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千年前的“联合国”(2)

 百科知识博览 2017-09-17
    二、关键的《五行图》

    《五行图》也与这个六千年前的“联合国”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她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当时的一种文化氛围。六千年前的“联合国”,就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产生的。我们通过《五行图》,可以牵引出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女娲氏。

    知道“女娲补天”的历史传说吗?

    许多人都把这个历史传说当作神话。实际上,这不是神话,而是历史事实。“炼石补天”是当时的一种宗教仪式。举行这种宗教仪式的目的,就是为了“治水”。

    在燕山之北辽宁省朝阳市境内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规模的的“炼铜”遗址。奇怪的是,这个“炼铜”遗址是在一个人工筑成的小山顶上,而且,时代是在距今5500年前。

    这就与“炼铜”有些不搭界了。

    在山顶上“炼铜”,这不是故意犯浑,人为的地增加劳动成本吗?而且,中国那时候根变就没有出现铜啊。

    史籍记载的最早的铜,是出现在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当时,蚩尤制造了铜兵器,黄帝制造了铜鼎。而实物出土的最早的铜,也是距今5000年左右。是在甘肃省东乡县出土的,属马家窑文化遗址的一个铜刀。

    那么,在提前了500多年的一个人工筑成的小山顶上,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大规模的“炼铜”遗址呢?

    只能解释为,这不是在“炼铜”,而是在举行一种宗教仪式,那就是,传说中的“炼石补天”。

    而且,这个“炼石补天”,并不是传说中的女娲氏的“炼石补天”,而是另有其人。因为,“女娲补天”的地点不对,时间也不对。

    女娲之娲,对应的是蛙图腾。蛙、鱼、花,都是仰韶文化的标配。女娲氏应该是仰韶文化所在的一个部族,他们生活在陕甘宁一带,最远不过山西北部,他们怎么会跑到燕山之北的辽宁去了呢?那里是赵宝沟文化及其后裔红山文化的地盘啊。而且,女娲氏是生活在神农氏之前,神农氏又生活在炎黄之前,也就是说,比炎黄时代早500年的红山文化,应该是与神农时代对应的,是晚于女娲时代的。所以,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的“炼石补天”,并不是女娲氏的“炼石补天”。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切答案,都在《五行图》中。

    和《太极图》一样,《五行图》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现在我们看到的《五行图》,至少应该是黄帝时代之后才成型的。那么,此前的《五行图》,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至少,里面应该没有金。因为,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金属,人们哪来的金属概念?

    那么,没有金,《五行图》中相应的能够取代金,或者是被金取代的元素,又会是什么呢?

    当然就是石了。

    《五行图》中的金,其性质就是与木对抗,对木进行伤害。而在金属没有出现之前,能够最好地发挥这个作用的,就是石器。至于《五行图》中的金生水,其实,石也能生水。古人最高超的技术就是烧制陶器。陶器也是石器的一种,是新石器。而在烧制陶器的过程中,由泥块变成石块,这中间,陶器的表面是会出现一层“水”的,所以,古人认为石生水,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所以,《五行图》中的金,原来就是石。

    现在的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原来是石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石;现在的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原来是石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石。

    那么,《五行图》是怎么产生的呢?她的意义何在呢?

    《五行图》,其实是和《太极图》同时产生的,是和《太极图》相对应的。

    《太极图》是用于夫妻之间的结婚仪式,是告诫夫妻双方,既然结了婚,就要各守规矩,相互尊重。

    而《五行图》,是用于男方向女方的求婚仪式,是说明与解释,男方为什么要娶女方回家。

    《五行图》中的金,就相当于男人,他限制女人的自由,对女人具有伤害性的一面;《五行图》中的水,就相当于男人的能力与价值,这种能力与价值,能够让女人服从男人,使女人变成男人的妻子;《五行图》中的木,就相当于女人,她相对于男人是弱者,会受到伤害,但是,因为有未来的孩子作为依靠,她又具有逐步增强自己的实力,提高自己的地位的潜力;《五行图》中的火,就相当于女人的能力与价值,这种能力与价值,令男人迷倒,对男人的霸气具有消蚀作用;《五行图》中的土,就相当于男人和女人组成的家庭,而家庭的核心是孩子,男人娶女人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自己的孩子,而这个孩子是由女人的能力与价值提供的;女人生下孩子,就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具有保障,而孩子的生活保障,只有他们的亲生父亲,才能够切实地予以提供。

    《五行图》中的生与克,说明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实质性关系,说明男人与女人之间虽然相互伤害,却更相互需要,这就是男人必须娶女人的理由,也是女人必须嫁给男人的理由。

    《五行图》与《太极图》,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她们的实质结构是一致的。《五行图》中的金,就相当于《太极图》中的白鱼鱼头;《五行图》中的水,就相当于《太极图》中的白鱼鱼尾;《五行图》中的木,就相当于《太极图》中的黑鱼鱼头;《五行图》中的火,就相当于《太极图》中的黑鱼鱼尾;《五行图》中的土,就相当于《太极图》中由黑白鱼所组成的整个大圆。

    《五行图》和《太极图》本身都属于宗教形式,而宗教形式中又隐含着哲理。这就是法与理的结合。

    宗教是法,哲学是理。他们的共同目标,是教化。单靠宗教的强制性,不能驯服那些思想活跃的异类分子;单靠哲理的思辨性,也不能笼络那些冥顽不灵的自私之徒。只有宗教与思辨结合、法与理结合,才能够安定人心,和谐社会。

    不过,有遗传就有变异,所以,往往是九斤老太太,一代不如一代。

    先辈们很有智慧的内容,到后辈们手里,往往就成了毫无智慧的空壳,也就是一种形式。

    这也许,就是女娲及其后人要以“炼石补天”宗教形式,来进行“治水”的原因吧。

    当然,也许还有“上智下愚”,“劳心者治人”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