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清茶清清 2017-09-2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没有与此完全相等的独立病名。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别将出血点、紫斑为主者,称斑疹;衄血严重者,称衄血;月经过多者,称崩漏;便血者,称便血;但都统属于血证范畴之中。
辨证沦治
    (一) 热毒侵及营分证
临床表观:下肢或全身大量的如小米大的出血点,口微干,脉浮或缓。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方药:丹参银翘饮加减。   
    丹参30克   金银花15克   连翘15克   当归9克  川芎9克  赤芍10克 生地10克  元参30克  薄荷6克。
(二) 热入营血证   
    临床表现:衄血,紫斑,舌质红绛或无明显改变或瘀斑,脉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消斑。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犀角9克   白芍15克   生地15克   丹皮15克   茜草15克 小蓟15克  元参30克  大青叶9克  青黛9克。
加减: 舌苔黄燥,口渴喜饮者,加生石膏30一60克 知母10克;
大便燥结者,加大黄3克。
    (三) 气血俱虚,脾不统血证
    临床表现:紫斑,面色萎黄,疲乏无力,心悸失眠,纳呆食减,舌苔薄白质淡或正常,脉沉细缓。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养心。
    方药:归脾汤加减。
    黄芪15克  白术9克  党参12克  当归6克  甘草6克  茯神10克  远志9克  炒枣仁9克  元肉9克  鸡血藤12克  丹参9克  生姜三片  大枣五枚。
    (四) 脾胃虚寒,气血俱虚证
    临床表现:紫斑,疲乏无力,脘腹冷痛,手心热而指冷,食欲不振,脉沉弦细或右脉弦,左脉缓。
治法。健脾温中,益气养血。
方药:十四味建中汤。
黄芪15克   肉桂10克   当归10克   川芎9克   生地9克    白芍9克  人参9克  白术9克   伙苓9克  甘草9克  淡肉苁蓉9克  鹿角胶(烊化)9克  麦冬9克  生姜三片  大枣五个。
    (五) 气阴两虚,湿热蕴结证
    临床表现:面色恍白,紫斑,舌苔白微腻,脉虚大弦滑。
    治法:益气养阴,燥湿清热。
    方药:芪脉二妙汤。
    黄芪15克  人参10克  麦冬10克  五味子10克  石斛10克  苍术10克  黄柏10克  生地10克。
    (六) 胃肠实热证
    临床表现:腹满腹胀,口苦干,大便不爽,舌苔黄厚或黄白厚,脉沉滑或沉实。
治法:理气泻火。   
    方药:小承气汤加减。
    大黄30克  厚朴30克  枳实30克。
    用法:共为细末,枣泥为丸,每丸1.5克,一日三次,一次一丸。
(按) 辨证论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辨证
本病的辨证要点有四:—脉象,二面色,三斑疹,四症状。
1.      脉象:浮,为风热;数或滑数,为热;沉细缓,为脾气虚;沉细弦,为
脾胃虚;虚大,为气阴两虚;浮虚,为肺气虚。   
2.面色:恍白,为气阴两虚;萎黄,为血虚;萎黄而瘦,为脾胃湿热;青黄,为瘀血;青黑,为肝肾俱虚;汗多,如有油光,为气阴两虚兼湿热;面如油垢,为湿热伤及肾阴肾阳。
斑:出血点小如针尖者,为肺热及于血络;斑大成片,为胃热伤及营血;斑色红活,为热;色暗,为虚寒。   
3.本病热证较寒证为多见。   
    (二)论治  
    本病治疗大法有二:一补,二泻。补有补肺、补脾之分,泻有清肺、清胃之别。另有治肝、治肾之法,因临床少见,故不详述。  
在严重阶段;经常虚实并见,寒热共存,治疗时,必须注意标本先后,虚实寒热的多少,采用先治标后治本,或标本并治法。 
胃热者,必须分清有无腑实,腑实者必加大黄,否则吐衄、斑疹难瘳。  
过 敏 性 紫 癜
过敏性紫癜,中医没有与此完全相等的独立病名。临床表现不同,分别将紫斑为主者,称斑;小出血点者,称斑疹;衄血为主者,称衄血;月经过多者,称崩漏;便血者,称便血;尿血者,称尿血。
    辨证论治
    (一) 风邪外客,热毒侵及营分证
    临床表现:四肢远端大量小米大的出血点,轻微发痒,口微干,脉浮缓或浮数。
    治法:解毒清热,凉血散风。
    方药: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5克  连翘15克  大青叶15克  元参15克  生地15克  赤芍15克  荆芥9克  牛蒡子9克  桔梗9克  甘草9克。
    (二) 热毒侵及血络证
临床表现:四肢远端大量小米大的出血点,  口不干或干,脉弦细。
治法:活血凉血。
方药:丹参银翘饮。
