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天机会元动静篇

 循天园 2017-09-18
其次羹着明动静。动静者,育乎其变通也。(夫概天下之理,欲向动中求静,静中求动,不欲静愈静,动愈动。)是以古云:水本动,欲其静;山本静,欲其动。此达理之言也。故凡天下之理。欲向动上求静,静上求动;不欲静愈静,动愈动也。
动为阳,静为阴。变通者,动变为静,静变为动。故朱子谓“天之收敛不专乎动,地之发生不专乎静”。此天下之理,所以欲向动上求静,静上求动。若静愈静则地不能发生,动愈动则天不能收敛,山水不能变通,亦尤是也。岂能成就而结地乎?抑又论之山体刚而属阳也,其重厚不迁不过用之静而为阴矣。所以欲其变通而动者阳,得阳之正而不杂于阴也。水本柔而属阴也,其周流无滞,不过用之动而为阳矣。所以欲其变通而静者,阴得阴之正而不杂于阳也。
夫山以静为常,是惟无动,动则成龙矣;水以动为常。是惟无静,静则结地矣。故成龙之山,必踊跃翔舞;结地之水,必湾环悠扬。若其僵硬强勒,冲激牵射,则动不离动,静不离静,山水之不融结者也。
成龙者,龙本神物而能变化,譬之山本参差而不胜变通也。踊跃翔舞,山之动,偃硬侧勒则非动矣;湾环悠洋,水之静,冲激牵射则非静矣。盖阴阳在天地间无之,虽呼吸丝毫,犹不可遗,但不欲其偏,阴偏阳则所禀者不得中和之气,以责于人之择也。
然一动一静。互相循环。山亦有动极而静,水亦有静极而动,不可执一以论,又在人融化之为妙也。
山不日静,而静必日动极而静,此则静中有动,非静不离静者,此所以成龙也。水不日动,而动必日静极而动,此则动中有静,非动不离动者,此所以能结地。地理变通之妙有如此是,岂执一者能融化其妙也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