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头风。雄黄 ( 研令极细 ) 半两 ,细辛 ( 洗去叶 ) 半两 , 川乌头 (去皮、生用 ) 五个。为细末。每服 一字 ,入姜汁少许 , 茶芽煎汤调下 , 食后服。 《圣 济 总录》卷 三十 五 方。 治鬼疟。鬼箭羽、鲮鲤甲 ( 烧存性 ) 272 中风 二画~三画 ] 各一分。为细末。每服一字 , 鼻 中 ,临发时用。 二冬二皮汤 《辨证录》卷二 方。功能滋阴清火。治阴虚火旺 , 头面肿痛 , 口渴心 烦。一旦 猝中 , 手足抽 搐 , 言 语不 出 , 口 眼? 斜。 麦 冬、天 冬、地 骨 皮 各 二 两。水 煎服。 二物 石膏 汤 《备 急千 金要 方》卷五方。治小儿中风 , 手足拘 急。石膏 ( 如鸡子大 , 碎 ) 一 块 , 真 珠( 即珍珠 ) 一两。水二升 , 先煎石 膏五 六 沸 , 入 真 珠 煎 取 一 升 , 分 服之。 人参丸 治邪风中人 , 口眼? 斜。方见“惊悸怔忡·人参丸 ”。 三五七散 治感冒头眩 , 口眼 ?斜 , 耳聋。方见“感冒·三五七 散”。 三化汤 《医学心悟》卷三引 刘河间方。治风火相搏而致中风 入脏 ,热势极盛 , 闭结不通 , 便溺阻 隔不行。厚 朴 ( 姜汁 炒 ) 、大黄 ( 酒 蒸) 、枳实 ( 面炒 )、羌活 各一 钱五 分。水煎服。 三公散 《医方类聚》卷二十 三引《澹 寮 方》方。治 口眼 ? 斜。 蜈蚣 ( 一蜜 炙、一酒 浸、一纸 裹煨 熟) 三条 , 南星 ( 每个切作四段 , 逐 个如蜈 蚣 法制 ) 三 个 , 白 芷半 两。 为细末 , 入真麝香少许 , 热酒调一 钱 ,食后服下。 三生饮 《太平惠民和剂局 方》卷一方。治卒中 , 昏不知人 , 口 眼?斜 ,半身不遂 , 咽喉作声 , 痰气 上壅 ,脉浮盛 , 兼治痰厥气厥 , 及气 虚眩晕。生南 星一两 , 木香 一分 , 生川乌( 去皮 ) 、生附子 ( 去皮 ) 各半 两。为末 , 每用半两 , 加生 姜十五 片 ,水煎服。 三圣散 治中风舌强不语。 方见“痨 瘵·三圣散 ”。 功 能涌 吐 风痰。治 中 风闭 证 , 脉 滑 实。方见“痨瘵·三圣散 ”。 三建汤 治中风涎潮 , 不省人 事。方见“虚损·三建汤 ”。 大豆 煎 治 中 风 失音 不 语。 方见“水肿·大豆煎 ”。 大戟洗汤 《备急千金要方》 卷八方。治中风发热。大戟、苦参 各等分。为末 , 以药半升 , 白酢浆 一斗 , 煮三沸 , 适寒温洗之。小儿 用三撮, 浆水四升煮洗之。 山龙丸 《圣济总录》卷九方。 治偏风, 半身枯瘦 , 肢体细小而痛。 蜥蜴 ( 一名 山龙 子 ) 二钱 , 海 蛤 一 钱 ,乌头 ( 炮 ) 半钱。为末 , 面糊 丸 作二粒, 葱白二枝 , 中心分开 , 入药 于内 ,帛子系向两脚底心 , 暖水浸 , 衣被 覆 之 , 春 夏 浸 至 踝 , 秋 冬 浸 至膝。 山栀子丸 《圣济总录》卷 七 方。治风瘫。山栀皮 ( 去皮 ) 、草乌 头( 炮 ) 、干姜 ( 炮 ) 各半两。为末 , 煮枣肉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 , 加至七丸 ; 常服二丸, 茶酒任下。 小竹沥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 论》卷二方。治中风涎潮、谵语 昏 迷、四肢缓纵不收。秦艽 ( 去苗土 , 锉) 、防风 ( 去芦 , 锉 ) 、附子 (炮去皮 脐) ,独活 ( 锉 ) 各一分。水煎 , 入生 地黄汁、竹沥各半盏 , 煎三五沸, 去 滓。分作四服 ,不拘时候。 小防风汤 《类编朱氏集验医 方》卷一方。治手足不仁。防风、 秦艽、羌活、附子 ( 炮 ) 各一两。为 中风 三画~四画 273 ] 末 ,每用三大钱 , 加姜三片水煎 , 去 滓 , 入 生 地 黄 汁 二 合 再 煎 , 空 腹 数服。 小灵宝三倍丹 《医方类聚》 卷二十四引《施圆端 效方》方。治 中风瘫痪, 语言謇涩 , 口眼?斜 , 肢 体麻 痹。草乌 头 一 斤 , 黑 豆 一斗 (同煎 , 豆烂熟弃之不用 ) , 苍术二 斤 ( 泔浸去皮 ) , 葱白三斤 ( 细切 ) 。 焙干为末 , 醋面糊为丸如梧子大。 每服十至二十丸 , 食前温酒送下 , 日三次。 开关散 《圣济总录》卷六 方。治急中风 , 目瞑口噤 , 不能下 药。天南星 ( 生 , 为细末 )、龙脑 ( 别 研) 各等分。和匀 , 每用一字或半 钱匕 ,揩大牙左右三二十遍。口自 开为效。 《重 楼玉钥》卷二 方。功能 清疏诸 风。治头 痛目疼。川芎一 钱 ,白芷八分。为细末 , 冲服。 《御 药院方》卷九 方。治缠 喉风 ,气息不通。白僵蚕 ( 直者 , 去 头炒) 半两 , 枯白矾一两。为细末 , 每服三钱 , 生姜蜜水调匀 , 细细服 之 ,不拘时候。 天仙膏 《杨氏家藏方》卷一 方。治卒中风 , 口眼?斜。天南星 一枚 ,白芨一钱 , 草乌头一枚 , 白僵 蚕七条。生用为末, 用生鳝鱼血调 敷患侧 ,觉正便用温水洗去。 天南星膏 治中风口眼?斜。 方见“瘿瘤·天南星膏 ”。 天麻散 《圣济总录》卷六方。 治急中风。天麻、天竺黄、天南星、 干蝎 ( 生用 ) 各 等分。为 细末。每 服半钱匕, 小儿半字, 温酒调服。 五虎汤 《杨氏家藏方》卷一 方。治中风亸曳 , 目睛上视 , 寸关 紧急 , 涎盛昏塞 , 不省人事。天南 星、草乌头 ( 不去皮尖 ) 、半夏 ( 汤洗 七遍 ) 、皂 角 ( 去皮 弦 子 ) 各 等分。 生用为末 , 每取一钱 , 加生 姜十片 水煎。不拘时温服。 牛蒡酒 《太平圣惠方》卷 二 十二 方。治柔 风 久 不瘥 , 四 肢 缓 弱。牛蒡子三 两 , 生 干地黄三两 , 枸杞子三两 , 牛膝五分。为细末 , 用生绢袋盛 , 以酒三斗 , 于 瓷器内 浸、密封 , 春夏七日 , 秋冬十四日。 每服一小盏、每于空腹、晚 食各一 次 ,常令熏熏然为妙。 乌龙丸 《医方类聚》卷二 十 四引《施圆端效方》方。治中风 , 肢 体麻痹, 顽疼少力。川乌 ( 炮、去皮 脐。生 用 亦可 ) 、五 灵 脂 各 二 两。 为细 末 , 蜜丸 如 弹子 大。每 服 一 丸 ,食前温酒化下。 乌头膏 《外台秘要》卷十 四 引深 师 方。治 贼 风 , 身 体 不 遂 偏 枯 , 口 ? 及伤 风 寒身 僵 直。乌 头 (炮 )、野葛 ( 去心 ) 各五两 , 莽草一 斤。