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遥想女娲当年,是在哪里补天呢?她的后裔们,于今又都在何处呢?

 与春天同行 2021-12-01

“女娲补天”,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

文章图片1

战国时的《列子·汤问》记载:“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

西汉时的《淮南子·览冥训》也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到唐朝,司马贞的《三皇本纪》又记载:“当其(指女娲氏)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

从这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位作者的分别记载来看,《列子·汤问》,只是随便一说而已,并不是专门为了讲一个故事而说的那段话。

到《淮南子·览冥训》,则是做了一定的功课,就是为了讲好这个故事。

所以,《淮南子·览冥训》的故事中,有背景、有地点、有行动、有过程。

但是,应该是资料搜集还嫌不足,除了主角女娲氏外,《淮南子·览冥训》这个故事中,并没有提到其他的什么人物。

而再到司马贞的《三皇本纪》,那就相对是做足了功课,资料就搜集得相对比较齐全了。

所以,《三皇本纪》就既有背景、有地点、有行动、有过程,也有除女娲氏之外的其他人物——共工氏和祝融氏。

总的来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就是当时祝融氏统领着天下,而共工氏不服,所以,共工氏乘着洪水爆发,“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结果,就是共工氏“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

文章图片2

这时候,女娲氏就“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

那么,我们再来逐个地分析理解,这个故事之叙事中的每句话,每个字词,都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共工氏“乃与祝融战”的地点,是在“冀州”。

那么,冀州在哪里呢?

文章图片3

我们现在的河北省,其简称就是“冀”。

所以,古时的“冀州”,大概就是在现在的河北省中西部,到山西省的东部一带。

而女娲氏“炼石补天”,是不是也在“冀州”呢?

大概不是啊。

因为,女娲氏是在共工氏“乃与祝融战”的时候,去“以济冀州”的。

这里面的一个“济”字,表明她们是很多人喊着号子,一起过河,然后,才到达“冀州”。

所以,女娲氏她们不是“冀州”人,而是“冀州”以外的人。

当然,既然她们能够“以济冀州”,那也说明,她们其实离“冀州”并不是很远,应该是就在“冀州”的附近。

我们先不追究女娲氏是哪里人,也不追究她是在哪里“炼石补天”。

我们先看看,女娲氏她们到“冀州”去,是去干嘛呢?

因为,她是在共工氏“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导致“天柱折,地维缺”的情况下,去“以济冀州”的。

所以,她们去“冀州”,就是为了解决共工氏和祝融氏之间的争端,以求天下太平。

那么,她们去“冀州”解决争端,求得天下太平的手段是什么呢?

我们发现,《三皇本纪》中的“以济冀州”一句,在《淮南子》中,是多了三个字的,就是“杀黑龙”三个字。

那么,为什么《淮南子》中会多三个字,而《三皇本纪》中要少三个字,要把“杀黑龙”三个字去掉呢?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女娲氏所杀的这个“黑龙”,真的是一条龙吗?

文章图片4

其实,龙是一种图腾,是一种虚拟性的动物。

女娲氏是不可能杀龙的,她只能杀,以龙为图腾的某个人,或某一群人。

还是在《三皇本纪》里,司马贞就记载:庖牺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

所以,女娲氏所杀的这个“黑龙”,就是庖牺氏部族中的一个部落,或一支军队。

这个部落或这支军队,在庖牺氏部族里,以“黑龙”为名号。

那么,女娲氏“以济冀州”,是为了去平息共工氏和祝融氏之间的纷争,她去杀庖牺氏部族中的“黑龙”干什么呢?

这当然是由于,祝融氏,就是庖牺氏;“黑龙”,作为庖牺氏部族中的一个部落,就是祝融氏部族中的一个部落。

“祝融”的本意,就是春天冰雪融化的时候,举行祭祀,以祈祷新的一年里农业生产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古代社会,是神权至上的,举行祭祀的人,就是部落或部族中的领导者。

所以,祝融氏,就是领导者的意思。

那么,相对的,共工氏,当然就是被领导者,就是劳动者——奴隶的意思。

《三皇本纪》记载,庖牺氏“代燧人氏继天而王”。

所以,祝融氏就是庖牺氏,共工氏就是被征服的燧人氏。

这样,女娲氏“杀黑龙”,当然就是去帮助燧人氏打击庖牺氏,也就是帮助共工氏打击祝融氏。

《三皇本纪》记载:“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木德王,注春令,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

另外,其《索引》中又记载:“伏牺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

而我们通过考古发现:距今7400年,东北辽西地区的兴隆洼文化,转变为赵宝沟文化;距今7100年,河北地区的磁山文化消失;距今7000年,河南地区的裴李岗文化消失;距今6500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就出现了一座属于赵宝沟文化之王墓的“天盖墓”。

