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八、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解读:患者的症状: 1、腹中痛;2、此欲自利。 本条叙述一种情况,就是: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不属厥阴病 出现下利不止,则属厥阴病了;所以对于自下利的患者,也放在厥阴病篇了;提醒医者预防厥阴病。 三五九、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解读:患者的症状是伤寒后多次吐下导致:食入口即吐 则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用法的关键。我的看法:就是患者感冒了,其他症状都很轻微,就是有一个“若食入口即吐”的症状。则需要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前半段是论述的“寒格”,与下文的汤剂无关。 “食入口即吐”不属厥阴病; 一直呕吐不止,也将达到厥阴病状态。 三六〇、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解读:患者的症状 1、下利;2、微热而渴;3、脉弱; 下利而渴,一般不会到下利不止的程度。 患者能自愈,当然不属于厥阴病了; 三六一、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解读:患者的症状 患者有“下利,有微热汗”症状者,有两种情况: 脉数自愈;脉紧为未解。 不属于厥阴病。 三六二、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跗阳者为顺也。 解读:患者的症状 1、下利;2、手足厥冷;3、无脉, 属厥阴病,灸治后,预后也不好。 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少阴负跗阳者为顺也——这句话是预后好的意思。少阴与跗阳均为脉名。不懂。 三六三、下利清脓血,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解读:患者的症状 1、下利清脓血;2、寸脉浮数,尺中自涩; 属厥阴病 三六四、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解读:患者的症状 下利清谷 是很严重的症状,禁忌是“不可攻表”,攻表为麻黄汤类。攻表将出现“必胀满”的情况。 属厥阴病 三六五、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解读:患者的下利症状下有三种情况: 1、脉沉弦者,下重; 2、脉大者,为未止; 3、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属厥阴病,以脉断预后以及生死;说明“利自止者”预后好。 三六六、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解读:患者的下利清谷症状,出现: 1、脉沉而迟,2、面少赤,身有微热 属厥阴病,但预后好, “面戴阳”不好解。 三六七、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解读:患者的症状 1、下利,2、脉数;3、渴、4、清脓血 患者的厥阴病,因清脓血而可能自愈。这是临床观察到的情况? “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这个句式的“必清脓血”是“自愈”的前提。清脓血是自愈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借用高中数学术语。 三六八、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解读:患者的症状是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 患者属厥阴病; 预后的方法:“晬时”指一昼夜。就是患者一昼夜内脉还了,且“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2017-09-19初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