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投顾,和不科学的投资方式Say No!

 龙在天中 2017-09-19

前言

在历史文章中,我们曾用一个公式揭示了国内股票、基金投资者亏损的原因,总结下来,投资者不科学的投资习惯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亏损的发生往往和以下三个陋习相关:市场产生泡沫才入场、产品选择太投机、产品风险和承受能力不匹配导致赚不到长期市场平均收益。三个陋习应该如何破解呢?智能投顾也许可以给出合适的答案。

智能投顾,和不科学的投资方式Say No!

第一回合

陋习一:投资资金入场时机犯错,投资者买卖资金错配 。

治愈:智能投顾,和不靠谱择时习惯说再见。

  • 现状

国内股票长期回报率还不错,然而伴随着这个高回报的是高波动,即涨跌幅度很大。拿铁测算的数据显示,国内大盘股的年化波动率高达28.7%,小盘股为34.7%,是国内债券波动率2.4%的十倍之上。而货币基金,年波动率只有0.2%。

人性的贪婪在高波动高收益的市场里显露无疑。在一个大涨大跌的市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所谓的买在低点,卖在最高点的投资案例。这类案例通过媒体广泛传播,使大众形成了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投资股票的收益来源于所谓的买在低点、卖在高点的“聪明”,而不是来自于股票真实价值增长带来的价格增长。

这种聪明会导致人们对选择最佳市场入场时机过于热衷。过去10年,国内股票投资者入场 时点表明,在股票市场狂热时,股票散户在疯狂涌入;而在市场极度低迷时,散户却在净卖出。下面这张图,就是其真实写照。

智能投顾,和不科学的投资方式Say No!

  • 破解

对于如何避免择时导致的大额亏损,智能投顾普遍做法有两种。一是不择时,一种是有限度的择时。但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以资产配置来赚取大部分收益,择时和选股仅是补充。

如果一个智投平台,择时贡献的收益占据了大部分组合收益,那么这个平台大概率是拿客户的资产在赌博,业内比较公认的是,择时难度极高。要是以择时为核心(很多排名最靠前或最靠后的股票基金,业绩贡献都是择时),想做到长期稳健,难度也极其高。这也就和智能投顾让客户稳健增值的初衷相违背了。

投前不盲目择时,投后有限度地科学择时是比较好的做法之一。一方面,投前环节,对热衷选择投资入场时点的做法坚决说NO!通过模型充分考虑各市场的收益潜力和风险,科学规避掉市场泡沫时高比例配置、市场低谷时低比例配置,避免人工盲目择时。另一方面,投后环节,对于持仓资金实施科学的调仓管理,在一个长的期限内,可以降低组合整体风险,同时提高组合收益。

第二回合

陋习二:以投机的方式做投资产品选择(选股)。

治愈:智能投顾,远离投机,稳健博取高收益。

  • 现状

个人投资者股票投资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在于选股太投机。 很多投资者选择投资产品时,投前没有规划,没有战略布局,投后一旦投资结果超预期,就企图通过频繁换仓来实现收益目标。最终妥妥地把投资做成了投机。而一旦开始投机,投资者就注定了大概率是亏损。

通过选股实现稳定的超额收益,难度是很高的。首先,选股实现超额收益,是一个零和游戏。有人跑赢,就有人跑输,也就是博谁更傻。巴菲特对此的建议就是,在能力范围内做投资产品选择,只在你有优势的范围内选股。其次,个人投资者如果信息和投资能力处于劣质,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就会大打折扣,从而导致选股就难以获得长期的胜利。最后,产品的买卖有时还需要付出交易费用,单次费用可能不高,但产品切换频率高了,折算下来总的费用就大了,会影响净收益。

以投机方式进行选股的普通投资者,与拒绝投机的投资者相比,收益会相差多少呢?

