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方舟:这几年最反感的话就是'诗和远方'

 晨光me 2017-09-18

四川在线消息(李婷 记者 肖姗姗)7岁写作、9岁出书、12岁开设媒体专栏、19岁被清华“破格”录取、23岁任《新周刊》副主编……27岁青年作家蒋方舟用在东京独居一年的方式,终于向自己过去“开挂”的写作20年按了一次暂停键。

9月17日,她携新书《东京一年》,来到成都西西弗书店·龙湖金楠天街店为读者分享2016年旅居东京的感悟。“我在东京独自生活了一年,东京也拯救了我。”蒋方舟说自己目前依旧摆脱不了“天才少女”等标签,也曾努力变成大家期望的样子,“但好在发现之前的自己是凭着一种惯性在过着齿轮般的生活。”

2016年,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蒋方舟在东京独居了一年。她用这一年的时间尽可能坦诚地审视自我、剖析自我,用日记的形式将自己展露在读者面前,《东京一年》由此诞生。这本书讲述一个文学少女、青年作家如何打磨平生中唯一的最重要的作品:她自己,记录了一个人要活成本来面目所需付出的努力。

她在自己书的序言里写到,这几年自己很反感的一句话便是: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蒋方舟认为,“眼前苟且”与“诗和远方”是一对虚假的对立。她在东京一年的生活表面看是“诗和远方”,生活在迷人的异域,鸡毛蒜皮消失了,可东京的生活同样存在着无奈的人性、琐碎的沟通、窘迫的算计与虚伪的寒暄。另外,网络的发达让“远方”的概念消失了,她身在异国,却时刻关注着国内的人与事,为触手而不可及的苦难感到悲伤。正是这些并不美好的细节,才构成了生活的全部。

东京的一年似乎让蒋方舟更谦逊踏实地去凝视生活的琐碎日常。“当你有一大段时间没有工作安排,等待你去填满,那么你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更认真地记一次日记,或者更久地去凝视一幅画,更深地去凝视自己的生活和剖析内心。”在为期一年的东京生活中,蒋方舟仅花了半个月就“打卡完”攻略上的景点,剩下的时间她就去看艺术展览,在屋里写作,逛逛街区,偶尔也去居酒屋和朋友喝喝小酒。

她用文学的方式丈量着东京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前大家会觉得,京都才是日本最文艺的地方,因为那里有古寺、和服、樱花。”蒋方舟说,但其实你会发现,这些旅游景点都是城市想展现给大家的样子,“但东京的文艺是渗透在不经意的生活中的。”她记得自己有一次从东京居住的公寓里出门,坐着一节小公交电车,路过层层叠叠的居民区,甚至还能闻到饭菜香,觉得似曾相识,后来查阅才知道,这就是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里绿子坐的那条线路的公交。她探访看似不起眼的小店,吃饭的时候才发现老板是太宰治儿女,店里有许多太宰治的电影分镜头脚本,她也路过川端康成住过的温泉旅馆……因此,《东京一年》里也附赠了蒋方舟手绘的“文学地图足迹”。

活动末尾,有读者问蒋方舟对于时下热点“低欲望社会”的看法,她说其实在日本,年轻人也和国内一样辛苦,面临着就业和为父母养老的重重压力,才造就了这种不想结婚、不想买房之类的“低欲望现象”。蒋方舟书说自己理解的“低欲望社会”,是当代年轻人群体中生活与消费、恋爱与婚姻选择方面的“全方位低欲望”。她也坦言,大众普遍都会认为,如果不在30岁左右完成结婚生子,似乎总是会让人觉得是一张考卷没有做最后两道大题,但其实如果人生把结婚身孩子的事顺其自然放一放,就会多出许多选择和可能性。“低欲望没什么,关键是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认真生活会比较重要。”

《东京一年》全书共12万字,四十六则日记,收录了蒋方舟最新的短篇小说、演讲和时评。从社会、艺术到当今中日两国世间百态。本书延续了蒋方舟以往戏谑、犀利、游戏、坦诚的写作风格,展现了行走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意在探索自我、反思人生和追逐梦想。

此外,《东京一年》邀请日本纪录片导演伊藤王树一路旅拍,三十余幅摄影作品是东京的日常,并随书赠送手绘地图等小礼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