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特相及32身份

 xnoooo 2017-09-19
不过要辨识推动,正如刚才《清净道论》所说的要辨识全身。例如:如果你辨识胸部,你的推动就不能够只是停留在胸部,要慢慢扩到全身。如果你辨识腹部里的推动,辨识它的起伏,你不能够只是停留在这,必须得辨识到全身,就是慢慢由最明显的地方开始,再扩到全身。
  在经行的时候,在平时行走的时候,我们也照样可以辨识推动,而且可能会更明显。例如:我们现在把手伸起来,可不可以感觉到动呢?伸起来、放下,这个就是动。或者说我们拿东西,伸手、收回来,也就是屈伸手臂,在经典里面,屈伸手臂,是属于推动。也就是说假如没有风界的话,物体将是不能动的。就像人的身体,假如风界不协调、风界增盛的话,身体将会变得僵硬,不能动弹,这是由于风界造成的。如果我们身体里面的风界,已经很流畅,那么我们的动作也就发生得很轻巧,乃至我们说话、吃东西,嘴巴的动也是属于风界的动。在走路的时候,在经行的时候,我们如果修四界的话,可以把心念放在脚上,然后去注意脚步的动,例如脚步的抬起、移动、放下、踏下,抬起、移动、放下。但是在辨识动的时候,不要落于概念,就直接把心放在动的本身,动的本身就是风界的特相。如果你又去念左、右、左、右,这变成是方位的概念了,你只是放在它的本质、本身就可以。可以辨识到推动之后还要把辨识扩展到全身。
  在这十二个特相当中,每一个特相都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明显的地方,有不明显的地方,我们可以从最明显的地方开始辨识起,然后扩到全身。同时,在辨识所有的特相的时候不能夹杂想象,要如实地辨识。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坐在这里,想象着自己站起来,自己走动,这是想象。但假如动作是真的已经发生了,这是不是如实的发生呢?如果是如实的发生,你就如实地去了知就可以了。为什么呢?因为修四界和修定不同。修四界的所缘是究竟法,观照究竟法,就是要如实地观,它是怎么样,我们就怎么样。修习四界,是属于转入修观之门,如果修四界时都夹杂着想象,那么以后的观照都是属于想象的,想象的东西、推理的东西,是不能断烦恼的,甚至不能称为是观智。所以我们从开始的时候,要用心去体会,如实地去观照,它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当我们可以辨识到全身的推动之后,就应该在行走、站立、坐姿、躺卧时,都仔细地辨识推动。当你对推动的特相掌握了,有了善巧之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特相。
  我们在这十二个特相当中,硬的特相会比较容易辨识。大家可以尝试咬一咬牙齿,或者用舌头去抵一抵牙齿,会不会感觉到硬呢?或者去捏一捏自己的拳头,先握住拳头,这样捏住,会不会感觉到紧、硬呢? 对,这个就是硬,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些硬的东西,如骨头、牙齿是属于硬的,皮肤是相对软的。我们先从硬的开始,例如可以从牙齿,或者从拳头这边感觉到硬的地方,当你找到了这种感觉之后,再慢慢地把心念,把这种感觉扩大到全身,然后会发现全身全是硬的。有些人感觉到,身体有软的地方,也有硬的地方。对,没有错,有些是明显,有些不明显。例如现在大家坐在这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年纪,那么我们的肌肉可能稍微有点硬,比小孩子的更硬一点,小孩子的是柔软的,所以对比起来我们的是硬的。
  可以辩识到硬之后,我们再接着辨识下一个特相是粗。在家众,就比较好辨识,摸一摸头发,头发就是粗的。或者年纪大的人,摸摸皮肤会比较粗糙,这里的粗是粗糙的意思。还有我们可以用舌头去横扫一下牙齿,可以感觉到粗吗?如果可以感觉粗糙的粗之后,就再慢慢地扩大到全身,例如从口腔到骨头,再到身体的皮肤,再到里面,例如摸肋骨,这些都是粗的。又有些人说,有时候辨识粗有困难,你可以想想,其实作为人类的色法是很粗的。现在大家有一定的年纪,比起小孩嫩滑的肌肉,我们的肌肉是很粗糙的。又如果和天人相比,天人的身体很细,我们的身体是很粗糙的。可以辨识到粗之后,再扩到全身,全身辨识很粗、很粗糙。
  然后再辨识下一个特相,重。重应该也是很容易辨识,例如大家坐着时,把心念放在臀部,然后感觉身体的重量,可不可以?对,感觉到身体的重量就是重或者也可以尝试把两只手这样放,然后压一压,会不会感觉到有一种压力呀?重量感,这也是重。关于重,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全身重量往下坠,无论是站立还是坐着,都可以感觉到往下坠的重量,我们知道这个就是重。
