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秘密关系》即将变成现实?

 易良义 2017-09-19

还记得这个夏天火爆朋友圈的手机游戏——秘密关系吗?

在游戏里,我们努力扮演着渣男/渣女的角色——在社交软件上同时与多个异性保持暧昧,在言语上互相挑逗,可以暗示,但绝对不可以告白——一旦认真,你就GAME OVER。

这款游戏的火爆,反映出了现在年轻人之间关系的趋势——善于制造暧昧,但不主动追求;可以有亲密的行为,但不承担责任;不拒绝他人的好感,但也不明确给出承诺。越来越模糊的关系往往让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感情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我们现在这样算什么?”

“他/她有把我当过恋人吗?”

“我们是不是分手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不愿意进入一段确定的关系之中?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秘密关系》即将变成现实?

缺乏解释的关系状态

亲密关系中的可解释性,指的是双方对这段关系的定义是明确的、有共识的——我们约定好遵守对彼此的承诺,把彼此作为伴侣来对待;如果我们的关系遇到了问题,我们应当一同面对和解决。而缺乏可解释性的关系,则突出表现为“三不”原则——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之前我们往往认为,缺乏解释的状态大多出现在关系刚刚开始的时候,比如“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暧昧。但事实上,这种状态在亲密关系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甚至会贯穿一段关系的始终。

·不确定的开始:

在很多时候,当两个人刚开始交往时,就缺乏对关系状态的互相确认。有的人认为一起吃晚餐、看电影是约会,有的人认为牵手、接吻才是约会,有的人则认为,哪怕发生了性关系也并不代表什么。因此,如果缺乏解释和说明的话,很有可能出现一方认为两个人已经进入了恋爱中,但另一方却完全不这么认为的情况。

·不清晰的结束:

有的关系在结束时也是缺乏解释的。没有具体的矛盾、触发事件,也没有明确的沟通和分手确认。有的人会选择不辞而别,单方面地切断联系;有的则会减少联系频率、态度变得冷淡,但并未给出准确的说明,最后往往是另一半无法获得解释,不堪忍受而决定中止关系。

·在关系过程中保持长期不明确的状态:

有时候,我们在关系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着既不明确、也不公开的关系,比如:

备胎:有的人因为希望从不同人身上达成不同的目的,或希望在关系出现问题时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会同时拥有多个可以调情、提供支持的潜在伴侣,即使拥有一段稳定的关系,但仍然与其他人保持暧昧,即我们俗称的“备胎”。

藏匿:有的人从不在社交网络发布合影或者公开自己与伴侣的关系,也不会把伴侣介绍给自己的家人、朋友。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其实是被对方藏匿在某个角落,从来没有接触过ta的世界的其他部分。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秘密关系》即将变成现实?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待在缺乏解释的关系里?

我们可以用奖赏和代价来衡量是否进入一段明确关系。如果我们认为,明确关系所需要的代价更多,奖赏更少,我们就会不那么倾向于进入一段明确、稳定的关系

·失去替代性选择的代价使得我们害怕确定关系

当我们衡量取舍时,决定我们是否待在一段关系中的关键因素是替代性选择。这个替代性选择不仅仅是其他可供选择的对象,也可能是其他生活方式。我们选择和另一个人维持一段关系,就意味着放弃其他的替代性选择。

而如今,我们的替代性选择远比过去更多——网络的进步、在线约会工具的发展使得我们更容易接触到不同的人,通过简单的左滑和右滑,几分钟的时间你就能匹配到和你地域相近、彼此看得顺眼的人,只要在约会软件上说一句“约吗”,或许就能收获一段体验良好的经历。因此,人们往往会因为舍不得放弃那么多“备胎”而选择不进入一段明确的关系之中。

选择进入一段明确的关系中,往往还意味着失去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相对于长辈们较为稳定的生活,我们生活的变动性也随之提高。交通的发达使我们更容易迁徙,信息的便利使得我们在一生中可能接触和尝试更多的生活方式。如果和另一个人明确关系,意味着你们需要将两个人的未来放在一起考虑,你也将随之失去人生的其他一些可能性。在个体的自由越来越被重视和推崇的今天,年轻人也越来越不愿意用一段明确的关系来束缚住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共同的财产提高了确定关系的风险。

在信息不那么公开和流动的过去,当我们考虑一段关系的风险性时,可能会更多地考虑经济上的财产,或者共同的孩子及人脉。

但是在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小,隐私变得更少,我们曾经公布的任何信息都有可能被记录。明确地定义一段关系,公开这段关系,也意味着相应的社会关系、网络信息的重合,这样的“共同财产”越多,就越有可能带来隐患;当面临关系结束时,我们需要处理的成本也可能会更高。当我们不想在分手后的某天突然被翻出从前在一起时的“黑历史”,也不想被现任发现前任的蛛丝马迹,确定的关系和固定的“秀恩爱”就逐渐从现代人的关系中消失了。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秘密关系》即将变成现实?

我们为什么需要离开缺乏解释的关系?

有时候,当我们分析利弊时,可能会陷入一种错觉,认为不明确的、缺乏解释的关系是完美的——它使我们能够享受亲密的奖赏,却不必全情投入,也没有义务去更多地为对方考虑,去满足对方的期待。但实际上,这种缺乏解释的关系状态,不仅没有带来好处,反而对双方都有害。

一段稳定的、健康的关系,一定是建立在付出与回报基本对等,权力的斗争基本制衡的基础上。

每段关系中都存在权力的角逐,往往,拥有更多权力的,是那个对关系更少依赖、有更多独立和自主权的人,因为他们可以更加容易地离开关系;而缺乏解释的关系背后,正是是我们对于权力的渴望。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不明确的方式来规避掉可能的风险,获得更多的权力,但其实权力严重不对等的关系是很难平等运行的。诚然,在关系中一方似乎拥有了更多的权力,但这样的情感交换并不平衡,也很难持久,因为权力更少的一方会产生痛苦,也并不会满足于长久保持这样的关系状态。

即使双方共同维持着心照不宣的暧昧状态,这种状态是虚假的,并没有真正的亲密关系所包含的信任、真诚和共情,也无法给人以归属感,我们虽然身处其中、有人陪伴,但依然会感到孤独。

因此,在关系中,确定的解释和约定是必要的,它能够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要维护感情中的权力平衡也不能依靠彼此间对权力的争夺来实现,那样只会增加关系中的疲惫感和不信任感,导致双方的痛苦。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秘密关系》即将变成现实?

如何帮助自己接受明确可解释的关系?

·更多地着眼于奖赏,而不是代价。

进入亲密关系,代价是一定会产生的,但亲密关系的基石不是付出代价,而是互相奖赏。

恋人间难免会有争吵,需要照顾对方的情绪,以及忍受更少的自由,但我们仍然彼此相爱,愿意给对方带来温暖和依靠。

·更多地着眼于共有的关系,而不是交换的关系。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我们总是习惯用奖赏和代价来衡量亲密关系。然而,亲密关系更多是“共有”而非“交换”——谈恋爱不是做生意各取所需,而是两个人共同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

我们每个人都在被迫应对更复杂的社会和情境,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关系都掺杂了利益的交换、输赢的博弈。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精于计算,但我们也常常感到自己越来越不快乐。

正因如此,全身心地投入一段感情,明确地感受和确认对彼此的感觉,享受关系中那些宝贵的单纯和坦诚才更值得期待。

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