神灵与祖先,才名之曰“庖犠氏”的。

    那么,“伏羲”之名,又是怎么来的呢?

    遍查史籍,这个名字,没有出处。

    我们还是就地取材,从“伏”“羲”两个字的字形、字音上,来分析一下这个名字的含意及其来历吧。

    “羲”,上面一个“羊”,显示牧羊;下面一个“禾”,显示种庄稼;“禾”下面又有一个“丂”,这个“丂”,从“考”从“巧”,有心源、心性之含义,而字形上又有龙云的形象,像从天上垂下来一条龙,是北方草原文化的象征;在“羲”的下面右方,是一个戈,显示战争。

    这样,整个“羲”字,就概括地描述了一个北方草原部落的文化特征。也就是说,“人类始祖”“伏羲”,曾经是一个北方草原性的部落。他们牧羊、种庄稼、崇尚蓝天白云的生活背景,经常进行战争。

    另外,《说文解字》曰:“羲者,气也,从兮音”。既从“兮”音,便有“兮”意。而“兮”字的本意却是“号角吹得‘嘘嘘’无力”的意思。这不正是说明,他们打仗打得很窝囊、很无奈吗?

    但是,单单一个“羲”字,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类始祖”。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始祖”,是在“羲”字的前面,还要加上一个“伏”字,叫“伏羲”。

    那么,“伏”又是什么意思呢?

    “伏”字的字形结构,是一个“人”带着一条“犬”。而“伏”字的本意却是趴在地上。一人一犬,趴在地上干什么呢?显然,这是在打猎或者打仗,是在伏击野兽或者敌人。

    这个意思就是说,尽管战争形势很严酷,可是,“人类始祖”“伏羲”,并没有投降,并没有言败,还是在以各种方式与敌人进行顽强的周旋。

    很明显,“伏羲”,并不是什么“人类始祖”,而是在继“宓犧氏”、“庖犠氏”之后,几乎将自己的整个部族带入战争之绝境的末代之王。

    “宓犧氏”、“庖犠氏”、和“伏羲氏”,是三个时代的祖先。“宓犧氏”,是因为制作了渔网,使大家得以清闲而得名;“庖犠氏”,是因为养出了牲畜,使祖先与神灵得到了更好的供奉而得名;“伏羲氏”,就是因为打了败仗而得名。

    可是,我们从“宓犧氏”和“庖犠氏”的“犧”字看,“犧”字是以“羲”字为字根而创作出来的。这个意思就是说,“羲”就是祖先,而“犧”,是用牺牲来祭祀先祖的祖先。也就是说,“羲”才是是真正的、指向明确的近祖;而“犧”,则是在近祖之先,印象模糊的历代远祖。由此可见,后人对这个战败了的末代之王的顶礼膜拜。

    那么,这个几乎将自己的部族带入战争之绝境的末代之王,为什么又会被他的后人们,如此地顶礼膜拜呢?

    第四节、祝融氏

    司马贞在《三皇本纪》中还记载:

    “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犧立,号曰女希氏。无革造,惟作笙簧(按礼明堂位及系本,皆云,女娲作笙簧),故《易》不载。不承五运,一曰:亦木德王。盖宓犧之后,已经数世,金木轮环,周而复始,特举女娲,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频木王也。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考证】各本,承作乘。今从单本),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按其事出《淮南子》也)。天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关于“祝融氏”,一般人的印象中,他应该在南方,是雷神或者火神。“南岳衡山”的主峰,就叫祝融峰(图)。

    那么,他怎么会跑到冀州河北来,与“共工氏”发生冲突,导致“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崩”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分析一下“祝融”与“共工”这两个名号的含意,就会略知一二。

    “祝融”之“祝”,是祭奉神灵、祷告求福。而古代能够主持祭祀仪式,与神灵通话的,都不是一般人,都是大权在握的人。“祝融”之“融”,是冬去春来,大地回暖,虫蛇从冬眠中复苏,万物恢复生机,这时候,就要开始进行农业生产了。这就是说,“祝融氏”是掌握节令,主持着农业生产的人。这会不会令我们想起,“伏羲氏”的“木德王,注春令”呢?