  可以辨识到重——全身重之后,再辨识下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相,是支持。支持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先把身体耷拉下去,先弯下腰,然后再把上身挺起来,会不会感觉到有一种力量支持着,有没有?如果没有,就像有些人的脊椎骨是软的话,那么他的脊椎骨就不能够支撑身体。又比如如果是这么样,假如手不去支撑着的话会怎么样?会倒了。虽然我们平时可能容易忽视支持,但是如果没有骨架的支持,人不能直立的行走,只会倒下去。如果在座有些人曾经塑过泥像,可能比较好理解。假如我们用泥像去塑这么高的人,如果要塑一个站立的人,在塑的时候,可能泥像会慢慢往下坠是不是?本来想塑那么高,最后变成这么高,有时候甚至会跨下去,特别是站立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在塑泥像之前,先做个骨架,用铁、铁棒,或者木棍先做个架,然后再用铁丝绑住,之后再敷上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随自己的意愿,塑一个站立的人,是不是?为什么需要这么样?这其实就是支持。例如人因为有了骨架,特别是脊椎骨起着支撑我们的身体的作用,让身体能够直立行走或者坐着不会垮下、不会倒,这种力量就是支持。在禅坐的时候也是,我们就坐着,感觉到身体这种能够直立的,保持上身正直的这种力量就是支持。例如房子没有柱子会倒下,乃至我们躺卧其实也是有支持的力量,在坐、站立、行走时都有支持,这种支持是属于风界的特相。
  可以辨识了支持之后,我们再尝试辨识下一个特相是软。软是柔软的软。我们尝试可以去辨识身体最柔软的部分,例如口腔内侧,尝试用舌头去顶一顶口腔的内侧,会不会感觉到很柔软呢?可不可以感觉到?或者尝试用手去捏一捏身体很柔软的部分,例如说大腿的部分或者身体的一些柔软的部分,尝试去捏一捏或者说去按一按,会感觉到柔软,去找这种柔软的感觉,然后慢慢地从这最明显的部分开始再辨识到全身。
  可以辨识到软之后,再辨识滑。如何辨识滑呢?我们也可以尝试在口腔里辨识,尝试用舌头去刷一刷口腔的内侧,如果刷的是牙齿的话,它是很粗糙的,如果刷的是口腔内侧,是很滑的。或者用舌头给嘴唇沾点口水,然后摩擦嘴唇,可不可以感觉到很滑呢?感觉有没有?这个就是滑的感觉,滑跟粗是相对的。
  可以辨识到滑之后,再慢慢地扩到我们口腔乃至整个头部,再到身体,身体内脏,例如肝脏、肠、心脏的表面,这些都是很滑的,慢慢地扩到全身,然后辨识全身的滑。
  之后再辨识轻。轻是轻盈的轻,跟重相对。重是往下坠,轻的特相是往上浮。要如何辨识轻呢?我们可以尝试把手放在膝盖上,然后,轻轻地去翘一下手指头,不要用力,慢慢地、很轻巧地,会不会感觉到轻?或者手这么样,感觉轻,可以吗?可以感觉到很轻盈的感觉。轻盈就是不沉重,如果感觉到轻盈之后,慢慢地再扩到整只手,然后身体,然后全身,你就感觉到身体轻的特相。
  可以辨识到轻之后,我们再来辨识下一个比较容易的特性,就是热。可以在嘴唇这个地方,就是人中这个地方,平时我们教专注入出息念的业处这个地方,尝试去注意一下呼气,当气流在这边的时候感觉到暖暖的感觉,这个就是暖。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修入出息念的时候,你专注这里的暖,其实是在修四大里面的火界。但是如果我们要修四大、修四界的话,反而要注意这个地方的暖。或者可以把手放在胸口,会感觉到暖暖的地方;或者闭着嘴唇,去感觉到口腔的那股热流,感觉到暖暖的;或者直接感觉胸腔里面的那股暖气,可以感觉到吗?如果可以感觉到,再慢慢地扩到全身。也就是说,当你能够辨识到全身的暖的时候,其实就是你的心去注意你的体温,有体温吗?有体温,对!所以我们就辨识暖。
  可以辨识暖了之后再尝试辨识冷。如何辨识冷呢?可以做呼吸、吸气。你吸气的时候会感觉鼻腔里面凉凉的感觉,是不是?凉凉的感觉,这个是不是冷?是外面空气冲进我们鼻腔的温度。或者说尝试去感觉体表。用体表去感觉,外面空气触到我们皮肤的那种冷。或者感觉脚部,有时脚部如果比较凉的话。也就是说如果辨识暖,我们可以从体内到外;而辨识冷的话,可以由体表到内来辨识。可以辨识到冷了之后,再继续辨识最后两个特相。
