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摆地摊到中国首富,一门四杰成中国第一家族,马云王健林都靠边站

 灵动卜凡 2017-09-19

最近阿里巴巴市值首次冲上4500亿的美金的高位,确实过去两三年马云跟阿里巴巴成为了中国的一张名片,马云也成为了亚洲的首富,世界富豪榜上的常客。不过几年前,马云身家也不够数十亿,短短几年间随着阿里巴巴的上市,马云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首富。

这样的事情同样发生在万达的王健林身上,万达几乎是王健林王家的一人之物,凭着着万达上市,王健林同样成为了一段时间的亚洲首富。

马云跟王健林甚至都压过了亚洲老牌富豪李嘉诚。不过跟马云、王健林这样富豪不一样,有一个家族他们却长期都占据了富豪榜,他们是这个榜单的常客。这个家族就是四川的刘家,夸张一点说,他们是中国的第一家族都不为过。

刘氏四兄弟,一门四杰,指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陈育新),刘永好, 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最早那批辞去公职、投身商海的勇敢者; 他们凭借技术和头脑,短时间内令资产由千元变成千万;在“万元户”的说法刚流行时,他们资产已经数亿, 而此时他们进行了在家族式企业中颇为少见的“和谐式分家”。看看他们旗下的企业,希望集团、东方希望集团、新希望集团、都是赫赫有名。

早在2001年,刘家的老二刘永行就成为了中国的首富,之后又再次登顶,商海浮沉十几年后,刘永行依然是富豪榜上的常客,可见其商业能力之强。想想如果刘家不分家的,可能这十几年的富豪榜都是他们刘家所有,即使分了家,他们四兄弟也都是名列前茅。

刘永行1948年出生在四川省新津县,师范毕业之后,刘永行在县教育局工作。如果是现在这也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不过在几十年前也情况就不一样了,虽然是公职人员,但是刘永行家里也经常揭不开锅。 1980年春节,刘永行为了让4岁的儿子过年时吃上一点肉,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大年初一到初七,他竟然赚了300块钱,相当于10个月的工资,这次“下海”经历彻底点燃了刘家四兄弟的创业热情。

刘氏兄弟他们手里当时都捧着人们羡慕的“铁饭碗”。按理说,命运对他们够垂表青的了,可他们却偏偏不安分。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三天三夜的家庭会议终于做出决定:“脱公服当专业户!”陈育新首先辞职,接着其他三兄弟也先后辞职;然后各自变卖了手表、自行车等值钱的物件,硬是凑足了1000元的资本,于是,以陈育新名字命名的育新良种场呱呱坠地。

别今天刘氏兄弟在中国赫赫有名,他们的第一次生意也是折戟沉沙了。当时,资阳县一个专业户向他们预订了10万只良种鸡。他们买来鸡蛋,土法上马,孵出小鸡,先交货2万只。不料,小鸡在运输途中被闷死了一半,又因火灾烧死了剩下的一半,那位专业户几乎倾家荡产,刘家兄弟自然也分文未得。

为了让种场可以继续经营下去,四兄弟一起拼了命努力。他们4个人每天4点就出发,先蹬3个小时自行车,赶到20公里以外的集市,再用土喇叭扯起嗓子叫卖。正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十几天的努力,终于保住了种场,不过兄弟4个人都瘦了十几斤。不过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到了年底,四兄弟一算账,居然赚了十几万。

当时成都地区的“鹌鹑热”正在降温,但是四兄弟敏锐的观察到这个行业里面的机会,老三还专门组织了一个科研小组。不久便培育出产蛋率高达80%的良种鹌鹑,还配制出系列饲料。鹌鹑蛋成为了四兄弟的发家致富的秘密。此后,几兄弟从孵鸡做起,不到十年干成世界鹌鹑大王,并取代正大集团成为中国饲料行业的霸主。

早在1982年-1984年办良种场时,刘永好负责采购饲料,这位有心人在南方采购饲料时就开始了对饲料经营的观察、调查与思考。对此,四兄弟很快做出决策,开始饲料研制工作。他们建起一个有100多头猪的试验场,邀请省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共同论证饲料配方,积累研究成果。刘家四兄弟意识到:欲降低饲料成本,提高质量,关键是增加配方及生产工艺中的科技含量;而欲与世界先进饲料一比高低,科技开发更是迫在眉睫。

