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道华夏九轮回(1)

 澴川行者 2020-03-23

司马迁的《史记》,自五帝时代开始写起,盖是因为:“书缺有闲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但是,唐代散朝大夫,人称小司马的司马贞,又深感“君臣之始,教化之先,既论古史,不合全阙”,所以,他就“虽复浅近,聊补阙云”,又补记了《三皇本纪》。

然而,毕竟“三皇已还,载籍罕备”,即便有了这本“聊补阙云”的《三皇本纪》,人们对于华夏历史的整体面貌,还是不甚了了。

幸好,当今考古学的发展,为我们打开了透视历史的另一扇窗。

通过考古发现,印证历史传说,我们,现在可以判定,我们华夏民族的历史,是从距今7000年左右开始,波澜起伏,绵延至今的。

这前后,大体应该分为九个历史阶段,分别是:一,庖犧时代的“木德王”;二,神农时代的“以立四极”;三,五帝时代的“协和万邦”;四,夏商周时代的“家天下”;五,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六,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夷狄汉化;七,隋唐时代的汉族胡化;八,宋元明清的工商业兴起;九,近代以来的民主革命。

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九个阶段,进行分别性的回顾和论述。

第一章  庖犧时代的“木德王

 第一节   龙从哪里来

都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那么,我们这些“龙的传人”,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考古发现,最早的龙,是出现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东北辽西地区的兴隆洼文化遗址,。


兴隆洼文化遗址的石块堆塑龙

随后,就是距今7000年左右的赵宝沟文化遗址,仍然是在东北辽西地区。


赵宝沟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块猪骨堆塑龙


而到距今6400左右,龙,就出现在了中原地区的河南濮阳西水坡文化遗址。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蚌塑龙

此后,龙又回到了东北辽西地区,是距今6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遗址。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龙


当然,与红山文化遗址相对,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址中,也有龙。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龙


但是,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址,比红山文化遗址的年代要晚一些,是距今5800年到5300年。

在这之后,龙的再次出现,就是在距今4300到3900年的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和距今3800到3500年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村遗址了。

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陶盘蟠龙

河南偃师二里头村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

由此,我们可以判定,我们的祖先,最先是居住在东北辽西地区的。

后来,他们逐渐南下统治中原,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

第二节   “宓犧”“庖犧”“伏犧”

那么,我们的祖先叫什么名号呢?他们是对应于史籍记载中的哪一个历史人物呢?

查《三皇本纪》,上面记载:“庖犧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而“庖犧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这说明,他就是我们这些人的祖先。

而我们进一步地分析庖犧氏这个名号中的这个“犧”字,发现这个字,是由“牜”、“羊”、“禾”、“丂”、“戈”几个字组合而成的。

而“牜”是祭祀品,“羊”是牲畜,“禾”是庄稼,“丂”是图腾——天上挂着的龙,“戈”是兵器,代表战争。

这不活脱脱的,是对来自北方的、半农半牧、以龙为图腾、尚武好战的一个民族的描绘吗?

这就正好和东北辽西地区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赵宝沟文化遗址、和红山文化遗址相映证,表明我们的祖先,确实是来自北方,我们的祖先,就是这三个文化遗址的主人啊。

但是,同样是《三皇本纪》,她却又一会儿说“太皞庖犧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犧于成纪,蛇身人首”;一会儿又说“庖犧氏······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犧氏,养犧牲以庖厨,故曰庖犧”;一会儿又说“庖犧氏······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按皇甫谧,伏犧葬南郡”。

这样,我们的一个祖先,就一身扛有“宓犧”、“庖犧”、“伏犧”这样的三个名号啊。

那么,为什么一个祖先,会有三个名号呢?

好像《三皇本纪》也解释了原因,是因为“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犧氏,养犧牲以庖厨,故曰庖犧”。

这个意思是说,织造渔网去贩卖,教导别人用渔网捕鱼的祖先,就叫宓犧氏;在草原上放牧,于毡包房中祭祀神灵的祖先,就叫庖犧氏。

那么,伏犧氏呢?

“伏”,趴卧隐蔽;“犧”——“兮”也。

伏地而走,可歌可泣的祖先,就叫伏犧氏。

君不见,“伏犧葬南郡”?

我们的祖先,本来是来自于北方,可是,他们没有叶落归根,反而死后葬在湖南——“南郡”。

这是什么原因呢?

“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这就是原因啊。

我们的祖先,在进入中原,东封泰山,前后不过一百一十一年的时候,就打了败仗,江山崩溃,又回不去东北老家了,只好逃到湖南,最后,也死在湖南。

所以,“宓犧”、“庖犧”、“伏犧”,都是我们的祖先;但是,他们分属于三个不同的时代。

宓犧氏,是属于我们的渔猎时代的祖先;庖犧氏,是属于我们的游牧时代的祖先;伏犧氏,就是属于我们的从半农半牧时代到南下中原以来的祖先。

所以,这几个名号是怎么来的呢?

这几个名号,是伏犧氏的后人们,为了纪念祖先们的业绩,而给自己历代的祖先们所封的谥号。

那么,这个给自己历代祖先追封谥号的后人,又是谁呢?

我们看“犧”字里面的“丂”,是天上挂着一条龙。

那么,我们再看所有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龙,哪一种龙,是可以上天的呢?

兴隆洼文化遗址中的龙,实际上就是恐龙,是古人根据它们所看到的恐龙化石想象出来的,这种龙,是不可能上天的;赵宝沟文化遗址出土的龙,是猪首蛇身之龙,猪和蛇都不是天上之物,所以,这种龙,也不可能上天;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龙,就是龙马,是扬子鳄和马的结合,这种龙,是在水里和岸上,也不会上天;红山文化遗址和凌家滩文化遗址出土的龙,都是对前面几种龙的模仿,也不会上天;只有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龙,才很明显地长出了翅膀,可以上天。

而二里头文化,是属于五帝时代末期,或者夏商周时代早期的文化。

我们再看《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从黄帝时代开始,龙,就为云龙,就可以上天了。

所以,“犧”,就是祖先;这个祖先,是黄帝部族的祖先。

而根据不同时代的祖先之不同的功绩,黄帝部族,就给他们的祖先,追封了不同的谥号。

第三节   华胥氏和宓犧氏

通过对宓犧氏、庖犧氏、和伏犧氏几个名号的追根溯源的分析,我们发现,我们的祖先宓犧氏、庖犧氏、和伏犧氏,也有他们更早的祖先,那就是华胥氏。

而且,华胥氏、宓犧氏、庖犧氏、伏犧氏,并不都是生活在东北辽西地区,他们的最早的老家,是“成纪”——“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犧于成纪”。

那么,“成纪”又在哪里呢?

“成纪”,在战国时代就设为县,地方,就在今天的甘肃天水秦安地区。

恰好甘肃天水秦安地区,有一个大地湾文化遗址,是仰韶文化的源头。

甘肃天水大地湾文化遗址

大地湾文化遗址,一共有六个文化层。

第一至第三文化层,形成于距今60000至20000年,地层中有石英砸击技术产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

第四文化层,形成于距今20000至13000年,细石器技术产品和大地湾一期陶片就开始出现。

第五文化层,距今13000至7000年,就是以细石器和大地湾一期陶片为主。

第六文化层,距今7000至5000年,就主要是半坡文化和其后面的仰韶文化晚期的陶片了。

我们摒弃神话色彩,以客观唯物主义的态度来分析“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犧于成纪”这句话,其中的“大人”,可以理解成“掌握我们命运的历史巨人”,“雷泽”,可以理解成“雷雨交加,湖泽众多”,“成纪”,可以理解成“成就了一段值得纪念的历史”。

那么,总的说来,这句话就应该理解成:“庖犧氏的母系氏族,是华胥氏部落,华胥氏部落踩着历史的脚步,奋斗在雷雨交加、湖泽众多的渔猎时代,成就了一段可歌可泣、值得纪念的历史,从而孕育出了庖犧氏部族。”

那么,这句话中的华胥氏,实际上就还包含着宓犧氏。

因为,宓犧氏,也是在渔猎时代依靠织造和贩卖渔网生活的。

我们把目光放远了看。

研究人员说,在距今4.4万年至2.8万年间,地球上出现了一个较为温暖的亚间冰期。

距今3万年,是这段亚间冰期的最高温期。

而北京山顶洞人,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他们以渔猎和狩猎生产,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在北京山顶洞人的遗址里,发现了鲩科、鲤科鱼类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

这说明,当时的他们,能够在深水区域捕猎比较大型的鱼类。

山顶洞人捕鱼示意图

而北京山顶洞人的生活时间,是介于距今34000年至27000年之间;大地湾文化遗址的第一至第三文化层,介于距今60000年至距今20000年之间。

北京山顶洞人的生活时间,是对应于大地湾文化遗址的第一至第三文化层的发展时间的。

所以,华胥氏和宓犧氏,就是大地湾文化遗址第一至第三文化层的主人。

至少,他们分别是属于大地湾文化遗址的第二文化层和第三文化层的主人。

那么,为什么有第二文化层和第三文化层的差异呢?

华胥氏和宓犧氏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华胥氏之“胥”,读音与“犧”相似。

汉字的特点,就是同音具有同义,所以,“胥”,也是黄帝部族的祖先。

但是,为什么“胥”和“犧”字形不同,读音也有区别呢?

因为,华胥氏之“华”,提示了华胥氏的图腾是“光华”,包括火光的“光华”和花叶的“光华”。

仰韶文化花叶纹彩陶

这就是说,华胥氏所信奉的神灵,是不吃肉的。

但是,“牜”为牺牲,是肉食性的供奉。

宓犧氏之“犧”,提示宓犧氏所信奉的神灵,是吃肉的。

那么,宓犧氏的图腾是什么呢?

没有哪部史籍,明确地记载宓犧氏的图腾是什么。

但是,《三皇本纪》说,庖犧氏“蛇身人首”,又说,庖犧氏“有龙瑞,以龙为官”。

怎么庖犧氏,又以蛇为图腾,又以龙为图腾呢?

