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暴鼻衄

 清茶清清 2017-09-20
治急暴鼻衄病人(肾病尿毒症并发鼻腔黏膜破裂大出血,危急病症) 【诊疗经过】 由于前面讲到呕血,我就再讲几个重症的血证案例。刚才我已经提到过衄血了,衄血有鼻衄、有齿衄、有目衄、有肌衄。再讲一个病例是鼻衄重症,这个人是一个30岁的男子,姓覃,2011年5月,他在某大医院住院,患的是肾病尿毒症。住了月余,突然在1周前鼻子大出血,即鼻衄。因是在医院里住院,医院立即想办法给他止血,用了一些止血的药,没止住,血越流越凶,医院诊断是鼻腔黏膜破裂大出血。由于血止不住,于是发病危通知。本来就是肾炎尿毒症,发了病危通知以后,这个病家就急急忙忙在医院找个担架把病人抬到我的门诊上。病人抬进来还没挂号,就直接把病人往门诊室内的诊断
床上一放,把那担架上的被子往他头上一垫,一个人就撑住他的头和背部。我一看那个病人身上是血,被子上也是血,满脸都是血,我说:“怎么搞的呀,什么问题?”他们说:“是从湘雅医院抬过来的,发了病危通知。”我说:“出血多久了?”他们说:“出血1个星期了。”我说:“哪儿出血?”两个鼻子是用棉球沾了云南白药以后,给他塞进去的,这是湘雅医院采取的措施。这个云南白药的棉球把鼻子堵住以后,病人的血从嘴巴里面流出来了,所以当时看到的是口中流血,乍一看还以为是外伤呢。只见病人嘴里流血,一会儿棉花团被血浸湿后从鼻孔中掉下来了,鼻子里的血一冲就出来了,由于出血多了把棉球冲掉了,立马又要换棉球,又要沾上那个云南白药,把它塞进去。这是鼻腔大出血,是严重的鼻衄。病人面色淡黄,鼻衄不止,舌淡,脉数而芤,又数又芤,这是一个既有大出血又有大失血的病人。 这个病人的情况呀,要比前面讲的那个60多岁的妇女的情况还要严重,为什么呢?他有大失血,还有肾病尿毒症在先,而且仍然出血不止。病家着急,来了五六个人,家人们哭哭啼啼,因为医院已经发病危通知了,他们又是边远山区的农民。

我安慰他们说:我给你想想办法看看吧。用第一个方独参汤,第二个方犀角地黄汤,第三个方泻心汤,三方合用。有两个方都是前面说过的治那个大呕血的病人用过的方。只加一个方,就是独参汤。独参汤就是一味人参,这一味人参称为独参汤是干嘛的?是治大脱血的。就是暴出血之后,救急的时候,必须用人参来固脱。西医可以输血,可以强心,可以注射,中
医没有这个办法,只能用独参汤,马上就灌,这是救急的。它可以挽救元气,挽救虚脱。但只用独参汤不行呀,还要急速止血,独参汤只能固虚脱,不能止血。止血用什么?他明明是个大热证,鼻衄暴出血还是属于前面讲的“火逆冲上”,而且脉数而芤。舌为什么淡呢?因为已经没什么血了,所以他舌淡,脉数而芤,芤是失血后的脉象,“数者,热也”,所以还是用犀角地黄汤合泻心汤原方,就加一味人参。开几付药呢?开5付药,嘱病家此药要频煎频服。5付药吃完,这个病人来了,不是抬进来的,是他老婆把他扶着走进来的,没有用担架,走到我门诊室,在我旁边坐下来了。我说:“你是哪来的?”他说:“我就是5天前来看病的那个。”他老婆讲就是5天前抬进来的那个。“啊!”我说:“是你啊,你的血止住了?”“血完全止了。”血止了就能坐起来了,但是没精神,精神萎靡不振,头昏,双腿无力,面色淡黄。他原来有肾病尿毒症呀,再加上大出血之后,元气没恢复。我说:“医院应该要把你收进去继续治肾病啊。”他说:“医院我不去了,我现在就吃中药。”后期我就给他用归芍地黄汤加人参。后期的治疗,约半年许,一个是补肾,二个是养气血,这个病人治好了。

【简要阐述】 (1)关于鼻衄、齿衄的中医辨证 中医怎么认识鼻衄?怎么治疗鼻衄? 鼻衄就是鼻出血,鼻属肺,肺开窍于鼻,所以鼻有病,首先责之于肺,这是毫无疑问的。肺上有病怎么会出鼻血呢?一般是肺热,肺热造成血热妄行。这个肺热有两种,一种是肺阴
虚的虚热,一种是肺胃的实热。如果是肺阴虚的虚热,应该有口干、舌红、脉细数,我们习惯要用甘露饮。如果是实热,肺与胃上有实热,兼见口干、口渴、口苦、口臭、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我们一般用加减玉女煎,这是常法。除此以外,还有肝火犯肺,肝火怎么犯肺呢?肝者,木脏也;肺者,金脏也。木火刑金,这是我们中医病机学里面的一个术语。肝火可以犯肺,称为木火刑金,造成鼻衄,这是有可能的。如果鼻衄而兼见口苦、心烦、头眩、目赤、舌红、脉弦数有力,那就要泻肝火,泻肝火可以用栀子清肝饮。这是属于中医内科学范围内的知识。我要顺便在这儿讲一下鼻衄。 衄血除了鼻衄以外还有齿衄,就是牙齿出血。这个牙齿出血,要么病在胃,要么病在肾。因为齿龈属于胃,但是齿龈既为胃之络,而齿又为骨之余。牙齿和齿龈这个地方既与胃相关,又与肾相关,它的经脉是连属的。属于肾的是阴虚火旺,属于胃的是胃火太旺。如果是属于胃火,出现的齿衄,兼见齿龈肿痛,或口臭便秘,舌苔黄,脉滑数,一般要用清胃散,或者加减玉女煎。如果是肾阴虚,阴虚火旺的,兼见口渴夜甚,齿牙松动,舌红,脉细数,要用滋水清肝饮,大补阴丸,或者茜根散。这是属于中医内科学里面的知识,其他的我就不讲了。

(2)治疗虚实夹杂危候,必须虚实兼顾 这个病人有个特点,就是虚实夹杂的危候,他所出现的虚,应该是危候;实,也是危候。第一,这个虚,因严重失血已经造成血脱。为什么已经造成血脱呢?他本来就患有肾炎尿毒症,有贫血的前
提;又由于一个星期鼻衄大出血,失血过多,所以脉芤舌淡,面色淡黄,这个严重的失血、血脱,是有生命危险的,所以这个“虚”是有危险的。 第二,这个“实”也是有危险的,暴出血而血不止,既已失血,又有火热,这是虚中夹实。这个时候如果一味的去固元气,他因火热太盛而出血不止,还是有生命危险的。如果像治前面那个病例一样,我立马就给他一个泻心汤与犀角地黄汤,只顾泻火凉血止血,却不给他固元气,那将致元气随血而脱,随泻火而脱。所以这个时候治疗的关键,就在于虚实兼顾,这样才能够力挽狂澜。此时既要考虑他虚的一面,又要考虑他实的一面,两点都要考虑,必须慎之又慎,不可顾此失彼。当一个好中医极不容易啊!当病人临危的时候,你去受命抢救,更加不容易啊! (3)中医治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金匮要略》指出:“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此病人肾衰竭是痼疾,暴衄是卒病。其肾衰竭在缓,暴衄在急,故必先治其暴衄,而后治其肾衰竭。此乃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熊继柏医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