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青年洞景区的一面悬崖峭壁上,上面垂吊着许多绳索,怪石嶙峋中,腰系绳索的人身着上世纪六十年代劳动服,他们,便是景区为弘扬红旗渠精神,向游客再现当年修渠艰苦场面实景演出中的群众演员。 图 / 文 淡雅如菊实为演出,却没有音乐与灯光,所谓的舞台,是修红旗渠时真实的悬崖峭壁,演出中的背景声音来自于当年一部红旗渠的纪录片。主题为表现引漳入林工程中姚村营村的妇女突击队的铁姑娘们,如男人一样奋战在悬崖中开凿修渠的场景,表演者,都是当地的村民。 青年洞是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总干渠主要工程之一,从鬼斧神工、陡峭如切的小鬼脸上穿过。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 300 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 ' 青年洞 '。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的灌渠,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县,历史上由于严重干旱缺水,林县 ( 今林州市 ) 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引漳入林工程,1960 年 2 月动工,至 1969 年 7 月完工,历时近十年,经历了千难万险,被人称之为 ' 人工天河 ',世界第八大奇迹。在连饭都吃不上只能靠树叶维生的极其艰难条件下修渠,背景来自于林县严重的干旱与缺水。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到 1949 年的 500 多年里,林县发生自然灾害 100 多次,大旱绝收 30 多次,连年大旱时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最为严重时曾发生过 5 次 ' 人相食 ' 事件,人们生活十分凄惨。这场演出,是再现六十年代林县人为改善缺水状况,全县人在太行山的悬崖中靠人工一钳一锤艰苦凿渠的真实场景,虽为演员,但空中悬挂与劳动的场景,实为真实情景再现。这些 ' 蜘蛛人 ',早上 8 点上班,下午 6 点上班,一般情况下一天演出 2 到 3 场,如果遇到客流量大,会加演场次,每天也是数次把自己吊在悬崖中如个蜘蛛人。问这些女人害怕吗,她们说习惯了,说原来的人比她们要苦的多,看的游客,也是为那个年代人所经历的无法想像的艰难,感到十分心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