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袖添香,香要怎么添?

 轻风的起点 2017-09-19



书案上摊开着文房四宝,研墨的手指纤细嫩白宛如新剥的葱管,翩翩才子书案后埋头诗书,案头必定还有一盏橘黄灯光如豆。


纤纤素手燃起一炉清新雅致的香,香味穿越悠久的历史长河从千年前飘散至今,一句“红袖添香夜读书”,惊艳了岁月。


那么,红袖添香,香到底要怎么添?



什么是红袖添香


红袖添香,一听就是一个旖旎又浪漫的词语。


红袖一般指的是女孩子所穿的艳丽衣裳,这里直接指年轻貌美的女孩子,也叫侍女。


贫富差距自古有之,所谓“十年寒窗苦读”,这话也单单指寒门学子罢了,而家里条件稍微不错的书生,都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陪读。


才子往往和佳人相伴。


“红袖添香夜读书”,于书生而言,此为艳福,也是我国古典文化中非常隽永的一种美丽意象。


红袖添香之由来


碧纱待月春调瑟,红袖添香夜读书。南齐名臣王俭在代表作《白紵辞》中写道:


“情发金石媚笙簧,罗袿徐转红袖扬。”


后来唐代的杜牧在《书情》一诗中也写过


“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


这里的红袖指的是女孩子红色的衣袖。


直至后来,红袖变成了美女的代称,比如唐代元稹在《遭风》一诗中写过


“唤上驛亭还酩酊,两行红袖拂尊罍。”


宋代词人赵彦端在《鹊桥仙》中写道:





留花翠幕,添香红袖,常恨情长春浅。


南风吹酒玉虹翻,便忍听、离弦声断。 


乘鸾宝扇,凌波微步,好在清池凉馆。


直饶书与荔枝来,问纤手、谁传冰碗。






自此,“红袖添香”在古代的诗文里屡见不鲜了。


再到后来,连蒲松龄的鬼故事里也开始出现貌美的鬼怪精灵爱上穷书生,添香陪读的故事来。



古时候的香是什么香


香是我国流传甚久的一种文化,在古代非常流行,不论是流传下来的诗词,还是流传下来的书画中,都不乏香炉、燃香、添香的影子,甚至还像饮茶一样,形成了独特的香道一说。


提到香,我们最常见的就是细长的线香或香棒,烧香拜佛、祭祀祭奠、求神问事儿等等都需要点燃后插到香炉里。


而红袖添香则不是这么简单的。


古时候的香并不是线香,而是合香,用特殊秘法制成香球、香饼、香丸或香末,在焚香的过程中,也不是简简单单投到香炉里焚烧就可以了。


香之所以形成香道,和茶道一样,自有其境界。



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一是减少香燃烧后的烟气,二是让焚烧的香味道低回悠长。


红袖如何添香


红袖添香的画面如此隽永美好,然而,细思起来,你知道红袖美人是如何添香的吗?

简简单单的焚香下,却有着复杂的焚香方式,和独特的焚香境界。


把特制的小块炭墼烧透后移入香炉,用特制的细香灰埋起来,在香灰上戳些孔洞,然后放上云母、银叶、金钱、砂片、瓷片等薄而硬的隔火板;


然后把香饼、香丸放在隔火板上,下面的炭墼微火加热,香饼就缓缓散发出香味来。

如此说来,古人的添香焚香,并不是直接将香点燃,而是微火细焙,烤出香气,这是个繁琐的过程。


“香烟若烈,则香味漫然,顷刻而灭。”


焚香也并不是像上面那样放上去就不用管了,还需要不时观察香焚的旺盛或弱势与否,用手放到灰上面凭手感进行判断,这也是个细致活儿,非眼明心细的女孩子而不可为。


所以才有了“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这样旖旎又鲜明的描述。


添香焚香的过程繁琐又细腻,如同茶道中的冲茶品茗一样,都是个雅致活儿,更是一种不可言说的享受。



红颜知己身畔相侍,夜半焚香,纤手一举一抬自成优雅,灯下美人鲜活生动,如此温馨的情调之下,连夜读的疲惫也会不自觉消掉了吧。


这样的场景大概也是因此而深入文人士大夫们的心中,让人沉醉不已。


红袖添香,悠久的历史发展终于沉淀出了蕴涵深意与意境的香道,也终于成了才子们雅致又韵味十足的心间朱砂,旖旎了时光,惊艳了岁月。


喧嚣而又浮躁的今天,或许也可以沉浸在添香焚香营造的意境里,舒缓一下身心,给心灵一个栖息的地方。



END

作者:冷香小筑天字5号 婉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