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学启航】第十七篇:九霄环佩、大圣遗音、飞泉古琴的形态比较 古琴的制作与传承

 贫娇堂行道 2017-09-19


     通过以上三琴的资料分析比较,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唐琴的内外构造。它们在外观的形态方面虽然各有不同,但琴体的基本比例结构一致,肩线与腰线的位置相同,虽各处三个不同的时期,但其造型的章法一脉相承。侧面弧线的比例匀称,直线与曲线的对比和谐。琴弦区的琴面弧度九霄环佩与大圣遗音基本一致,呈慢圆态势,晚唐的飞泉琴其弦面弧度略呈斜坡式。琴额与琴项部分的设计,其额宽与琴项处曲线的复杂程度成反比趋势,琴尾的造型与琴项形成呼应,腰线处于琴体黄金分割线的位置,使琴体的外观更具自然的和谐之美。在内腔的设计形态方面,三琴略有不同,但其“m”形的剖面结构大致相同,面板主要振动区域的结构形态基本一致,九霄环佩的面板重心位置虽有偏移,但三琴内腔的设计理念完全一致。 

     总结唐代大师的斫琴思想,在外观形态的设计方面,三琴的侧面曲线均采用了刚柔并致的表现手法,直线与曲线的对比和谐自然,琴体各部分的结构比例匀称,首尾装饰配件的风格统一,能够看出唐代斫琴大师在形态美学方面的良好修养。在琴体的内在结构方面,大师们的设计形态主要体现为对琴音 “正声”的追求,散音宽大、按音清润含蓄是“正声”的完美体现。总之, “材美工巧”的传统设计思想在唐代斫琴大师的传世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