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蝉声已渐远,不知秋已至,咏蝉诗二十六首

 夜黑心明 2017-09-18

每年的这个时候,柳树、榕树、槐树上总有一种清亮的声音传出,从早到晚,响个不停。我们透过枝叶的缝隙,会看到一个黑小的身影,它们一动不动地趴在树干上,专心地演奏一曲高亢的音乐。

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蝉。在我们看来,它长相普通,微不足道;它叫声刺耳,令人烦躁不安,真是一无是处。但在古人眼中,它们是吸风饮露的高洁之物;它的叫声总能引发诗人的诗情——

蝉声已渐远,不知秋已至,咏蝉诗二十六首

唐・虞世南 《蝉》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骆宾王 《在狱咏蝉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声已渐远,不知秋已至,咏蝉诗二十六首

唐・戴叔伦《画蝉》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

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唐・司空曙《新蝉》

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

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

唐・白居易《早蝉》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蝉声已渐远,不知秋已至,咏蝉诗二十六首

唐・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唐·雍陶 《蝉》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唐·李郢 《蝉》

饮蝉惊雨落高槐,山蚁移将入石阶。

若使秦楼美人见,还应一为拔金钗。

蝉声已渐远,不知秋已至,咏蝉诗二十六首

唐·陆龟蒙 《蝉》

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

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伴貂金换酒,并雀画成图。

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唐·薛涛《蝉》

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宋·苏轼《蝉》

蜕形浊污中,羽翼便翾[xuān]好。

秋来闲何阔,已抱寒茎槁。

蝉声已渐远,不知秋已至,咏蝉诗二十六首

唐·子兰《蝉二首》之一

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雨后忽闻谁最苦,异乡孤馆忆家时。

唐·卢殷《晚蝉》

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zhěn]孤愁感昔围。

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唐·雍裕之《早蝉》

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年。

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蝉声已渐远,不知秋已至,咏蝉诗二十六首

唐·贾岛《早蝉》

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若问此心嗟叹否,天人不可怨而尤。

宋·游九言《闻蝉》

悄悄山郭暗,故园应掩扉。

蝉声深树起,林外夕阳稀。

唐·贾岛《闻蝉感怀》

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

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

蝉声已渐远,不知秋已至,咏蝉诗二十六首

唐・方干《听新蝉寄张昼》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

莫遣乡愁起,吾怀只是君。

唐·白居易《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白发生头速,青云入手迟。

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

唐·杨凝《与友人会》

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

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

真交无所隐,深语有馀欢。

未必闻歌吹,羁心得暂宽。

蝉声已渐远,不知秋已至,咏蝉诗二十六首

唐·戴叔伦《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

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

荡摇清管杂,幽咽野风传。

旅舍闻君听,无由更昼眠。

唐·赵嘏《风蝉》

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

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zèng]生。

唐·白居易《六月三日夜闻蝉》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蝉声已渐远,不知秋已至,咏蝉诗二十六首

唐·陆畅《闻早蝉》

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

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

唐·李世民《赋得弱柳鸣秋蝉》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

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