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患者,总喜欢问“我需要多久能治好”,如今也有些民间的医者、医疗机构喜欢宣传“效果立竿见影”。今天呢,我想跟大家讲讲我理解的治病的“三个层次”。因为我想,无论是医者还是患者,了解客观存在的这三个层次,将会对治病或求诊有更理性的认识。 第一层次:对症治疗(消除症状)。“症”即“症状”。就是见何症用何药,把目前的症状消除、压抑或掩盖。比如上火喝凉茶,口腔溃疡喷西瓜霜,鼻炎喷激素,咳嗽喝止咳糖浆,拉肚子吃黄连素,痛经吃止痛药……有时会见效,但这种事如果不断地发生,就说明病根没除,有些人到后来是“一日不可无凉茶”,类似西医的“终身服药”。 第二,对证治疗(辨证论治)。“证”即“证型”。中医治病的特色之一就是“辨证论治”,也就是要找病根去治疗,比如咳嗽,应当辨明阴阳寒热虚实,证不同则处方将截然不同,治好后,这病的复发率会越来越低,或者不再复发。这一层次就是中医应该达到的水平。 第三层次,Doctor You(做自己的医生)。什么叫做自己的医生呢?就是指导患者充分认识自己的体质,改变自己的不足,从而少生病、不生病。每个人生下来禀赋、体质就不同,也搭配不同的脾气、性格,而人的先天体质几乎都有不足,事实上人的体质、包括脾气性格是很难改变的,需要坚持不懈地过程。例如,有些人患病时不小心遇到个“颇具胆识”的医生,吃他的药不好受,“翻江倒海,死去活来”。但病好之后,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以前温温的人突然变得活泼起来,这就是体质改变。再比如,有些人早年疾病缠身、心境郁郁,后来突然开悟,心境明朗、身康体健。这就不单是治病了,而是“修炼”,可以来源于医者,也可以来源于患者自身。 作为一名现代的中医大夫,是汲取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和日益发达的现代医学知识成长起来,应当做到第一、第二层次,并引领病人参与到健康的流程中来,致力于第三层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