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受美好,忘记伤痛,做更完美的自己!

 喜好喜好 2017-09-19
.

夜降临了,忙里偷闲,自习课偷偷地向窗外望去,好一片灯火灿烂的夜景。咦,远处有烟花,那火焰直窜上高空,绽放开来,焰火便消逝在天际,似乎触痛了记忆深处的那烟火……

好几年前的中秋节,有好多烟火,我和哥哥到一个久无人居的平房上去看烟花,那时候的我们最喜欢那些热闹的东西了。顺着一个摇摇晃晃的木梯爬到房顶,坐在上面边喝饮料边赏月,最重要的是能欣赏到如此美丽的烟花,我们很自得,也很满足。
烟花各种各样,五颜六色,远远近近,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夜景图。每当有大声的烟花从我们耳边响起,我们就会欢呼。有个心形的粉色和金色烟花飞过,我们沉醉,我高兴地跳起来,不小心踢倒了饮料瓶,接着一脚滑倒在房顶边上,随着一声惨叫,我便从房顶边上跌落下来,夜里很黑很吓人,我大声地哭了,哥哥随着声音在屋后找到我,当时我已经跌得走不动路了,腿上疼痛难忍。哥吓坏了,连忙给老爸打电话,随后我便出现在医院里。
记得从那时起这件事就给我留下了阴影,每当我看见梯子,或是屋顶上的人都会有一种惧怕感,并想起那夜的惨叫。而且那时以后,我就再也不喜欢烟火之类的东西,因为记忆深处那类东西的伤害实在是难以忘怀。
直到刚刚看见窗外的焰火,不自主地想起了那些事,打了个寒战。但是仔细一看,从未仔细欣赏过的烟花真的很美,虽然留给我的记忆充满畏惧,似乎被焰火那种由绽开到怒放的美给掩盖。可能我应该重新接受这些美好的事物,我微笑着,转过头来。
生活中,记忆里往往有一些东西曾经带给我们伤害,让我们难以释怀,其实换一种角度,放下心中的畏惧,你会发现其实它是一种美。
记忆深处的任何事情,我希望都不要牵绊住我们,接受美好,忘记伤痛,做更完美的自己!缓过神来继续投入到学习中,但窗外的夜景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素心做人,是种人生哲学。放下尘心,方能享受精彩,幸福的人生。
日升日落,沧海桑田。他毅然一放弃功名利禄,抛下荣华富贵,几经周折,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山水田园,开始了“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的淳朴自在生活。就这样,陶渊明远离尘嚣,在乡间,怡然自得。在菊花烂漫的季节,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落日黄昏,他“带月荷锄归”;在闲暇日子,吟诗作赋。而这正是他最想要的生活:放下尘心,享受人生。
陶渊明回归田园生活,收获了一份淡然,放下了功名利禄,享受了宁静、安逸的生活。
弃名利,远污浊。他寄情山水,醉心学问,在思想的天空中任意逍遥。庄子逍遥的人生态度,使他挥洒出妙趣横生的锦绣华章。与大自然相处,聆听自然的声音,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再无功名利禄的生活中,任其逍遥,放下自己的尘心,享受一段自由的人生。
庄子追求“至人无己,神人无功,神人无名。”做到了淡然,放下了私欲,享受了逍遥的人生。
纳兰性德在纷纷扰扰的朝堂,他依然保持一份清高,依然保持一份深情,依然保持一份属于词的韵侓,放下自己的尘心,享受幸福的人生。

反观现在,在纷纷扰扰,根本停不下来的社会中,我们是否能保持一颗素心,享受自己的人生呢?
那傲骨儒气,不为名利的季羡林曾三辞“桂冠”。作为国学大师的他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杨绛先生从不开作品交流会,永远都是默默关注这个社会。大师尚且如此,而我们又为何不能放下尘心,我们又怎能不屑那一颗宁静之心?
给自己一个机会,放下尘心,听一听春天的鸟声,夏天的蝉声,秋天的虫声,冬天的雪声。享受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心灵扫清尘埃。
繁华时代,坚守一份简朴、恬静淡泊的人生,其实就是精彩人生。
放下尘心,素心做人,方能享受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