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廖剑华水彩作品

 Tomxiao1961 2017-09-19

   廖剑华自述绘画之于我已成为生命中的大部份了,很难去想象没有画的日子。它已完全渗透在我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我...

==很高兴今天邀请廖剑华老师来到名家水彩,小编看到廖老师的作品心中暗自赞叹,我曾在全国美展看过廖老师的画作,这次能和廖老师接触并且观赏到她的画作感到十分荣幸!==

廖剑华老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水彩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广州画院签约画家作品多次在全国及省美展中获奖并被多家美术馆收藏!出版画册《廖剑华画集》。

2013年 160×120cm

《渔获》2012年 180×110cm

《流金岁月》2004年 160×140cm

廖剑华老师《绘画之于我》:

  我从十四岁开始学习水彩和油画。学习的历程无疑是艰苦的,寒来暑往不敢倦怠。我不属于那种天生视作画为乐事的人,初学时更是如坐针毡。一直以来我都把它称 为工作。工作这个词涵盖了一切的责任、追求与苦乐。在不断的工作中渐渐体会到了工作的过程所给予我的无限的满足和快乐,从而体会到了艺术大师罗丹的话: “最珍贵的酬报是做好工作的喜悦。”于是慢慢地便和它不可分离了。一个人能认定一个目标去执着地追求,而生活恰也容许他去追求这个目标的时候,我觉得那是 命运之神最大的眷顾。

《节日之二》2013年 113×63cm

《锈》2010年 109×78cm

《外婆的故事》2009年 150×110cm

我坚持从事水彩和油画的创作,它们就像我的左右脚般的和谐。它们相互渗透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工具所造成的绘画手段上的障碍反而更能突出各自的长处。我既吸取着彼此的养分的同时又互相借鉴着它们的长处,尽可能地使水彩的跳跃灵动和油画的沉实凝重在我的作品中达到和谐与统一。

  我崇尚写实这种绘画语言,并固执地认为写实的绘画手段能够把我所要表达的对事物的感受表现得更好。“借技言物,借物抒情”,绘画语言极为重要。

《节日之一》2013年 113×63cm

《夕阳》2011年 160×120cm

《锈之二》1999年 109×78cm

《绣.5》2001年 55×78cm

  我信奉“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这句话。罗丹在他的艺术论中有这样一段话:“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 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的确是这样的,这是艺术家的责任。一个优秀的画家应该把生活中人们没有看到的美的事物发掘出来,并通过他的作品传达给观众。画 家首先要在生活中积累、吸收,然后结合自身的修养,厚积薄发地表现在作品中,这样才能真正的打动观众,并与之产生共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