《三皇本纪》还说,女娲氏“蛇身人首”。

而女娲氏的一个“娲”字,又提示,女娲氏是以“娲”——“蛙”为图腾的。

而我们都知道,庖犧氏和女娲氏是兄妹。

那么,庖犧氏和女娲氏,都是“蛇身人首”,他们又各自分别以龙和蛙为图腾,他们的这个共有的“蛇身人首”之图腾,就意味着什么呢?

当然就是意味着,他们还没有分家的的时候,他们所共有的图腾,就是“蛇身人首”。

汉代墓葬中的蛇身人首壁画

而庖犧氏和女娲氏还没有分家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

当然就是他们还是共同属于宓犧氏的时候啊。

所以,“蛇身人首”,就是宓犧氏的图腾。

“胥”的字形,为一个“足”,加一个“肉”,意为跑腿就有肉吃。

考虑到华胥氏是生活在渔猎时代,这说明,他们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够具有渔猎和狩猎的机会。

相对的,宓犧氏就不捕鱼,不用那么辛苦。

因为,一个宓犧氏的“宓”字,提示他们是在房子里工作,不用到外面捕鱼。

宓犧氏是靠织造和贩卖渔网生活的。

另外,说文解字直接解释,“胥”意为蟹酱。

这就是说明,华胥氏只能是在浅水区域,捕猎一些小型的介壳性的鱼类,还不可能像宓犧氏一样,织造渔网,到深水区去捕鱼。

我们考虑到甘肃天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即使是在雷雨交加、湖泽众多的渔猎时代,那里也不可能有湖泊。

那里,绝对不是一个适宜于渔猎生产的好地方。

所以,华胥氏在这个地方生活,就说明了,他们当时的实力不够,在竞争性的生存环境中,他们只能是被排挤到生活艰难的地区。

而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华胥氏,才会努力奋斗、积极探索新的出路。

崇拜花叶的光华,就是表示,他们在研究植物的习性,在尝试从事农业生产。

当然,渔猎生产带来的定居生活,不仅是让他们具有尝试从事农业生产的欲望,也让他们具有尝试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欲望。

但是,他们更显著的成就,还是学会了织造渔网,从而由华胥氏变为了宓犧氏。

宓犧氏和华胥氏,不仅是在生产与生活层面大不相同,更是在精神层面,也大不相同。

华胥氏的实力,太过单薄。他们只能处在屈从的地位,任人摆布。

他们只能是崇拜人畜无害的花叶之光华。

而宓犧氏织造和贩卖渔网,从事工商业生产,要经常性地与一些强势部落打交道,太过软弱,肯定是行不通的。

但是,他们的实力,仍然不够和一些强势部落硬碰硬。

况且,买卖的事情,是要你情我愿,是要有一个良好的买卖氛围,你不可能去和满世界的仇敌做买卖。

所以,宓犧氏,就崇拜蛇。

蛇的生存策略,就是能屈能伸。

蛇,能屈能伸

而屈为阴,伸为阳。

阴阳太极图

在能屈能伸的生活领悟中,阴阳文化,一阴一阳,就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原始密码。

第四节  女娲氏 

当我们谈论到华胥氏、宓犧氏、庖犧氏、伏犧氏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不想到女娲氏。

因为,我们所口口相传的关于伏犧氏和女娲氏的故事中,伏犧氏和女娲氏是兄妹。

他们都是华胥氏的儿女,而且,他们还结了婚。

那么,真实的历史中,女娲氏,到底是个什么面貌呢?

她和伏犧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娲”——“蛙”,同音具有同义,这两个字具有相同的含意。

而“蛙”意味着什么?

“蛙”意味着肚皮大,繁殖力旺盛。

所以,“蛙”,可以作为一种生殖崇拜的图腾。

“女娲造人”的神话,大概也是产生于生殖崇拜。

而崇拜“蛙图腾”的,是什么人呢?

我们看到,在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就出土有“蛙图腾”。

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蛙纹彩陶

这就是说,马家窑文化的主人,就是崇拜“蛙图腾”的人。

而马家窑文化,是属于仰韶文化的晚期文化,她所对应的年代,就正是神农氏炎帝和黄帝新旧交替的年代。

也就是说,在黄帝部族,给自己的先祖追封谥号的时候,马家窑文化的主人,也给自己的先祖追封谥号。

正像黄帝部族以他们的图腾——云龙,代表他们的祖先一样;马家窑文化的主人,也以自己部族的图腾——蛙,来代表自己的祖先。

所以,他们就追封他们的祖先为“蛙”——“娲”氏。

而从“娲”这个字形上看,她是一个“女”加一个“呙”,其中的“呙”,是做饭用的陶器。

陶鬲


古人用陶器做饭,不稀奇。

稀奇的是,为什么要用做饭的陶器,来作为一个人,或者一个部族之祖先的谥号呢?

这里,就有叙述其业绩,宣示其为“呙”的发明者的意思。

而“呙”作为一种做饭用的陶器,它其实,只是众多陶器中的一种。

并且,它也不是最早的陶器。

熟悉新石器考古的人就知道,哪里有陶器,哪里就有农业生产。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陶器,就是因为要盛装农作物的种子,才被人们创造出来的。

这一点,在西方考古学中,尤其表现明显。

  

古埃及陶器(金岷彬供图)

西方陶器,从来就不是用来作为炊器使用的,而只是用来作为盛器使用。

即使是在我们东方,最初的陶器,也都不是炊器,而只是用来盛放货物的罐与坛。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世界上最早的陶罐距今20000

没有陶器用来储藏农作物的种子,农业生产,就无法开展。

只有解决了农作物种子的储藏问题,农业生产,才能迈开第一步。

那么,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是在什么时候创造出来的呢?

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说,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是在距今20000年左右创造出来的,地点,就在今天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

而在甘肃天水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址的第四文化遗层,大地湾文化一期陶片,也开始出现。

这个文化遗存的年代,就正是在距今20000至13000年之间。

也就是说,大地湾文化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是和世界上最早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的新石器时代,同步进行的。

而大地湾文化遗址的新石器文化,就是仰韶文化的先驱。

也就是说,大地湾文化遗址之新石器文化的主人,就是马家窑文化的主人之祖先。

那么,最早的,在大地湾文化遗址制造陶器的人,就是女娲氏吗?

如果,女娲氏就是大地湾文化遗址最早的制造陶器的人,那么,马家窑文化的主人,为什么不用“缶”或者“瓦”来追封他们的祖先,而要用“呙”——“娲”来追封他们的祖先呢?

这里,就应该有一个时代限定的问题。

“缶”,本意为制造陶器,引申意义为所有泥制的瓦器,当然就是最早的陶器;“呙”就是鬲,三足型的炊具,当然是随后制造出来的;“瓦”,本意为用于遮盖屋顶的、凹形或凸形的泥板烧制品,当然就是最后制造出来的。

而按照马家窑文化的主人们的认识,“缶”,应该并不是由女娲氏制造出来的;或者,不是由女娲氏独立制造出来的;“呙”和“瓦”,才是由女娲氏独立制造出来的。

其中,“呙”先制造出来,“瓦”后制造出来。

所以,马家窑文化的主人们,就用“呙”来追封他们的祖先为“娲”氏。

这里,就又有一个问题。

不管“缶”是不是由女娲氏独立制造出来,制造出“缶”的人,肯定,也是马家窑文化之主人们的祖先。

为什么,马家窑文化的主人们,要把“缶”和“呙”这个问题,分得这么清楚呢?

为什么,他们只追封“女娲氏”这个祖先,而不追封他们的“女娲氏”之前的祖先呢?

我们看三皇本纪:“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犧立,号曰女希氏”。

为什么,“女娲氏”又是“女希氏”?

“希——犧”,同音具有同义,“犧”是黄帝部族的祖先,那么,“希”,也是黄帝部族的祖先。

但是,“希”和“犧”,又是同音不同形。

为什么用“希”,而不是同样地用“犧”来代表这个祖先?

“犧”中有“牜”,是自己要供奉的祖先;“希”中无“牜”,这个祖先,是用不着自己供奉的。

为什么呢?

“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犧立”——一个“代宓犧立”,暗示着庖犧氏和女娲氏的分道扬镳。

庖犧氏,到草原上放牧去了;女娲氏继续留在成纪,顶立了华胥氏和宓犧氏的门户。

而黄帝部族,是庖犧氏的直系后裔;女娲氏,只是他们的旁系祖先。

“希”的本义,是经线宽疏、轻软透气的细葛布。

这个意思就是说,“女希氏”这个祖先,与他们黄帝部族,有一层布的间隔。

所以,女娲氏,自有女娲氏的直系子孙供奉,用不着他们黄帝部族,这些女娲氏的旁系子孙供奉。

反过来说,正是由于“女希氏”,除了他们马家窑文化的主人们供奉,就没有其他的人供奉,所以,马家窑文化的主人们,就要特别地追封他们的这段时间的祖先,以“女娲氏”的谥号。

有了谥号,就好供奉。

至于他们只给女娲氏追封谥号,而不给华胥氏和宓犧氏,这些他们和黄帝部族共同的祖先追封谥号,这大概就关系到话语权的问题吧。

毕竟,马家窑文化,是处在仰韶文化最后的没落时代,这个时候,辉煌煊赫的,是华胥氏和宓犧氏的另一支系子孙——黄帝部族。

那么,庖犧氏和女娲氏,是什么时候分道扬镳的呢?

庖犧氏和女娲氏分道扬镳之后,庖犧氏,就去草原上放牧去了;女娲氏,就造出了三足炊具。

那么,在女娲氏造出三足炊具之前的,使用瓦罐的时代,他们,就还是在一起的。

那么,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呢?