酒浸三宿 , 无水猪肪五斤 , 入 药煎成膏 , 去滓。患者近火烤 , 药 摩至 汗 出即 愈 ; 鼻 塞 , 药 摩头 顶。 药不得入口眼。 乌灵丸 《圣济总录》卷七方。 治风瘫。乌头一两 , 五灵脂 ( 炒 ) 二 两。为末 , 井水和丸如弹子大。每 服一丸, 分作一服 , 温生姜酒磨下。 服后盖衣被出汗 , 隔一日再服 , 稍 愈即止。 乌金煎 《太平圣惠方》卷 十九方。治中风失音不语 , 烦热头 痛。黑豆 ( 净 淘 过 ) 二 升 , 羌 活 二 两 ,独活二两 , 荆芥二两。为末 , 水 274 中风 四画~五画 ] 煮黑豆令烂 , 去豆取汁、入诸药末 , 慢火煎 十余 沸, 再渐 入无 灰酒一 升 ,煎为膏。每服半匙头 , 温酒调 下 ,不拘时候。《圣济总录》治男子 头风 ,头脑俱痛 , 及中风语涩 , 手足 无力。 乌梅饮 《圣济总录》卷六 方。治中风不语 , 口噤吐痰 , 颈项 筋急。乌梅 ( 碎 ) 二七枚 , 菝葜 ( 碎 ) 一两半 ,白矾一两。以水五合煎白 矾三合 , 另二药各以水一升煎取三 合。先灌菝葜汤 , 次下乌梅 汤 , 后 下白矾汤 , 以吐恶痰毒涎为效。如 不吐 ,以鹅毛搅喉中取吐。 《圣 济 总 录》卷 三 十六 方。 治疟病及痢 疾苦渴。乌 梅 ( 劈破 ) 二十枚。水煎 去乌梅 , 和蜜 一匙。 分二服 ,细啜之。 正舌 散 《类 编朱 氏集 验医 方》卷一方。治中风 , 舌本僵硬 , 言 语謇涩。蝎梢 ( 去毒 ) 一分 , 茯苓 (炒 ) 一 两 , 龙 脑 薄荷 二 两。为细 末。每服二钱 , 温酒送下。或搽牙 颊亦得。《张氏医通》方治惊痰塞 窍 ,肝热生风诸证。 正颜丹 《寿世保元》卷二方。 治口 眼 ? 斜。白 芷 二两 , 独 活二 两 ,薄荷一两。为末 , 蜜丸如弹子 大。每服一丸 , 细嚼 , 茶清下。 甘草豆汤 《医方类聚》卷 二十四引《寿亲养老 书》方。功能 清解 热 毒。治 老 人 中风 , 热 毒心 闷 ,气壅昏仆。甘草一两 , 乌豆三 合 , 生 姜 ( 切 ) 半 两。 水 煎 候 冷 服食。 《奇 效 良 方》卷 三 十九 方。 治脚 气 浮 肿。黑 豆 一两 , 甘 草五 钱。水煎服。 《疡 医 大全》卷 二十 四 方。 治中百 药毒 及筋疝 , 茎中 痛胀 不 堪。甘 草 梢 二 两 , 黑 豆 半 升。 水 煎报。 《证 治 准绳》五 册卷 一 方。 治小 儿 胎热。甘 草 一钱 , 黑 豆 三 钱 , 竹叶七茎。为末 , 加灯 心七茎 水煎 ,不拘时服。 石膏汤 治小儿中风 , 手足拘 急。方见“产后病·石膏汤 ”。 归荆汤 《医方类聚》卷二 十 一引《仁 斋直指方》方。治风痉 昏 迷 ,吐沫抽掣 , 背脊强直 , 产后痉病 通用。当 归、荆 芥 穗 各 等 分。 为 末 ,每用二钱 , 酒少许 , 水煎 , 灌下。 如牙紧 , 用铜匙斡开 , 以鸡 羽沾药 入口 ,或用童尿调下。或以川芎代 当归。《玉机微义》方治妇人产 后 中风 ,口吐涎 ,手足搐搦。 四生丸 治中风瘫痪 , 口眼? 斜 ,涎急 , 半身不遂。方见“疥癣· 四生丸 ”。 四圣 紫金 丹 《瑞竹 堂 经 验 方》方。治 中 风瘫 痪 , 口眼 ? 斜。 槐实子 ( 文武火麸炒黄 )、皂角 ( 酥 炒黄 , 去 子 )、生 荆 芥 穗、甘 菊 花 (炒 ) 各 等分。为 末 , 蜜 丸 如 弹 子 大。病重者每服一丸 , 细嚼茶清送 下 ; 病 轻 者临 时 加减。微 汗 出 为 验。如 汗 后 体 热 难 忍 , 噙 甘 草 解之。 生朱丹 《御药院方》卷一方。 治诸风痰甚、头痛 , 目眩欲倒。肺 气郁滞, 涕唾稠黏 , 咽喉不利 , 胸膈 不利 , 呕哕恶心 , 恍惚健忘。颈项 强直 ,偏正头痛 , 面目浮肿 , 筋脉拘 急。白附子 ( 炮 , 去皮脐 ) 半斤 , 石 膏( 烧通红, 放冷 ) 半斤 , 龙脑一字 , 中风 五画 275 ] 朱砂一两二钱半。为末, 粟米饭和 丸如小豆大 , 朱砂为衣。每服三十 丸 ,食后茶酒任下。 生地黄汤 治偏风手足不遂。 方见“月经病·生地黄汤 ”。 生地黄饮子 《太平圣惠 方》卷十九方。治中风不语 , 舌根 强硬。生地黄汁一合 , 独活 ( 锉 ) 二 两 ,附子 ( 炮裂 , 去皮脐 ) 一枚 , 淡竹 沥一合。先煎独活、附子 , 取汁一 盏半 , 去渣, 纳生地黄汁及竹沥更 煎一 二 沸。每 服 半 盏 , 不 拘 时温 服。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 治小儿中风 , 面引口偏 , 身体拘急 , 舌不能转。生地黄汁三合 , 竹沥三 合 , 独 活 ( 末 ) 三分。相和 煎 至四 合 , 去 渣。 量 儿 大 小 温 服 , 不 拘 时候。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方。 治心黄 , 目 赤 , 舌 上生 疮 , 心 闷喘 急 ,小便赤难 , 神思恍惚 , 心下胀满 等证。生地黄二两 , 淡竹叶二 ( 三 ) 十片 ,大麦半合 , 甘草 ( 炙微赤 , 锉 ) 半两。为末。每用半两, 加生姜半 分水煎 ,不拘时温服。 《太 平 圣 惠方》卷 八十 方。 治产后恶血攻心 , 闷乱口干。生地 黄汁三合 , 藕节三 ( 二 ) 合 , 童便三 合。煎三二沸 , 分温三服。 生附白术汤 《三因极一病证 方论》卷二方。治中风湿 , 昏闷恍 惚 ,胀满 身重 , 手 足缓纵 , 自汗 , 失 音 ,便利不禁。附子 ( 生、去皮脐 ) 、 干姜各半两 , 白术一两 , 炙甘草一 分。为末 , 每服四钱 , 水煎去滓 , 食 前服用。 生姜生附汤 《三因极一病证 方论》卷二方。《御药院方》又名生 姜附 子汤。功能 消痰散风。治 卒 中风 ,涎潮昏塞不知人。并治痰冷 癖气 , 胸满呕沫 , 头痛 , 饮食不下。 附子( 生用, 去皮脐 , 切八片 ) 一枚。 上药加生姜 ( 切碎 ) 一两同煎 , 去渣 温服。一法加辰砂末少些。 生姜附子汤 亦名生姜生 附 汤。方见本病证门“生姜附子汤”。 仙灵酒 亦名仙灵 脾酒。方 见本病证门“仙灵脾酒”。 仙灵脾酒 《太平圣惠方》卷 二十一方。《寿世保元》又名仙 灵 酒。治偏风、手足不遂、皮肤不仁。 仙灵脾一斤。为末 , 以生绢袋盛 , 用无灰酒二斗浸之 , 密封 , 春夏二 日 , 秋冬五日。每日随性暖饮、常 令熏熏, 不得大醉。《寿世保元》治 一切冷风劳气 , 男子阳绝不起 , 女 子绝阴无子 , 老人昏耄健忘。 