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我矛盾的心,你懂吗?

 莲乡学人 2017-09-19


王羲之为什么能成为继往开来的一代“书圣”?这是我们应当仔细研究的课题。


读《晋书·王羲之本传》。我们就会发现一些线索,据《晋书》载:“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大约少时沉默寡言者,多是有心计而且是心思极为缜密的,此种人性情“骨鲠”是合乎情理的。王羲之的确有些怪诞不群。当时太尉郄鉴让他的门生到王导(王羲之的堂伯父,也是当时著名书法家)家求女婿,王导让求婚人在东厢相看王家所有子弟。门生回去以后,给郗鉴说王氏各位少年都好,然而听到求婿这个事都有些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郗鉴说:“此正佳婿耶!”访问了王家,原来是羲之,于是就把女儿嫁给王羲之为妻。

 

徐乐乐《东床坦腹图》


这个王羲之大不咧咧的,真有点不拘礼法。这一方面是魏晋士族文人所谓:“尚通脱”,追求个性自由的总潮流所使然,同时也是王羲之这个门阀士族文人不守儒家纲常名教约束,敢于冲破封建传统观念的“骨鲠”之处,把女婿称为“东床”,典故也就由此产生。

 

王羲之政治上是有抱负的,他认为“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不主张国内各派军事势力之间互相冲突。当时殷浩与桓温不协,他多次寄信给殷浩,晓以大义,动之以情,阻止他北伐。当东土饥荒时,他“开仓赈贷,解民倒悬之苦”。朝廷赋役繁重,他“上疏争之,事多见从”。他给他的好友谢安写信还论及此事。

 


《寒切帖》即是王羲之写给谢安的信札


他还喜欢在政治上与人争高下。当时有骠骑将军王述,与他齐名,他瞧不起王述,好几年都不理王述。王述得到了比羲之高的政治待遇,王羲之“耻为之下”,“ 称病去郡”,在父母墓前发誓“去官”。辞官之后,他像魏晋许多文人一样“共修服石,采药石不远千里”,还说“我卒当以药死”。此时的王羲之,对国家和人民完全不负责了,服石、游历、垂钓,寄兴于山水之间,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之中,成了王羲之晚年所追求的最佳境界。消极无为,“放浪形骸之外”,这既是失意门阀士族文人的一种颓唐的心理状态,也是魏晋之际“以无为本”的时代思潮的一种表现。

 

他的著名行书作品《兰亭序》虽然是他做官时的作品,但也表现出他“不乐在京师”,眷恋会稽佳山水,想过“服食养性”的“名士”生活的意向,他与谢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诸位朋友春日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为友人所咏《兰亭诗》写序文以表明他们的志趣。在良辰美景之中,不免“感慨系之”,作“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嗟叹,“临文嗟悼”,悲叹至再。对现实不满足,对未来视为渺茫的王羲之,他写经与山阴道上换鹅、为蕺山老姥书“六角竹扇”的佳话背后可以看出他“复得返自然”的真态。

 

赵孟頫《王羲之轶事帖》中的“羲之书扇”


这就是出身豪门的王羲之,他既“骨鲠”又洒脱对国家人民既有责任感,又不愿鞠躬尽瘁;处顺境则得意忘形,处逆境则消极颓废;既有理性,又重感情;既讲礼法,又不愿死守;既有魏晋士族文人的普遍习气,又有个人独具的性格特点。他的《初月帖》、《姨母帖》、《丧乱帖》、《孔侍中帖》、《快雪时晴帖》、《奉橘帖》、《十七帖》等都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不同于时人的意象,这些行草书作品所表现出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都是他身在朝堂心在山川的心相的表现。现在我们看王羲之行草书是传统之作,在当时未尝不是创新的佳构,魏晋之际崇尚的“刑名”、“玄谈”、“通脱”是王羲之书法所由产生的时代思想风潮,是他自己独特的意识、性格、作风以及他的书法风格产生的思想基础。汉魏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以及道家、阴阳家的哲理在魏晋之际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这就是对儒家礼教观念的冲破和对道家哲理的崇尚。这也就是王羲之书法美学观念、审美意识的哲学基础。

 

总的看来,如果我们不求全责备,应该承认他的心境是美的,书迹是美的,书境是美的。文采风流尽在楮墨之间,笔情墨趣远在点画之外。千载书史无愧“书圣”之誉,神州内外,当赞“右军”之绩。


声明:

本图文系书法屋出品

公众号转载需经作者本人同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