大地湾文化遗址的第四文化层,就出现了一期陶片,到第五文化层,就是标标准准的仰韶文化了。

而第四文化层,就是距今20000年至距今13000年;第五文化层,就是距今13000年至距今7000年。

那么,为什么会有距今13000年的第四文化层到第五文化层的变化呢?在两层文化相交的距今13000年这个时间段,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据彭金兰《西藏配枯错距今13000-4500年间的介形类及环境变迁》一文介绍,在距今13000-4500年期间,存在着六次较为明显的气候期。

其中,两次较冷的气候期,分别发生在距今12650-10600年和距今7300-6500年。

所以,为什么庖犧氏会到草原上去放牧呢?

因为,距今20000年到距今13000年之间的农业发展,使他们的人口大量扩张,而距今12650年到距今10600年之间的低温气候,使他们的农业生产,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他们,只能由农业生产转变为畜牧业生产。

可是,畜牧业生产的土地使用效率,远远不如农业生产的土地使用效率。

有限的土地,承载不了在前期的农业生产中发展过快的人口,怎么办呢?

他们只好越过六盘山,前往河套平原,到更广阔的土地上,去寻找更广大的草原放牧。

这样的推测,有没有依据呢?

我们看《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关于姬水和姜水,到底是在哪里,现在,已经是众说纷纭,遥不可考。

但是,《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崩,葬桥山。”

这一点是可靠的。

那么,我们以古人叶落归根的心理推测,黄帝的出生地和成长地,就应该是在桥山一带。

相应的,少典氏和有嬌氏的生活地域,就离不开关中地区的西部和北部。

也就是说,姬水和姜水,逃不出关中地区的范围。

那么,姜水这个水名,是怎么来的呢?

“姜”,字形为一“羊”一“女”,牧羊之女也。

而“姜”与“疆”、“僵”同音,同音具有同义,表示姜水河,曾经作为疆界,划分利益范围;这里的气温,曾经很低,把整个世界都冻僵了。

所以,姜水河这个地名,很古老,古老到产生于距今12650-10600年,相对炎帝和黄帝,也是遥远的过去的一个低温时期。

这个姜水河的水名,揭示和印证了庖犧氏与女娲氏分道扬镳,从甘陕一带流落到北方草原,成为游牧民族的原因。

最后,我们看看女娲氏,为什么“娲”中有“女”,外面还要再配一个“女”字呢?

“娲”中有“女”,当然是说,这些制造三足炊器的人,是女人。

而“娲”字还要再配一个“女”,为“女娲”,这就和庖犧氏有关了。

为什么女娲氏“号曰女希氏”呢?

我们看《三皇本纪》庖犧氏:“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在天下所有的部族中,庖犧氏部族,是最先有嫁有娶,进入父系社会的。

为什么庖犧氏部族,最先进入父系社会呢?

我们看看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他们从草原来。

草原上争夺牧场,与农业社会争夺田地不一样。

草原上争夺牧场,是只为一季,不为一年;是年复一年,夺了又弃,弃了又夺,反反复复的。

农业社会争夺田地,却是为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一劳永逸;是一战定乾坤——我将你赶走了,你就休想再卷土重来。

所以,草原上的战争,相对比农业社会的战争,要频繁得多。

而战争,让女人走开。

这就导致,女人在草原上的地位,比在农业社会的地位,要低下得多。

所以,庖犧氏部族,就是最先进入父系社会的。

正是由于,庖犧氏与女娲氏再度相逢的时候,庖犧氏部族是父系社会,女娲氏部族是母系社会,所以,庖犧氏就显得男性化,女娲氏就显得女性化。

这就是女娲氏之“娲”,还要再配以“女”的原因。

而了解到女娲氏部族是母系社会,庖犧氏部族是父系社会,我们就又知道,为什么《国语·晋语》曰:“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少典氏是庖犧氏后裔,有嬌氏是女娲氏后裔;他们一个是父系社会,一个是母系社会。

所以,同样是父为少典氏,母为有嬌氏,而如果是女嫁男家,其子女,就是属于少典氏;如果是男走女家,其子女,就是属于有嬌氏。

所以,“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第五节  燧人氏

知道了庖犧氏和女娲氏的来龙去脉,我们就明白了,原来,庖犧氏,是东北辽西地区赵宝沟文化的主人;女娲氏,是西部陕甘地区半坡文化的主人。

他们都是华胥氏和宓犧氏的后裔。

他们兄妹,是在距今12650-10600年左右分别;又在距今7300-6500年左右重逢。

他们的分别,是因为气候变化;他们的重逢,同样是因为气候变化。

在距今7300-6500年左右,为了对抗气候的变化,寻求更好的、适合于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他们兄妹,从各自高纬度与高海拔地区,分别、不约而同地向低纬度和低海拔的河北、河南地区发展。

那么,当时的河北、河南地区,原本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

早在距今10500~9700年左右,河北省保定地区,就出现了属于新石器文化的南庄头文化。

  南庄头遗址

距今9000-7800年,河南地区有贾湖文化。

贾湖文化

而在距今7400-7100年左右,河北武安县地区也有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遗址

距今8000-7000年左右,河南地区有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文化遗址

但是,到了距今6400年前、后的时候,河南、河北地区,反倒没有什么文化能够和东北地区的赵宝沟文化,以及陕甘地区的半坡文化相比肩了。

河南、河北地区的本土文化,在这时候,衰落了。

那么,河南河北地区的文化,是怎么衰落的呢?

考古人员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出距今6400年的一座天盖墓,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濮阳西水坡遗址的天盖墓

这个天盖墓中有龙图腾。

而龙图腾,在这之前,是只有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和赵宝沟文化遗址才有。

这是龙图腾,第一次从东北地区来到中原。

这暗示着,赵宝沟文化的主人们,这时候来到了中原。

也就是说,是赵宝沟文化的主人入侵中原,才导致了中原地区文化的衰落。

当然,孤证不立。

我们可以再看看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的发展态势,以及她们与赵宝沟文化的关系。

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的最后岁月,分别是在距今7100年和距今7000年左右。

这时候,赵宝沟文化和半坡文化,刚刚分别在东北地区和甘陕地区兴起。

赵宝沟文化,距今7200-6400年左右;半坡文化,距今6800─6300年左右。

也就是说,在赵宝沟文化兴起100年之后,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相继灭亡了,她们从北到南,灭亡的时间,也是相距100年。

磁山文化遗址,不是一个居住性的遗址,倒像是一个为了坚壁清野,而打造的专门用来储藏粮食与财物的仓库性遗址。

这个遗址,只有两座房址,却有很多的大小不一的窖穴。

这些大小不一的窖穴中,存放有至少5万公斤以上的粮食,和几十个有规律地集中摆放的劳动工具之组合。

这种房址数量与财物数量上的不匹配,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到,当时的社会,是十分地动乱,以至于让人们,不屑于给自己打造良好的永久性的居住环境,反倒是更注重于掩蔽和储藏自己的财物,以便在受到攻击的时候,迅速地逃走,待敌人离开之后,自己又能够回来,找到自己所掩藏的财物。

特别是,在磁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块玉。

  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万年古玉

但是,玉石文化,不是磁山文化的特征,反倒是赵宝沟文化的至爱。

磁山文化中,除了出土过这一块玉之外,再没有出土过其它的玉器,证明磁山文化的主人们,喜欢玉石。

反倒是赵宝沟文化的主人们,是明显地崇尚玉石文化的。

而且,这块玉的历史,有10300年之久。

这与磁山文化本身距今7400-7100年的历史,是不合拍的。

这都让我们思考,是不是磁山文化的主人们,在和赵宝沟文化的主人们反复冲突的过程中,有胜有败;这块玉,就是他们和赵宝沟文化的主人们作战,取得胜利之后的战利品。

但是,磁山文化遗址的主人们,显然是属于最后的失败者。

他们,要么是直接被敌人消灭;要么,是自己所开发的土地,被敌人所占据,他们,再也回不来了。

因为,他们的这么多的粮食,还没有食用;他们的这么多的工具,还保存完好,而他们的人,再也不能和他们的财产在一起。

《三皇本纪》记载:“太皞庖犧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

关于燧人氏,《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尸子》云:“燧人上观辰星(即心宿),下察五木,以为火也。”

这里所说的燧人上观的辰星,所对应的是什么地方呢?

《左传·昭公十七年》说:“若火作,其四国当之,在宋卫陈郑乎。宋,大辰之墟也;陈,太皞之墟也;郑,祝融之墟也。皆火房也。”

意思很明白,大辰即大火,宋国国都商丘,是大辰星的分野。可见燧人氏观辰星的位置,在宋国商丘(今商丘睢阳)境内。

商丘市商丘古城西南3里处,有燧皇陵,始建于何时,已经无从知晓。

燧人氏,顾名思义,就是因为钻燧取火而得名。

而他之所以为王,当然也是因为,他发明了钻燧取火,导致了部落的强盛。

那么,燧人氏的强盛,是在什么时候呢?

《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日燧人。”

以燧人氏所在的地理位置,他们应该就是生活在渔猎时代。

因为,商丘附近,在古代都是湖泽,是发展渔猎生产的好地方。

燧人氏部落因为强盛,所以,能够在渔猎时代,占据相对渔猎生产来说最好的地方。

但是,他们的部落,是否到了农业生产时代,也能够保持强盛呢?

考古学的事实证明,农业生产,不会起源于渔猎生产相对最好的湖泽地区。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和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都是处于山区,华胥氏所在的甘肃天水,也是属于山区。

这些山区,是最早的陶器和农业生产的发源地。

为什么,陶器和农业生产,是发源于这些山区,而不是发源于有利于渔猎生产的湖泽地区呢?

这里面,是有一个“反者道之动”的哲学原理,存在于其中的。

正是由于湖泽地区的人们日子好过,他们,就不会去思考和探索其它的生活出路。

正是由于山区里的人们日子难过,他们,才会积极地去探索其它的生活出路,才会制造陶器,开发出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

而一旦农业生产开发出来,它就以其先进的生产力,对渔猎生产,形成降维性的打击。

所以,燧人氏到农业生产时代衰落,他这个渔猎生产时代的王,被农业生产时代的庖犧氏所取代,就是必然的。

但是,燧人氏,是不是直接被庖犧氏所征服的呢?

