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心:做大事人需要的条件,世界观在前,方法论在后,道术合一!

 我是皓春夏秋冬 2017-09-19

漫画家几米说:“面具并不可怕,那只是伪装自己的道具。怕是,戴得久了,面具摘下时,才发现自己的脸,已经和面具一模一样了。”最近贾跃亭又出大新闻了,先是在美国给女儿设立5亿元信托基金,再去香港归还供应商们1亿货款。究竟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众说纷纭。

只是,贾跃亭的人设彻底崩了,但那只是他。其实,成功人士都有自己的人设,刘强东谈京东没有一件假货,马云在阿里巴巴年会上要求大家有理想,马化腾算是低调的但也书卷气十足,跑去苹果为微信打赏功能的苹果税谈下了买卖。

为什么?这些大人物们始终有个性有特征,看着就那么真实容易辨析?

因为他们要让小人物们心里感觉踏实,唯有相信他们说的做的都是真实的,他们的产品才有消费者;他们个人才有追随者;他们才能源源不断的找到投资者。

一、

看着马云在舞台上幻化为迈克尔杰克逊,随着薛之谦被前女友搅局,人设崩塌,其实这都不是事。古代刘邦早这么干过了,只是有些人本事大,面具成为自己的脸;有些人本事小,面具戴了几年就被击打得粉碎。

刘邦就是历史上面具戴得最好的人之一。

在搞定韩信后,他还有一堆麻烦事要解决,因为他的世界观和别人不一样:他要让老刘家千秋万代。

起初,那些大军元帅和独立王国愿意被刘邦招降?因为周天子时就这么办的,那时有几百个小国家,战国七雄,这是历来的制度,是汉初每个人的脑袋里的世界观。韩信、彭越、英布、卢绾、赵佗都信,他们投降刘邦只是名义上的,刘邦就跟周天子一样,这些诸侯王们在自己的独立王国就是说一不二的主。

但刘邦不同意,他坚决要把这些处理干净,留给刘家子孙一个清明的世界。刘邦宣布:“凡是不姓刘的不能封王。”

这回,刘邦该怎么去践行他的方法论呢?

二、

攻打韩信的同党陈狶时,刘邦派人向彭越增调军队。彭越推说自己有病,让手下将领率军协助刘邦讨伐陈狶。

彭越这种行为,其实就是昨天文章给韩信用的中策,具体文章请看轻心:做人不能太实在,掌握利益潜规则,格局高的人都在这么做

很快,彭越被刘邦责备了,这时候他该怎么办?表忠心没用,韩信试过了;造反打不过;彭越天天在发愁。

于是,刘邦派使者潜入梁国,拿着皇帝诏书一路畅通无阻,来到彭越身边就把他逮捕了。

此时刘邦的世界观是什么?老刘家代代相传。

刘邦的方法论是什么?立刻抓住彭越。

彼时的彭越,已经被刘邦吓得六神无主,世界观方法论全无。他的手下完全不知道老大打算怎么干,刘邦的使者来了也只能乖乖放了他,让他把彭越逮回京城。

其实,哪怕彭越造反,即便打不过,手下还有一群军队能抵挡一阵。这件事只要拖得时间越长,他的生机也就越大;即便被灭口,那也内耗了刘邦不少军力,一样要死,何不死得轰轰烈烈?

因为两人一开始的世界观就不同了,他们做事的方法必然不一样。世界观是用来指导方法论的,方法论又能反哺世界观,其中关键是,打通思想(世界观)和行动(方法论)的桥梁,做完事后得去检查,复盘,看做的这件事对不对,如果错了有哪些可以改善,然后达到道术合一的境界。

三、

彭越死后,他有个特别忠心的手下,叫栾布。他千里追踪来找彭越,看到彭越头颅挂在城门口,哭个没完没了。

刘邦大怒,他决定,把栾布投到沸水锅里煮熟。

栾布知道自己命快没了,叉腰指着刘邦鼻子大骂:“你这个忘恩负义的杂种,你和项羽作战时,彭越一直坚定的站在你身后,否则你早被项羽打败了。现在你取得了天下,就找些没有的罪名往死了整彭越。你觉得应该吗?既然如此,那我是彭越的手下,不用你动手,我直接跳锅里算了。”

刘邦的态度突然来了180度大转弯,他表演栾布是个忠义的人,释放栾布并且封他为都尉。

各位看官,读到这里惊不惊奇?

这个刘邦,一会把人杀了,一会又把人放了,还摆在高位,目的何在?

这就是他围绕老刘家千秋万代这件事,施行的方法论。

其实他知道自己一个人是敌不过天下人的。如果大家都认为他是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主,剩下那些诸侯王连同萧何、张良、陈平、雍齿一起跟他对着干,他恐怕真的会死。

他的世界观是什么?老刘家的千秋万代。只要能实现这个目标,刘邦戴着面具做次好人又何妨?

所以,先前那个拿着达到,凶神恶煞处死彭越的刽子手,忽然扔掉大刀,捧出锦旗和官印,一副理解和信赖的样子。这样前后的巨大反差,让大家觉得:“嗯,刘邦这个皇帝真不错,他还是恩怨分明,懂得谁忠心的。”

然后,这件事就能被大大宣传,一干跟着的小弟就放下心来。他们会认为:“只要我忠心不二,刘邦一定会对我礼遇有加,那我一定要做得比栾布更忠心。”

看看这件事,试想下如果有人欠我们一堆债,起码得有十几万吧。他突然跑了,一个月两个月的,根本找不到人。就在我们万念俱灰,以为这人从此不会还债时,他突然回来了。他捧着5万元说,“多了我也拿不出,就这5万,是我挤牙缝拿出来的。”

你是不是会想,行了,能拿回5万就不错了。

由此可见,刘邦的方法论高不高明。

四、

其实刘邦能在项羽想要煮熟自己父亲时,讨一碗肉羹吃,就懂得,刘邦绝不是情绪化,心慈手软的人。

但他表现得却是:

  • 一心想要杀栾布,被他一番怒骂后,觉得自己错了,表现出改正错误的样子(方法论:表现改正错误,让功臣放心);

  • 一心想要杀雍齿,被张良劝后,封了自己最恨的雍齿为侯(方法论:最恨的人都封侯,功臣们就别造反了,你们迟早能封侯);

  • 一心想要杀季布,被夏侯婴劝解后,让季布当官(方法论:原来杀人只是一时愤怒,想通了还是要人才来做事的);

  • 一心想要杀蒯通,被蒯通一番自我辩解后,觉得蒯通是个人才,继续留用(方法论:同上)。

那你会问,刘邦情绪化也太严重了,而且说话不算话啊。这就是刘邦的世界观在方法论上的妙用,他只要达成目标就行了,管谁说话不算话呢?他是皇帝,他说啥就是啥。

所以,我们看一个人的表现,发怒,生气,大喊大叫,爱得死去活来,乐得哈哈大笑,都没什么用。关键是,你得看他是否真金白银掏出来,为朋友敢两肋插刀,为媳妇敢跳到水里去救人。反过来,一个人想干成大事,你就得多有情绪,想怒就怒,该讨好就讨好。你不用有太大心理负担,觉得拍人马屁或者赔礼道歉抹不开面子,那些只不过是你为达成自己世界观,践行的方法论而已。

通过对自己态度的控制,做到道术合一,就如刘强东坚持的“京东无一件假货”马云坚持的“做人要有理想”。每一次你的表现就是围绕世界观的方法论,多践行一次就离开目标近一些。最终你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