举个例子来看一下。

假设一个股票是一个会吐钞票的机器。然后有一个自由买卖吐钞机器的市场,成千上万的投资者通过买卖行为,共同决定了这个机器的价格。且这个价格随着市场参与者的情绪而变动。这个机器的真实的价值,由这个吐钞机吐出钞票的能力来决定,并且这个价值也在不断变化。

长期来看,投资者买卖反应出来的价格会趋向于真实价值。对一般的个人投资者,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投资分析能力有限,难以准确给出对真实价值的估值。因此,常见的情况是,基于这个股票的历史价格,加上一些规律总结(也就是技术分析),去做出买入或卖出的决定。显然,技术分析就好比是瞎子摸象,远远不如专业机构依靠大量数据对股票价值进行分析靠谱。很多个人投资者还会因为技术分析而成为专业机构的猎物。

假设一个全仓股票的散户,在一年内进行了20次选股博弈,考虑了交易费用后,每次博弈行为的收益率期望为-1%(仅为估计值,用于示例),那么这种投机行为的预期收益率大概率是-18.2%(平均估计,实际很多股票散户投资标的收益率跑输更多)。即便当年股票的增长率达到历史平均值的13.8%(上证指数至今复合增长率),这个投资者当年的到手收益率也只为-4.4%。与之相反,一个拒绝投机的个人投资者买入市场指数基金并持有一年的投资者的收益率则为13.8%。

  • 破解

智能投顾在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方面主要是依靠大类资产配置,因此它在主动选股上暴露的风险,是有限的,或者说,选股是以稳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暴露主动选择跑输市场的风险,依靠实力博取更高收益。

国外市场的业绩,已证明主动选股获取收益越来越难,也会越来越低。以国外的专业智能投顾平台Wealthfront和Betterment为例,都是采取的被动产品,也就是放弃选股收益。国内的平台,选择被动和主动产品的都有,但长期来看,选股不会是组合收益的主要来源。

具体而言,智能投顾是如何告别投机、“少犯错”、“稳健基础上博取高收益”的呢?

首先,智能投顾专业的投资方案可以避免频繁犯错和高额手续费。频繁买卖操作,源于投资效果不及预期。而投资效果,又很大程度源于没有系统科学地制定投资方案,投资的产品没有强的逻辑支持。智能投顾基本都会有系统的投资计划方案,以避免频繁犯错和频繁交易。包括长期有效的战略配置和有效期限更短为了获取超市场超额收益的选股战术方案。

其次,严格的筛选股票、基金,以实现进可攻、退可守,在稳健的基础上获取高收益。一方面,智投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对产品会设置一定的门槛,需要紧跟市场长期上涨的步伐。另一方面,智投会通过建立大数据模型,精选出未来超越市场的产品,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验证反馈,优化策略,使投资者在一定风险的前提下获得高收益。

第三回合

陋习三:产品风险与个人需求不匹配。

治愈:个人化定制符合投资者风险、期限需求的组合产品。

  • 现状

对于固定收益投资而言,例如银行理财、存款等近似无风险的资产,进行投资决策时自然是收益率越高越好。而当个人投资者把这个经验照搬到浮动收益投资领域时,就会产生比较大的问题。

国内A股市场,好的投资标的并不少,例如苏宁电器、万科等,然后在这些股票上赚到平均收益的却极少。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股票波动率很高。要做到长期持有,需要极强的和“大喜大悲”等情绪斗争的能力。如果投资收益持续令人满意,长期持有当然不难。但是当投资亏损超过承受范围时,投资者很容易产生焦虑、自我否定等负面情绪,变得狂躁不安。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投资者换仓或止损出局。

举个例子。假设两个投资客户在去年1月底的股市低点,同时投资于国内股市(对应上证指数),且客户1的风险承受力较弱,低于上证指数的实际波动风险,客户2风险承受力大于上证的波动风险。

大部分的情况是如下图所示,客户1在上涨时心情愉悦,在回调时开始疑惑和恐慌,当市场大幅回调时出局,而高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2,则可以跨越波动,持有到最后。虽然客户1在短期内持有的收益可能并不差,但他已大概率和后面市场长期的上涨无缘。

这就好比夏洛特烦恼里的大春,让他妈妈在二环边花二千七买了两套房,刚过半年就涨到两千九就让他妈妈给卖了。

总而言之,要想实实在在赚到投资的钱,就得匹配到风险和波动在自身可承受范围内运行的投资品。否则,未来收益率再高,你拿不住,与你何干?

  • 破解

智能投顾,个人化定制符合每个投资者风险、期限需求的组合。适合自己的,才更容易长期持有,获取完整周期的投资收益。

比如智能投顾通过提供组合的定制功能,提供风险问卷,帮助客户了解自身风险承受力,再基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推荐和客户最匹配的投资组合方案。 对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借助专业平台,通过投资问卷等方式去了解自己风险承受能力,才算迈出了正确投资的第一步。然后在自身风险承受范围内,选择收益率较高的投资标的,在合适的期限内持有,才是稳妥获取投资品预期收益的最佳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