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最悲壮的守城战:10万百姓对抗24万铁骑,硬是坚守81日

 山地之仔 2019-02-23

公元1645年,清军将李自成赶出了北京城,从而进一步控制了大明王朝的核心枢纽。清军此时已经控制了大明的北方江山,但是在南方还有残余的前明遗臣逸民们还在殊死抵抗。于是在打败李自成后,清军便一路南下来到江南,一举灭了南明的弘光政权,并且开始在江南地区实施严酷的“剃发令”,各个地区被迫执行,但凡有不服从的,都将受到严酷处罚。

这时,新任的江阴知县方享在明伦堂告知当地百姓朝廷的剃发令,但是这很快遭到江阴人民的不满,他们认为,自己是明朝的子民,怎能让“异族”来做自己的统领?并扬言说:“我堂堂中华男儿为何要消发为奴”?于是众人便立下誓言:“头可断发绝不能剃”。很快,江阴人民拒不剃发的消息被知县方享偷偷上报给朝廷,清廷也很快做出了反应。后来方享上报朝廷的事情败露后,就被人们杀了,并推举典史陈明遇为首领,训导冯原敦领导全城百姓打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以保留最后的华夏衣冠。

江阴抗清三公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清军大规模的报复。

果然,很快常州知府便开始派人前来围剿。但不知道是常州知府觉得是江阴城小还是其他原因,第一次围剿的人数才来了三百多人。而这三百人在第一次围剿中,面对的是十万江阴百姓,结果可想而知。首战告捷的江阴人民欢呼雀跃,但却有一个人却始终高兴不起来,他就是领袖陈明遇。因为在他的考虑中,这一次虽然只有三百人,但是下一次可能就是三万,甚至是三十万。于是,陈明遇便找来了一个热血青年来加入自己,他就是——阎应天。阎应天加入以后便开始积极改进武器装备,这大大提高了江阴人民的战斗力。

清军首领多铎看见江阴人民如此顽强,便开始使用计策,试图骗取江阴人民上钩。于是便答应江阴人不剃发,不穿旗人衣服的要求,但前提是他们得投降。但是江阴人民也不是傻子,他们知道这只是清军的诱降之计而已,于是便派出几个百姓抬着几箱银子到清军阵前来诈降。清军也不知道这箱子里上面放的是银子,下面装的却是炸药。于是,清军被炸死了三个王爷。这一下,也彻底把清廷给激怒了,立即派遣24万大军出征江阴。

清朝士兵

大军压境之际,江阴人民并没有选择投降,而是选择继续顽强的战斗。

这是一场艰苦的守城战,81日的守城,使得江阴百姓损失6.7万余人,清朝损兵折将7.5万余人。江阴人民的奋勇抗战,在两个多月里,硬是顶住了数万清兵的疯狂进攻,城破之后还在选择拼死巷战,其中竟无一人投降。这次守城战,可是说是南明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要知道,这场战役中,江阴只有十万百姓,而他们面对的是清朝24万的正规军,两百多门红衣大炮,即便是在这样实力悬殊的条件下,江阴百姓硬是坚守了八十一天,斩杀敌军7万5千余人,亲王三名,大将军十八名。

也是在这场战役中,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也被后世称为“江阴抗清三公”。最后阎应元在殉节前更是写下了:“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的壮志豪言。

清朝士兵图

江阴百姓的三个领袖下场也是很悲惨,阎应天被俘后更是始终不肯向清廷下屈服。即便是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扑,也始终没有弯下膝盖。陈明遇则是先让自家四十三口自焚而死,自己则抡起大刀和清兵殊死作战,最后身负重创,死后尸体立在墙边,始终未倒下。而训导冯原敦则斩杀清军三王十八将,最后在清军轰开城门后,在明伦堂自缢而死,妻儿则纷纷投水而死。城中的数万百姓宁可穿戴汉服也宁死不做旗装奴,其中自杀、投井、自缢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江阴十万士民最后也只剩下五十三口。

这场艰苦的守城战可以说是南明历史上突出的亮点,因为它不仅仅只是一场战争,它还是两个不同国家政权和文化的斗争。江阴百姓为了自己的华夏衣冠,为了自己的文化,始终不肯向清朝政府低头,因为在他们的骨子里还存留有一种血性,那就是对自己国家的忠诚,对自己文化的坚定。

对此,你怎么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