白丸子 治一切风痰壅盛 , 手 足顽麻, 或牙关紧急 , 口眼歪斜, 半 身不遂。方 见“虚 损· 白 丸 子 ”。 白术酒 《太平圣惠方》 卷六十九方。治妇人中风口噤 , 言 语不 得。白术 ( 捣碎 ) 三两 , 黑 豆 (炒令熟 ) 三两。酒四升煎药至 二 升 ,去滓。分温四服 , 拗开口灌之。 《太平 圣惠方》卷 七十四方。治 妊娠中风痉 , 通身强直 , 口噤不开。 白术、独活各一两。以酒二大盏煎 药至一大盏 , 去滓 , 分温二服 , 拗开 口灌之。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 二方。治 中湿 , 口 噤 , 不知 人。白 术半两。以酒三盏 , 煎取一盏 , 顿 服。若不能饮酒 , 以水代之 , 日三 次 ,夜一次。 276 中风 五画~六画 ] 《寿 世保元》卷二 方。治中 湿遍身疼痛 , 不能转侧 , 及皮肉痛 难忍。白术 ( 去芦油 , 土炒 ) 一两。 酒煎温服。 白圣散 《圣济总录》卷六方。 治中风口面?斜。天雄 ( 炮 ) 、山茱 萸 ( 炒 ) 各 二 两 , 山 芋 三 两, 干 姜 (炮 ) 一分。为细末 , 每服二 钱 , 以 热豆淋酒调服。重者加至三钱匕。 白矾散 治中风 不语 , 昏迷。 方见“眼病·白矾散 ”。 白神散 《圣济总录》卷六方。 治中风 , 吐 泻 , 牙 关紧 闭 , 不 能下 药。白梅末不拘多少。揩牙。 白散子 治肝肾虚, 卒中涎潮 等。方见“咳嗽·白散子 ”。 冬麻子粥 《太平圣惠方》 卷九十六方。治中风 , 五脏 壅热 , 言语蹇涩, 手足不遂 , 神情冒昧 , 大 肠涩 滞。冬麻 子 半 升 , 白 粱 米三 合 ,薄荷一握 , 荆芥一握。煮薄荷、 荆芥取汁二盏 , 去渣 , 研麻子取汁 , 并米煮粥, 空腹食之。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方。 治五淋 ,小便涩少疼痛。冬麻子二 合 ,葵子一合 , 米三合。前二味绞 取汁 , 和 米 煮 粥 , 加 葱 白 , 煮 熟 食用。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七方。 功能益气利小便。治产后腹中积 血 ,及中风汗出。冬麻子 ( 水研取 汁三升) 一合 , 薏苡仁 ( 捣碎 ) 一合 , 粳米二合。以冬麻子汁煮二味作 粥 ,空腹食用。 立圣散 《医方类聚》卷二 十四引《烟霞圣效方》方。治中风 紧急 , 口不能开。海带一两 , 白梅 一两。为末揩牙。 《卫生宝鉴》卷十八方。治 妊娠 下血不止。鸡肝二个。以 酒 一升 ,煮熟共食之。 立效菖蒲饮 《圣济总录》卷 七方。治中风失音。石菖蒲一分 , 桂( 去粗皮 ) 一两。为末 , 每服二钱 匕 ,水煎温服 ,不拘时候。 圣散子 《圣济总录》卷六方。 治中风口?。附子 ( 炮 ) 、伏龙肝、 牡蛎( 烧 ) 各等分。为末 , 以三岁乌 鸡冠血调药半钱匕 , 涂患侧对侧口 角。见口正 , 当即急洗去药 , 以免 牵过口角。 地黄汤 治中风失音不语。 方见“衄血·地黄汤 ”。 治产 后中风 , 口面?僻 , 语言不利。方 见“衄血·地黄汤 ”。 芎辛散 治风客阳经 , 头痛眩 晕 ,语涩 , 麻痹筋挛。方见“感冒· 芎辛散”。 百部散 《圣济总录》卷 七 方。治中风亸曳 , 挛躄不能起。百 部一两 , 乌头 ( 炮 ) 一 分, 牛膝 ( 酒 焙) 、白术各半两。为细末 , 每服一 钱匕 ,渐加至二钱匕 , 温酒调服, 日 三夜一。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 众方》方。治肺脏风热喘 咳, 鼻 塞 生疮 , 口干 咽 痛。百 部 ( 炮 干 ) 一 两 ,款冬花一两 , 杏仁 ( 去皮尖 , 麸 炒黄 , 研 ) 一 两 , 炙甘 草 一 两。为 末 , 每服二钱 , 加糯米少许 , 水煎。 和滓服, 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卷一百十六方。 治肺 实 鼻塞 , 不 闻香 臭。百 部 二 两 ,款冬花、贝母 ( 去心 ) 、白薇各一 两。为 细 末 , 每 服 一 钱 匕 , 米 饮 调下。 中风 六画 277 ] 夺命通关散 《寿世保元》卷 二方。治中风、中气、痰厥、不省人 事 ,牙关紧急 , 汤水不下。皂角 ( 去 皮弦 ) 二两 , 细 辛末 五钱 , 生 矾一 两。生矾一两用苎布包裹 , 与牙皂 同水煎 ,化去白矾 , 再煮干 , 取出晒 干为末。前药令合匀。遇痰厥 , 或 喉闭不省人事者 ,先以少许药末吹 鼻取 嚏 , 再用 蜜 汤 调药 二 匙。服 后 ,以吐痰为效 ,不吐再服。 夺命散 《圣济总录》卷六 方。治中风卒倒 , 不省人事 , 口面 ?斜, 失言 不 语, 吐涎 , 或口 噤不 开 ,目瞑垂死 , 及一切 风疾。黑豆 一合 , 乌 鸡粪、马牙 硝 ( 研 )、龙胆 (碎 )各一分。粪与豆先炒熟 , 入龙 胆、马牙硝拌匀 , 用酒三盏煎至二 盏 ,去滓。分三次温服 , 不拘时候。 《医方类聚》卷一百七十九 引《施圆端效方》方。治时气肐 , 肿塞 咽 喉 , 米 水 不 下。川 大 黄一 两 ,白僵蚕半两。为末 , 姜汁为丸 如弹 子 大, 阴 干。 生 姜 汁 磨 化 送下。 《医方类聚》卷一百四十一 引《烟霞圣效方》方。治脓血泻痢 频频 , 腹痛欲绝。乳香五钱 , 没药 半两。为末 , 每服一钱半 , 水煎三 四沸 ,和滓温服 ,不拘时候。 《重订严氏济生方》卷八方。 治金疮 损伤 及从高 坠下 , 内损瘀 血 , 心 腹疼 痛 , 二 便不 通 , 气 绝欲 死。水蛭 ( 石灰慢火 炒令焦黄 ) 五 钱 ,大黄、黑牵牛子各 二两。为细 末 ,每服三钱 , 热酒调 下。如人行 四五里 , 再用热酒调牵牛末二钱。 以下恶血, 恶血尽为度。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 方。 亦名定命散。治胆经受热 , 血 遂妄行 , 又 与手 少阴 气并 而致 血 汗。朱 砂、寒 水石、麝 香 各 等 分。 为细末, 每服五分 ,新汲水调服。 《圣济总录》卷六方。治 破 伤风。天 南 星、防 风 各 一 两。 为 末 , 先以童尿洗创口 , 再以 酒药末 贴患处。 《幼幼新书》卷八方。治 惊 风 ,涎潮搐搦 , 眼直喘急。藜芦 ( 去 须、芦头 ) 、瓜蒌各一两 , 赤头蜈 蚣 (生 , 去足 ) 一条。