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您一双慧眼 识别痛风诊治误区(下)

 江海报览 2017-09-18


历史上,痛风好发于帝王将相和达官显贵,被称为“王者之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已逐渐成为平民百姓的常见病。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罪魁祸首”,它是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然而我们对它的认知程度却远不如传统“三高”,导致痛风治疗不规范,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所以,在发病率不断升高的大背景下,让更多老百姓正确认识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危害,熟悉基本防治方法,是刻不容缓、任重道远的。

这两期的微课堂,我们将给大家列举几个痛风诊治的常见误区。



本期要点

01

高尿酸血症的定义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罪魁祸首。在最新诊断标准里,日常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420μmol/L (7mg/dl),定义为高尿酸血症。此时,尿酸盐超过了在血液中的溶解饱和度,就会沉积在人体组织中对我们造成危害。

在旧版的诊断标准里,对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分别定义,男性为血尿酸水平>420μmol/L,女性绝经前为血尿酸水平>360μmol/L,绝经后和男性一样,为>420μmol/L。目前大部分医院的报告单仍沿用旧版诊断标准,且对女性患者没有标注绝经前后不同参考值,导致很多血尿酸水平正常的老年女性误以为自己患有高尿酸血症。

还有一些患者在关节痛发作时查血尿酸正常,就以为自己肯定不是痛风,其实,在急性发作时,有1/3的患者血尿酸会是正常的。剧烈疼痛导致人体发生应激反应,促进肾脏加速排泄尿酸,使血尿酸水平下降;另外,关节疼痛难忍,导致患者进食量减少,从食物中获取的嘌呤也减少,血尿酸水平进一步降低。所以,我们推荐疼痛缓解2周后复查血尿酸更为准确。


02

治疗痛风药物肝肾毒性大,能不吃尽量不吃?

疾病治疗需要全面权衡利弊,不能片面强调药物副作用,而忽略疾病本身对机体的危害。在医生准确的病情评估以及规范的用药指导下,药物不良反应是可防可控的。即使少数患者出现肝肾损伤,停药或加用对症药物后大多可以恢复正常,但长期高尿酸血症对肾脏、心脏等重要脏器的持续性慢性损伤很难逆转


03

痛风急性发作,挂几天水就好了?

痛风性关节炎是无菌性炎症,抗生素治疗无效,更有甚者,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还会抑制尿酸排泄,加重痛风。为什么有些患者挂了抗生素关节痛好了?因为痛风急性发作具有自限性,自然病程3-7天;也有可能补液中加入了具有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但因为副作用较大,一般我们不把它作为首选用药。


04

降尿酸治疗过程中痛风反复发作,说明药没用?

降尿酸治疗过程中的痛风发作不是加重,相反,可能是病情趋于好转的标志。血尿酸水平骤然下降,导致附着在关节滑膜或软组织中的尿酸盐晶体脱落,一旦被体内巨噬细胞吞噬,就会出现痛风发作。虽导致一时之痛,但长远来看,有利于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内尿酸盐晶体的清除,更有利于受累关节的修复。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合理应用降尿酸药物及预防痛风发作药物可有效减少降尿酸治疗初期的痛风发作。 


05

按照说明书使用秋水仙碱真的规范么?

秋水仙碱是控制痛风急性症状的首选用药之一,但是说明书推荐的剂量太大(口服首剂1mg,以后1-2小时0.5mg,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不良反应。24小时内不超过6mg。),容易导致中毒症状,很多患者会有严重腹泻,无法耐受。目前推荐使用方法: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建议在急性发作36小时内开始服用;首次剂量1mg,1 小时后可加服 0.5mg,12小时后每天2次,每次0.5mg,最多可用至每天3次,每次0.5mg;疗程7-10天或至疼痛完全缓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