文章图片5

庖牺氏的“庖”,就是草原上的蒙古包。

庖牺氏的“牺”,繁体字为“犧”,字形结构为“牜 羊 禾 丂 戈”,就是半农半牧,以龙为图腾,尚武好战的祖先之意。

所以,庖牺氏的特征,正符合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的特征。

而燧人氏,一般认为,其地望就在现在的河南商丘。

庖牺氏“代燧人氏继天而王”,也就是赵宝沟文化,征服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入主中原。

但是,庖牺氏又“立一百一十一年崩”。

这个记载,也是为我们现在的考古发现所证实的。

整个中原地区,就一座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的“天盖墓”,是属于赵宝沟文化。

这座“天盖墓”,作为一座王墓,表明了赵宝沟文化确实入主过中原。

但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昙花一现,又说明,赵宝沟文化,入主中原没多久,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了。

而赵宝沟文化入主中原后“立一百一十一年崩”的原因,就是共工氏“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女娲氏又来“杀黑龙以济冀州”,帮助共工氏打击祝融氏。

《三皇本纪·索引》记载:“伏牺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

而河南濮阳西水坡的“天盖墓”,就正是在“山阳高平之西”。

距今6400年,与河南濮阳西水坡“天盖墓”落成的同时,东北辽西地区的赵宝沟文化,转变为红山文化,而南方长江南岸和汉水西岸,则出现了大溪文化。

文章图片6

大溪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一样,也是崇尚玉文化的。

所以,“伏牺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的意思,就是伏羲氏的老王战死,被匆忙地安葬在“山阳高平之西”,而他们的新王,就带领大家逃到了南方;他们的新王死后,也安葬在南方。

那么,我们回头再说女娲氏,她到底是哪里的人氏呢?她是在哪里“炼五色石以补天”呢?

女娲氏的“娲”,其中的“呙”,是“鬲”的误写。

文章图片7

而“鬲”,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并且重要的陶器,相当于后来的青铜器中的鼎。

文章图片8

而“娲”的读音通“蛙”,“蛙”则是马家窑文化族群的图腾。

文章图片9

所以,女娲氏就是马家窑文化族群的祖先。

娲氏这个名号,实际上就是马家窑文化族群,给他们祖先们的谥号,实际上应该是“有娲氏”。

而“娲”的前面,去“有”加“女”,变为“女娲氏”,这大概就是后来的其他族群,为了将她们和伏羲氏对应,而特意所做的改变,以突出她们有娲氏与伏羲氏之间特性的对比。

马背上的伏羲,山水间的女娲。伏羲氏性情阳刚,女娲氏气色阴柔。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末期文化。

在她的前面,还有大地湾文化、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都是属于仰韶文化。

而距今6400年之前的仰韶文化,就是属于半坡文化的发展时期。

所以,女娲氏就是半坡文化或大地湾文化的主人。

而在距今6400年前后,仰韶文化也是从渭水流域的上游,发展到了渭水流域的下游,接近了豫西和晋南。

所以,女娲氏才有可能去“以济冀州”。

那么,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难道,女娲氏是真的补过天吗?

实际上,这件事情,要从《五行图》说起。

文章图片10

晋朝张华《博物志》曰:“石者,金之根甲;石流精以生水,水生木,木含火”。

在金属未出现之前,其实,《五行图》就早已存在。

当然,那时候的《五行图》里,是不可能含有“金”元素的,相应的元素,就是“石”。

所以,那时的“五行生克”就是:“石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石;石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石”。

所以,所谓的“炼五色石以补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就是一种宗教活动。

就是,女娲氏企图通过以“火克石”的宗教仪式,来达到阻止“石生水”的目的。

“石”不生“水”了,洪水,不就被制止了吗?

所以,我们看到,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天”的前提是,共工氏“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

共工氏为什么要“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呢?

因为,庖牺氏,也就是伏羲氏、祝融氏,是“木德王”。

那么,相应的,被庖牺氏所取代的燧人氏,就是“水德王”了。

所以,共工氏部族就认为,他们部族的神灵是“水神”。

这就是共工氏“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的原因。

洪水爆发,说明他们共工氏部族的神灵有威力啊,那么,他们借助他们部族的神灵的威力,去反抗祝融氏,就容易成功啊。

那么,洪水爆发,女娲氏又该怎么办呢?

洪水爆发,对于所有要正常生活的人们来说,都是灾难。

所以,女娲氏当然是要制止洪水继续蔓延。

所以,女娲氏就要“炼五色石以补天”。

而我们看到,女娲氏在“炼五色石以补天”之后,还有“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杀黑龙以济冀州”的举动。

“杀黑龙以济冀州”的含义,我们已经分析过。

那么,这“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又是什么含义呢?