为细末 , 临发 时 管抄一字 , 吹鼻孔。 竹豆汤 《圣济总录》卷七方。 治中风 , 失音不语。新青竹 ( 碎 如 算珠大 ) 四十九茎 , 乌豆二升。相 和煮 令 豆烂 , 去滓 , 复煎 取一 升。 每服二合 , 灌之。口噤不开者 , 斡 口灌之。 竹沥 汤 《备 急千 金 要 方》卷八方。治四肢不收 , 心神 恍 惚 ,不知人 , 不能言。竹沥二升 , 生 葛汁 一 升 , 生 姜 汁三 合。相 和 暖 温 ,早、中、晚分服。后分 进汤药。 《圣济 总录》卷七 方。治中风 舌 强不 得 语 , 心 神 烦闷。淡 竹 沥 五 合 , 人乳汁二合 , 旧酱汁半合。相 和调 匀 , 分三 次 温服。口 噤 斡 开 灌之。 《鸡峰普济方》卷十六方。 治子烦。防风、麦门冬各三两 , 茯 苓四两 , 黄芩三两。为末 , 每用五 钱 , 加 竹 沥一 合 同煎。不 拘 时 温 服。 《医方类聚》卷二百二十 七 引《徐氏胎产方》方。治子烦 , 妊娠 恒若烦闷 , 心胆怯。茯苓三两 , 竹 沥一升。水煎 ,分三次服。 《外台秘要》卷三十六引《广 278 中风 六画~七画 ] 济方》。治小儿壮热隐疹 , 已服丸 药不消。淡竹沥一升二合 , 葛根汁 五合 , 牛黄豆粒 ( 研 ) 三颗。相和 , 一岁至五六岁儿 , 一合至三五合 , 日二服 ,以意加减。 竹沥饮子 《太平圣惠方》 卷十九方。 《圣济总录》亦名“竹沥 汤”。治中风失音不语 , 昏不识人。 竹沥二合, 荆沥二合 , 消梨汁二合 , 陈酱汁三 ( 半 ) 合。相和微暖 , 细细 灌入口中。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方。 治妊娠中风痉 , 口噤烦闷。竹沥五 合 ,人乳二合 , 陈酱油半两。相和 , 分二次温服 , 拗开口灌之。 伏龙肝汤 《圣济总录》卷 九方。治风痱 , 卒不能言 , 口噤 , 手 足不遂强直。伏龙肝二升 , 以冷水 四升和搅取汁 , 澄清取一升 , 分作 二服 ,温饮。 《张 氏医通》卷十 四方。治 胎产下痢, 产后不止 , 及元气大虚 , 瘀积小腹结痛 , 不胜攻击者。山楂 肉( 炮黑 ) 一两 , 黑糖 ( 熬枯 ) 二两。 一半为丸 , 一半为末。用伏龙肝二 两煎汤代水 , 煎末二钱 , 送前丸二 钱 ,日三夜二服 , 一昼 夜令尽。气 虚加人参二三钱。 全蝎散 《杨氏家藏方》卷 二方。治头风淫攻 , 口眼不正。全 蝎( 去毒 , 醋炙 )、蜈蚣 ( 醋炙 ) 各一 条 ,麝香 ( 别研 ) 一字, 辰砂 ( 别研 ) 一钱。为细末 , 每服一字 , 温酒调 服。食后临卧服。 《御 药 院方》卷 十一 方。 治小儿急惊风 , 搐掣瘈疭 , 痰实壅 塞 ,胸膈不利。全蝎十一个 , 朱砂 (研 )、干胭 脂 各一 钱 , 薄 荷四 钱。 为细 末。每 服 半 钱 , 乳 香 调 下。 《赤水 玄珠》卷 二十五方。治 惊 搐。僵蚕 ( 砂 ) 三条 , 全蝎 ( 薄荷 叶 炙) 七枚 , 麝香少许。为细末 , 石榴 皮汤下。 交加散 治瘈疭振颤 , 不省人 事 ,口吐痰涎。方见“月经病· 交 加散 ”。 防风汤 治卒然口眼?斜 , 言 语牵急。方见“咳嗽·防风汤 ”。 苁蓉丸 《圣济总录》卷 七 方。治柔风 , 全身无力 , 四肢缓弱 , 不能行立。肉苁蓉 ( 酒浸切 , 焙 )、 牛膝 ( 去 苗 , 酒 浸切 , 焙 ) 、菟 丝 子 (酒浸, 别捣 ) 各一两。为 末, 白 面 二两 ,生附子末一两 , 和酒同煮, 为 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 , 食前温 酒送下。 《圣济总录》卷一百八十 五 方。功能补虚益气。治下部虚损 , 腹内疼痛 , 不喜饮食。肉苁蓉 ( 酒 浸三日, 细切焙干 ) 二斤。为末 , 分 一半酒煮作膏 , 和另一半捣丸如梧 子大。每服二 十丸 , 加至三十丸。 温酒或米饮送下 , 空腹服用。 《全生指迷方》卷四方。治 阳气不固 , 阴无所守 , 致小便纯血 , 血下 刻 凝 , 溲 时不 痛 , 惙 惙短 气。 菟丝 子 ( 酒 浸 一 宿 , 乘 润 捣 烂 再 焙) 、肉 苁蓉 ( 洗 , 切焙 ) 、鹿 茸 ( 去 毛 ,截片酥炙 )、干地黄各等分。为 末 ,煮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 粒 ,空腹米饮送下。若脉散 欲绝 而身冷者 , 死。 苍耳叶美羹 《太平圣惠方》 卷九十八方。治中风 , 头痛湿痹 , 四肢拘挛痛。苍耳嫩苗叶一斤 , 酥 一两。先煮苍耳三五沸 , 漉出。用 中风 七画~八画 279 ] 豉一合 ,煎取汁一盏半 , 入苍耳 , 五 味调和作羹 , 入酥食之。 杜仲饮 《圣济总录》卷八方。 治中风 , 筋脉挛 急 , 腰 膝无力。杜 仲 ( 炙 ) 一 两 半 , 川 芎 一 两, 附 子 (炮 ) 半两。为粗末 , 每 服五钱匕 , 生姜如枣 大 , 拍 碎 , 水 煎。空腹温 服 , 如 人 行 五 里 再 服。 汗 出 慎 外风。 杏仁饮 《圣济总录》卷八 方。治中风 , 四肢挛急 , 屈伸俯仰 甚难。杏仁 ( 炒 ) 半两 , 附子 ( 炮 ) 三 分 ,蜀椒 ( 炒 ) 一分。为末 , 每服五 钱匕 ,水煎。分二次温服 , 空腹下。 如人行五里再一服 ; 或只在夜间并 一服。药后盖被取汗。 《重 订 严 氏济 生 方 , 耳 门》 方。治 耳 卒 痛 , 或 有 水 出。杏 仁 (炒令焦 ) 一 ( 五 ) 钱。为细末 , 葱汁 搜和 ,捏如枣核大。绵裹塞耳。 吴茱萸汤 治中风口噤 , 闷乱 不知人 , 汤饮不下。方见“呕吐呃 逆·吴茱萸 ”。 皂角膏 治邪风中人 , 口眼歪 斜。方见“脚气·皂角膏 ”。 返魂丹 《太平圣惠方》卷 十九方。治卒中风不语, 及中恶不 省人事。生玳 瑁半两 , 生砂 半两 , 雄黄半两 , 白芥 子半两。为 末 , 酒 煮安息 香一 两为膏 , 和丸 如绿豆 大。每 服 五 丸 , 童 便 送 下 , 不 拘 时候。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 治小儿慢惊风及天吊夜啼。蝙蝠 (去翼及内杂 , 炙焦黄 ) 一枚 , 人中 白( 细研 ) 一分 , 干蝎 ( 微炒 ) 一分 , 麝香( 细研 ) 一钱。为末 , 蜜丸如绿 豆大。每服三丸 , 乳汁研化。量儿 大小 ,加减服用。 