  最后两个特相是稍微比较难辨识的,所以我们把它们放在最后。可以先辨识黏结,黏结就是水界的特相。如果没有黏结的话,会散掉。我们尝试握握自己的手,会不会感觉有黏结的感觉?就握握,这样捏着自己的手臂。为什么这么样说呢?我们的身体能够成形,就有一种凝聚力,是不是?如果没有凝聚力的话,像散掉了。就犹如这里有一堆面粉,如果要蒸馒头、要做包子、包饺子,直接用面粉来包,你可能包好几天都包不了,是不是?应该怎么样才能够使用这些面粉,想蒸馒头就蒸馒头,做面包就做面包,应该怎么办?加点水。加点水之后,这些面粉就会怎么样?就会黏结在一起。黏结在一起就能够怎么?就能够成形,所以我们说水界有黏结的特相,在身体里面也是这么样,黏结就是能够黏结成形。现在我们看到的物体,之所以呈现千姿百态的形状而不会散掉,那就是黏结。例如:如果我们去到太空里面,在真空的环境里面,人会怎么样?人会散掉。为什么?因为没有气压,而且没有水。当然水的黏结会被气压所拉破。所以黏结的特相就是可以使物体能够成形,这个就是黏结。我们再感受到身体,现在你长得什么样,这个就是身体的形状,感受身体形状那种向心的黏结力,这个就是黏结。
  之后再去尝试感受一下流动,我们可以借助呼吸来感觉。尝试吸气,吸气的时候感觉到气流,由鼻腔进到喉咙,然后可以移到肺部、或者移到心脏,然后再到肚脐。呼气的时候,就由心脏或者肚脐里面的气往外流,经过喉咙再出到鼻腔。你感觉到气流在身体里随着呼吸而流动,这个就是属于水界的流动相。或者,你也可以感觉到身体血液的循环,在体内的流动。或者也可以感觉到在肢体里面的风的流动,在体内循环的流动,都可以。如果可以感受到体内的气、血液、空气等等的流动,这个就是流动的相。
  为什么要把流动放在最后呢?因为流动的相是很微细的。推动是很粗显的,流动是很微细的。在这四界的十二个特相当中,前面的地界、火界、风界的十个特相,我们可以直接用身的触觉来感知。但是水界的流动跟黏结,不能够用触觉来感知,只能够用意识,就是用心来体会。为什么这么样呢?因为我们的身体,身识的所缘,就是身体能够触知到、感知到的对象,就是地界、火界、风界。就以手为例子,我们的手可不可以感觉到东西很硬啊?可以吗?或者可不可以感觉到这些东西很软啊?可以吗?可以的。对。我们的手能够碰触到这些,这是属于触所缘,就是碰触的触。而能够碰触到这些所缘是手里面的身净色,它基于身净色生起了身识,去识知、去辨识这些的。例如,我们摸摸这些,感觉到很粗糙,这是不是用身体去碰触?可以碰触到吗?可以。摸到一些很滑的东西可以吗?很细滑的,也是可以。或者身体可不可以感觉到重量,例如手,我们要提一样东西,可以感觉到很重吗?可以。用什么感觉?用身体来感觉。感觉到很轻盈也是。如果天气很热,身体也会感觉到热,是不是?如果天气凉了,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很冷。热跟冷是用什么来感知的?是身体感知的。有人拍了你一下,你会不会感觉到别人在拍你啊?会不会?别人推你一下或者走得太快不小心撞到了墙角,或者撞到了桌脚,这个时候会感觉到痛,是不是?用什么感觉到撞击呢?用身识。这个也是属于风界。这些都是由于地、火、风撞击到我们的身净色,生起的身识去识知,我们就知道硬、软、粗、重、推动等等。
  例如,脚痛、肚子痛、头痛,或者感觉到头胀、头晕,这些用什么来感觉?身识来感觉,用俗话说,就是身体去感觉。身体能够感觉到这些都是属于要么是地界,要么是火界,要么是风界。痛属于什么呢?如果我们用四大来分析痛的产生,其实就是身体的四大不平衡。然后四大里面的地界,或者风界,或者火界很强,撞击到身净色,当身净色遭到这外在的,也就是对于我们体内身净色来说,是外在的撞击的时候,它所经受的如果是地界的话,那么要么是粗,要么是硬,要么就是推动的撞击,这个时候会感觉到痛,肚子痛、头痛、脚痛,就是这么样来的,这是透过我们的身识去识知的。
  而在四界当中,水界不是由身识去感知的。水界必须通过意识,就是我们讲到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意识去感知。
  当我们可以辨识这十二个特相之后,那么就一个一个特相来辨识。先辨识推动,然后再硬、粗、重、支持、软、滑、轻、热、冷、流动、黏结,可以这么样重复地辨识这十二个特相。可以辨识了,然后就慢慢地把速度加快。由于心刚开始辨识的时候会比较陌生,所以比较慢,等慢慢辨识到越来越熟悉就会越来越善巧,然后可以辨识得越来越快。刚开始辨识的时候,我们可能要用一个小时,甚至一个半小时,甚至好几天的时间来辨识一个特相。到了心善巧的时候,你可以在一坐当中把十二个特相全部辨识,可以在一、两分钟之内,把十二个特相辨识一遍,然后慢慢地再加快速度,乃至一分钟至少对十二个特相辨识三遍。
  做到这么样之后,我们可以进入下一步,把这十二个特相依照四大原来的次第重新调整,也就是硬、粗、重、软、滑、轻、流动、黏结、热、冷、支持、推动,用这种方式来辨识。可以依照这样的方式次第来辨识之后,就可以尝试把心抽离出身体,再一起看身体的十二个特相,可以看到了之后,再感觉好像心就犹如在背后或者肩膀的后方,这样看着身体一样,来辨识十二个特相。
