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 胁 痛 一香散 《红炉点雪》卷一方。 治右胁痛。小茴香 ( 炒 ) 一两 , 枳壳 (面炒 ) 五钱。为末。每服二钱 , 盐 酒调服。 大黄附子汤 《金略要略》卷 上方。治胁下偏痛 , 发热 , 脉弦紧。 并治寒积腹痛便秘。大黄三两 , 附 子( 炮 ) 三枚 , 细辛二两。水 煎 , 分 三次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 , 再进 一服。 木通 散 治 胁 肋 刺痛 臌 胀。 方见“虚损·木通散 ”。 升麻散 治胸胁痛。方见“口 唇舌病·升麻散 ”。 乌金 硇砂 饼子 《鸡峰 普济 方》卷 九 方。治 男子 妇 人左 胁下 痛。干漆 ( 炒取一两 ) 三两 , 硇砂、 没药、乳香各一 分。为末 , 以梧子 大为准 , 和 作饼子。每服一 饼子 , 热汤送下。 左金丸 《丹溪心法》卷一方。 又名回令丸。治肝火。黄连六两 , 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为末 , 水和或 蒸饼 为 丸。每 服 五 十丸 , 开 水送 下。《医学正传》谓 本方功能泻肝 火行湿 , 为热甚之 反佐。《景岳全 书》治肝火胁肋刺痛 , 或发寒热 , 或 头目作 痛 , 淋秘 泄泻 及一 切肝火 见症。 芍药汤 治 妇人胁 痛。方见 “产后病·芍药汤 ”。 当归没药丸 治妇人血风血 气 ,胁肋刺痛。方见“腹痛腹胀· 当归没药丸”。 当归 散 治 胁 肋 连心 刺 痛。 方见“衄血·当归散 ”。 回令丸 亦名左金 丸。方 见 本病证门“左金丸”。 羊肉汤 治 产后两胁当脐 急 痛 ,气上冲 , 前后相引痛。方见“产 后病·羊肉汤 ”。 苍白甘草汤 治两胁胀满 , 口 苦作呕。方见“腹痛腹胀·苍白甘 草汤”。 抑青丸 《红炉点雪》卷 一 方。治右胁痛。黄连半斤。为末 , 蒸饼糊为丸服。 《张氏医通》卷 十六方。治肝火胁下急痛。黄连、 吴茱萸各等分。水煎至干 , 去吴茱 萸 ,取黄连焙燥 , 为末 , 水泛为丸如 梧子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 , 空腹 温水送下 , 或睡前温酒送下。 诃黎勒散 治气结筑心 , 胸胁 闷痛 , 不能进食。方见“泄泻· 诃 黎勒散 ”。 青蛤丸 治肝火犯肺 , 咳痰带 血 ,胸胁作痛。方见“咳血·青 蛤 丸”。 练中丸 治两胁下 癖痛。方 见“便秘·练中丸 ”。 枳芎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 胁痛门》方。治左胁 刺痛不可忍。 枳实 ( 炒 ) 、川芎各半两 , 炙 甘草二 钱半。为末。每服二钱 , 姜枣煎汤 或以酒调服 , 不拘时候。 枳壳 散 治 气 郁 胁肋 疼 痛。 中风 一画 271 ] 方见“诸疮·枳壳散 ”。 枳实 散 治 男 子 两胁 疼 痛。 方见“痢疾·枳实散 ”。 神保丸 治胁痛。方见“腹痛 腹胀·神保丸 ”。 治膀胱气 , 胁下痛。方见“腹痛腹胀·神保丸 ”。 神香散 治胸胁疼痛 , 呕哕胀 满 ,痰饮噎膈。方见“胃痛脘痞· 神香散”。 桂枝散 治 胁骨疼 痛。方见 “温病·桂枝散 ”。 栝蒌散 治 肝气胁 痛。方见 “伤寒·栝蒌散 ”。 推气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 胁育门》方。治右胁疼痛 , 胀满不 食。枳壳 ( 去瓤 , 麸炒 ) 、桂心 ( 去粗 皮 , 不见 火 ) 、片子 姜黄 ( 洗 ) 各半 两 ,甘草 ( 炙 ) 三钱。为细末。每服 二钱 , 姜枣煎汤或热酒调服 , 不拘 时候。 旋覆花汤 《金匮要略》卷 中方。治 肝着 , 症 见胸 胁 痞 闷不 舒 ,甚则痛 胀 , 初 起时 , 但欲饮热。 旋覆花三两 , 葱十四茎 , 新绛少许。 水煎顿服。同书卷下并治妇人半 产漏下。 《圣 济 总 录》卷 八十 三 方。 治脚气呕逆不下食 , 行坐不安。旋 覆花半两, 半夏 ( 汤洗去滑 ) 三两 , 陈皮 ( 汤浸去白 , 焙 ) 三分, 杏仁 ( 去 皮尖、双仁 , 炒 ) 三十枚。为末。每 服三钱匕 , 入生姜一枣大拍破 , 水 煎温服, 空 腹, 日 午、近 晚各一次。 腹中胀满 , 食不消者加槟榔 ( 锉 ) 三 枚 ;大便难者 , 加大黄一两 ; 不能食 者 ,加白术一两半 ; 胸中寒热闷者 , 加羚羊角、犀角末、木香各半两 ; 心 下坚者, 加鳖甲 ( 醋炙 , 去裙襕 ) 一 两 ,防葵、芍药各半两。以意斟酌 , 加减服之。 断红饮 治气逆 , 两胁胀满作 痛。方见“咳血吐血·断红饮”。 蹈胸汤 《圣济总录》卷四 十 一方。治肝着 , 风寒客于肝经 , 膈 脘痞塞, 胁下拘痛 , 常欲蹈其胸上。 枳实 ( 麸 炒 )、陈 皮 ( 去 白 )、桔 梗 (炒 ) 各半 两 , 甘 草 ( 炙 ) 一 分。为 末 ,每服五钱匕 , 入生姜半分 , 薤白 少许 ,水煎温服 ,不拘时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