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片时间】第0538期:纵隔霍奇金病

 影像吧 2017-09-18

纵隔霍奇金病

【临床资料】

患者男,37岁。间断低热,胸闷、喘憋1年余,体重下降约10kg。

体检: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前后缘可触及数枚直径约Icm大小淋巴结,质韧、无触痛、活动度差。右腹股沟区可触及一枚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表面光滑、质韧、活动度差。

图1纵隔霍奇金病

a.胸片:中上纵隔增宽;b~d. CT平扫:b、c.纵隔窗,右前纵隔软组织肿块,与心包、周围血管分界不清,其内密度不均,可见低密度区及点状钙化,肿块与右胸壁紧密相贴。d.肺窗:右侧胸膜结节样增厚
【影像学表现】

1.胸片  中上纵隔增宽(图1a)。

2. CT  平扫右前纵隔软组织肿块,大小约7. 0cm×4.8cm×5.0cm,与周围血管、心包分界不清,其内密度不均,可见低密度区及点状钙化;肿块与右胸壁紧密相贴,右侧胸膜结节样增厚(图1b~d)。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例为右前纵隔肿块,有侵袭性表现。须考虑以下疾病:

1. 侵袭性胸腺瘤或胸腺癌  位于前上纵隔,肿瘤内可有钙化,可侵犯胸膜、心包,与大血管分界不清,双侧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可发生远处转移(侵袭性胸腺瘤少见远处转移),部分患者可有重症肌无力。本例不能排除。

2. 生殖细胞肿瘤  本例肿瘤内无脂肪、骨密度和囊性成分,不支持畸胎瘤,但不能排除精原细胞瘤。

3. 原发纵隔淋巴瘤  多同时存在颈部及周身淋巴结病变。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块,轮廓可清楚,外缘呈波浪状或分叶状,肿块很大时可出现囊变、坏死。本例应考虑到该病。

4. 纵隔淋巴结转移  多有原发病变,本例不支持。

【淋巴结活检与病理】

颈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霍奇金病,结节硬化型。

【讨论】

原发纵隔淋巴瘤(primary mediastinal lymphoma)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约占成人纵隔肿瘤的20%。通常伴有胸外淋巴结受累;病变仅位于纵隔者只占5%,与纵隔其他实体性肿瘤鉴别困难。原发纵隔淋巴瘤中最常见类型是霍奇金病、大细胞淋巴瘤和淋巴母细胞瘤,其他类型均少见。在霍奇金病中,结节硬化型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90%以上患者就诊时表现为前纵隔淋巴结受累,比非霍奇金病者多4倍,并常累及胸腺。其他部位淋巴结受累频率依次为气管旁、肺门、隆突下、内乳区、心包和膈周区、后纵隔。肿瘤可侵入纵隔间质组织中,侵犯食管、上腔静脉、心包和胸膜。胸骨和单或双侧胸骨旁组织常受累,MRI显示优于CT。淋巴瘤 接受放疗后,肿瘤内可出现钙化。本例为首诊病例,尚未接受治疗,肿瘤内出现钙化,少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