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手身法到底有多慢?这一幕看完才知道,有多少慢原来你不知道!

 tjboyue 2017-09-18

太极为什么要慢练,是一条路走到黑?翻阅很多著作关于这个问题并没有做过专门的阐述,久而久之似乎大家都接受了,太极拳要慢练!慢练就慢练,似乎不需要为什么?

按照常规论,太极拳分为四部分:功法、架子、推手、散手。在这本《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书中,文章开篇就是以练架子与练推手的目开始谈起,其中重点讲述了架子与推手二者之间的互存关系,在后半部分讲述了推手与单手的技术要领,即“走架所以要慢,不快”,通俗点讲就是经过一个阶段的缓慢练习之后,肢体应该逐渐实现动力定型,以此来达到即便用比较快的速度打拳也不会影响到拳架变形即散架,更高阶段就是在推手和散手的过程中,也会形成惯性而不假思索本能的反应

首先说一说太极拳的基本功慢练,客观讲并不是某一门派如此,几乎所有的门派大概都是如此,究其原因或许就是很多太极拳术在入门的时候都需要一段时间慢练,已达到身体的习惯,这也符合所有新事物的学习,作为内家拳术的太极拳更是如此,太极拳讲究的是以气而言则内练为文,并且与呼吸吐纳导引相结合,慢练的过程需要的更久一些。

现代运动学的理论中有这样的观点:速度快的运动更容易成为无氧运动,其实这很好理解,快速打拳所用的时间很短,打完以后势必会大喘气,身体急需补充氧气, 反之打拳慢,即便是持续打上俩小时,也不会大喘气,正常的呼吁能够满足身体的需要,自然属于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能够保证身体氧气的需要,对身体的健康没有副作用,到太极拳这,自然也是可以保证身体的健康,适应各年龄段人群,各体质人群,自然也就被更多的人接受

慢练可以,但不是说无限制的慢下来,放眼望去高手的身法还是很凌厉的,快慢相间

下面说一下具体的慢练该如何操作?

太极拳可以在一个架子中使用慢、中、快三种不同的速度练习

一是中速,对应的是中等高度的架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架子,即更容易给架子定型

二是以慢速,也就是对应的较低的架子,每一个招式动作结束之后要做短暂的保持状态,这个比较消耗体力,初期可以间隔一天加以练习,当然出功夫也快,速成功架子

三是快速,对应的是高架子,速度比较快,一周练上两次就可以,其目的是提高技击的反应能力,俗称快架子

初学太极拳应当将重点放在养架子和功架子上,两种方式混合练习,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检查招式动作的准确性,及时修拳是很有必要的,养架子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在考虑三种方式混合练习

肃然说太极拳的慢练没有时间要求,但是也是有限度的,过犹不及,如果一味的追求慢,而将拳术打的死气沉沉,苛刻点说这已经不是太极拳运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在运动的过程中跳速率加快不超过50%时,根本就达不到锻炼效果

很多拳友说太极拳越慢越好,当然作为身体的体会或许没有明显的不适,但是要作为健身运动来讲却没有一点科学根据。所以太极拳慢练需要客观认识慢练不是一味的慢下来,而是像上面所讲的快慢相间,以完成不同阶段的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