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武兼通

 红谷斋主人 2017-09-19

《孔子家语》精读笔记

——第十卷·正论解·第四十一·一

 

(峻岫)

 

提要:这一节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四个小故事。第一个小故事说明,“守道不如守官”的道理,上级领导管理什么?就是管理干部。干部尽职尽责,事半功倍。第二个故事,“文武兼通”,冉有带兵打仗抵抗齐国军队的进攻,获得大胜,季孙氏问冉有,你的军事才能是从哪里学来的?冉有说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季孙氏问,你的老师是孔子,难道他还懂得军事吗?冉有说:我的老师“文武并用兼通”。第三故事,孟僖子临死叫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学习礼仪。孔子说,你们的父亲就是你们的榜样,“能补过者,君子也。”当年孟僖子任鲁国司空,随同鲁昭公出访楚国,途径郑国,到达楚国,却不懂得用外交礼仪来处理外交事务,孟僖子深以为耻,遂发奋学习周礼。第四个故事,卫文子,在晋献公丧期内击钟作乐,前来奔丧的延陵季子说:“夫子之在此,犹燕子巢于幕也,惧犹未也,又何乐焉?”这就是成语“燕巢卫幕”的来历。身在危险之中,却一点也不知道,其不悲哉。好歹卫文子问过必改。

 

孔子在齐,齐侯出田,招虞人以弓。(鲁昭公初年,季氏三家瓜分鲁国君主的权利。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孔子离开鲁国来到齐国。正好遇见齐景公出去田猎。齐景公用弓箭招呼掌管山泽草木鸟兽的官员——虞人。)不进,公使执之。(责任山泽草木鸟兽的官员虞人,没有执行命令。齐景公下令把那个人虞人抓起来。)对曰:“昔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虞人”分辨说:田猎有田猎的规矩和礼仪。古代的君王用旗子招呼大夫;用弓箭招呼士子,用皮弁招呼虞人。我没有看见君王举起皮弁招呼我,所以我就没有过来觐见。)乃舍之。(于是齐景公就把虞人放了。)孔子闻之,曰:“善哉!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韪之。”(孔子知道这件事情后说:很好啊!遵守道德,不如遵守职责。君子都认为说是啊。尽职尽责是官员的本分,君主做错了,不要怪罪下属,下属做错了,就要勇敢地承认。这就是孔子称赞这件事情的道理所在。)

齐国书伐鲁,季康子使冉求率左师御之,樊迟为右。(“国书”齐中军将军,率兵攻打鲁国。季康子命令冉有率左路军,樊迟为右路军,抵抗齐国国书的进攻。)“非不能也,不信乎。请三刻而逾之。”(当时季孙氏对于樊迟不放心,说他软弱。冉有说,樊迟懂得服从命令。只要你信任我们,我们很快就能收复蒲地。)如之,众从之。师入齐军。“齐军遁。”冉有用戈,故能入焉。(就这样,在冉有的率领下,鲁国军队奋勇抵抗齐军,齐军败退。战斗中冉有身先士卒,持戈奋勇杀敌,立下头功。)孔子闻之,曰:“义也。”(孔子知道后说:冉有的行为就是义。“义”既是大义,也是道义。“义”也就是“仁”,就是“仁义”。“仁义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故而受到孔子的称赞。)既战,季孙谓冉有曰:“子之于战,学之乎?性达之乎?”(从战场上回来,季氏问冉有,你的军事才能是从书本上学的?还是你的一种天性呢?)对曰:“学之。”季孙曰:“从事孔子,恶乎学?”冉有曰:“即学之孔子也。夫孔子者大圣,无不该,文武竝用兼通。求也适闻其战法,犹未之详也。”(冉有对答说:我的军事才能,是学来的。季孙氏问,你的老师是孔子,难道孔子还懂得军事不成?冉有说我的老师孔子是大圣人,圣人无所不通,文武兼备。我从老师那里学习军事,还不够详尽呢。)季孙悦。(季孙氏听后很高兴。)樊迟以告孔子,孔子曰:“季孙于是乎可谓悦人之有能矣。”(樊迟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孔子。孔子说:“季孙氏是喜欢看见人家有才能的。)

南容说。仲孙何忌既除丧,而昭公在外,未之命也。(南宫敬叔,姬姓,名阅或说,孟僖子的儿子。孟懿子,姓仲孙,也称孟孙,名何忌,世称仲孙何忌,谥号懿,也是孟僖字的儿子。是南宫敬叔的哥哥。孟僖子临终之前,让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学习礼仪。孟僖子丧期满的时候,两个儿子除丧,此时鲁昭公因斗鸡之乱,逃奔齐国。)定公即位,乃命之。(鲁昭公的庶弟即位为鲁定公,主持了他们的除丧仪式。)辞曰:“先臣有遗命焉,曰:夫礼、人之干也,非礼则无以立。嘱家老,使命二臣必事孔子而学礼,以定其位。”(在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致鲁定公的文书上说:我们的父亲临去世的时候说“礼”是人的主干,人没有礼,就像没有主干一样,是站立不起来的。因此特定命令我们两人拜孔子为师,学习礼仪,以便能够自立。)公许之。(鲁定公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二子学于孔子,孔子曰:“能补过者,君子也。(于是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孔子对他们说:能够改正错误的人,就是君子。南宫敬叔是陪同孔子西行洛邑,向老子问礼的人。孟懿子也潜心求学,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他说:无违就是孝。)《诗》云:‘君子是则是效。’(这里引用的诗歌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意思是君子以此为准则,效法之。)孟僖子可则效矣。惩己所病,以诲其嗣。(孟僖子,鲁国三桓之一。他随同鲁昭公出访楚国,途径郑国,到达楚国,时任鲁国司空,去不懂得用外交礼仪来处理外交事务,孟僖子深以为耻,遂发奋学习周礼。孔子说,孟僖子说的是对的,应当效法之,找出自己的缺点,毛病,惩前毖后,教诲自己的儿子,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大雅》所谓‘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是类也夫!”(这里引用的是《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中的句子,“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意思是为子孙后代着想,谋划,“谋及其孙,则子可以无事矣。”[南宋·朱熹《诗经集传》]

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居戚。(卫孙文子得罪了晋献公,隐居到戚地去了。)公卒,未葬,文子击钟焉。(晋献公去世,还没下葬,文子就开始击钟做乐。)延陵季子适晋,过戚,闻之,曰:“异哉!夫子之在此,犹燕子巢于幕也,惧犹未也,又何乐焉?君又在殡,可乎?”(刚好延陵季子到晋国奔丧,路过戚地,听见有人作乐。说,奇怪呀!你在这个地方,好比燕子在幕布上做窝,异常危险,不知道害怕,反而大肆张乐,何况晋献公刚去世,能这样做吗?成语“燕巢卫幕”既出于此。)文子于是终身不听琴瑟。(卫文子是个聪明人。终生牢记。“听人劝,吃饱饭。”)孔子闻之,曰:“季子能以义正人,文子能克己服义,可谓善改矣。”(这里的季子指季文子,季友的孙子,执政时期,举贤任能,分财济贫,谥号季文子。卫文子能够克服自己的欲望,服从大义。季文子,卫文子都是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