这倒不一定。

因为,庖犧氏部族入主中原的时候,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已经发展很久了。

燧人氏,应该是早已在中原地区原住民内部的部落竞争中,就衰落了。

第六节  太极与五行

《三皇本纪》曰:庖犧氏“木德王,注春令。”

《三皇本纪》还曰:“共工氏,······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蘆灰以止滔水”。

这里,我们首先要问,庖犧氏“木德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要“注春令”?还有,共工氏“以水乘木”又是什么意思?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天”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女娲氏要“聚蘆灰以止滔水”?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不得不了解一下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太极”与“五行”。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我们现在所常见的《太极图》。

  

太极图

为了理解《太极图》的意义以及她的来龙去脉,我们再看一幅从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图片。

  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在看了《太极图》和“人面鱼纹彩陶盆”图片之后,我们还要看一幅考古人员常常在秦汉时期的墓葬中所见到的壁画。

这幅壁画,人们通常称之为“伏羲女娲交媾图”。

  伏羲女娲交媾图

我们现在所常见的《太极图》,是否与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中的“人面鱼纹”,具有相通之处呢?

《太极图》好像是表现两条鱼之间的对立统一;而“人面鱼纹彩陶盆”图片中的“人面鱼纹”,就不是好像,而是实实在在地,表现了几条鱼之间的对立统一,并且,不是两条鱼,而是四条半鱼。

那么,为什么《太极图》和“人面鱼纹”图片要表现鱼和鱼之间的对立统一?鱼代表什么?

我们要知道,现在的《太极图》,是道士们所使用的符,她是与神灵相关的。

而“人面鱼纹彩陶盆”,在半坡文化遗址里,是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的,它也是与神灵相关的。

所以,鱼,在这里是代表什么?

鱼,在这里就是代表神灵。

鱼,就是半坡文化之主人们的图腾。

半坡文化的主人是马家窑文化之主人的祖先,就是女娲氏。

鱼,就是女娲氏部族的图腾。

为什么传统文化中,有“鲤鱼跳龙门”的说法呢?

那就是因为:鱼,是女娲氏部族的图腾,龙,是庖犧氏部族的图腾;后来,庖犧氏部族的后裔黄帝部族显赫起来,女娲氏部族的后裔炎帝部族衰落了;女娲氏部族的后裔们就认为,庖犧氏部族的神灵高级一些,自己部族的神灵太低级了;于是,他们就希望,自己部族的神灵要升一升级,也变成庖犧氏部族的神灵;这就产生了“鲤鱼跳龙门”的想象与说法。

蛙,是女娲氏部族的后裔马家窑文化之主人们的图腾。

而我们在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中,就看到大量的蛙纹,不是表现的大肚皮弱四肢的生殖崇拜,反倒是表现的细肚皮强四肢的力量崇拜。

  马家窑文化蛙纹彩陶

这就是“青蛙跳龙门”的证据。

这样的蛙,就是“龙蛙”。

这和“鲤鱼跳龙门”一样,也是女娲氏部族的后裔们,对他们部族的图腾产生了失望,而不由自主地要皈依于庖犧氏部族的图腾——龙图腾的表现。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面鱼纹”图片,其实是当时的祭师们作法时,所装扮的傩面。

这个傩面上的所有象符,都是具有神意的。

所以,当我们知道,鱼是一种图腾、一种神灵之后,我们就知道,《太极图》和“人面鱼纹”,都是表现一种人神相通的意识。

那么,这种意识的具体涵义是什么呢?

“人面鱼纹”太过复杂,我们一句两句,似乎很难说清。

而《太极图》又太过简单。

越是简单的东西,我们却又似乎,越是缺少探寻其内涵的线索了。

倒是那幅《伏羲女娲交媾图》,好像既不是那么复杂,也不是那么简单,正好让我们能够抓住其中的什么线索,来进行研究。

为什么,人们称那幅图是《伏羲女娲交媾图》呢?

因为,传说,伏犧氏是“蛇身人首”,女娲氏也是“蛇身人首”,而那幅图中,两个“蛇身人首”的蛇尾,交缠在一起,像是在交媾,所以,人们就称其为《伏羲女娲交媾图》。

“蛇身人首”就是图腾,就是神灵。

而且,她是宓犧氏的图腾,她是宓犧氏的神灵,她比女娲氏的鱼图腾和鱼神灵,还要早。

而因为她和鱼,都是女娲氏部族的图腾与神灵,只不过是年代不同,有先与后的区别而已,所以,她和鱼,实际上是可以通用的,是可以相互取代的。只是看,什么时候,使用哪一种更合适罢了。

而我们在《伏羲女娲交媾图》里,是否可以看到,比《太极图》更多的我们可以抓住的用以探寻其内涵的线索呢?

《伏羲女娲交媾图》里的伏羲和女娲,人面相对,两尾交缠,这不和《太极图》一样,是表现一种对立统一吗?

但是,《伏羲女娲交媾图》里的伏羲和女娲,还各持“规矩”,相互向对方示意。

显然,他们是在相互“讲规矩”。

而“规矩”,是一种什么东西?

手中所持的“规矩”,有形;口中所讲的“规矩”,有形吗?

真正的“规矩”,是手中所持的“规矩”呢?还是口中所讲的“规矩”呢?

手中所持的“规矩”,只是一种示意,一种象形而已;真正的“规矩”,是口中讲的“规矩”;

她是隐藏于人的头脑中的;她是一种意识,是一种形而上。

而形而上的东西,要靠什么来显现呢?要靠什么来落实呢?

当然是要靠形而下来显现,是要靠形而下来落实,是要靠力量与秩序来落实。

所以,就有下面的伏羲女娲的双尾交缠——尾巴代表秩序,代表力量。

这就是说,你有你的“规矩”,我有我的“规矩”,我们对立统一,到底以谁的规矩为准呢?

这就要看各自的秩序,要看各自的能力,要看各自的秩序之执行能力,要看各自的形而下。

所以,《伏羲女娲交媾图》里的伏羲女娲双尾交缠,其实是一种斗法,是一种较量,是双方为了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各自确立自己的规则之地位,而进行的能屈能伸的缠斗。

《伏羲女娲交媾图》里,有阴阳,伏羲在左为阴,女娲在右为阳。

为什么伏羲在左为阴,女娲在右为阳呢?

因为,伏羲的实力强,秩序执行力强,使他的“规矩”就相对稳定;而女娲的实力弱,秩序执行力弱,其“规矩”就相对动摇。

但是,反者道之动。

正是因为女娲的“规矩”受到了伤害,所以,女娲,就相对具有壮大自己的秩序执行能力,从而恢复自己的“规矩”的动力。

于是,女娲反倒会相对发展,伏羲反倒会相对停滞。

这就导致这个对立统一关系最后的——阴盛阳衰。

这就是《伏羲女娲交媾图》里,伏羲为阴在左,女娲为阳在右的原因。

那么,对比《伏羲女娲交媾图》,我们再来看一看《太极图》。

《太极图》左边的阳鱼,是否就是伏羲?《太极图》右边的阴鱼,是否就是女娲?

阳鱼之阴眼在上,是否说明其实力强,秩序执行力强,相对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就规则稳定?

阴鱼之阳眼在下,是否说明其实力弱,秩序执行力弱,相对处于劣势地位,所以就规则动摇?

但是,阳鱼在左,鱼尾向下,是否说明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阴鱼在右,鱼尾向上,是否说明反者道之动,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当然,在《伏羲女娲交媾图》里,伏羲和女娲的周围,还有着充满想象力的环境。

而《太极图》的阴阳鱼之外面,似乎是空无一物。

这恐怕,还要依靠读者们,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去予以弥补吧?

对立统一,是否可以产生和存在于真空之中呢?

当然是不可能的。

说完了《太极图》,我们就再来看《五行图》。

  五行的相生相克

顾名思义,《太极图》在于“极”,《五行图》在于“行”。

所以,《太极图》相对为静性,表现为阴;《五行图》相对为动性,表现为阳。

所以,《太极图》是表达关系的存在形式,《五行图》是表达关系的变化形式。

但是,存在形式是形而下,变化形式是形而上。

形而上,是离不开形而下的;变化形式,也是离不开存在形式的。

所以,《五行图》,虽然主旨上是表达关系的变化形式,是表现一种形而上,但是,她里面必然还有形而下,必然还有一些存在形式作为表现的基础。

这不,《五行图》中的金、木、水、火、土,不就是五种存在形式吗?

而仔细地分析一下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存在形式的性情,再联系一下《太极图》,我们,是否可以发现,《五行图》中的这五种存在形式,与《太极图》中的五种存在形式极其相似?

《五行图》中的金木和水火,有固态和变态之别,《太极图》中的鱼眼为不变之圆点,鱼体为可变之三角,这不也有固态和变态之别吗?

《五行图》中的金强木弱,水重火轻,《太极图》中,不也是黑眼在上表现为强,白眼在下,表现为弱,白鱼下落,显示其重,黑鱼上扬,显示其轻吗?

所以,《五行图》中的金,就是《太极图》中的黑眼——它是强者的规则;《五行图》中的水,就是《太极图》中的白鱼——它是强者的秩序与能力;《五行图》中的木,就是《太极图》中的白眼——它是弱者的规则;《五行图》中的火,就是《太极图》中的黑鱼——它是弱者的秩序与能力;《五行图》中的土,就是《太极图》中的黑白鱼之合体——它是一个新的高层次的规则及其秩序与能力,就是老子《道德经》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之“三”。

也就是说,《五行图》,也是表达一个对立统一关系,也是表达一个关于规则与秩序的对立统一,只不过,她主要是表达规则与秩序之间的生与克,表达所有的规则与秩序的变化倾向。

但是,当我们了解了以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为内容的《五行图》,我们,是否就是了解到了《五行图》的全部呢?

噜(NO)噜(NO)噜(NO)!

我们可曾知道,《五行图》是产生于何时?