羌活汤 《圣济总录》卷九方。 治偏风, 半身不遂 , 行履不得 , 肌肉 党 痹。羌活一两半 , 桂、葛根各 一两 , 附子 ( 半两者 , 炮 ) 一枚。锉 如麻豆, 每服五钱匕 , 水煎 , 分二次 温服 ,空腹、临卧各一次。 羌活散 治中风偏 废。方 见 “水肿·羌活散 ”。 诃子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 集》卷八 方。治 失 音 不 语。诃 子 (半生半炮 )四两 , 桔梗 ( 半生半炒 ) 一两 , 甘草 ( 半生 半 炒 ) 二 寸。为 末 ,每服五钱 , 童子小便一斛 , 煎五 七沸 ,温服。 灵砂白丸子 治风痰潮涌 , 呕 吐不 止。方 见“痰 饮 · 灵砂 白 丸 子”。 阿胶饮子 治妊娠中风 , 语涩 心烦 , 项强 , 脊拘急 , 眼涩头疼 , 昏 昏多 睡。方 见“妊 娠病 · 阿 胶 饮 子”。 妙圣丸 《圣济总录》卷 七 方。治卒中瘫痪 , 手足挛急 , 浑身 疼痛。蛴螬三十个 , 麻黄 ( 去根节 ) 二两 ,乌头 (炮裂、去皮脐 )、木鳖子 (去壳 ) 各半两。为末 , 刺破蛴螬取 汁去皮 , 与酒二升熬成膏 , 和药末 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丸 , 温酒化 下 ,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 六 方。治 小 儿 胃 热 呕 逆。龙 脑、粉 霜、腻粉、滑石各等分。为末 , 面糊 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 , 煎干柿汤 送下 ,不拘时候。 青州白丸子 治风痰壅盛 , 半 身不遂 , 口眼?斜 , 呕吐痰涎。方 见“痰饮·青州白丸子”。 280 中风 八画 ] 取涎丸 《圣济总录》卷五方。 治中风不语 , 喉中如拽锯 , 口中沫 出。天南星 ( 大者 , 醋炙 ) 一 枚 , 藜 芦一分。为末 , 面 糊丸如梧 子大。 每服三丸 , 温酒下 , 良久吐出涎为 效 ,吐不止。用冷葱汤呷 , 即止。 矾蝴蝶散 《圣济总录》卷六 方。治中风 , 牙关紧 , 不能转舌 , 语 涩。矾蝴蝶、密陀僧各三钱。同研 匀。每服半钱匕 , 温水调灌。牙紧 不能下 ,即从鼻中灌入。 郁金散 《太平圣惠方》卷 八十三方。治小儿中风 , 吐涎。郁 金半两 ,腻粉一钱 , 巴豆 ( 小便浸一 宿 ,去皮出油 , 研如膏 ) 十二颗。为 细末 , 每服一字 , 橘皮 汤调下。吐 涎为效。量儿大小 ,加减服用。 《医 宗必读》卷七 方。治热 毒痢 , 下血不止。郁金、槐 花 ( 炒 ) 各五钱, 甘草 ( 炙 ) 二钱。为细末 , 每服二钱, 豆豉汤调下。食前服。 《圣 济总录》卷六 十方。治 谷疸 , 唇口先黄 , 腹胀 气急。郁金 一两 , 牛胆 ( 干者 ) 一枚 , 麝香 ( 研 ) 半钱。为细末 , 每服半钱匕 , 新汲 水调下 ,不拘时候。 《圣 济 总 录》卷 九 十八 方。 治小便淋涩不通。郁金一两 , 滑石 (研 ) 半两 , 甘草。为细末 , 每服一 钱匕 ,热汤调下 ,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卷六十八方。 治吐血不止。郁金一两 , 莲实 ( 去 皮) 、黄芪 ( 锉 ) 各一分。为细末 , 每 服一钱 匕 , 冷 水调 下 , 不 拘时 候。 《圣济总录》卷六 十九方。治呕 血。郁金 ( 锉 ) 、甘草 ( 炙 , 锉 ) 各一 两。为细末 , 每服二钱匕 , 井华水 调下 ,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卷六十九方。 治心脏积热 , 血脉壅盛 , 舌上血出。 郁金一两 , 当归 ( 切 , 焙 ) 半两。为 细末 , 每服一钱匕 , 生姜乌 梅汤调 下。 《圣济总录》卷七 十方。治 衄血血汗。郁金、甘草 ( 炙 )、青 黛 各半两。为细末 , 每服二钱匕 , 以 鸡子白调下。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卷 九 方。治鼻中息肉。郁金、皂角各一 两。以 水 浸一 宿 , 煮至 郁 金 烂 为 度 ,去皂角 , 留郁金 , 焙干 , 次用北 细辛半两 , 同为末 , 入麝香、硇砂各 一钱或半钱 , 拌匀 , 蜜丸如茶子大。 食后煎茶送下。 《圣济总录》卷一百十八方。 治口舌疮。郁金半两 , 白矾 ( 生研 ) 一分 , 槟榔 ( 锉 ) 半两。为 细末 , 每 用半钱匕 , 冷熟水调下 , 食后服, 日 二次。 卓氏膏 治卒中风 , 口噤颈项 强。方见“跌打损伤·卓氏膏”。 果皮 丸 《类 编 朱氏 集 验 医 方》卷一方。治久患风痰 , 手足 不 遂。陈皮、当归。为末 , 酒煮为丸。 汤酒任服 , 不拘多少。 败龟丸 《圣济总录》卷七方。 治中风 , 手足颤掉亸曳。败龟 ( 涂 酥炙) 五两。为末 , 饭丸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 , 温酒送下 , 不拘时候。 备急膏 《太平圣惠方》卷 十 九方。治中风 , 口噤不开。川乌头 (烧灰 )半两 , 腻粉一分 , 龙脑一分。 为细末, 每以牛黄、胆汁调膏 , 瓷器 盛之。每服一钱 , 温酒调 , 拗开口 灌之 ,续以豆淋酒服之 , 不拘时候。 参归三圣散 《张氏医通》卷 十三方。治风 中血脉 , 左半肢废 , 中风 九画 281 ] 口目左?。当归、肉桂、人参各等 分。为末 , 每服五钱 , 水煎去渣 , 早 晚各一服。 荆沥汤 《圣济总录》卷五方。 治初得中风 , 四肢不收 , 心神昏愦 , 目不识人, 不能言语。荆沥、竹沥、 生葛汁各一升 , 生姜汁三合。和匀 去滓 ,煎三五沸。每服一盏 , 平旦、 日午、晡时、夜卧各一 服。觉四肢 有异 ,更服防己汤。《医方类聚》卷 二十治风家寒热证。 荆沥饮子 《太平圣惠方》 卷十九方。治中风失音不语 , 手足 转动不得。荆沥三合 , 生葛根汁二 合 ,竹沥三合 , 蜜一匙。相和令匀 , 温服二合, 不拘时候。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 方。治妊娠中风 , 语涩舌不 转 , 心 烦闷。荆沥二 合 , 生葛根汁 三合 , 竹沥三合 , 白蜜半 两。相和 令匀 , 煎一沸 , 每温饮一小盏。 