    “共工”之“共”,就是双手相捧;而“共工”之“工”,就是劳动工具。两个字合起来,就是用力地握紧生产工具,进行劳动。相对于“祝融氏”的大权在握,主持生产,“共工氏”就是失去自由、专事劳动的奴隶。

    这下,我们知道,为什么“共工氏”与“祝融氏”不共戴天了吗?

    那么,为什么“共工氏”要“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呢?

    这个,首先就要问一问,当“祝融氏”与“共工氏”大战之时,为什么只有“女娲氏”挺身而出,平定天下,而她的“哥哥”“伏羲氏”却不见踪影呢?他可是当时的“木德王”啊。

    其实,“伏羲氏”,就是“祝融氏”;“伏羲氏”就是“祝融氏”中的末代之王。

    从“祝融氏”的名字就知道,他是掌握着节令与农业生产的权贵之人,而且,他又是在冀州河北这个地方与“共工氏”发生战争;而史籍记载,“伏羲氏”也是“木德王,注春令”,又“都于陈,东封太山”——以今天的河南淮阳立都,在泰山封禅——他们在同一时代、同一个地方,有着相同的地位;那他们不就是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部族吗?

    至于“共工氏”要“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那是因为,“祝融氏”就是“伏羲氏”,就是所谓的“木德王”。

    “木德王”,就是这个时代的第一个王。

    这个说法,是来源于《五行图》中的“金木轮环”之说。

    《五行图》中的“木、火、金、水”,与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对应。春天木生、夏天火生、秋天金生、冬天水生。春季是一年的开始,所以,《五行图》中的“木运”,就是一个“金木轮环”中的第一运。而“祝融氏”是农业社会产生以来的第一个王,所以,“祝融氏”就是“木德王”。

    为什么史籍记载,“伏羲氏”要“东封太山”呢?

    因为,按照《五行图》的说法,“春、夏、秋、冬”四季,对应“东、南、西、北”四方。泰山是东方最高的山,是东方与天神最近的地方。而既然“伏羲氏”是“木德王”,行的是“木运”,对应的是春天和东方,他就理所当然地要归回东方的正位,当然就要在泰山封禅。

    由于《五行图》中说到“水生木”,而“共工氏”被“祝融氏”所奴役,一切劳动成果都归于“祝融氏”,所以,“共工氏”相对于“祝融氏”这个“木”,自己就是“水”。而“水”虽然生“木”,但是,如果“水”太多了呢?那就是“水多木漂”了。

    所以,“共工氏”就要乘着洪水起事,反抗“祝融氏”的统治。

    这就是“共工氏”“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的真正含意。

    当然,“共工氏”并没有打败“祝融氏”,只是让“祝融氏”政权崩溃,天下不稳,即所谓的“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不过,这时候,“女娲氏”出手,帮了“共工氏”的大忙。

    《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女娲炼五彩石以补天,断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这里的“杀黑龙以济冀州”,就是截断“祝融氏”与其老家燕山之北的联系,使“祝融氏”没有了后方的支持,前方,就无法战斗,“祝融氏”,就变成“伏羲氏”了。

    《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

    《左传·昭十七年》:“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竹书纪年》记载:“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

    “女娲氏”“杀黑龙以济冀州”,这里的“黑龙”,显然就是“祝融氏”部族中的一个部落,此时驻扎在河北,维护着“祝融氏”部族与后方的联系。

    而“女娲氏”消灭了这个“黑龙氏”部落,显然就让“祝融氏”部族首尾难以相顾。

    这样,“伏羲氏”,也就是“祝融氏”的前锋,回不了故乡,就只好一路南下,到达湖南衡山了。

    《三皇本纪》中说:“伏犧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

    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

    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最后一任“祝融王”,也就是“伏羲氏”,到了南方,死后,就葬在南方;而他之前,还有一任“祝融王”,战死在山东,其遗体,就葬在山东。

    前后两任“祝融王”,也就是两任“伏羲氏”,由于时局的不同,死在不同的地方,也就安葬在不同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