《五行大义》记载: 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我们可以看出,《天干地支》是大桡依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而创作出来的。

那么,“五行”与“斗机”,就必定不是大桡所创作,也不是大桡那个时代的人所创作。

因为,大桡依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而创作出《天干地支》,那就说明,“五行”和“斗机”,在当时就是十分成熟的理论,并且,她们的地位,还要高于《天干地支》。

而如果是大桡或大桡同时代的人创作了“五行”和“斗机”,为什么大桡创作《天干地支》能够青史留名,而创作“五行”和“斗机”的人,却不能够青史留名呢?

“五行”和“斗机”,显然是比《天干地支》出现得更早,以至于早到,人们不知道其作者是谁。

大桡是黄帝时代的人物,那么,“五行”和“斗机”,就必定是产生于黄帝时代之前的神农氏时代以至于更早的时代。

那么,黄帝时代之前的神农氏时代或更早的时代,《五行图》中,会有“金”吗?

《拾遗记》曰:“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

《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管子·地数篇》说:“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二十”。

史籍记载中,最早的金属铜,是出现在神农氏时代。

而考古发现,也印证了史籍的记载,是所言非虚。

考古发现,中国地区最早的金属铜,是出现在距今6600-6400年的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出土了一件黄铜片和一个由黄铜片卷成的管状物。

  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和管状物

到距今5000年的甘肃东乡林家村马家窑文化遗址,则又出土了一把由单范铸成的青铜小刀。

  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

这就是说,金属铜产生于神农氏时代,但是,神农氏时代的金属铜,只是作为器在使用,并没有作为兵在使用,只是到黄帝战蚩尤的时代,金属铜,才发挥出了兵的特性。

而《五行图》中的“金克木”,这个“金”,显然是具有兵的属性的。

那么,具有兵的属性的“金”之概念,能够产生于黄帝时代之前吗?

没有现实中的形而下,怎么会有概念中的形而上呢?

所以,黄帝时代之前的神农氏时代或更早的时代,《五行图》中,不可能会有“金”这个概念。

那么,黄帝时代之前的神农氏时代或更早的时代,《五行图》中,能够和“金”一样,与“木”相克的,又会是什么呢?

那当然只能是“石”这种东西了。

金属出现之前,可以等同于金属工具使用的,就是石器啊,就是石刀、石斧啊。

晋朝张华《博物志》说:“石者,金之根甲,石流精以生水,水生木,木含火。”

“石流精以生水”,显然是古人们从陶器的煅烧中,所得到的感悟。

再加上“石刀”“石斧”这些日常器具所表现出来的“石克木”的印象,古人们,因此就产生《五行图》中的与“金”相似的“石”之概念,从而创作出最初的《五行图》。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了解到《五行图》产生于黄帝时代之前,以及这之前的《五行图》中,没有“金”,却有“石”,我们就能够理解,前面的庖犧氏“木德王”、“注春令”;共工氏的“以水乘木”;女娲氏的“炼五色石以补天”、“聚蘆灰以止滔水”是什么意思了。

因为,《五行图》中的石、木、水、火、土五种性情,分别对应于一个对立统一系统之时空关系中的四季和四方,以及整个对立统一系统的周流与协调,其中,木对应春季,居于东方,火对应夏季,居于南方,石对应秋季,居于西方,水对应冬季,居于北方,土周流四季,居于中央;所以,在一个对立统一系统的时空轮回中,木,就是最开始承接整个时空系统之运气的主角。

而从渔猎时代进入农业时代,等于是一个旧的时空系统走完了其四季轮回,接下来,就是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空系统的四季轮回了。

在这个新的时空系统的四季轮回中,庖犧氏部族抢得先机,成为这个新的时空系统四季轮回中的第一任霸王,所以,他们就认为自己部族的性情与德运,是“五行属木”,他们这一代王,也就是“木德王”。

既然他们是“木德王”,他们的运气就在于春季,那么,他们当然就要“注春令”了。

注,就是将液体由上往下、垂直如柱地灌入器皿;春,当然是春季;令,就是上级向下级授命,作出权威性的指示。

“注春令”的意思,就是强令整个时空系统中的运气,像硬邦邦的柱子一样,直达他们庖犧氏部族德运所系的春季。

那么,共工氏“以水乘木”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共工氏“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

要了解共工氏“以水乘木”的意思,首先就要了解共工氏与祝融氏的关系。

祝融,就是春天冰雪融化的时候举行祭祀,要准备开展农业生产。

那么,在女娲氏所在的时代,在庖犧氏“木德王,注春令”的情况下,谁有资格祝融呢?谁又没有资格祝融呢?

当然是入主中原,“木德王,注春令”的庖犧氏有资格祝融;被他们所征服的河北、河南地区的原居民们,就没有资格祝融。

那么,相对于庖犧氏这个祝融,被他们所征服的河北、河南地区原居民们,就是什么呢?

被他们所征服的河北、河南地区原居民们,就是共工。

共工就是奴隶。

所以,以祝融与共工的这种关系,我们再来考虑,在祝融氏这个“木德王”压迫下的共工氏,为什么“以水乘木”。

因为,“五行”之中,“水生木”,木是靠水来滋润和养活的;那么,祝融氏为“木德王”,祝融氏部族的德运“五行属木”,他们共工氏不就为“水德奴”吗?他们共工氏部族的德运,不就是“五行属水”吗?他们共工氏部族与祝融氏部族的关系,不就是“以水乘木”吗?

所以,正是因为共工氏“以水乘木”,他们才会“乃与祝融战”。

我们再来看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天”、“聚蘆灰以止滔水”是什么意思。

“五行”之中,“石生水”,“火克石”,如果人们“以火克石”,使得“石不能生水”,那不就是“炼石补天”,就能够“消弭洪水”吗?

“五行”之中,“火生土”、“土克水”,如果通过焚烧芦苇“以火生土”,那么,生出来的土,不就可以实现“以土克水”吗?

所以,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天”、“聚蘆灰以止滔水”,这都是在根据“五行原理”,进行“抗洪救灾”啊。

第七节   东封泰山

《三皇本纪》记载:庖犧氏“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

这里的“陈”,就是现在的河南淮阳地区;“都于陈”,就是以淮阳为都邑。

“东封泰山”,就是去泰山封禅。

“立一百一十一年崩”,就是庖犧氏的江山,只一百一十一年就崩溃了。”

为什么庖犧氏要“都于陈”呢?

为什么庖犧氏要“东封泰山”呢?

为什么庖犧氏“立一百一十一年崩”呢?

从地理环境来看,庖犧氏“都于陈”的原因,一则是河南淮阳,为整个河南河北地区的中央地区,在这里便于联络和控制整个中原地区;再一个,就是她与山东之间,没有大的山川阻隔,便于庖犧氏部族对山东地区作战,和前往山东地区进行“泰山封禅”。

庖犧氏“东封泰山”,那是因为,泰山是天下以河北、河南为中原地区的东方山系之最高山峰,是人们在东方的最佳祭天之处;而庖犧氏为“木德王”,他们部族的德运“五行属木”,他们部族的神灵是要“木居于东”的,所以,他们部族就要“东封泰山”,就要以东方的泰山,为他们部族的神山。

而庖犧氏“立一百一十一年崩”,就正与他们的“东封泰山”,有着莫大的关系。

唐朝诗人李郢,有一首《上裴晋公》诗曰:“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天上玉书传诏夜,阵前金甲受降时。曾经庾亮三秋月,下尽羊昙两路棋。惆怅旧堂扃绿野,夕阳无限鸟飞迟。”

这首诗中的“龙马精神海鹤姿”一句,明显是一句用典之辞,是以“龙马精神海鹤姿”的状态,来形容裴晋公的精神风貌。

那么,这个“龙马精神海鹤姿”的用典,出于何处呢?

“龙马”,就是一种龙。

这种龙,不是兴隆洼文化遗址中的恐龙,也不是赵宝沟文化遗址中的猪首蛇身之龙,也不是红山文化遗址中的蛇龙和猪龙,更不是黄帝时代之后的云龙,它就是濮阳西水坡遗址里面,那种扬子鳄配马鬃的龙。

所以,一个“龙马”,就点出了这个用典,是出在庖犧氏入主中原之后,作为祝融氏统治中原的时期。

而“龙马精神海鹤姿”,明显地是用一种浪漫的抽象手法,所描写的以“龙马”为图腾的祝融氏,与以“海鹤”为图腾的某一方势力之间的一种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战争。

那么,那个以“海鹤”为图腾的那一方势力,会是谁呢?

是与祝融氏相对立的共工氏吗?

共工氏是被祝融氏部族所征服的河北、河南地区的原住民,他们的居地大部分并不靠海,所以,他们的图腾,不大可能是“海鹤”。

既然其图腾是“海鹤”,那么,这个图腾的崇拜者之居地,就理当大部分靠海。

也就是说,庖犧氏部族从北方而来,他们只有向东,去与山东地区的原住民作战,才可能遇到以“海鹤”为图腾的对手。

那么,“海鹤”,就只能是北辛文化之主人的图腾了。

事实上,北辛文化的主人们,确实是钟爱于鸟类。

1983年,长岛县北庄遗址,就出土一件作为炊煮器的鸟形鬶,现藏于长岛县博物馆。

  长岛县北庄遗址鸟形鬶

这就是说,“龙马精神海鹤姿”,描述的是一场祝融氏部族与北辛文化的主人们之间,一场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的战争。

那么,祝融氏部族,真的与北辛文化的主人们,发生过一场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的战争吗?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在山东地区,有“泰山石敢当”的习俗。

直到如今,网上还有售卖“泰山石”的商家,其石头图片上,往往就要写上“泰山石敢当”几个字。

  网上售卖的泰山石敢当


那么,有没有人追究,这个“泰山石敢当”的习俗,是从何而来呢?

“泰山石敢当”,“泰山石”“敢当”什么?为什么是“泰山石”“敢当”呢?