《太平 圣惠方》卷七十四方。治妊娠中风 痉 ,口噤。荆沥三合 , 竹沥 三 ( 五 ) 合 ,梨汁三合。相和令匀 , 令温 , 分 二次灌之。 茯神散 《卫生宝鉴》卷八方。 治中风 , 舌 强语涩。炒茯苓 一两 , 薄荷二两 , 蝎尾 ( 去毒 ) 二钱。为细 末。每服一至二钱 ,温酒调下。 枳壳散 治中风手足无力 , 口 中涎出。方见“诸疮·枳壳散 ”。 枳茹酒 《备急千金要方》卷 八方。治 口眼 ? 急、诸 药 不 能瘥 者。枳实刮去青皮 , 至心处 止 , 得 枳茹五升, 微火炒 , 以酒一斗浸之。 服时烫温 , 随意饮之。《肘后方》治 身直不得屈伸 , 反复者 , 也可用枳 树皮。 柏子仁散 治中风失音不语 , 半身不遂。方见“惊啼夜啼·柏子 仁散 ”。 牵正散 《杨氏家藏方》卷 一方。治口眼?斜。白附子、白僵 蚕、全蝎 ( 去毒 ) 各等分。为细末 , 生用。每服一钱 ,热酒调服。 《圣 济 总录》卷 九十 七 方。 治大便秘涩。牵牛子 ( 半生半炒 )、 槟榔( 锉 ) 各半两。细末 , 每服三钱 匕 , 生 姜 汤 调 服。未 利 , 以 热 茶 投之。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卷 三 方。治腰 痛。黑 牵 牛 ( 炒 半 生 半 熟) 不拘多少。为细末 , 酒调服 或 加茴香。 轻骨丹 《圣济总录》卷九方。 治脾胃虚弱 , 气血亏耗 , 风邪内攻 , 半身 不 遂 , 少 气 汗 出。狗 脊 ( 去 毛) 、木鳖子 ( 去 壳 ) 、五 灵脂、草 乌 头 ( 去 皮 ) 各 等分。为 末 , 醋 煮 面 糊 , 和丸如梧子大 , 阴干。每服七 丸 ,温酒送下 ,不拘时候。 星附汤 《重订严氏济生 方·诸风门》方。治因 虚中风 , 痰 涎壅塞, 不省人事 , 脉沉伏 , 服凉药 不得。生附子 ( 去皮 )、生天南星各 一两 , 木 香 半 两。为 末。每 服 四 钱 , 加生姜九片 , 水煎温服。兼寒 者 ,当用熟星、附 ; 手足厥冷者 , 加 川乌 , 名 曰 三生 饮 ; 不 效者 , 加 天 雄 , 名三建汤。痰涎壅塞 , 声如牵 锯 ,服药不下 , 宜于关元、丹田二穴 灸之。 《医宗必 读》卷 六方。治 中风 痰 盛 , 服 热 药不 得。南 星 四 两 , 木 香 五 分 , 用 生 姜 十 片 , 水 煎服。 《瘴疟指南》卷下方。治 痖 282 中风 九画~十画 ] 瘴 ,痰涎上塞不知人 , 声如牵锯 , 口 噤直视 , 二便失 禁。生南星、生附 子各一两 , 木香 五钱。为末 , 每服 四钱 ,加生姜九片水煎服。 星香饮 《医方类聚》卷二十 三引《澹寮方》方。治中风 , 热而气 实者。天南星八钱 , 木香一钱。为 末 ,分二次 服。每 服用生姜 七片 , 水煎 ,温服。 香豉散 《外台秘要》卷十 九引《古今录验方》方。功能益精 爽气。治多年偏 枯不能 行。生地 黄三十斤 , 香豉 ( 绵裹 ) 三升。地黄 蒸半日 , 晒干再入豉同蒸半日 , 晒 干 ,为细末。酒服方寸匕 , 每日三 次 ,亦可水服。 《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四 方。治 因 诸 伤 损 , 血 积 于 内。豉 (略炒 ) 半斤 , 苏枋木 ( 细锉 ) 一两。 为细末。每服 二钱匕 , 温酒 调服 , 不拘时候。 追魂散 《圣济总录》卷七方。 治风瘫。五灵脂三两。杵 , 水浸取 中间细者 , 纸上 晾干 , 为末。每服 三钱匕 ,酒煎服。继服续命汤。 独香 汤 《类 编朱 氏集 验医 方》卷一方。治气中 , 目闭昏沉 , 四 肢不收。南木香 不拘多 少。为细 末 ,用瓜蒌仁煎汤调下。 独活饮 《圣济总录》卷六方。 治中风 ,口噤不语 , 不知人 , 饮食不 下。独 活 ( 去 芦 头 ) 一 两 , 葛 根 (锉 )、甘草 ( 炙 ) 各半两。为 末 , 每 服四钱 ,入生姜半分 , 水煎热服 , 日 夜四五服。 独活饮子 治妊娠中风 , 口面 ?斜 , 舌謇语涩。方见“妊娠病· 独活饮子”。 急救稀涎散 《圣济总录》卷 六方。治 中风 闭 证 初起 , 痰 涎 壅 盛 ,不能言语 , 或不省人事 , 脉象滑 实有力。皂角四两 , 白矾一两。为 细末 ,每服半钱 , 重者一字匕 , 温水 调灌下。 神仙坠痰丸 治痰涎壅盛 , 久 服可防治瘫痪。方见“痰饮·神仙 坠痰丸”。 神柏散 《杨氏家藏方》卷 一 方。治中风 , 不省人事 , 涎潮口噤 , 语言不出 , 半身瘫痪。柏叶一握一 枝 ,葱白 ( 连根 ) 一握。同研如泥 , 无灰酒一升煎一二十沸。温服 , 不 拘时候。不能饮酒人 , 须作四五次 服 ,尽剂乃效。 神验乌头丸 《圣济总录》卷 七方。治中风 , 手足不遂 , 口眼? 斜 , 语 言 謇 涩 , 步 履 不 正。乌 头 (生 )、五灵脂各五两 , 麝香 ( 研 ) 一 分。为末 , 水丸如杏仁大。每服一 丸 ,先以姜汁磨化 , 次以暖酒调下。 早、晚食后服。 桂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 八 方。治卒失音。浓煮桂汁服一升 , 覆取汗。亦可将桂末置于舌下 , 渐 渐咽津。 破棺散 《古今医鉴》卷二方。 治中风牙关紧急 , 难以下药。南星 五分 ,冰片少许。为细末。病人牙 齿间频频擦之令热。 铁弹丸 《圣济总录》卷 九 方。治中风。五灵脂、生乌头各等 分。研匀 , 和丸如弹子大 , 绢袋盛 , 悬通 风处。一丸 分作四服。烂 嚼 温酒下。十服后 , 一丸作二服 ; 更 十日 后 , 一丸 作 四服。如 不 善 饮 酒 ,薄荷茶送下。 《普济本事方》 中风 十画~十一画 283 ] 卷一方。治一切风瘫。乳香 ( 以乳 钵坐水盆中研 )、没药各一两 , 五灵 脂。先将乳香、没药细研 , 麝香末 一钱及 五灵 脂分研 细末 , 四味和 匀 ,水丸如弹子 大。每服一 粒 , 薄 荷酒送下。日三次。 射干煎 《备急千金要方》 卷十五方。治舌本强直, 或梦歌乐 而体重不能行。射干八两 , 大青叶 三两 ,石膏 ( 一作一升 ) 十两 , 赤蜜 一升。水煎去 滓 , 入蜜煎取 二升 , 分三次服。 《圣 济 总 录》卷 三 十二 方。 治伤寒热病后 , 咽喉疼痛 , 闭塞不 通 ,毒热上攻。射干 ( 为末 ) 半斤 , 猪脂 一 斤。先 煎 猪 脂沸 , 次 下射 干 , 候 射干 黑 色, 以绵 滤 过, 瓷瓶 盛。绵裹如弹子大 ,含化咽津。 