1988年,希望饲料公司在古家村买下了10亩地,投资400万元,建立了希望科学技术研究所和饲料厂,又投入40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并聘请了30多位专家、教授任专职或兼职研究人员。先后派人到国外各地考察,并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访交流。

从此刘家成了中国的饲料大王,在农业大国的中国,他们自然也顺理成章成了中国的首富家庭。

四兄弟分家后,刘氏诞生了两任中国首富(刘永行、刘永好),其中刘永行独自一人投身重化工业。刘永行事一个颇具进取心之人,他曾经想过免费给台湾经营之神台塑集团的老板王永庆打工3年,只是为了学习他的先进理念。

刘永行分家之后,决定孤身闯入重化工业。虽然靠卖饲料积累下了20亿元的资本,但这点本钱对于要投入重化工业项目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资本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这些产业的认知和理解,因为“确实不懂”,所以刘永行花了十年时间去学习和了解重化工业。

难走的路,走的人也少,反而容易成功。“如果不苦哪有我们的机会?谁都能做,那就没有我们的机会了。”刘永行说。

事实上,刘永行有大把的机会做点“轻松”的事,他的弟弟刘永好就在金融和房地产上做得风生水起。东方希望也做过几个房地产项目,赚了不少钱,但很快被刘永行叫停。

不是他不喜欢钱,而是在他看来,房地产没什么技术含量,再加上拿地、批文、规划需要搞公关,而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比较而言,还是重化工业让他心里更踏实。

刘永行生活非常规律,除了出差之外平时都会在家中吃饭,很少出去应酬。与张士平一样,刘永行不喜欢拿他看书学习、陪家人的时间,消耗在各种名利场和某些利益圈中。结交权贵的那一套方法,对他而言绝非正道、用之羞耻。

刘永行的低调以及经商原创确实让人非常佩服,这一点恐怕连马云、王健林都时做不到的。中国现在太多的商人都是唯利是图,靠着关系走后门赚到无数的钱,之后就上市圈钱。甚至有人靠着PPT到处骗钱,然后就跑到美国去,希望中国多出几个刘永行这样的企业家,少一点PPT专业户。

最近王健林跟雷军刚刚敲定了万达跟小米的合作,让董明珠跟马云都再次震惊了,要知道不久前董明珠刚刚跟马云达成了合作。现在马云跟王健林的首富之争可以说是进入白日化,虽然前几天马云刚刚被印度首富超越,但是马云这几天又抢回了亚洲首富的位置。

不过不是所有的富豪都会首富的位置感兴趣,也不是所有的富豪都对名利非常在意。比如说顺德佬杨国强。杨国强可能十个人有九个不认识他,不过说起杨惠妍许多人就认识了。杨惠妍2007年成为了中国的女首富,年仅25岁,可以说是女中的马云。

杨惠妍的财富其实都是来自于父亲的杨国强的。杨国强就是大名鼎鼎的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的老板。2007年4月20日上午10时,“碧桂园”上市不到两分钟就升至7.21港元,全日最高价为7.35港元,较上市价升幅达37%,成交量为1,004,020千股,成交金额达72.26亿港元,居当日香港联交所普通股成交金额第一位。碧桂园的上市本来可以造就杨国强的首富地位,不过无意首富位置。

在2001年秋天,他把二女儿送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那一刻,似乎就做好了财富交接的准备。碧桂园集团70%的股权,最大股东和董事局成员的头衔,杨国强一并打包,送给了年仅25岁的杨惠妍。于是碧桂园成功上市,杨国强造就了女儿成为了全世界都首屈一指的青年富豪。其实也是到了这一年,大家才知道顺德还有一个富豪叫杨国强。

杨国强发家前一直是兰西生产队的农民。不比另外一个地产富豪王健林,王健林出身军人,从事房地产之前,已经转业到地方工作,拥有极强的人脉资源。杨国强作为农民出身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更加难得。