联系到古老的“五行”文化和庖犧氏为“木德王”、“东封泰山”的历史记载,我们就会想到,因为庖犧氏是“木德王”,其德运为“木运”,而“木居于东”,他们部族之神灵所居住的正位在东方,他们为了祭祀他们的祖先与神灵,就要去“东封泰山”。

可是,他们去“东封泰山”时,那泰山,是无主之山吗?

泰山周围,就没有当地的原住民吗?

考古学的事实证明,山东地区的北辛文化,和庖犧氏部族的赵宝沟文化,是同时代的文化。

北辛文化的起止年代,是距今7300年-6300年左右;赵宝沟文化的起止年代,是距今7200-6400年左右。

显然,庖犧氏“东封泰山”的时候,山东地区,是有原住民居住的。

而且,这些山东地区的原住民们,肯定也是要以他们当地的这个最高山峰泰山,为他们部族的神山的。

这样,庖犧氏部族,不就会与当地的原居民们,发生冲突吗?

他们,不就会与北辛文化的主人们发生冲突吗?

所以,正是因为庖犧氏“东封泰山”,他们就与山东地区的原居民们,与北辛文化的主人们,发生了一场“龙马精神海鹤姿”的战争。

而在这场战争中,庖犧氏部族是进攻者,是不可一世的霸王,那么,北辛文化的主人们,要怎么应对他们呢?

北辛文化的主人们,要以什么样的信念,要以什么样的战略战术,来进行这场战争,以捍卫他们部族的主权,维护他们部族的尊严呢?

因为庖犧氏部族的德运为“木运”,而“石克木”,所以,要对抗庖犧氏部族之“木运”的威胁,抵抗庖犧氏部族的武力侵犯,就只有靠自己部族的“石气”,去克服庖犧氏部族的“木气”,从而提高自己部族的士气了。

而泰山,是自己部族的神山,最好的对抗庖犧氏部族之“木气”的“石气”,当然就是泰山上的石头之“石气”了。

所以,就有“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就是山东地区的原居民们,就是北辛文化的主人们,以自己部族之神山——泰山上的石头之灵气,去阻挡作为“木德王”的庖犧氏部族的“木运”之妖气。

而由于在这场战争中,是山东地区的原居民——北辛文化的主人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所以,他们就相信,他们部族的德运,就是“石运”;他们的“石运”,可以阻挡和克服庖犧氏部族的“木运”之妖气。

“泰山石敢当”的习俗,也就由此在当地代代相传。

与“泰山石敢当”的习俗相对应,考古人员在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中,也发现了红山文化的主人们“炼石补天”的习俗。

他们的这个“炼石补天”,可不是女娲氏为了制服洪水而进行的“炼石补天”。

因为,女娲氏是为了制服洪水才“炼石补天”,所以,女娲氏不会经常性地、有规律地“炼石补天”,女娲氏也就不会有专门的“炼石补天”的场地。

而红山文化的主人们,是有专门的“炼石补天”的场地的。

  牛河梁遗址炼石补天的祭坛

牛河梁遗址中,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是一座人工筑成的、海拔高度564.8米的小山。

整座小山,为正园丘形的土石结构,中央部分为夯土土丘。

土丘外围包砌石,中央土丘直径40米。

土丘外包砌石范围在直径60100米之间,总面积近10000平方米。

最开始发现这座小山的时候,山上,有许多疑似“炼铜”器具的水桶大小的坩埚。

然而,如果是真的为了“炼铜”,为什么要专门筑造一座小山,到山上去“炼铜”呢?

显然,这个遗址的宗教意义,大于其“炼铜”的意义。

或许,在这里,真的能够炼出铜来,但是,“炼铜”之人的真正目的,可能不是为了“炼铜”,而是为了“炼石补天”。

为什么红山文化的主人们,也要“炼石补天”?而且,他们的“炼石补天”,比女娲氏还要更虔诚,更正规呢?

这恐怕与他们的祖先,在山东战场上的惨败,不无关系。

他们庖犧氏部族的德运为“木运”,而山东人的德运为“石运”。

“石克木”。

正是山东人的“石运”,克制了他们庖犧氏部族的“木运”,才导致了他们庖犧氏部族,在山东战场上的惨败。

所以,他们庖犧氏部族的后裔,就要年复一年地举行“炼石补天”的仪式,以通过“以火克石”,来防止他们部族的“木运”,再次被时空系统中,过于旺盛的“石气”所克制。

当红山文化的主人们,年复一年地举行“炼石补天”的仪式的时候,北辛文化之主人的后裔——大汶口文化的主人们,则在极力地要增补自己体内的“石气”,而压制自己体内的“木气”。

考古发现,北辛文化之主人的后裔——大汶口文化的主人们,与他们的祖先之间,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北辛文化的主人们,没有口含石球,以及拔掉自己的两颗牙齿的习俗,但是,到了大汶口文化的早期,这种习俗,就突然地、普遍性地在北辛文化之主人的后裔中,产生了。

那么,这种拔牙与口含石球的习俗,是因何而来呢?

她又包含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联想到“泰山石敢当”,联想到《五行图》中的“石克木”,联想到庖犧氏为“木德王”,联想到庖犧氏“东封泰山”,我们就能够想到,庖犧氏部族的德运为“木运”,山东原居民部族的德运为“石运”,庖犧氏部族与山东原居民部族,曾经发生过一场彪炳史册的“龙马精神海鹤姿”的战争。

这些习俗,就是那场战争,在人们的精神上留下的烙印。

大汶口文化早期的主人们口含石球,就是为了增强自己体内的“石气”。

他们拔掉自己的两颗牙齿,就是为了减少自己体内的“木气”。

而他们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意识形态,当然是因为,他们的祖先,北辛文化的主人,曾经和作为“木德王”的庖犧氏部族,发生了一场的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石木大战”。

第八节   以济冀州

《三皇本纪》记载:“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按其事出《淮南子》也】。天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由于文中提示,“其事出《淮南子》也”,所以,老曹就根据文中的这个提示,去查看《淮南子》一书的原文,发现,司马贞在“以济冀州”这一句中,有意无意地漏掉了“杀黑龙”三个字。

《淮南子》一书中的这一句,原本是“杀黑龙以及冀州”。

那么,根据《三皇本纪》庖犧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的说法,“黑龙”,就是庖犧氏部族中的一个部落,就是庖犧氏部族中的一支“龙师”,女娲氏“杀黑龙以及冀州”,就是为了打击庖犧氏部族,而渡河前往河北。

而庖犧氏部族,就是祝融氏部族。

所以,女娲氏“杀黑龙以及冀州”,就是前往河北,去帮助共工氏部族打击祝融氏部族。

那么,由此,我们就要问,女娲氏部族的领地,当时是在哪里呢?她们是从哪个地方渡河,去河北帮忙共工氏部族打击祝融氏部族的呢?

因为她们“以济冀州”,而“济”,就是众人在同一船上喊着号子、以统一的节奏发劲,整齐划桨,强渡激流的意思。

所以,在她们前往河北的路上,一定有一条河。

那么,这条河,是那一条河呢?

恰好,她们“以济冀州”的“济”,不就是一个很有名的水名吗?

这样,我们就不由得想到,中国古代的“四渎”之一——“济水”了。

  中国古代四渎


“渎”,独也,有头有尾,独立成系的水流,就叫渎。

按照古人的说法,中国古代有四渎,分别是:“江、河、淮、济”。

“江”,就是长江,为南渎;“河”,就是黄河,为西渎;“淮”,就是淮河,为东渎;“济”,就是济水,为北渎。

在这“四渎”之中,最为奇怪的,就莫过于北渎济水了。

北渎济水之所以奇怪,并不是因为,另外的三渎如今还依然健在,它却已经消失;而是由于,它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独立成系的一条水流,并不是真正的“一渎”。

我们从地图上看,济水,与黄河交叉。

黄河在进入中原地区之后,就呈西南——东北方向,往渤海而去。

而济水的很小一部分,就在黄河西边,大部分,却在黄河东边。

所以,它明明就是两条河流。

两条河流各自具有不同的起源,不同的终点。

黄河西边的一条小河,是发源于王屋山,流入黄河;其东边的一条大河,则是发源于黄河旁边的湖泊与沼泽,几乎与黄河平行地流入渤海。

但是,这样的并不相干的两条河流,却被人们通过想象,而生拉硬拽到一起去,变成了一条河流,形成了“一渎”。

济水,在《尚书·夏书·禹贡》中的记载为:“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邱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595页,则是这样介绍济水的:“济水,古水名,发源于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今黄河下游河道,即原来济水的河道。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阳、济宁,都从济水得名”。

有人在网上介绍说:“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其源头之水,在黄河北部以地下河的形式,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流。这条河流,就叫沇水。至河南省温县之西北部,始名济水。然后,这条济水又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在黄河之南的郑州荥阳市,再次神奇地浮出地面。在流经新乡市原阳县时,这条河流第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县,与北方的济水会合,形成巨野泽,百折入海。”

人们评论:“济水三隐三现,神秘莫测”。

面对这些说法,老曹也认为,这也确实是够“神秘莫测”的。

然而,济水在黄河以北,“以地下河的形式,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这样的说法,尚且可信,因为,毕竟黄河以北的地势较高,有存在地下暗河的条件。

但是,在黄河以南,《尚书·夏书·禹贡》中的记载为:“溢为荥,东出于陶邱北”,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在黄河南边荥阳溢漫成泽,在陶邱以北的地方,又形成河流”,怎么可以理解成“穿越黄河,再次神奇地浮出地面”,又“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县,与北济会合”呢?

要知道,荥阳,在古代是“荥泽”,作为一个沼泽与湖泊,它直接就可以孕育出河流,怎么可能还有河流,在它的下面“伏行”呢?

其实,对于济水感到奇怪的,不但有作为现代人的老曹,比老曹早得多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经问他的大臣许敬宗曰:“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水甚细而尊四渎,何也?”

