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气:面对入侵 此县十七万人无一人投降 男人皆战死 妇孺皆自尽

 茂林之家 2017-09-18

几天前在某网站看了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这样子的,说日本人编造了四个谎言,骗人中国人百余年,中国人却至今当真。

一呢是说中国人做事马虎,可是事实上是,中国人比起俄国人、美国人、印度人、印度人来说,那是严谨多了的,可日本人却独独说中国人马虎。

第二是说中国人不团结,可事实上从历次大灾大难爆发时,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是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在多民族国家中,中国人是最团结的,对国家的向心力是最强的;

还有就是中国汉奸多,额,这个貌似没说错,毕竟二战时中国的汉奸还真不少,但是数百万的汉奸和四五亿的人口基数比起来,那比例还是很低的,绝对大数的中国人都是众志成城,一致对外,哪怕敌人再强,哪怕半壁江山已沦陷,也美如世人眼中高人一等的法国人一般,直接就投降了。

还有一个谎言是说清军在大炮上面晾裤衩。可事实上是,大炮上是无法晾裤衩的。

是的,中国人从来不缺团结,从来不缺骨气,不然一个不团结没骨气的民族,早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被别人给吞噬了,哪里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不断的文明古国?

今天咱们就来认识一群可敬的汉人,他们便是明末清初时的江阴人。

骨气:面对入侵 此县十七万人无一人投降 男人皆战死 妇孺皆自尽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于煤山自缢殉国,福王朱由崧于南京称帝改元弘光,明朝统治中心移往南方。

随后清军在吴三桂的帮助下入关,闯军大败,于是清军实际统帅多尔衮便将兵峰指向了,已经是苟安还不忘内斗的南明朝廷。

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豫亲王多铎等统兵南下,连克扬州等重镇,直逼南京。弘光帝被擒,公侯阁部、文武臣僚二百多人,马步兵二十三万八千多人投降。同年夏,江阴降清。

之后多尔衮便下达了臭名昭著的“剃发易服”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而此时南明弘光朝廷已降,江阴县城也被满清接管,上任的县令方亨为讨好满清,迫不及待的便在江阴下达了“剃发令”。

此举遭到了江阴百姓的强烈反弹,百姓纷纷上街抗议,宁肯掉头也不愿剃发易服。

随后江阴百姓便自发的将满清在江阴城内的奸细给找了出来,全部处死,并组织起了一支义军,准备迎接清军的反扑。义军推典史陈明遇为首,以“大明中兴”为旗号,自称江阴义民正式反清。

随后陈明遇率义军多次打退了小股敌军的进攻,还杀了满清县令方亨,揪出了隐藏更深的满清奸细,使得江阴城内众志成城,一致对外。

六月二十一日,清贝勒、大将博洛命降将刘良佐统重兵包围江阴城。清军攻势甚猛,陈明遇自感能力不足,便想起了在崇祯时期,曾杀退海盗,保得江阴平安,智勇双全的典吏阎应元。

之后阎应元入江阴城,成为了义军的统帅。

骨气:面对入侵 此县十七万人无一人投降 男人皆战死 妇孺皆自尽

阎应元率十万江阴义军,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

期间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有老人假意降清,暗携火药进入清军营帐,炸死清军官兵两千余人。

无奈当时江南皆降,江阴外无援兵,内部实力有限,面对如狼似虎的二十余万满清大军,最终江阴城还是被攻破了。

城破之时,英雄阎应元端坐于东城敌楼之上,要了一支笔,在城门上提到:“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题讫,带着千义军继续和清军做殊死抵抗,杀死清兵无数,在突围不得后,他环顾左右曰:“为我谢百姓,吾报国事毕矣!”遂自拔短刀,刺胸血出,投在前湖中。义民陆正先想把他从水中扯起,正赶上刘良佐遣兵来擒,刘良佐言与阎应元有旧,要生擒他,于是清兵把他捞起绑住,没有杀他。阎应元被擒后,见到了刘良佐,只说了一句:“事已至此,只有一死。速杀我!”后清人博洛命人把他关到栖霞庵。当夜,寺中僧人不停听到“速杀我”的声音,天明时,终遇害。一月后,其子开启草敛的棺木,换贵重棺椁迁葬通州,见其尸体面如生。

不仅是阎应元铮铮铁骨,江阴士绅百姓也是如此。

骨气:面对入侵 此县十七万人无一人投降 男人皆战死 妇孺皆自尽

英雄阎应元死后,其家中犹存十余人,皆因不肯投降而被杀,陆正先也一同殉难。

江阴县衙里,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举火自焚,典吏陈明遇自己持刀与清兵血战,身负重创,握刀僵立,死时,身子倚在墙边,屹立不倒。

训导冯厚敦自缢于明伦堂,妻与姊投井死。

中书戚勋、诸生许用举家自焚而死。

诸生许王家,被清军拘押时,“或劝曰:‘君故明一诸生,未食天碌,何以身殉?’王家曰:‘君臣之义,岂论仕与不仕?公等复言。’”

书生笪某,被清军抓获之后,“刑前叹曰:‘我一介小人,今日得之士大夫之烈,为忠义而死,死之犹生也。’临刑神色不变。”

江阴百姓的视死如归,激起了清军的怒火,于是下令屠城,不堪引颈受戮的江阴男子纷纷和清军进行了激烈的巷战,最终全部战死。不仅是江阴男子,其地的妇女也多贞烈,纷纷投河而死。七岁孩童毅然就义,无一人顺从,而江阴全城的老百姓、就连妓女、罪犯都本着“咸以先死为幸,无一人顺从者。”。清军屠城两日后“出榜安民”,城内百姓仅剩“大小五十三人”而已。

在此之后,整个江阴地区的人们都采取了对清廷不合作的态度:不当清朝的官,不应清朝的举。直到乾隆年间,乾隆皇帝给阎应元在江阴修祠,主动向江阴示好,局面才有了改观。

骨气:面对入侵 此县十七万人无一人投降 男人皆战死 妇孺皆自尽

题于江阴南门的《忠义之邦》手书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阎应元绝命诗

腐胬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

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江阴女子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