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桥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

 GXF360 2017-09-19

路桥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

郝莎莎

(平山县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站,河北 石家庄 050400)

摘要:对于路桥过渡段这一部分的路基路面,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还缺乏一定的重视程度及完善性,进而造成桥面在使用过程中的平整度相对较差,损坏现象较为普遍等诸多问题。通过分析、研究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中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提出路桥过渡段相关的几种施工技术,包括设置搭板、不设置搭板、地基处理、台背排水,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路面施工

0 引言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加入世界经济与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综合国力都有了极大程度的提升与发展。致使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与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路桥过渡段的建设与施工的地位在不断提升,同时路桥在设计与施工的时候需要由专业性的人员进行操作与监理,专业化程度较高。近年来,我国在建设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与建设质量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其中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整个路桥建设与使用产生较大的影响。据此,需要针对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1 路桥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1.1 桥头搭板设计的不合理性

路桥过渡段在进行建设施工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搭板结构来进行的,然而在设置搭板后,仍旧会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就是桥梁的长度。在进行桥头设置搭板时长度可以分为大中桥搭板,小桥以及涵洞搭板,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桥头路堤通常情况下会处于高填方,路桥之间的相对沉降量就比较大,同时搭板的长度无法有效地进行顺接,进而就会出现车辆在形式过程中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其二就是搭板的强度较低,进而造成桥头发生线形突变的情况,出现桥头跳车。

1.2 桥头地基处置不利

在路桥建设的过程中,其桥头部分存在着软土地基,进而地基发生沉降时就会产生桥头跳车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方面是原本的施工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没有全面的对地基和软土地基进行探测与研究,造成桥头路基储值遗漏或者是使用的处治方式不恰当等等。同时还有可能是软土路基的处理计算方法与其地基的实际情况有着较大的差别,进而无法达到预期中的效果,不能够满足相关技术需求。另一方面就就是桥台台背路堤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填土的压实度较低,加之雨水的侵蚀,进而造成路堤填土流失的现象,降低了路基的强度,最终造成整个路堤发生沉降。

1.3 边坡保护措施的不完善

在道路桥头路堤施工的过程中,台背路堤填土往往采用的是砂类、渗水性的土壤作为填料的,不使用排水及防水的设施。一般情况下,路桥的桥台都长期处于浸水路段,通过使用浆砌片石来进行护坡。但是,在进行道路的改建以及水毁等工序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路堤都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沉降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雨水对路堤经常进行冲刷与侵蚀,同时防格网草防护等路堤边坡的防护措施没有发挥出自身的有效作用,进而造成桥头路堤边坡防护措施以及台背防水以及排水措施没有得到全面性的使用,致使整个台背填土的流失,路桥的路基强度在不断降低。加之汽车的长期、不断碾压等,促使整个过渡段填土塑性发生了变形,造成整个桥头路堤产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产生桥头跳车。

2 路桥过渡段相关施工技术

2.1 设置搭板

在对路桥过渡段的桥头设置搭板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有三种方法。第一种就是在搭板长度L的范围之内,在车辆荷载力的作用之下,路面的弯沉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这种方法从理论的层面上来说是非常完美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不利于实际的施工。方法二就是依据路桥过渡段桥头的实际情况,通过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计算可以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都是在8cm以内。这种方式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中十分简便,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刚柔过渡的问题,增加整个搭板施工的工作效率。第三种方法就是采用预留反向坡度,将搭板与桥台的连接处与标高一致,进而与路面的连接端就会高于整个设计标高,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其坡度的大小需要依据路桥之间的沉降差而进行确定。这种施工的方式是在整个路线纵断面平顺的前提之下确定沉降差和预留反向坡度的。

此外,搭板与桥台间的锚固有竖向与横向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搭板自由端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之下会产生竖向的位移,而横向的锚固则更能够符合这种受力的状态,且更加有利于桥台受力,因此,搭板与桥台最适宜采用横向锚固的方法。桥台的混凝土搭板以及顶层施工技术控制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要求来建立模型,由此才能够确保整个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及坡度。同时,在设置的搭板时,如果搭板与桥头混凝土顶面和基层顶面的距离比较小,加之基层的厚度较薄,在压路机通过时就容易产生压碎的现象。基于此,需要规定搭板混凝土顶面与基层顶面的距离在10cm之内的,在进行下面层铺助的时候将铺设好的水泥碎石基层凿除,并使用沥青混合混凝土来进行填筑,以此来确保整个台背回填的强度。

2.2 不设置搭板

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国内的高等公路在大中桥头的地方都设置了搭板。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搭板破裂的现象,就会影响到整个公路上车辆的正常通行。同时,设置搭板的使用难度较大,工程工序较为繁琐且后期的维修、维护费用也比较昂贵。国外一些国家建设桥头时都不设置搭板。这种不设置搭板的工程在后期的台后填筑时就需要做出十分详细的计划,对所使用的填料及压实的要求及标准会更高。

2.3 地基处理

在路桥过渡段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对桥背软弱地基的处理是防止桥头跳车现象产生的重要措施。目前来说,我国对软基进行处理的方式有换土法、超载预压法、减少附加应力法、排水固结法等多种处理的方法。这些不同的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此有效地改善地基的性能,提升土地的承载力,减少沉降作用的产生,缩小桥台与路堤之间存在的沉降差,进而避免错台现象的出现。通常情况之下,在软土地基之上修建的桥台,都会采用桩基础。但是在厚度较大的软土层上修筑高路堤的时候,其软土会因为回填材料的质量而产生侧向移动,进而对整个基桩产生较大的力,促使整个桥台发生水平位移的现象,造成整个桥台支座、甚至是桥面的损坏。因此,为了能够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回填料的使用,增加地基土或基桩的应用,以此来有效增加抵抗发生位移的强度。

2.4 台背排水

在路桥过渡段如果产生排水不当的现象,就会造成整个桥台路基连接的地方出现下渗的现象,降低了整个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增加了错台、跳车的现象。因此,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依据台背填料的类型、当地的降水情况以及渗水量等来选择适合的排水方式。台背路基在填筑之前,需要在原本的地基土拱上设置泄水管或者是盲沟。同时在地基上填筑横坡为3%~4%的夯实黏土形成一个土拱,进而再将土拱挖成双向坡的地沟,其尺寸的宽度约为40~60cm,深度为30~50cm。而后还需要在台背后的范围之内铺满隔水材料,并在地沟的四周铺设带有小孔的应塑料管,其塑料管直径不小于10cm,孔径为5mm。此外,塑料泄水管的出口应该伸出路基之外或者是桥头锥坡以外。并且在硬性塑料管的四周填筑一些具有较强透水性的砂石材料,直到路基顶面。其中的排水垫层具有促进地基与下部的软弱层能够较好地形成渗透固结,进而减少后期过多的下沉。

3 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提升与发展,在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建设阶段,所使用的施工技术与材料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想要提升整个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建设质量,就需要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进行全过程科学的管理,结构的设计、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监管等等,以此来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路基路面的不均匀沉降,降低桥头跳车的现象等等,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增加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效益。

参考文献:

[1] 沈有国. 浅析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J].广东科技,2009(4):158-160.

[2] 张满良. 浅谈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要点[J]. 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133.

[3] 余崇辉. 浅谈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J].科技资讯,2013(25):64.

[4] 金小勇. 浅谈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病害的防治[J]. 山东工业技术,2014(20):107.

[5] 刘宏喜. 试论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J].科技致富向导,2013(27):80.

(编辑:姬瓅瓅)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7-03-10

作者简介:郝莎莎(1985—),女,研究方向为公路工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