济水作为“四渎”之一,在古代宗教社会中的地位,非常地煊赫与尊崇。

今天河南省济源市城北的济渎庙,就坐落于济水之源济渎泉水涌出的地面上,是为祭祀济渎神“清源王”而建筑的。

济渎庙占地120余亩,建设规模宏大。

它不仅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之一,也是现今“四渎”之中,惟一保存较好的祭祀庙宇。

那么,对于李世民的提问,许敬宗是怎么回答的呢?

许敬宗回答说:“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

这也算是一个回答。

然而,这个回答,能令人信服吗?

济水,真的是“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吗?

那么,古人是如何知道其“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的呢?

其实,不要说古人不可能知道济水为什么“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就是现代人,也不可能知道。

因为,济水根本就不是什么“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她其实根本就是两条河流,却被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是一条河流。

那么,为什么济水是两条河流,却会被人们认为是一条河流呢?

这恐怕,还得从济水这个“济”字的历史渊源,去寻找线索。

“济”,本义为动词,是众人在同一船上喊着号子,以统一的节奏发劲,整齐划桨,强渡激流的意思。

这就是说,这两条河流之所以被命名为“济水”,就是因为,在这两条河流上,都发生过众人在同一船上喊着号子,以统一的节奏发劲,整齐划桨,强渡激流的事件。

那么,这个事件,是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三皇本纪》记载:“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

历史上与“济”相关的历史事件,只有女娲氏“以济冀州”,被载入史册。

那么,女娲氏是从什么地方“以济冀州”呢?

我们通过考古遗址,看女娲氏部族从甘肃、陕西向河南、山西发展的态势,他们“以济冀州”的地方,不正是应该在河南省河源市的沇水之下游吗?

所以,沇水的下半段被称为济水,那不正是由于女娲氏“以济冀州”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一段河流之上吗?

那么,为什么在山东那边,与古黄河平行,从南向北流入渤海的那一条河流,也被称为济水呢?

那就应该是,共工氏部族在女娲氏部族的帮助下,打败了河北的黑龙氏部落之后,就又迅速地强渡这条河流,进入山东,与山东地区的祝融氏部族的部队进行决战。

为什么共工氏部族会进入山东,与山东地区的祝融氏部族的部队进行决战呢?

因为,这时候的祝融氏部族的主力部队,正在山东,与山东地区的原住民——北辛文化的主人们进行一场“龙马精神海鹤姿”的大战。

共工氏部族,就是乘着祝融氏部族后方空虚,然后,洪水爆发,也不利于祝融氏部族之主力部队的回撤,所以才举行起义的。

而他们的起义,又得到了女娲氏部族的强力支持。

所以,他们就乘胜前进,渡河去帮助山东地区的原住民们,与祝融氏部族的主力部队进行决战。

这样,将山东与河北分开的那一条河流,后来就也被称为“济水”。

由于相距遥远的两条河流,因为同一个历史事件,而被命名为同一个名称,都被称为“济水”,所以,后来的人们,就干脆把它们想象成是同一条河流,同一条——“济水”。

这样,才有了这条“济水”的“三隐三现,神秘莫测”,才有了这条“济水”的“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

“济宁”,这个地名很有意思。

“济”,是众人在同一船上喊着号子,以统一的节奏发劲,整齐划桨,强渡激流的意思;“宁”,是“贮”的本字,本义是将宝贝等贵重珍宝,储藏在精致的木匣抽屉里。

那么,“济宁”,就是众人强渡激流之后,贵重珍宝就得到了很好保存的意思。

这不就是说,是共工氏部族强渡激流,支援山东地区的原居民,在这里打败了祝融氏部族的主力部队,从而使山东地区的原居民们,捍卫了自己的领土,保卫了自己的家园,贵重珍宝得到了保存吗?

当然,没有史籍记载,济水,是因为女娲氏“以济冀州”而得名。

没有考古发现,证明济水,是因为女娲氏“以济冀州”而得名。

没有史籍记载,济宁,是因为共工氏援助山东而得名。

没有考古发现,证明济宁是因为共工氏援助山东而得名。

没有史籍记载,大汶口文化的主人们口含石球,拔除门牙,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曾经和祝融氏部族打仗,他们自认为他们部族的德运属于“石运”。

也没有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大汶口文化的主人们口含石球,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曾经和祝融氏部族打仗,他们自认为他们部族的德运属于“石运”。

然而,又有谁能够证明,济水是因为别的原因而得名?

又有谁能够证明,济宁是因为别的原因而得名?

又有谁能够证明,大汶口文化的主人们口含石球,拔除门牙,是因为别的原因?

我们说,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就是水;有人说,这不对,这不“科学”,只有证明液体里面的元素是由氢和氧组成,才能确定它是水。

小鸟说,我看到树干上的那个地方,和其它地方不一样,那里的树皮下面一定有虫子;蚂蚁说,这不对,这不“科学”,一定得等我进入树皮的里面,找到了虫子,才能确定里面有没有虫子。

中医说,病人感冒,是外感风寒;西医说,这不对,这不“科学”,“科学”发现的“事实”是,病人的体内感染了病毒或者细菌。

中国人说:“年、月、日”;西方人说:“日、月、年”。

中国人说:“中国制造”;西方人说:“制造在中国”。

中国人讲“阴阳”,西方人讲“科学”。

在西方人、以及一些皈依于西方“科学”文化的人士看来,因为,“阴阳”不“科学”,所以,“阴阳”就不是真理。

然而,当面对疫情,“科学”的西医迟迟拿不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阴阳”的中医却能够立竿见影,大大地缓解疫情时,“科学”的真理性,又在哪里?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讲“阴阳”的中华文明,都是遥遥领先于讲“科学”的西方文明,那时候的西方的“科学”之真理性,又在哪里?

“阴阳”与“科学”,只是两种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她们都能够通向真理,但她们本身,都不是真理。

“阴阳”,是人们以事物本身为原点,向外看,然后认识事物;“阴阳”,就是人们把看到的事物与其环境作比较,从而认识到事物的特征与性质。

“科学”,是人们从事物的表面向内看,然后认识事物;“科学”,就是人们把所看到的事物进行分解,从而认识到事物内部的组成结构。

角度不同,都有自己看得到的地方,也都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所以,凭什么把“科学”当真理,把“阴阳”当成是“不可理喻”呢?

“阴阳”性的思维方式,固然是不能看到事物的全部,她所得出的结论,固然不能等同于真理,然而,她至少是追求到了部分的真理,她能够为我们追求到全部的真理,指明方向。

“科学”性的思维方式,固然是能够看到事物的内部,但是,事物的内部,并不等于事物的全部,事物的内部,是要受到事物外部之环境影响的,看到了事物的内部,并不等于是掌握了全部的真理,最多,只是掌握了一部分的真理而已。

所以,“阴阳”需要“科学”补充,“科学”也需要“阴阳”补充。

而在实际的面对世界的时候,我们,更容易看到事物以及事物的环境,而不容易看到事物的内部。

所以,先用“阴阳”性的思维方式掌握一部分真理,再通过所掌握的一部分真理,去进行“科学”性的研究,就可以得到全部的真理。

这就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在没有掌握全部的证据的情况下,我们通过部分的证据,来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这不“科学”;但是,她很“阴阳”,她并不是完全不能通向真理。

啄木鸟并不是只有看到虫子,才能够断定树皮下面有没有虫子。

这是因为,它判断树皮下面有没有虫子的标准,和蚂蚁判断树皮下面有蚂蚁虫子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执迷于只有“科学”才能够通向真理的人,那是有病,得治。

第九节   以立四极

《三皇本纪》曰:“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天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这一段话中,共工氏“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前面已经讲过;女娲氏“乃炼五色石以补天”、“聚蘆灰以止滔水”、“(杀黑龙)以及冀州”,前面也已经讲过;剩下还有“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和女娲氏“断鼇足以立四极”、“天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这几句话没有讲。

“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这句话,显然是描述共工氏“乃与祝融战”的结果,就是说,共工氏虽然没有战胜祝融氏,却也撞垮了祝融氏本来就不周全的江山,使得天下大乱。

为什么祝融氏的江山不周全呢?

因为,祝融氏部族的神位,应该在东方泰山,可他们并没有完全占领泰山,而是在与山东土著们激烈争夺泰山他们部族的神位没有归于正位,所以,他们的江山不周全。

“天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这句话,其中的第一个“天”,应该是“于”字的错写。

这句话,其实应该是“于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就是天下恢复了秩序,规则照旧不变的意思。

那么,女娲氏“断鼇足以立四极”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

“鳌”,就是海中畅游不羁的巨龟大鳖。

“鳌足”,就是巨龟大鳖身下的那四条腿。

“断鳌足”,显然就是要让巨龟大鳖安定下来,不再在海中畅游不羁。

那么,这是个什么意思呢?

这显然就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就是,把天下比喻成一个巨龟大鳖,而把当时天下的四大部族——女娲氏部族、祝融氏部族、共工氏部族、山东土著部族,比喻成天下的四条腿。

“断鳌足”,就是要让天下的这四大部族各自收敛性情,不再相互攻伐了。

只要天下的四大部族不再相互攻伐,天下,就安定了,人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关于女娲氏的这个“断鳌足”,有考古出土的文物证明,是确有其事

在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积石冢里,就出土有“无足玉龟”。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无足玉龟

在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址中,也出土有“无足玉龟”

  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址出土的无足玉龟

还有一些大汶口文化的遗址里,虽然没有出土“无足玉龟”,却也出土有龟壳。

龟壳,不也是无足的么?

只是,大汶口文化的主人们,并不崇尚玉石文化,所以,他们就不会制作“无足玉龟”罢了。

而龟壳的出土,与无足玉龟相印证,也就能够说明,大汶口文化的主人们,也是具有“断鳌足”之理念的。

这就是说,女娲氏“断鳌足”,其实是向天下发出了一个倡议,提出了一个号召,而她的这个号召,也是得到了各方响应,并且成为了天下的共识。

当然,有人会说,玉石文化属于庖犧氏部族的文化,加上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龟壳,这也只能算是庖犧氏部族和大汶口文化所在的部族两个部族响应了“断鳌足”的号召,反倒是发出这个号召的女娲氏部族自己,他们后来的庙底沟文化中,却没有显示出这样的文化迹象,还有共工氏部族所在的河北、河南,也没有显示出这样的文化迹象,这,又怎么解释呢?

