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9:兰花交易中关于新芽的价值论定

 第一香笔记 2020-03-28

2006年正是第三波兰市的最高峰值期,合肥龚仁红在春兰“大龙胭脂”上收获得盆满钵满的。为了种植的兰花铭品多样化,他用一部分资金来收集蕙兰传统铭品,于是就委托我帮他到处找寻。目标是江苏一些老兰家们手中的藏品,曾经为了传说中的“庚泉梅”跟踪了好几年。江苏扬州蔡权先生手中有“庚泉梅”,并有开品照片,当我找到蔡老师时,他谢绝后并说:“那只花的照片是反季节开的尚不能作数,故一定要待到正常季节复花才能算。到时确定无误后对外放苗,我心中方安。”

蔡老师说的有道理,为了防止出现引种铭品错误还是小心谨慎更好。不见花的草绝对是不对外放的,千万不能看着人家能出价就放草,那是不讲道德的。后来蔡老师手中的那只花在正常季节终于复花为传统铭品“端蕙”,因此也就作罢。

像龚仁红引种的蕙兰传统种“老朵云”也是我牵线,从刘庆松先生处引种的,2007年该草苗价为30万元,就这样清晰的数字就在秒秒钟转出。

记得有一次龚仁红听我介绍本市袁大淮先生手中有蕙兰老原生种“崔梅”,多年前引种于恩师卢益民先生,并且已复花无误。该花是卢老师很早以前引种于常熟某处,一直没有种好呈弱态,2006年在袁大淮先生处壮草第一次复花。

当我于2006年初秋找到袁大淮先生时,该草是4苗大草和一个20厘米左右的新芽,另外尚有一个肥芽才露出芽尖。我把苗情告知龚仁红后,本着对老原生种的一番情结,他抱着势在必得的心理就直接说:“这两个新芽算一苗,共按照5苗草来算如何?”

2006年下半年“崔梅”时价5000-6000/苗,按照最高价来算就是30000元整了。袁大淮先生闻听龚仁红开出的条件非常开心,因为手中尚还一盆弱苗是老头催出来的,壮草出去后手中尚有种,倒也不错。但是他转而一想这事情不能这么去做,就表态说:“钱呢,谁都不会嫌多,像这样才出土的新芽就算草,这不符合规矩,另外那个20厘米的新芽算起来也是非常的尴尬。还是到明年吧,当新草全部长成后再进行交易。”

袁大淮先生当年复花的“崔梅”

一、交易中的规矩

袁大淮先生遵照的是兰花交易中的规则,他的法是对的。从表面上来看是失去了这次交易机会,但从行业规则上来讲他忍住了别人向他抛出的金钱利诱,守住了爱兰人的底线,赢得了大家对他的尊重。凡是能够来谈引种意向的都是缘分,如果连未出土的芽都来算钱,就没有什么人义情分可言了,那也不是艺兰的初衷。

在江、浙古往今来的兰花交易传承中,新芽出土后不开嘴且达到一定的高度都不能算,长至半大的才算半苗草,超过半大的就按照1苗新草来计算。另外,在原盆指草认草的购买上不出土的新芽是在交易之初任何人都看不到的,土里的东西谁也搞不清楚。在翻盆后只会对根系不好的草须要买卖双方重新协商议定成交与否,盆内出现芽多根佳的境况则是促进了销售。为卖方赚得栽培功夫的面子,也使买方增加了满意度,从而奠定了下次购买的基础。

因此说,根好芽多则是在无形中提升了促销机会,同时也使品牌影响力加深从而赢得口碑。这算是无形资产的一种递增方式,亦是远景影响力的一种沉淀。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交易洽谈的单株价格的高低,只要双方认可了都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如果硬是把未知未来的芽胚都利益化,这未免太过功利化了。


回顾2009年金坛海峡两岸兰花合作社举办的“长江杯”蕙兰展金奖的“大一品”

二、不能见芽生利

在第三波兰市期间对于紧俏的稀有兰花资源新种其交易价格可以用一日三变来形容,买卖双方就似疯了一样,一切都失去了理性。然而,有些人在兰花的交易上竟然都苛刻到芽上了,开了口的新芽就算半苗草,甚至于有的则见芽生利。他们是作何想的呢?反正求者众,一时之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张三有不悦的想法,但是李四则在一旁等待着。真是:一芽难求成奇葩,事后便成谈资话。

一时由市场的畸形助推,使得利字被无限放大。有些人们买卖之间的抢购就像杀红了眼睛一样只认钱不认人,这不免会引起了很多交易上的不快。兰花是雅物为什么不能在商品属性上优雅地交易呢?为了交易的一时处置不当而生气,这绝非艺兰的宗旨所在。愉快地栽培兰花方符合其性,方才配当一位真正的兰人。

人与人相处,那是长远且有艺术性的,不能逞一时之快或一时之欢就什么都不用去顾了,甚至于破行规而留下笑柄谈资。利益是人类生存本能的一种规划,金钱是人们在生活中对所需要的物资的一种筹码转换。二者相铺相成生息相关,对人们确实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去当二者的主人呢?而非得沦为奴隶?要知道钱是赚不完的,利益也是无穷尽的。为什么我们不去看长远而非得要在短中取?要知道,短取必长失。

留有余地、余情、余面,因为兰友之间相处日子还久着呢!纯粹而快乐地艺兰,单纯而开心地交易就好,不用去想那么多,劳精费神又何苦呢!

兰花的买卖不强求不强取,一切随缘就好!


回顾2009年金坛海峡两岸兰花合作社举办的“长江杯”蕙兰展金奖的“荣梅”

三、芽不能代表草

在兰花的引种上芽和草的定义明确,从不含糊。芽是新希望的开始,这是多么美好。但芽永远就是芽,因为后面的生长过程路还长着呢,还有很多的艰难困阻,例如有害菌侵蚀及管理不善而造成僵芽或夭折,这一切都有可能。因此说,芽是希望的开始,亦能提升卖点,不是交易中作为提价的筹码。

芽长至半大张嘴放叶,植株特征清晰,这才叫半大的新草。交易时亦也只能是以半大的新草来算的,当新草长至80%时方可作为一苗新草进行交易。

芽,有两种之分,那就是营养生长的叶芽和生殖生长的花芽。对于普通的栽培者来说,两种芽则代表着几个希望,叶芽是增加新生,花芽是实现欣赏和品香及求证铭品的真伪。这都是增加卖点的地方,而不能是多了一芽就多了一份谈资筹码,如果在交易中硬是把芽当作草来算,这既不合情,亦不合理,必被人以话诟。

在兰花交易中,相比较而言是兰芽重要呢?还是信义重要?或者图个下回更重要呢?


回顾2009年金坛海峡两岸兰花合作社举办的“长江杯”蕙兰展金奖的“极品”

结束语

兰花是人文之花,幽雅之花,君子之花,虽然有其经济属性在搞活流通,但绝不能把价值抬高覆盖了一切,置人情而不顾,置祖训而不顾,这不是我们所要的。

还是向兰花学习吧,幽雅,虚怀若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任凭风吹雨打依然伫立远望,儒雅而不俗仙风道骨,值得我们去学习一辈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