海带散 《圣济总录》卷六 方。治中风口噤 , 牙关不开。海带 (炒 )半两 , 乌梅肉、生南星各一两 , 麝香( 别研后入 ) 二分。为细末 , 用 半钱 匕 , 于 牙 关 上 揩 摩 , 以 口 开 为效。 《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二 方。治 缘 唇 疮。海 带 不 拘 多 少。 为末 ,临卧贴 ,一两宿瘥。 润燥 丹 《辨证 录》卷二 方。 功能滋肾润肝。治肾水不足 , 肝木 太燥 ,颠仆 , 目不 识人 , 左手不仁。 熟地二两, 白芍一两 , 柴胡五分 , 天 花粉三钱。水煎服。 通关散 治 中风痰 厥。方见 “伤寒·通关散 ”。 通顶散 治初中 风 , 口 噤 , 不 省人事。方见“头痛·通顶散 ”。 通神散 《太平圣惠方》卷 八十 三 方。治 小 儿 中风 , 失 音不 语 ,诸药无效。乱发 ( 烧灰 ) 一两 , 桂心一两。为细末 , 每服半钱 , 温 酒调下 , 不拘时候。量儿大小 , 加 减服之。 《圣 济 总录》卷 九十 八 方。 治气 淋 , 小便 结 涩不 通。粟 米 一 合 ,故笔头 ( 烧灰 ) 二枚 ,马蓝花 ( 烧 灰) 七朵。为细末 , 每服二钱匕 , 温 酒调下。痛不可忍者 ,连服三服。 《圣济总录》卷七十方。治 衄血 不 止 , 心 神烦 乱 , 头 旋欲 倒。 乱发( 烧灰 )、伏龙肝各等分。为细 末 ,每服三钱匕 ,新汲水调下。 《医方类聚》卷一百八十 八 引《烟霞圣效方》方。治跌打损伤。 麻黄( 去根节 ) 半两 , 木贼半两 , 陈 皮半两 , 甘草三钱。为细末 , 每服 五钱 , 热酒调下。后饮酒至醉 , 醒 不疼痛。 《圣济总录》卷十八方。治 大风癞疾。如鼻梁骨未毁 , 服之更 佳。皂荚树上独生刺 ( 无杈牙者 )、 大黄( 锉 ) 各等分。为细末 , 每服三 钱匕 ,冷酒调服 ,临卧服用。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方。 治妇人崩中 , 下血不止。菝葜 ( 锉 ) 一两 ,蛇床子、木贼、桑鹅 ( 微炙 ) 各 一两。为细末 , 每服二钱 , 粥饮调 下 ,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卷二百六十 九 方。治小 儿 疮 黑 陷。雄 黄 ( 通 明 者 ,研 , 水飞 )、麝香 ( 用 当门子 , 为 末) 各半钱匕。为细末 , 只作一剂 , 一岁儿作三服 , 温酒调下。 萆薢丸 《圣济总录》卷 八 方。治中风 , 风冷下注 , 腰脚痿弱 , 步履 无 力。萆 薢 ( 炒 ) 八两 , 牛 膝 (酒浸 , 焙 ) 四两 , 菟丝子 ( 酒浸 , 别 284 中风 十一画 ] 捣 ) 二 两。为 末 , 蜜 丸 如梧 子 大。 每服二十丸 , 渐至三十丸 , 空腹温 酒送下。 《重 订 严氏 济生 方 · 小便 门》方。治 小 便频 数 , 日夜 无 时。 川萆薢 ( 洗 ) 不拘多少。为末 , 酒和 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 , 盐汤 或盐酒送下 , 空腹、食前服用。 救生散 《圣济总录》卷六 方。治卒 中风。白 矾、半夏 ( 洗 ) 、 天南星各等分。生用为末 , 每用药 末二钱匕, 酒一盏 , 姜三片同煎 , 温 灌服。令吐涎。良久再 依前法取 药煎服 ,后常用半钱煎服。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六方。治外伤风冷 , 内积忧 思 , 气 郁聚涎 ,随气上逆 , 伏留阳经 , 头痛 壮热 ,眩晕 , 或胸膈寒痞。菊花蒂、 川芎、石膏 (煅 ) 各一两, 甘草一分。 为细末。每服 三钱 , 煎葱汤 调下。 如觉胸痞 , 即调此送下宽中丸 , 不 拘时候。 《外 科正宗》卷四 方。治疯 犬咬伤。生斑蝥 ( 去头翅足 ) 七个 , 杭粉一钱。同研细末 , 空腹温黄酒 调服。服 药后 小 便 乃下 血 脂、恶 物。如便痛 , 甘草汤饮之 ; 如毒未 尽 ,再服前药 ,以小便清白为效。 《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九 方。治因天行热病 , 蒸损胞 胎 , 致 子死腹中不 出。桂 ( 去粗皮 , 捣为 末) 半两 , 水银一分。和匀 , 分三次 服。每 服 七 分 , 温 酒 调 服 , 迭 进。 须臾未下, 即服珍霜散。 《御 药院方》卷九 方。治咽 喉闭塞 , 气息难通。雄黄 ( 别研 ) 、 藜芦、皂角 ( 生, 去皮尖 )、白矾 ( 生 用 , 别研 ) 各二 钱。为细末 , 和匀。 每用一字 鼻 , 出黄水为效。 救急稀涎散 《圣济总录》卷 六方。治 风涎 潮 于 上膈 , 气 痹 不 通 , 遂致卒中风 , 昏瞀 , 肢缓倒仆 , 口歪 有 涎 , 斯 须不 治 , 便 致殒 绝。 皂荚( 肥实者 ) 四挺 , 白矾一两。为 细末 ,每服半钱 , 重者三字匕 , 温水 调灌下。不大呕吐, 只有微涎稀冷 而出 ,或一、二升。当时醒觉 , 即可 缓而调治 , 不可大攻之 , 过则伤人。 排风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 八方。治诸毒 风邪气所中 , 口噤 , 闷绝不识人 , 及身体疼烦 , 面目暴 肿 ,手足肿。犀角、羚 羊角、贝子、 升麻 各 一两。为 末 , 每 用 四 方 寸 匕 ,水煎去渣 , 服五合。若肿 , 和鸡 子敷上, 日三次。 假苏丸 《圣济总录》卷六方。 治中 风 , 口 眼 歪 斜。 生 假 苏 ( 去 梗) 、生薄荷各一斤。合研取汁 , 煎 膏 ,复取细滓二分晒干 , 为末 , 膏和 丸如 梧 子大。每 服 二十 丸 , 温 酒 送下。 麻黄 汤 治 中 风。 方 见“伤 寒·麻黄汤 ”。 鹿蹄肉羹 《太平圣惠方》卷 九十六方。治中风 , 脚膝疼痛 , 不 能履地。鹿蹄一具。洗净煮熟 , 擘 细 , 于 五 味 汁 中 煮 作 羹。 空 腹 食用。 密陀僧丸 治妇人中风 , 痰涎 壅滞 , 吐涎。方见“癫狂痫·密 陀 僧丸 ”。 续命汤 《圣济总录》卷 七 方。治风瘫。山茵陈一两 , 麻黄四 两。为末 , 每用十钱匕 , 水 煎至二 盏 , 入酒 一 盏半 , 再煎 三五 沸 , 顿 服 ,卧床避风三七日。须服六十一 中风 十二画~十三画 285 ] 日 ,乃无后患。