在理解了“炼五色石以补天”的含义之后,我们对“聚芦灰以止滔水”的含义就应该不难理解。

那就是以焚烧芦苇的方式,实现“火生土”,从而达到“土克水”的目的,以制止洪水泛滥啊。

所以,“炼五色石以补天”和“聚芦灰以止滔水”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制止洪水泛滥。

那么,“断鼇足以立四极”是什么意思呢?

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就要首先了解,当时的天下,是有四大部族势力的。

女娲氏、祝融氏、共工氏是三大部族势力,另外还有一大部族势力,就是山东地区的北辛文化族群。

文章图片11

而且,当时的共工氏之所以会“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庖牺氏“都于陈,东封泰山”,去与北辛文化族群作战。

“都于陈”,就是以河南淮阳为都邑。

“东封泰山”,就是要将他们庖牺氏部族的“木神”请到东方的泰山,“以归正位”。

但是,他们在进攻山东,夺取泰山的时候,遭到山东地区北辛文化族群的强烈抵抗。

这时,共工氏看到祝融氏没有拿下泰山,也就是祝融氏部族的“木神”没有归于其东方“正位”。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祝融氏的江山没有得到他们的“木神”很好的保佑,就是不周全的。

所以,共工氏才敢于奋力一搏,去“头触不周山崩”。

我们可以看到,山东地区到现在还有“泰山石敢当”的宗教习俗。

文章图片12

那么,泰山石,敢当谁呢?

就是敢当祝融氏部族的“木神”啊。

因为“石克木”,而祝融氏部族的神灵是“木神”,所以,北辛文化族群就以他们的神山——泰山上的“石神”,来抵挡祝融氏部族的“木神”。

所以,祝融氏,是被北辛文化族群、共工氏部族、女娲氏部族联合打败的。

当祝融氏被打败,其主力部队逃到南方之后,女娲氏就号召“断鼇足以立四极”。

其中的“断鳌足”,就是劝说四大部族,不要依仗武力,做不安分的主动;“立四极”,就是号召四大部族势力,各自建立自己的神权与政权,大家相互尊重。

我们可以看到,在神农氏时代(距今6500到距今5500年)的很多文化遗址里,都有“无足玉龟”(山东地区是龟壳)和“八角星纹”。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这其实就是女娲氏的“断鼇足以立四极”得到各部族响应的表现。

”无足玉龟”,就是象征各部族的领袖们,接受了女娲氏“断鳌足”的号召,没有了不安分的思想。

”八角星纹”,就是象征四大部族联合各自领地里的其他小部族,组成四面八方,大家相互尊重,在天下共同的领袖神农氏的领导下,和平共处。

神农氏时代,仰韶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渭水流域扩张到了整个中原。

但是,不要以为,这是女娲氏部族向中原地区扩张了。

其实,这是神农氏向天下传播先进的文化,而他们女娲氏部族的文化,几乎被中原地区的共工氏部族,照单全收的结果。

试想,女娲氏既然提倡“断鼇足以立四极”,她们还可能向中原地区扩张,去抢占中原地区共工氏部族的地盘吗?

那么,后来呢?神农氏时代之后,女娲氏部族还是继续生活在她们的渭水流域吗?

其实,不等到神农氏时代之后,女娲氏部族就开始了分化。

一部分女娲氏后裔,就开始向西方出走,从而形成了马家窑文化。

文章图片15

这其中的原因,应该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造成了人们的思想变化,女娲氏部族,逐步在由氏族公社,向私有制社会转变。

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由于部落发生分裂,一部分对现实不满的人,就离开他们所不满的现实,而前往另外的地方,去寻找他们心中的希望。

而在女娲氏部族的本身,有一部分人离开自己故乡的时候,另有一些其他部族的人们,却陆续来到她们渭水流域,成为了她们这里的新居民。

这第一批来到的,就是中原地区共工氏部族和山东地区蚩尤氏部族的逃难的人们。

由于女娲氏“以济冀州”,帮助共工氏部族和蚩尤氏部族,打败了伏羲氏部族;加上历代的神农氏炎帝领导天下,维护天下秩序,使共工氏部族和蚩尤氏部族的人们,对女娲氏部族怀有宗教般的情感,所以,在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之后,战败的共工氏部族和蚩尤氏部族的人们,就纷纷向他们心中的圣地——女娲氏部族所居住的渭水流域这边逃难。

考古人员在宝墩文化遗址中,发现一些人有口含石球,敲掉门牙的习俗,而这正是北辛文化族群的后裔——大汶口第一期文化族群的习俗。

这说明,在涿鹿之战蚩尤氏战败之后,他们部族的一些人,确实是逃到了西方;然后,又和女娲氏部族的一些人一起,继续南逃,从而创造了宝墩文化。

文章图片16

在中原和山东地区的逃难者第一批来到渭水流域之后,距今5000年,红山文化族群,就又有一批人来到了渭水流域。

红山文化族群,为什么会来到渭水流域呢?