    丹参30克  金银花15克  连翘15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川芎10克  生地10克  薄荷3克。
    (三) 风湿郁表,热毒侵及血络证
    临床表现:小出血点兼有荨麻疹,手足水肿,脉浮数。
    治法:疏风除湿,解毒凉血。
    方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减。
    麻黄6克   连翘15克  赤小豆30克  桑白皮15克  杏仁9克  赤芍9克  丹参9克  大青叶9克  生地9克  生姜3片  大枣五个。
    (四) 热毒蕴蓄,血络瘀滞证
    临床表现:膝、肘、踝关节肿痛,大片紫暗瘀斑,疼痛或仅有压痛,舌苔白,脉弦滑。  
    治法:活血凉血,清热消斑。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赤芍10克  生地10克  丹参15克  连翘15克  赤小豆15克.大青叶15克  生山楂30—60克。
    (五) 热入血分证
    临床表现:齿、鼻衄血,大片紫斑,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李翰卿法)。
犀角9克   生地15克   白芍15克   丹皮15克  元参30克 大青叶15克  小蓟15克  茅根30克。  
(六) 阴液亏损证
    临床表现:面色恍白,汗多,紫斑,舌质嫩红或红绛,脉虚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大定风珠加减。
    龟板30克  鳖甲30克  生牡蛎30克  生地15克  麦冬12克  元参16克  白芍15克  火麻仁9克  阿胶9克(烊化)  炙甘草9克  鸡子黄二个。
    加减: 脉细数者,加知母9克  黄柏9克
    (七) 少阳阳明合病证
    临床表现:腹痛腹胀,有压痛,心悸心烦,举心口苦,大便干燥或不干燥,
脉弦滑。
治法:和解攻里。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9克  枳实9克 半夏9克 黄芩9克  白芍15克  丹皮15克 大黄4克。
    (八) 肝胃不和,湿浊阻滞证
    临床表观:胃脘满胀,有压痛,腹鸣便溏,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舒肝和胃,燥湿导滞。
    方药:柴平汤加减
    柴胡9克  半夏9克  党参9克  黄芩9克  苍术15克  厚朴9克  陈皮9克  干姜1.5克  大黄4克。
    (九) 气血俱虚,心脾不足证
临床表现:紫斑或小的出血点,疲乏无力,心悸失眠,食欲不振,舌质淡或正常,脉细缓。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李翰卿法)。
    黄芪15克  党参9克  白术9克  当归9克  远志9克  龙眼肉9克  茯神9克  炒枣仁9克  鸡血藤9克  生姜三片  大枣五枚  生地12克。
    (十) 脾胃虚寒,气血俱衰证
    临床表现:胃脘或腹部悸动冷痛,疲乏无力,口干,五心烦热,心悸,脉沉细弦或右脉弦细。
治法:健脾温中,益气养血。
    方药:十四味建中汤加减。
    当归9克  川芎9克  生地9克  白芍9克  肉桂9克  人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9克  麦冬10克  半夏10克  肉苁蓉15克  附子10克  黄芪15克  生姜三片  大枣五个。
    (十一) 气阴两虚,湿热蕴结证
    临床表现:面色恍白,疲乏无力,紫斑,舌质红,舌苔白腻,脉虚大滑数。   
    治法:益气养阴,燥湿清热。   
方药:参芪二妙汤。 
    黄芪15克  当归10克  麦冬10克  党参10克  五味子30克   苍术10克  黄柏10克  生地10克  石斛10克。  
(十二) 阳明胃热证  
临床表现:胃脘满胀,压痛,舌苔黄厚,脉滑。
治法:理气泻火。
方药:小承气汤加减。  
枳实30克  厚朴30克  大黄30克。
用法:共为细末;枣泥为丸,每丸1.5克,一日三次,一次一丸。
(按) 辨证论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辨证   
    本病辨证的要点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同,而以热入血络证为较多。   
    (二)论治
在处方用药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小出血点,轻微发痒者,为风热客肺及于血络,治宜散风清热,佐以凉血活血;斑大而不痒者,为热盛发斑,治宜凉血,不可散风;但应分阳明之在经、在府。
2.      虚寒发斑虽然少见,但临证时不可忽视。朱进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