十月后二月 间 , 可 用此法。 《圣 济总录》卷二 十方。治 诸风十三痹。羌活三两 , 茯神 ( 去 木) 、苡仁 ( 炒 ) 各一两。为末 , 每服 六钱 匕 , 水煎。入 竹沥 一 匙 许温 服 ,日二夜一。 趁风 膏 《三 因极 一病 证方 论》卷二方。治中风 , 手足偏废不 举。穿山甲、红海蛤 ( 如 棋子大 ) 、 川乌头 ( 大 者 , 生 用 ) 各 二 两。为 末 ,每用半两 , 捣葱白汁和成厚饼 , 约径一寸 , 贴患足脚 , 于无风处将 患足浸汤中 , 汗出去药 , 得汗周遍 为妙。若病未尽除, 候半月或廿天 后依前法再用 , 然后服用治风补理 方药 ,忌口并远房事将养。 葛根汤 治中风不能言语 , 手 足不遂 , 精神恍惚。方见“伤寒· 葛根汤 ”。 雄黑豆酒 《太平圣惠方》卷 六十 九 方。治 妇 人 中风 , 口 噤迷 闷。雄黑豆 ( 豆形小紧者 ) 三合 , 鸡 粪白二合。先炒豆, 后入鸡粪白同 炒黄 , 入 酒 五 升 , 去 渣 , 拗 开 口 灌服。 紫桂汤 《圣济总录》卷七方。 治中风失音不语。桂 ( 去粗皮 ) 二 两。为末 , 每用三钱匕 , 水煎服 , 空 腹、日夜午卧服。次日如不 退 , 连 进三服 ,衣被覆取汗为效。 紫桂散 《圣济总录》卷七方。 治中风 , 失音不 语。桂五寸 , 乱发 灰比桂末减半。为细末。分四服 , 日夜各二服 , 每服纳于舌下 , 良久 以温水冲下。 蛜 散 《圣济总录》卷六方。 治急 中 风。 干 蝎 ( 炒 ) 、白 附 子 (炮 )、附子 ( 炮 )、天南星 ( 姜炙、炒 ) 各半两。为细末 , 每服一钱 , 姜汁 调服。 稀涎散 《重订 严氏 济 生 方·诸风 门》方。治 中 风 痰 涎 不 下 ,喉中作声如牵锯。半夏 ( 大者 , 生切片 ) 十 四枚 , 皂 角 ( 炙 ) 一条。 水煎去滓。入姜汁少许 , 温服。若 不能咽, 徐徐灌之。《世医得效方》 治 涎 结 胸 膈, 寒 热 饮 食 减 少。 《赤水 玄珠》卷 一方。治中风 不 语 ,牙关紧急 , 单蛾双蛾。巴豆 ( 每 粒分作二半 ) 六粒 , 牙皂 ( 切片 ) 三 钱 , 明矾一两。化开矾 , 将 二味投 入 , 搅匀 , 待矾枯为细末。每用三 分吹之。痰涎壅盛者 , 用五分 , 灯 心汤送下。 《张氏 医通》卷十 三 方。治中风卒倒 , 痰涎壅盛。皂角 (去皮弦 , 酥炙 , 另为末 ) 四条 , 白矾 (半生 半 枯 , 为 末 ) 一 两。每 服 三 字 ,温水灌下。未苏 , 少顷再用。 《景 岳 全书》卷 五十 五 方。 治顽痰所致诸症。皂角 ( 炙, 去 皮 弦 ) 一钱 , 藜芦五分。为细末。每 服五分或一、二钱 , 浆水调下 , 牙关 不开者灌之。 舒筋三圣散 《张氏医通》卷 十三方。治口 眼?斜 , 左急右缓。 当归、肉桂、延胡索各等分。为末。 每服五钱 , 水煎去滓, 早晚各一服。 疏风汤 《医宗必读》卷六方。 治表中风邪 , 半身不遂 , 语言微涩。 麻黄 ( 去芦 ) 三 两 , 杏 仁 ( 去 皮尖 , 炒) 、益智仁各一两 , 升麻五钱。水 煎服。 蒴藋散 《圣济总录》卷八方。 治中风 , 腰脚不遂。蒴藋根 ( 去 皮 焙) 。为细末 , 每服一钱匕 , 空腹温 286 痉病 一画 ] 酒调下 ,渐加至一钱匕半。 搐鼻散 《医学心悟》卷三方。 治一切卒中之证 , 不省人事。细辛 (去叶 ) 、皂角 ( 去皮弦 ) 各一两 , 半 夏 ( 生 用 ) 五 钱。为 细 末 , 瓷 瓶收 贮。取一二分吹入鼻孔中取嚏。 粱米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 十六 方。治中 风 心 脾热 , 口 ?语 謇 ,精神昏愦 , 手脚不 遂。白粱米 三合 ,荆芥一握 , 薄荷叶一握 , 豉一 合。先 以 水煎 荆 芥 薄荷 豉 , 澄滤 过。入米煮粥 , 空腹食用。 碧霞 丹 治 卒 中风 , 眩 晕僵 仆 , 痰 涎壅 塞 , 心 神迷 闷 , 牙 关紧 急 , 目 睛上 视 , 及 痫 病涎 潮搐 搦。 方见“呕吐呃逆·碧霞丹 ”。 豨莶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 诸风门》方。治中风偏风 , 口眼? 斜 , 时 吐涎 沫 , 语 言謇 涩 , 筋 脉拘 挛 ,手足缓弱 , 伏床不起 ; 及四肢顽 痹。豨莶 草。五、六、七三 月中采 叶 , 用 酒、蜜 水洒 后蒸 一 炊久 , 曝 干 ,如此九蒸九曝 , 为末 , 蜜丸如桐 子大 ,每服百丸 , 温酒米饮任下 , 空 腹服。 蝉壳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 十三方。治小 儿中风 , 口? 斜僻。 蝉壳、寒食 白面各 等分。为 细末 , 以醋调为 糊。涂患处 , 候口 正 , 急 以水洗去药。 醋石榴饮子 《太平圣惠方》 卷十九 方。治中 风不语。醋石榴 皮( 锉 ) 一枚 , 生姜 ( 碎 ) 一两 , 大枣 (去核 ) 十四枚 , 黑豆二合。以淡浆 水三大盏煎至一升半 , 去滓 , 入牛 乳三两 , 好梨二颗取汁、竹沥更煎 一两沸。温服半中盏 ,不拘时候。 镇心散 《圣济总录》卷七方。 治风 瘫 , 四肢 缓 弱无 力。白 牵 牛 (半 生 半 炒 )、防 风 ( 去 叉 )、甘 草 (锉 ) 各 一两。为 细 末 , 每 服 二 钱 匕 , 水调下。患侧卧于床 , 再用追 风散三钱匕 , 以酒一盏煎服尽。当 有汗出如胶水。 僵蚕丸 《圣济总录》卷七方。 治风瘫 , 手足不遂 , 言语不正。白 僵蚕 (炒 ) 、乌头 ( 炮裂 , 去皮脐 )、没 药各一两, 蜈蚣 ( 炙 ) 半两。为末 , 酒煮面糊 , 和丸如梧子大。每服十 丸 ,薄荷酒送下 ,日三次。 薏苡仁粥 《太平圣惠方》卷 九十六方。治中风 , 言语謇涩 , 手 足不遂 , 筋脉拘急 , 大便秘涩。薏 苡仁三合 , 冬麻子半升。以水研滤 麻子取汁 , 用煮薏苡仁作粥 , 空腹 食之。 醒风汤 治卒中风倒地 , 牙紧 眼闭。方见“诸风·醒风汤 ”。 麝香散 治中风 , 忽 然倒地 , 不省 人 事 , 肢 体瘫 痪 , 口 眼? 斜。 方见“水肿·麝香散 ”。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中医病证小方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