  可以这么样辨识了之后,再把这十二个特相分为四组,那个时候辨识硬、粗、重、软、滑、轻为地界;流动、黏结为水界;热、冷为火界;支持、推动为风界。那个时候心就不断地作意: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在作意“地”的时候,你的心去辨识硬、粗、重、软、滑、轻;作意“水”的时候,去辨识流动、黏结;作意“火”的时候,去辨识热与冷;作意“风”的时候辨识支持、推动。也就是说当你作意“地”的时候,离开了硬、粗、重、软、滑、轻没有所谓的“地”;作意“水”的时候,离开了流动、黏结没有所谓的“水”;离开了温度没有所谓的“火”,就是热与冷;离开了支持与推动,没有所谓的“风”。持续地在这个身体里面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这样十遍、百遍、千遍、万遍。
  可以这么样辨识了之后,我们可以再进入下一步,把地界简化成硬与粗;水界仍然是流动、黏结;火界是热、冷;风界是支持、推动。就用八个特相来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在这么样辨识的时候,禅修者会发现身体的概念已经没有了,在这一堆的范围里面,只剩下地、水、火、风四界而已。他已经不会感觉到“我”坐在这里辨识,不会感觉到还有个身体。假如可以做到这么样之后,就持续地在这个身体里面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如果当他这样只是“于此身中”辨识有地、水、火、风之后,随着他定力的提升,会发现身体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光明。然而,这个时候不应该去注意光明,只应该在这个光体里面辨识地、水、火、风或者说还可以把这八个特相再简化为四个特相,辨识硬为地,流动为水,热为火,支持为风。这样于此身中直接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可以这么样辨识之后,也不要去注意身体的变化,例如身体越来越明亮,只是把心放在身体里面,如实地去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就可以。当他这么样辨识之后,会发现到他的身体的光亮已经慢慢地消失了,身体越来越透明,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去注意光亮的变化,也不要去注意透明,还是只是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这样持续地辨识之后,他将会发现到身体犹如像冰块一样,或者犹如像水晶一样透明。
  当到达了这个阶段之后,有两种方法他可以运用,就是说有两条路。这两条路就是两种行者的路,一条是止观行者的路,一条是纯观行者的路。
  在《清净道论》里讲到的见清净,也就是讲到名色辨别智。在那个部分里面,《清净道论》讲到无论是止行者或者纯观行者,如果想要辨识名色法,想要去达成名色辨别智,应该用四大的四界分别观里的简略法或者详尽法的一种,去辨识身体里面的四界。当禅修者在辨识四界,发现身体已经很透明了、很明亮了之后,还持续地辨识身体里面的四界,当他的定力可以持续地维持到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身体也很晶莹剔透,定力也很稳固,这个时候就达到了近行定。
  为什么只是近行定呢?因为修四界分别不可能证得禅那,即使在这个阶段,他的身体很晶莹很透明,定力很稳固,那也只是近行定而已。如果想要再继续培育定力,毕竟由四界分别观所培育起的定力只是近行定,如果他希望的话,可以以四界分别观所培育起来的近行定为基础,再转修其他的止业处而培育定力。例如:他可以借助由四大培育起来的近行定的定力,再转修三十二身分,那就很容易。如果是能够在修四界分别观达到近行定之后,再借助由近行定力量的这种定力,再辨识,再同样地观照这个身体,只不过这个时候不要再观照身体里的四界,而是观照身体里面的部分。三十二身分就是头发、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脏、肝脏、肋膜、脾、肺等等,用这种方式来辨识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之后,再取身体里的一个部分,例如白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