这就又要接着讲关于女娲氏“以济冀州”,《淮南子》的记载,和《三皇本纪》的记载 为什么不同了。

《淮南子》记载的,是“杀黑龙以济冀州”;而《三皇本纪》,是“以济冀州”,去掉了“杀黑龙”三个字。

为什么《三皇本纪》要去掉“杀黑龙”三个字呢?

因为,这样的记述,是不准确的。

女娲氏打败了黑龙氏部落,并没有消灭他们,而是把他们带回了陕西,使他们变成了后来的少典氏。

正是少典氏,孕育了后来的黄帝世系。

文章图片17

黄帝为什么“有云瑞,故以云纪事”呢?

因为,云聚为黑,他们的祖先就是黑龙氏啊。

少典氏——黄帝,本是属于伏羲氏部族。他们和红山文化族群,是同一个族群,同一个祖先。

所以,红山文化族群在遭遇其他游牧民族攻击的时候,就去投靠他们的同族兄弟,就通过少典氏部族,进入了渭水流域。

后来,黄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失败,颛顼大帝继续和北方游牧民族大战。

而颛顼大帝的战略前线,就是陕西北部的老虎山文化区,那里是黄帝世系和红山文化族群西逃的居民的共聚区。

这样,原本在太湖流域的颛顼世系,也就是所谓的夏族(实际上是颛顼大帝的母族为夏族),就也来到了渭水流域。

文章图片18

这实际上就是华夏民族的真正由来。

北方属华,南方属夏。南北结合,就成为了华夏。

那么,在其他族群纷纷因为各种原因,来到渭水流域的时候,原本就生活在渭水流域的女娲氏部族的后裔们,又是什么反应呢?

他们原本就有向西、向南迁徙和发展的趋势,在其他族群纷纷来到,社会局面更加复杂的情况下,他们当然就会加大力度,进一步地向西、向南迁徙发展了。

所以,今天的西藏、尼泊尔,乃至东南亚的缅甸等地,就都有女娲氏的后裔。

为什么起源于尼泊尔的佛教,在中国本土,还会胜过本是起源于中国的道教呢?

文章图片19

我们看看,如来佛坐下的莲花,与马家窑文化中的蛙,有什么关联呢?

文章图片20

蛙,是马家窑文化族群的图腾。

这马家窑文化族群的图腾——蛙,不就是经常坐在荷叶上的吗?

而荷叶所供养和滋润的,又是什么呢?

不就是莲花吗?

文章图片21

这就是说,蛙就是莲花,莲花就是蛙。

所以,佛教文化,其实就是马家窑文化的发展,她本来就是我们远古的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她从西土而来,不过就是一种出口转内销而已。

所以,所有信奉佛教的人,其实,基本上在血缘上,就是一家人。

这么说,马家窑文化向西方迁徙发展了,那么,在渭水流域,还有没有女娲氏或神农氏的后裔呢?

当然有。

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向外发展的,终究是少数,大多数女娲氏或神农氏的后裔,其实还是顶着压力,坚守故乡的。

在商朝,我们就看到,史籍多次记载“高宗伐鬼方”。

那么,这个“鬼方”在哪里呢?他们又是什么人呢?

“鬼方”,在商朝的西北部,大概就是今天的山西、陕北一带,当然就是传统的女娲氏部族居住区。

他们是什么人呢?

这就要我们知道,“鬼”是什么?

文章图片22

“鬼”,就是一个人的头上带着一个大大的面具。

那么 ,这样的形象,我们在考古学上有没有发现呢?

事实上,在仰韶文化西安半坡文化遗址中,我们就发现了这个形象。

文章图片23

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上面的“人面鱼纹”,不就是一个大大的面具套在人的头上吗?

当然,当时的人们是以鱼为图腾,所以,面具上画的就是鱼。到后来人们又以蛙为图腾,面具当然又要画上蛙。

总之,神灵可以变化,这种跳大神的方式不会变,就是人头上套上一个大面具。

这样的模仿神灵的形象,就是“鬼”。

而这种“鬼”,就是女娲氏部族与神灵交流的一种方式。

这样的与神灵交流的方式,直到解放前,还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存在。

而这些少数民族,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女娲氏的后裔。

所以,“高宗伐鬼方”的“鬼方”,就是女娲氏的后裔。

她表明直到商朝,女娲氏的后裔还在渭水流域生活,并且保留着其祖先的敬奉神灵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