“我18岁以前没穿过新衣服没穿过鞋,衣裤都是香港的亲戚穿旧了才寄过来的。我在家煮饭煮了十多年,种菜、放牛等很多农活也干过。”杨国强对于自己的童年这样描述。

杨国强是广东顺德北滘镇广教村人。小时候由于家贫,杨国强直到十七、八岁没穿过鞋子,没吃过糖果,“没试过自己亲手花两分钱.高中时由于交不起7块钱学费,杨国强还退学一年。后来学校免了学费,并给了他2块钱助学金,才又复学。

杨国强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一辈子种田,是因为自己追求知识,喜欢思考。“有一次,我跟哥哥谈到将来,我说,一年200元,耕50年也就一万元,一辈子怎么过?后来我跟着哥哥做起了建筑。”

哥哥杨国华是杨国强一生的贵人,在哥哥帮助下,杨国强才摆脱了农民的工作。在哥哥的帮助下,杨国强进了北滘公社房管所当施工员,干泥瓦匠,后来又到二建公司,1984年升为建筑队队长。从此杨国强才算是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工作努力的他,两年之后成为了这家公司的老总,成了一个包工头。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杨国强几乎没有放过假,他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从图纸、预算、买材料、施工,每一个环节都尽量亲力亲为。不过这十年的辛苦也是有所收获的,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是靠着这笔钱,在1993年杨国强等人一起收购了北滘建筑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富之路。

香港现在的这些富豪,到多少是靠着房地产起家,而且几乎是清一色起家是60年代。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郑裕彤的新世界、李兆基的恒基兆业、郭得胜的新鸿基,当然还有吕志和等人,都是起家于这个时期。

大陆的地产商则是都起家于1995年前后,碧桂园的杨国强、万达的王健林、世茂集团的许荣茂、恒大的许家印等人,都是受益于这个大时代。

从1993年杨国强开始在广州市区周边修建大型住宅项目,在10年的发展过程中,碧桂园打出了“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的口号,先后开发了顺德碧桂园、广州碧桂园、华南碧桂园、碧桂园凤凰城、荔城碧桂园、碧桂园高尔夫生活村、碧桂花园、碧桂豪园、碧桂花城、碧海名轩、翠锦豪庭等10余个超大型居住社区,自1999年起每年销售总值均超过25亿元。

杨国强很好的捉住了当时珠三角第一代人对于高级住宅的的需求,开始修建高档小区。他的成名之作顺德碧桂园如今依然是横跨广州、顺德的高级小区。在改善先富者们起居状况的同时,杨的目的是帮助他们“显富”。这种定位毫无疑问在当时刚刚摆脱贫穷急于炫耀富贵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群中得到响应,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顺德碧桂园里捞足了第一桶金的他开始挥师广州,以同样的思路建造了广州碧桂园和华南碧桂园。

出身贫苦的杨国强并没有因为发了家就高调起来,跟王健林、许家印天天西装笔挺不一样,杨国强依然很少穿西装,他看起像个农民伯伯多过像过富豪,甚至座驾都是一辆普通的大众汽车。杨国强不管是生意上,还是慈善上都很低调,但是在顺德人眼中他可是个大善人,在北滘他年年都捐巨款做善事,只是他极其低调连媒体都几乎都不知道。

杨国强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将自己的权利交给女儿,而且从小就培养了,让她成为了后来举国闻名的女中马云,全国女首富。

杨国强对杨惠妍的培养可谓用良心良苦。杨惠妍早在13、14岁时就和妹妹旁听董事会会议,会后,父亲还会向她们讲述,会议中说何种话有什么意义,甚至如何批评下属。潜移默化的影响里,杨惠妍明白自己接班人的身份和责任。

2001年,在二女儿去美国读书的那一刻开始,杨国强就把碧桂园集团70%的股权,最大股东和董事局成员的头衔,杨国强一并打包,送给了年仅25岁的杨惠妍。杨惠妍不仅继承了父亲的财富,也继承了父亲低调的行事风格。这么多年我们没有在媒体上看过她的一次公开采访。这一对父女是真正的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代表。比起王健林跟王思聪父子,真的是天差地别,虽然杨国强创造的财富并不亚于王健林。如今碧桂园的生意已经遍布全国,顺德杨家也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巨富家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