老曹认为,庙底沟文化,由半坡文化转变而来,又从甘陕晋地区扩展至河北、河南地区,这就是女娲氏“以济冀州”之后,他们部族的文化,和共工氏部族的文化发生了同化——庙底沟文化,就是神农氏部族和共工氏部族同化后所共有的文化;而庙底沟文化遗址中,之所以没有“无足玉龟”或龟壳一类“断鳌足”的文化痕迹,是因为,神农氏部族,当时拥有炎帝职位,共工氏部族,当时拥有后土职位。

现在的北岳恒山,还有后土夫人庙。

  北岳恒山后土夫人庙

为什么北岳恒山会有后土夫人庙呢?

这是因为,北岳恒山,是共工氏部族的神山;后土夫人,就是共工氏部族的首领。

后土就是司土,司土就是司地。

神农氏司天,共工氏司地,他们一个是炎帝,一个是后土,就相当于后世神话中的一个是龙王,一个是龟丞相。

我们从贾湖文化遗址所出土的龟壳中,就可以知道,龟,是古代中原地区人们的通灵之物,是共工氏部族的图腾。

因为最早的丞相——后土就是由以龟为图腾的共工氏部族的首领所担任的所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丞相就是龟为龟丞相

由于创造庙底沟文化的两大部族——神农氏部族和共工氏部族的首领,除了管理各自的部族之外,在天下,还有更高的职位——炎帝与后土,所以,他们就不屑于以“无足玉龟”或龟壳,来显示自己的身份与地位。

也就是说,“无足玉龟”或者龟壳,在凌家滩文化、红山文化,以及大汶口文化的遗址中,都是显示墓主的身份,为他们部族的首领。

神农氏部族和共工氏部族的首领,不屑于以“无足玉龟”或者龟壳来显示自己的身份,这并不表明,他们没有接受“断鳌足”的理念。

那么,“立四极”又是什么意思呢?

“极”,就是承载物品的木架子。

“四极”,就是四个承载物品的木架子。

“立四极”,显然也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就是将天下四大部族比喻成四个具有承载力的架子,让他们各负其责、各自保持独立、也相互尊重其他部族的独立。

显然,这是一个与“断鳌足”相配套的倡议与号召。

那么,这个“立四极”的倡议与号召,结果如何呢?

我们来看看四灵神兽吧。

  四灵神兽

四灵神兽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

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四灵神兽代表四方之神,具有正气镇煞的作用。

其中,青龙,就是东方之神,对应东方的天上七宿;白虎,就是西方之神,对应西方的天上七宿;朱雀,就是南方之神,对应南方的天上七宿;玄武,就是北方之神,对应北方的天上七宿。

那么,大家可曾知道,这四灵神兽,都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东南西北四岳。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东南西北四岳,分居四方,分别是当年四大部族的神山。

其中,东岳泰山,是大汶口文化之主人们的神山;西岳华山,是神农氏部族的神山;南岳衡山,是伏犧氏部族的神山;北岳恒山,是共工氏部族的神山。

如果我们仔细品味一下“四岳”的每个山岳之名称,就会发现,这里面,其实是很有意思的。

东岳,之所以名为泰山,应该是因为,大汶口文化之主人们的祖先,也就是北辛文化的主人们,以“泰山石敢当”为信念,抵抗住了当年的祝融氏部族,也就是庖犧氏部族的进攻,“降妖除魔”,赢得了他们部族之命运的通泰,所以,他们就命名他们的神山,为泰山。

泰山之名,一是纪念他们祖先的功绩,二是祝愿他们部族的族运,永久通泰。

泰山还有一个名称,叫岱山。

这个岱山,应该就是庖犧氏部族“东封泰山”的时候,给这座山所取的名号,意思是,他们部族在渔猎时代过去、农业时代到来的这个新时代里,成为了新的天下霸主,所以,他们的部族之神,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之神,他们就命名他们部族的神山为岱山。

但是,庖犧氏部族,也就是祝融氏部族,并没有完全占领泰山,反倒是在与北辛文化的主人们争夺泰山的过程中,打了败仗,甚至连老家也回不去了,他们的王,被迫带领一部分人逃向湖南。

所以,岱山的这个名号,也就没有被叫响,只是作为泰山的别号,而时常被后世的一些喜好玩弄典故的文人骚客们所引用。

西岳,之所以名为华山,应该是因为,西岳是女娲氏部族,也就是后来的神农氏部族的神山。

女娲氏部族,原本与庖犧氏部族是同胞兄妹,都是华胥氏和宓犧氏部族的后裔。

庖犧氏部族离开他们的老家成纪——如今的甘肃天水秦安地区之后,女娲氏部族“代宓犧立”,顶立着华胥氏和宓犧氏部族的门户。

他们的祖先是华胥氏,所以,他们就命名他们的神山,为华山。

南岳,之所以名为衡山,应该是因为,祝融氏逃到湖南,变为伏犧氏之后,并不甘心失败,还是念念不忘重新回到中原、称霸四方、制衡天下,所以,他们就命名他们部族的神山,为衡山,以激励他们的子孙后代,不忘初心。

衡,就是制衡天下的意思。

北岳,之所以名为恒山,应该是因为,共工氏部族作为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区的原住民,他们曾经被庖犧氏部族所征服,好不容易赶走庖犧氏部族,赢得了独立自主,他们庆幸自己的江山失而复得,惟愿江山永恒,所以,他们就命名自己部族的神山,为恒山。

比较扎眼的是,共工氏部族的领地,大部分在河南、河北的中原地区,为什么他们的神山,却被选择在偏远的北方呢?

很显然,庖犧氏部族,就是从燕山之北南下入主中原的,而且,庖犧氏部族的后裔,也大多数还是生活在燕山之北,为了防止庖犧氏部族的后裔再度南下入侵中原,共工氏部族,就不得不把自己部族的防御重心,设立在北方,所以,他们的神权与政权机构,当然就会随着他们的防御重心,也是设立在北方,以随时能够及时地应对来自于燕山之北的威胁。

东南西北四岳分别为四大部族的神山,那么,他们四大部族的神灵,也就是他们的图腾,分别是什么呢?

大汶口文化的主人们的图腾是海鹤,伏犧氏部族的图腾是蛇,神农氏部族的图腾是蛙,共工氏部族的图腾是龟。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所谓的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其中的青龙,不就是伏犧氏部族的图腾蛇吗?其中的朱雀,不就是大汶口文化之主人们的图腾海鹤吗?其中的玄武,不就是共工氏部族的图腾龟吗?

只有白虎,与神农氏部族的鱼或者蛙,沾不上边。

这是什么原因呢?

听说过“鲤鱼跳龙门”吗?见识过“青蛙转龙蛙”吗?

因为女娲氏和神农氏部族的神灵,太过阴柔,就连他们自己的后裔们,也不喜欢,所以,就导致他们的图腾后来发生转化。

那么,为什么会转化成白虎呢?

我们看6400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中的天盖墓。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中的天盖墓

这个天盖墓中,是不是有左青龙,右白虎?

有人会说,不对啊,这明明是右青龙,左白虎。

其实,所谓的左青龙,右白虎,是人们面北朝南时候的左青龙,右白虎。

而这个墓主,是头朝南,脚朝北的。

所以,就搞成了这个右青龙,左白虎的样子。

这个天盖墓中有青龙白虎,却没有朱雀玄武,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这个天盖墓,出现得太早了,早到朱雀、玄武,还没有与青龙、白虎组成一个系统

也就是说,星宿文化,是起源于庖犧氏部族,而庖犧氏部族,原本的思想意识中,是没有把共工氏部族和大汶口文化的主人们,纳入到他们庖犧氏部族以及女娲氏部族的平等并列之地位的。

在庖犧氏部族的思想意识中,原本只有他们庖犧氏和女娲氏部族的神灵,才是分列东西,地位平等的。

而他们不喜欢女娲氏部族的神灵太过阴柔,所以,他们就自作主张地,将女娲氏部族的神灵换成了白虎。

后来,经过了一系列的变故之后,庖犧氏部族的后裔,就接受了女娲氏部族立四极的思想,从而将共工氏部族的图腾,和大汶口文化之主人们的图腾,纳入和他们庖犧氏以及女娲氏部族部族的图腾平等的地位,这才有了东南西北四灵。

而在这东南西北四灵中,原本大汶口文化之主人们的神灵,是在东方,也就是朱雀应该在东方,为什么四灵中的朱雀,却在南方呢?

这是因为,他们庖犧氏部族属于木德王,他们庖犧氏部族的神灵青龙,要占据东方,所以,朱雀,就只能去南方。

所以,四灵,是由东南西北四岳的神灵演化而来的;四灵,是庖犧氏部族的后裔,接受了女娲氏部族立四极的思想的结果。

四极既立,,就必然在其间。

在我们在领略东南西北四岳之间的对称性时,我们就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在四岳之中,还有个中岳嵩山。

中岳嵩山 

那么这个中岳嵩山是哪个部族的神山呢这个中岳嵩山的神灵是什么呢

中岳嵩山,不是哪个部族的神山,她也就没有一个具体的神灵。

中岳嵩山,其实就是以立四极的结果。

四极既立,就必然要有一道中气,贯穿其间,以确保各方之间关系的融洽。

所以,中岳为,她就是最高;她就是在四岳之中、在四岳之上。

从庖犧氏入主中原、称霸天下,到女娲氏杀黑龙以及冀州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下,不但在文化上有了一个中道思想,更在政治上有了一个中道体制,中华民族,就从此诞生。

不过,这时候的中道思想,还很稚嫩;这时候的中道体制,也很柔弱。

所以,她注定要经历发展,注定要经历挫折和磨练。

但是,既然中道已立,她也就必然会砥砺前行,必然会在一轮又一轮的回环之中,步步升级,御行天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